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论文-万源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论文-万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族管弦乐队,配器法,音乐声学,吹管乐器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论文文献综述

万源[1](2019)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吹管乐器配器法的声学原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二十年代,民族音乐团体大同乐会在上海成立,开启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探索之路。经过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期和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发展期,形成了以弦索乐队为基础,综合南方丝竹乐队和北方吹打乐队,包含吹管、弹拨、打击、拉弦四个乐器组,这样一种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代大型合奏乐队形式。其中吹管组各乐器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不仅具有完备的高、中、低音区,丰富多彩的音色更能表现各种风格和题材的民族民间音乐。常规编制为:梆笛、曲笛、新笛;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高音唢呐、中音唢呐、次中音唢呐、低音唢呐;管子,以及其他色彩类乐器和派生类乐器如箫、巴乌、中管等。吹管乐器组在民族管弦乐作品中多作为主要旋律的载体,相较于其他乐器组,在乐器性能、音乐表现力等方面,具有更加个性化的品质。近百年来,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获得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乐队建制、乐器改革、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在作曲理论研究方面,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民族管弦乐配器法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也常年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学习以及创作的指导。新中国以来的新型民族管弦乐队很大程度上参照了西洋管弦乐队的模式,作为管弦乐法的科学基础(配器法的基础是乐器法,乐器法的科学基础是乐器声学),西方对管弦乐队乐器音响的声学测量以19世纪以亥姆霍兹的《论音的感觉》(On the Sensation of Tone,1877)为发端。20世纪,展开了大规模乐器声学测量与研究工作,至20世纪中期,欧洲已经系统地完成了西洋管弦乐器的声学分析工作。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我国民族管弦乐如何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既保持音乐的民族性,又具备持久的生命力,以客观的视角、用科学的手段,从基础工作入手,是民族管弦乐配器法研究中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以民族管弦乐队中吹管乐器的配器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民族管弦乐配器法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以及对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实例分析,运用音乐声学测量手段,从乐器的声学特性入手,探究民族管弦乐队中吹管乐器配器手法背后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声学原理,试图为民族管弦乐中吹管乐器组配器法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丰富民族管弦乐配器法的理论,从而增加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的可控成分,提高配器过程中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多样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音乐学院》期刊2019-06-01)

朱嘉星,刘京宇,李子晋[2](2018)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乐器响度平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由大同乐会始创于20世纪20年代,乐会致力于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并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民族管弦乐队发展至今,规模逐步变大,乐器不断创新,但至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音色不统一、低音声部较薄弱、各声部响度不均匀等。本文主要针对于乐器的响度平衡进行研究,通过对民族管弦乐队中常用乐器的(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 O生理声学、心理声学、音乐声学》期刊2018-11-10)

刘颖[3](2018)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改革与发展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经过近百年发展,起步于清朝末年的大同会,发展中主要借鉴西洋交响乐队的经验,但是主要是声部拓展层次的借鉴,而对于其音响整体平衡的构建理解不深。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入手,探究发展经验,遇到的问题,构建其发展的基础脉络,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不断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8年11期)

李浩然[4](2018)在《试论ZHL-36倍低音笙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低音笙的问世,到2013年ZHL-36倍低音笙的研制成功,低音笙族乐器的探索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但是期间关于低音笙族乐器的学术研究却处于空白,更少有从声学角度对乐器的频谱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故本文选题对ZHL-36倍低音笙进行研究是极有学术与科学意义的。本文回顾了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低音乐器改革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相关历史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用科学的研究手段测量了ZHL-36倍低音笙的各项特征,分析了其与民族管弦乐队音色融合的声学原因,继而论证ZHL-36倍低音笙为作曲家和指挥家、演奏家未来对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开发提供的新引擎,及其为中国民族管弦乐的低音声部发展提供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武汉音乐学院》期刊2018-04-23)

王晶晶[5](2017)在《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在音响品质方面并不完善,与社会标准相脱离。创建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频谱库,创建军队指引大队式的实验民族管弦乐队,注重民族乐队改革的结论,成为当前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提高至新标准应当具备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17期)

邓轩[6](2015)在《理性与感性的对话——西洋管弦乐队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文化差异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西洋管弦乐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文化的差异问题,并指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否该向西洋管弦乐队学习编制和乐队化的问题,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今后的发展走向问题。(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5年20期)

