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配网资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化移交,配网通信系统,资源管理
配网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尹震超,亢中苗,周玉白[1](2019)在《配网通信资源电子化移交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配网通信运行管控系统(distribution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DTOCS)是对配电通信网络信息的智能管控系统。系统通过南网SOA总线,接收从GIS系统和PMS系统传输的配网通信台账信息,此过程称为配网电子化移交。配网电子化移交是不同系统间进行接口数据对接的一种手段,有效解决GIS系统、生产系统和管控系统之间"数据同源"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数据不对称、数据重复录入、数据规范统一的问题。在电子化移交流程背景下,设计了在配网通信运行管控系统高效进行电子化移交数据接收、处理、审核。(本文来源于《电力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期刊2019-10-23)
刘克发,孙逢江,宋媛,苟沛君[2](2019)在《基于iVCE的配网服务资源可视化调度平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可视化计算机软件在配网调度中的使用,从而进行实现一个平布便能掌握整个配网的效果。具体的流程就像是我国相关部门的交通流量图一般,在其内部的整个配网运行状态都展示在一个屏幕中,不用观看任何的数据报表,便能够有效的掌握整个配网的运行情况,从而对于配网服务进行有效的管控以及监督。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是对于可视化计算软件的介绍进行讲解,接着对于内部中的模块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事者一些有效的帮助。(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09期)
郭文萍,李永祥,王冠翔,孙逢江[3](2019)在《基于移动办公技术的配网资源服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探讨了一种基于云技术的移动办公系统的通用框架,在这一个过程当中主要是使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等一些设备来做为移动终端,结合使用远端服务器集群从而使其能够开展大量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工作,这一种系统它的形式十分的简洁,并且操作十分简单,比较适用于当前的诸多移动办公。(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易文飞[4](2019)在《智能配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危机,能源安全、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但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在系统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出力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点限制了其大规模接入电网。针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困境,目前的做法主要是从电力供应侧出发,如加强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改造、安装储能等,这种做法能够改善系统的调节能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受到投资成本以及设备灵活性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依托智能配电网,从需求侧出发,大力开发可控负荷、用户侧储能、电动汽车等需求侧可控资源,利用需求侧可控资源平衡可再生能源出力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做法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以需求侧资源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智能配电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多时间尺度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在生能源集成的机理。在查阅国内外关于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光伏、风电等典型可再生能源的出力模型,结合实际运行数据,从分钟级、小时级等多个时间尺度,描述了可再生能源出力的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然后介绍了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的内涵、主要类型,分析了需求侧资源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响应特性,并建立了需求侧响应的出力模型。最后,从能量平衡的角度,分析了多时间尺度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集成机理。(2)建立了智能配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调度策略。首先结合需求侧资源的特点,自上而下建立了需求侧资源层、响应代理层和调度中心层叁层调度框架。然后在削峰填谷场景下,利用需求侧资源响应特性与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在时间尺度上的匹配性,在日前、日内和实时多个时间尺度下建立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响应,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调度模型。最后以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为例,建立了电动汽车参与电网调度的分层调度框架,验证了电动汽车参与需求侧响应可以有效削峰填谷、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效果。(3)在平衡联络线波动场景下,提出了多形态激励型需求侧响应(Incentive Based Demand Response,IBDR)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鲁棒优化调度模型。首先,分析了 IBDR和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引入鲁棒优化理论,采用鲁棒区间的形式对IBDR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然后,分别以配网运行成本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目标,以可再生能源并网波动性约束、需求侧资源响应能力约束和功率平衡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条件下多形态IBDR鲁棒优化调度模型。最后采用鲁棒对等转换将不确定性问题转化为确定性问题,并使用非支配集排序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以实际运行配网为例,对所提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4)建立了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协同优化运行模型。首先以典型的冷热电IES为框架,根据能源生产、转换、消费各环节的能量流动关系,建立了 IES的多能量流模型。然后从能量转移的角度出发,定量分析了通过开展综合需求侧响应(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IDR)转移系统能量,提升系统灵活性的潜力。最后以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为目标,考虑系统能量平衡和各能源设备的运行约束,建立了考虑IDR的IES运行优化模型,设计了求解算法。并以某IES为例,对所提的方法和模型进行了计算验证。(5)建立了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有效集成的保障机制。从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的商业模式、关键技术和政策支持等叁个方面提出了二者高效集成的保障机制。在商业模式方面,分析了未来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调度的削峰填谷、参与辅助服务等场景,并提出了促进需求侧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在关键技术方面,针对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存在的困难,提出了要着重发展智能用电、现代通信、大容量储能以及电动汽车等关键技术,从技术实现层面支撑需求侧资源参与响应。在政策保障层面,提出了需求侧资源开发保障政策和需求侧资源参与互动保障政策。(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9-06-01)
