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震创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汶川地震,隐喻,媒介记忆,创伤
地震创伤论文文献综述
刘子琨,闫岩[1](2019)在《创伤、战争、起点与新生:“汶川地震十年”纪念报道中的叙事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语料库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汶川地震十周年当天的52家媒体刊发的纪念报道进行研究发现,新闻媒体主要运用战争隐喻、家庭隐喻、方位隐喻和人体隐喻等手法书写灾难纪念。在重述历史的过程中,战争经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家庭隐喻将一地的自然灾害放大至整个民族层面,有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认同;方位隐喻选择性地将震后十年键入进步主义话语的叙事框架之中;从"满目疮痍"到"涅盘重生",媒体通过人体隐喻完成灾后重振的事实建构。党报和市场报在隐喻的使用上存在对某一方面的偏重。媒体通过隐喻使用迎合国家的宏大叙事,以强化政治、文化和社会认同。(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许舒玲,王童,祁海颖,蒋敏,范方[2](2019)在《地震暴露和童年期创伤经历和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追踪研究:正念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创伤经历对青少年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心理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探讨5.12地震10年后青少年幸存者的童年期创伤及地震暴露经历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讨正念与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追踪研究震后第10年的追踪数据。研究者采用自编地震暴露问卷(地震后6个月施测),在第10年采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儿童期虐待量表(CTQ)、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及一般人口学问卷进行评估,最终共有876人完成问卷调查。结果:童年期创伤经历正向预测正念观察(β=.109,SE=.017,p=.002),负向预测正念描述(β=-.191, SE=.012, p<.001)与有觉知地行动(β=-.285, SE=.017, p<.001);正念观察正向预测抑郁症状(β=.126, SE=.017, p=.002),正念描述、有觉知地行动和不判断负向预测抑郁症状(分别为β=-.179, SE=.032, p<.001;β=-.381, SE=.032, p<.001;β=-.193, SE=.033, p<.001)。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2000次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地震暴露和童年期创伤经历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提高正念观察水平进而正向预测抑郁症状(间接效应量为.014,p=.048, 95%CI [.000,.027]),还可以通过降低正念描述(间接效应量为.034,p<.001,95%CI [.017,0.052])和有觉知地行动(间接效应量为.108,p<.001,95%CI[.071,.146])负向预测抑郁症状。结论:正念特定维度的改变可能是创伤经历导致抑郁症状发展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对于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实行正念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许舒玲,王童,祁海颖,蒋敏,欧阳茜[3](2019)在《地震暴露和童年期创伤经历对震后十年青少年幸存者正念能力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往研究提出正念能力是先天倾向、环境因素以及干预训练相互作用的产物。目前尚未有研究考察在5.12地震10年后青少年幸存者中,地震暴露和童年期创伤经历如何影响正念能力。方法:本研究选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追踪研究震后第10年的追踪数据。研究者采用自编地震暴露问卷(地震后6个月施测),在第10年采用儿童期虐待量表(CTQ)、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及一般人口学问卷进行评估,最终共有876人(25.4±0.66岁)完成问卷调查。结果:(1)在地震暴露类型中,有无亲人死亡的青少年幸存者在正念观察、有觉知地行动、不判断、不反应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2)在童年期创伤类型中,是否经受过虐待的青少年幸存者在除了正念描述的其他维度得分上存在显着性差异;是否经受过忽视的青少年幸存者在正念观察、不判断、不反应维度上存在显着性差异;(3)多层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了一般人口学变量后,在地震暴露类型中,有无亲人死亡正向预测正念观察(β=0.110,p=0.003)、不行动(β=0.090,p=0.014);是否有严重财产损失正向预测不行动(β=0.083,p=0.038);在童年期创伤类型中,情感虐待正向预测正念观察(β=0.245,p<0.001)与不行动(β=0.205,p<0.001),负向预测有觉知地行动(β=-0.193,p<0.001)与不判断(β=-0.289,p<0.001);情感忽视负向预测观察(β=-0.191,p<0.001)、描述(β=-0.189,p<0.001)与不行动(β=-0.172, p<0.001),正向预测不判断(β=0.187, p<0.001);躯体忽视负向预测正念描述(β=-0.116,p=0.029)。结论:青少年幸存者的特定类型创伤经历与正念各维度相关性不同,不同类型的创伤经历对正念各维度的预测作用不同。本研究对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实行正念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在使用正念干预青少年创伤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4](2019)在《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汶川地震8. 