王晓旻[7](2015)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古筝演奏艺术探研》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经过八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在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改革与实践,到二十世纪逐步发展为取得相对共识的一个乐种,是中西方文化长期交流碰撞、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的新型音乐体裁。民族管弦乐队分为吹(吹管乐组)、拉(拉弦乐组)、弹(弹拨乐组)、打(打击乐组)四个声部类群。这其中,弹拨乐器组是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一个音组,与西方交响乐队相比,自成体系、颇具规模。弹拨乐器包括的种类繁多,现代民族乐队弹拨乐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组合最为科学、合理的几种乐器是柳琴、琵琶、扬琴、阮、古筝等。其中,古筝作为一件有着独特艺术表现力的特殊的乐器,其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多变,能够形象地表现出作品内在细腻的情感,与乐队声部良好的融合,因此,在乐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入的研究古筝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演奏艺术,是具有一定价值与意义的。本文通过对民族管弦乐队中古筝的演奏艺术、视奏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探研,结合笔者在乐队中演出、排练的学习经历与体验,整体感知古筝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如何充分发挥其特点、古筝声部演奏的训练、以及如何提高古筝在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希望为古筝演奏者在演绎民族管弦乐队作品时给与一定的启发与帮助。(本文来源于《武汉音乐学院》期刊2015-06-30)

葛亚南[8](2015)在《浅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拉弦声部的训练》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中国民族管弦乐团六十多年的发展,要追溯到建国之初的一九四九年中国电影民族乐团的创立。一九五叁年中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大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创始人、成就卓着的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创建了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如今的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由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原中国电影乐团民族乐团重组整合而成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早在彭修文先生创建之初就确立了拉弦、弹拨、吹管、打击四大声部的编制。彭先生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团编制的规范化、科学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这一贡献被海内外民乐界所公认,至今仍被海内外民族乐团所效仿。在进入指挥系学习之前,我经历了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至研究生十五年的二胡专业学习历程,毕业后有幸考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独奏,乐队合奏也兼顾训练和学习。而进入职业乐团后,每天面对的本职工作就是乐队合奏,这与在校期间很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体会到乐队演奏和独奏有着越来越大的区别。尤其是在从事指挥之后,很多问题变得越发明显。本文结合我个人的专业学习与工作经验,试从自身所学二胡与指挥双专业相结合的角度,来对拉弦声部中的右手运弓、左手技巧,以及相关的若干问题予以论述,旨在探索和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拉弦声部良好的声音与演奏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央音乐学院》期刊2015-04-01)

李丽敏[9](2015)在《再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建制、律制与标准化问题——指挥家阎惠昌访谈录》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按:中国的民族管弦乐队自大同乐会的探索阶段到新中国的正式组建再到今天的蓬勃发展,经历了近一百年的时间。这种乐队形式,无疑是中国独具一格的民族新音乐形式的典型。然而,百年来人们关于这种乐队形式的成、败、优、劣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对这种乐队在表现性能方面是否能发挥中国传统乐器的优势,怎样在乐队声音和谐统一的同时发挥民族乐器的鲜明个性,怎样平衡各声部及声部内部的音量关系,怎样在实践过程中解决各类乐器律制的差异等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本文来源于《人民音乐》期刊2015年02期)

王殿华[10](2014)在《中国民族拉弦乐器系列之一——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二胡类乐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二叁十年代以来,一批批近现代中国民族音乐家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将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从民间自由发展的传统乐器提升到以独奏为主,兼具伴奏、重奏功能的专业性乐器。而乐器的制作材料、演奏手法以及艺术表现力的相应提高,则为中国民族拉弦乐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像高胡、中胡、革胡等民族管弦乐队中二胡类乐器的出现,使得二胡又被赋予了新的音乐表现性功能。(本文来源于《音乐时空》期刊2014年19期)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0引言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由大同乐会始创于20世纪20年代,乐会致力于传统乐器的继承和改良,并开始探索新型民族管弦乐队的创建。民族管弦乐队发展至今,规模逐步变大,乐器不断创新,但至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音色不统一、低音声部较薄弱、各声部响度不均匀等。本文主要针对于乐器的响度平衡进行研究,通过对民族管弦乐队中常用乐器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论文参考文献

[1].万源.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吹管乐器配器法的声学原理[D].中国音乐学院.2019

[2].朱嘉星,刘京宇,李子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乐器响度平衡研究[C].2018年全国声学大会论文集O生理声学、心理声学、音乐声学.2018

[3].刘颖.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改革与发展探析[J].艺术评鉴.2018

[4].李浩然.试论ZHL-36倍低音笙在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的应用前景[D].武汉音乐学院.2018

[5].王晶晶.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J].北方音乐.2017

[6].邓轩.理性与感性的对话——西洋管弦乐队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编制文化差异之比较[J].音乐时空.2015

[7].王晓旻.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古筝演奏艺术探研[D].武汉音乐学院.2015

[8].葛亚南.浅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拉弦声部的训练[D].中央音乐学院.2015

[9].李丽敏.再谈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建制、律制与标准化问题——指挥家阎惠昌访谈录[J].人民音乐.2015

[10].王殿华.中国民族拉弦乐器系列之一——民族管弦乐队中的二胡类乐器[J].音乐时空.2014

标签:;  ;  ;  ;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论文-万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