[5](2018)在《整合数据资源 实现配网运维业务集中监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有效解决配网运行安全、故障抢修力量不足、故障数据分析深度不够等问题,国网河北邯郸供电公司依托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建设将配网业务集中管控,打破信息壁垒,整合数据资源,统一数据标准,集营配调数据资源为基础,对配网运维业务实施集中监控,实现配网运维、客户诉求等供电服务指挥业务"一站式"管理,强化专业协同,压缩管理链条,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服务管控能力、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本文来源于《农村电工》期刊2018年02期)
付佳佳,黄锐,王治龙,王亚,刘亚东[6](2017)在《基于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配抢资源智能调配的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智能电网的发展方向和管理需求出发,结合当前配网抢修人工派单和配抢资源短缺的局限性,研究基于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配抢资源智能调配,旨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通过对现有的配网抢修模式进行改进,合理派发工单、安排任务,优化资源配置,快速高效地解决配网故障,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和降低抢修成本。(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7年10期)
王琪[7](2017)在《提升配网人员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电网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强化责任落实,以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为载体,以可靠性为抓手推进配网精益化管理,以风险闭环管控为主线强化配网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但是,配网安全生产基础仍然薄弱,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教育》期刊2017年07期)
黄红程,顾洁,方陈[8](2017)在《风光资源特性相关性对配网重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表明配电网中位于同一风带、同一辐射带上相邻地点的风速间、太阳辐照强度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为此,基于Nataf变换完成了风速相关性和辐照强度相关性的建模,设计了基于无向生成树的并行遗传算法求解含DG的配网重构随机模型,以IEEE 33节点配网系统为例分析了不同相关系数对配网重构方案的影响,包括开关状态、节点电压、系统网损,并验证了所提采样方法的有效性,凸显了在进行配电网运行调度工作中考虑风光资源相关性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蔡兴文[9](2015)在《营配调协同 提升应变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16日20时47分,贵州雷山供电局营配监测指挥中心监控到雷山县圣城佳源酒店用电设备异常,负荷偏高,用户设备有烧坏的可能。值班员立即通过短信平台告知客户,同时向雷山供电局丹江供电所员工派出了抢修工作单,供电所员工迅速赶往酒店进行故障排查。得知隐患被消除(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报》期刊2015-06-30)
[10](2014)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配网抢修指挥运营模式,成为供电故障抢修接单、定位及队伍调动、资源调配的“指挥棒”》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年4月3日17时49分,国网黑龙江鹤岗供电公司接收到由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95598远程工作站发来的鹤岗市财富家园小区对面居民区客户刘先生家中停电工单,配网抢修指挥班值班员应用配网抢修指挥系统快速将抢修任务派发至生产抢修人员。将95598报修工单业务与10 kV配网故障报修系统在同一平台协同处置,这是公司4月1日前已完成建立的配网故障抢修指挥体系具有的功能之一。(本文来源于《农村电气化》期刊2014年05期)
配网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当前可视化计算机软件在配网调度中的使用,从而进行实现一个平布便能掌握整个配网的效果。具体的流程就像是我国相关部门的交通流量图一般,在其内部的整个配网运行状态都展示在一个屏幕中,不用观看任何的数据报表,便能够有效的掌握整个配网的运行情况,从而对于配网服务进行有效的管控以及监督。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是对于可视化计算软件的介绍进行讲解,接着对于内部中的模块进行相应的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事者一些有效的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配网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1].尹震超,亢中苗,周玉白.配网通信资源电子化移交设计与应用[C].电力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2019
[2].刘克发,孙逢江,宋媛,苟沛君.基于iVCE的配网服务资源可视化调度平台[J].数字通信世界.2019
[3].郭文萍,李永祥,王冠翔,孙逢江.基于移动办公技术的配网资源服务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4].易文飞.智能配网环境下需求侧资源与可再生能源集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
[5]..整合数据资源实现配网运维业务集中监控[J].农村电工.2018
[6].付佳佳,黄锐,王治龙,王亚,刘亚东.基于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的配抢资源智能调配的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
[7].王琪.提升配网人员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7
[8].黄红程,顾洁,方陈.风光资源特性相关性对配网重构的影响[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7
[9].蔡兴文.营配调协同提升应变能力[N].中国电力报.2015
[10]..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配网抢修指挥运营模式,成为供电故障抢修接单、定位及队伍调动、资源调配的“指挥棒”[J].农村电气化.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