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创伤后成长(PTG)之间的关系,利用社会支持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自尊量表和创伤后成长问卷对地震灾区的118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创伤暴露程度对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均不具有显着影响,但对PTG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而在控制创伤暴露后,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促进PTG,也可以分别通过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促进PTG,还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经自尊的多重中介作用来促进PTG,表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社会支持与PTG的关系中发挥着显着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说明社会支持对PTG影响的一个重要机制是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增加其自尊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9年05期)
邓欣童,刘雯,刘璠,王丹,何凤梅[5](2019)在《汶川地震后广元地区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汶川地震9年后广元地区高二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阳性检出情况,为进一步分析震后PTSD持续存在的影响因素、对存在PTSD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元地区地震重灾区和一般灾区的1 492名高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社会支持量表(PSSS)调查PTSD发生率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广元地区高二学生PTSD阳性检出率为3.69%,男生和女生PTSD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4%vs. 5.82%,χ~2=12.47,P<0.01),重灾区和一般灾区PTSD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9%vs. 2.84%,χ~2=4.27,P<0.05);男生和女生PTSD-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71±9.01)分vs.(14.02±8.52)分,t=-6.43,P<0.01];PTSD阳性者和非阳性者PS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52±7.53)分vs.(61.11±8.19)分,t=-5.36,P<0.01]。结论汶川地震后9年,广元地区部分高二学生仍存在PTSD症状,创伤暴露程度、性别和社会支持可能与现患PTSD相关。(本文来源于《四川精神卫生》期刊2019年02期)
张瑛,何小林,蒋燕,陈欣[6](2019)在《汶川大地震后女性内分泌紊乱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汶川大地震后女性内分泌紊乱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相关性,为其临床防治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和队列随访研究方案,收集1 000例汶川大地震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内分泌紊乱分为两组:内分泌失调组477例和内分泌正常组523例。分别采用自制调查量表、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调查其一般情况和PTSD患病情况,并抽取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静脉血,采用ELISA实验测定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分析PTSD症状评分与血清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调查对象中发生内分泌失调477例,占47.7%,内分泌失调组年龄偏大,地震时在建筑物内、房屋倒塌、受伤、掩埋、家庭成员伤亡的发生率偏高,地震后获得居所所需时间更长,食物短缺和药物短缺的比例更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分泌失调组PTSD发生率和症状评分高于内分泌正常组,血清雌二醇(E_2)、孕激素(P)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低于内分泌正常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相关性分析,PTSD症状评分与血清E_2、P和FSH水平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汶川大地震后女性内分泌紊乱可能是PTSD的信号,应引起重视,做好临床防治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4期)
方若蛟,曹成琦,李根,张建新,王力[7](2019)在《汶川地震5年半后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基于DSM-5的诊断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汶川地震发生5年半后,基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调查了地震幸存者中可能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流行情况。本研究调查了1196名汶川地震幸存者,调查内容包括幸存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当前的PTSD症状情况和在汶川地震中的创伤性暴露情况。本研究发现在接受调查者中,可能的PTSD患病率为13.8%;PTSD的风险因素包括: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地震中目睹支离破碎的尸体和家庭成员因地震死亡等。这些结果表明,PTSD是灾后幸存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其影响长期存在。(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秋燕,张晨光,程科[8](2018)在《创伤后成长问卷在地震灾区教师中的修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安县、彭州市等地的中小学教师群体中抽取2个样本,使用翻译后的PTGI和IES-R(事件影响量表)进行施测,分别对样本一(N=560)和样本二(N=528)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修订后3因子模型(珍惜欣赏、个人力量、精神成长)的拟合指数优于5因子模型;总体问卷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PTGI修订版问卷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与PTSD得分呈正相关。