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剂量技术论文-莫锋

低剂量技术论文-莫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剂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头颈部CTA,低剂量CT技术扫描,血管造影术

低剂量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莫锋[1](2019)在《在头颈部CTA中应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讨在头颈部CTA中应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行头颈部CTA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后给予不同剂量的CT技术扫描,其中研究组行低剂量CT技术扫描,对比组行常规剂量CT技术扫描,统计记录两组患者CT检测图像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CT检测,研究组患者图像质量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头颈部CTA临床检测图像质量,为医师的临床诊断提供更精确的理论依据。因此,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张铭,尹小花,杨兆杰,周慧[2](2019)在《评价Karl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CT对泌尿系小结石显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Karl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CT对泌尿系小结石显示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常规腹部CT检查及低剂量CT随访复查的60例泌尿系小结石患者,根据CT检查及复查时CT扫描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常规剂量组管电压为120 kVp,管电流为240 mAs,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图像;低剂量组管电压为120 kVp,管电流为120 mAs,随访使用Karl 5级重建图像。比较两组X射线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噪声(PN)、信噪比(SNR)及图像主观质量和结石检出率。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效辐射剂量减少49.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7,P<0.001);两组图像的PN、SNR及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泌尿系结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降低常规CT扫描剂量电流50%,并采用Karl 5级重建图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FBP重建图像相同的质量,且泌尿系小结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朱熹,夏巍,周中柱,李瑞雪,朱庆强[3](2019)在《低剂量CT不同重建技术对计算机辅助诊断肺结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剂量CT不同重建技术对计算机辅助诊断(CAD)肺结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搜集行低剂量胸部CT的胸外恶性肿瘤患者380例,采用滤波反投影、量子降噪、叁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以及云迭代剂量降低重建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测量各技术的平均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根据结节性质分组,比较在各组技术CAD检测肺结节的敏感度与假阳性数。结果:SNR与CNR按照滤波反投影、量子降噪、叁维自适应迭代以及云迭代技术顺序依次提升。敏感度随客观图像质量提升而升高,同时假阳性率降低。不同性质结节在不同重建技术下的敏感度存在部分差异。结论:CAD在不同重建技术下对各类肺结节的检测均具有较好的表现,但不同重建技术下的效能存在部分差异,故鲁棒性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邹建华,周一妍,赵雁奇[4](2019)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8年7—2019年8月在我院行64排小宝石CT冠脉检查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两次64排小宝石CT冠脉检查,初查采用常规剂量检查,检查结果为对照组,复查采用低辐射剂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检查,检查结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图像质量。结果:研究组的图像信号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图像噪声和图像信噪比无明显差异,两组之间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时采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检查的方式对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检查方式。(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2期)

王菲菲,罗娅红[5](2019)在《自动管电流调制低剂量CT技术检查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对腮腺CT图像质量及腮腺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88例临床诊断腮腺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A组为常规剂量组(120kV+mAs),FBP重建;B组为低剂量组120kV+ATCM扫描,AIDR重建。对比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噪声值和信噪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CT剂量指数CTDI及有效剂量乘积DLP。结果两组扫描时腮腺病灶、正常腮腺实质、皮下脂肪的噪声值、病灶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4分34例,3分10例。B组分别为31例、13例。两组图像均可以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剂量指数为(28.29±0.44)mGy,高于B组的(24.61±0.91)mGy(P<0.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2.43±0.37)mGy,高于B组的(1.01±0.25)mGy。结论采用ATCM技术结合迭代重建对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可以有效降低腮腺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蒋艳丽,王颖,杨明,赵俊,王莎莎[6](2019)在《idose~4重建技术在儿童气管及支气管CT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迭代重建技术idose~4在儿童气管及支气管CT低剂量扫描的应用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年龄为5个月至5周岁气管及支气管CT检查患儿纳入研究,按扫描方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常规剂量组(A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为55mAs,采用idose~43级重建技术。低剂量组(B组):管电压80kV;管电流为30mAs,分别采用idose~42~6级五种重建技术。两组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比较A、B两组患儿辐射剂量评价参数,即: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之间的差异,并研究各参数值与患儿身高及体重的相关性。比较A、B两组图像噪声、信噪比(SNR)、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B组CTDIvol、DLP、ED及SSDE值(0.54±0.08,16.78±4.16,0.41±0.05,1.18±0.16)均较A组(1.09±0.13,31.91±6.16,0.70±0.11,2.37±0.19)显着降低约50%(t=14.53,8.63,10.11,20.22,P<0.05)。SSDE值与患儿身高(r=0.49,P<0.5)及体重(r=0.64,P<0.05)有强相关性。B组所有图像噪声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SNR降低,在idose~42,3,4级时与A组差异显着(P<0.05),在idose~45,6级时,与A组SNR无明显差异(P>0.05);主观图像质量评价B组idose~42,3,4,6级低于A组,差异显着(P<0.05),idose~45级与A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胸部CT检查,管电压80kV,管电流30mAs(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结合idose~45级重建技术,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辐射剂量比常规扫描降低约50%;SSDE评价辐射剂量与受检者体型因素关系较大。(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马金强,魏佳,秦璇,曾军,余建明[7](2019)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低剂量技术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剂量DSA技术和荧光透视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住院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标准模式剂量采集组(A组,n=43)及低剂量模式采集组(B组,n=43),由科室同一医师完成PTCD手术。对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指标对比分析并进行t检验。2名放射科影像医师采取盲法对所有图像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PTCD手术,应用t检验方法,平均曝光时间[(251±16) s、(249±20) s]、图像质量评分[(3.60±0.5) s、(3.56±0.5) s],标准体重BMI[(2.81±0.25) kg/m2、(2.85±0.25) kg/m2]数值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累积剂量[(87.1±6.1) mGy、(54.4±7.7) mGy]、辐射剂量面积乘积[(2 935.2±353)μGy·cm2、(1 566.3±200)μGy·cm2]方面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低剂量DSA采集技术在PTCD手术患者有效可行,并且可以显着减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索文华[8](2019)在《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肺动脉CTA检查并最终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检查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螺旋CT技术)和观察组(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间肺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辐射剂量以及图像信噪比(SNR)和噪声比(CNR)。结果两种措施下两组患者间肺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图像信噪比和噪声比显着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CTA检查中使用双源CT低剂量扫描模式效果显着,不仅可以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还可以获得高质量图像,建议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9期)

周鑫,朱熹,张乐[9](2019)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600例肺部小结节CT复查患者来开展研究,在首次检查时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在复查过程中利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统计并记录两次检查的小结节数量及辐射剂量,通过对比两次的结果来研究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情况。结果:研究表明,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所检查出现小结节数量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在形态学扫描结果中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常规剂量CT扫描,低剂量CT扫描时权重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较低,差距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能够在确保扫描结果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华圳[10](2019)在《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针对双源CT低剂量扫描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展开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近期收治的患儿30例进行双源CT资料分析,所有患儿经手术正是患有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分别为:≤6月11例,6月~1岁5例,1~6岁7例,> 6岁7例。结果:双源CT低剂量扫描与手术后确诊的符合率为93.33%,其中双源CT检测心内畸形的检出率为94.24%,而心脏与大血管连接以及心外畸形的双源CT检测检出率为96.63%;各组患儿有效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09±0.05)mSv、(1.27±0.06)mSv、(2.01±0.54)mSv、(2.68±0.29)mSv。图像质量良好站89.99%。结论:双源CT低剂量扫描能够清晰的显示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心内外畸形,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图像的整体质量也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低剂量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Karl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CT对泌尿系小结石显示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常规腹部CT检查及低剂量CT随访复查的60例泌尿系小结石患者,根据CT检查及复查时CT扫描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60例。常规剂量组管电压为120 kVp,管电流为240 mAs,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图像;低剂量组管电压为120 kVp,管电流为120 mAs,随访使用Karl 5级重建图像。比较两组X射线有效辐射剂量(ED)、图像噪声(PN)、信噪比(SNR)及图像主观质量和结石检出率。结果:低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有效辐射剂量减少49.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57,P<0.001);两组图像的PN、SNR及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泌尿系结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降低常规CT扫描剂量电流50%,并采用Karl 5级重建图像,可获得与常规剂量FBP重建图像相同的质量,且泌尿系小结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剂量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莫锋.在头颈部CTA中应用低剂量CT技术扫描的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张铭,尹小花,杨兆杰,周慧.评价Karl迭代重建技术低剂量CT对泌尿系小结石显示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9

[3].朱熹,夏巍,周中柱,李瑞雪,朱庆强.低剂量CT不同重建技术对计算机辅助诊断肺结节的影响[J].放射学实践.2019

[4].邹建华,周一妍,赵雁奇.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64排小宝石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5].王菲菲,罗娅红.自动管电流调制低剂量CT技术检查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6].蒋艳丽,王颖,杨明,赵俊,王莎莎.idose~4重建技术在儿童气管及支气管CT低剂量扫描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7].马金强,魏佳,秦璇,曾军,余建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低剂量技术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8].索文华.双源CT低剂量肺动脉CTA检查技术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9].周鑫,朱熹,张乐.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10].华圳.双源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诊断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标签:;  ;  ;  

低剂量技术论文-莫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