因此,创伤后成长问卷修订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自然灾害后成人群体开展创伤后成长研究。(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田丰,李莉[9](2018)在《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用于地震伤员救援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在九寨沟地震救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发生后,采取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畅通创伤救治一体化流程、加强重点环节监控等措施。结果共救治伤员39例,其中住院19例,均治愈出院。地震伤员急诊科停留时间显着短于芦山地震伤员(均P<0.05)。结论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可保障灾难救援快速、高效进行。(本文来源于《护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15期)
吕少博,王晓燕,杨美荣,李丽娜,孙杨[10](2018)在《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是否受伤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及是否受伤在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创伤后成长问卷、心理韧性量表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量表,对256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施测。结果:创伤后成长各维度及总分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r=0.248~0.572,P<0.001),心理韧性对于创伤后成长具有显着预测作用(P<0.001),是否受伤在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心理韧性是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创伤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受到是否受伤情况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地震创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为了解创伤经历对青少年幸存者的创伤后成长及心理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探讨5.12地震10年后青少年幸存者的童年期创伤及地震暴露经历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探讨正念与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选用汶川地震后青少年心理健康追踪研究震后第10年的追踪数据。研究者采用自编地震暴露问卷(地震后6个月施测),在第10年采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儿童期虐待量表(CTQ)、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及一般人口学问卷进行评估,最终共有876人完成问卷调查。结果:童年期创伤经历正向预测正念观察(β=.109,SE=.017,p=.002),负向预测正念描述(β=-.191, SE=.012, p<.001)与有觉知地行动(β=-.285, SE=.017, p<.001);正念观察正向预测抑郁症状(β=.126, SE=.017, p=.002),正念描述、有觉知地行动和不判断负向预测抑郁症状(分别为β=-.179, SE=.032, p<.001;β=-.381, SE=.032, p<.001;β=-.193, SE=.033, p<.001)。采用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方法重复抽样2000次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发现地震暴露和童年期创伤经历可以直接正向预测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提高正念观察水平进而正向预测抑郁症状(间接效应量为.014,p=.048, 95%CI [.000,.027]),还可以通过降低正念描述(间接效应量为.034,p<.001,95%CI [.017,0.052])和有觉知地行动(间接效应量为.108,p<.001,95%CI[.071,.146])负向预测抑郁症状。结论:正念特定维度的改变可能是创伤经历导致抑郁症状发展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对于有创伤经历的青少年实行正念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震创伤论文参考文献
[1].刘子琨,闫岩.创伤、战争、起点与新生:“汶川地震十年”纪念报道中的叙事隐喻[J].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
[2].许舒玲,王童,祁海颖,蒋敏,范方.地震暴露和童年期创伤经历和对抑郁症状影响的追踪研究:正念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许舒玲,王童,祁海颖,蒋敏,欧阳茜.地震暴露和童年期创伤经历对震后十年青少年幸存者正念能力的影响分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周宵,伍新春,王文超,田雨馨.汶川地震8.5年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
[5].邓欣童,刘雯,刘璠,王丹,何凤梅.汶川地震后广元地区创伤后应激障碍调查[J].四川精神卫生.2019
[6].张瑛,何小林,蒋燕,陈欣.汶川大地震后女性内分泌紊乱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9
[7].方若蛟,曹成琦,李根,张建新,王力.汶川地震5年半后幸存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调查:基于DSM-5的诊断标准[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
[8].陈秋燕,张晨光,程科.创伤后成长问卷在地震灾区教师中的修订[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8
[9].田丰,李莉.创伤救治一体化模式用于地震伤员救援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8
[10].吕少博,王晓燕,杨美荣,李丽娜,孙杨.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心理韧性与创伤后成长的关系:是否受伤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