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欧洲标准变应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斑贴试验,门诊,同期,患病率
欧洲标准变应原论文文献综述
李林峰[1](2010)在《北京大学学生中欧洲标准变应原斑贴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普通人群中接触过敏的流行病学调查是了解和检测世界上接触变态反应非常重要的手段。遗憾的是目前绝大多数研究来源于欧美国家,中国大陆普通人群中接触过敏的流行病学还缺乏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北京某大学健康学生中接触过敏的患病率并与同期作斑贴试验的门诊湿疹皮炎患者作对照。(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0-06-10)
张洁[2](2009)在《面部不明原因皮炎致敏物质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面部皮炎是发生在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大多原因不明病情反复发作。临床上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糠秕样脱屑,可自行消退,易反复发作,有或无季节性,病史中无明确过敏物质接触史或化妆品过敏史,我们将这类患者定义为“面部不明原因皮炎”。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病情转归方面来看,这种面部不明原因皮炎多数属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我们通过对这类患者进行欧洲标准变应原及化妆品相关变应原斑贴试验,为长期以来困扰面部皮炎患者找出潜在的致敏物质,并对相关致敏物质作出分析。方法1.问卷调查:采用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病史资料。2.斑贴试验:选择欧洲标准变应原(26种)及化妆品相关变应原(37种),分别在面部不明原因皮炎组(皮炎组)和正常人群组(对照组)进行斑贴试验。贴敷48h后去除斑试器,待30min压痕消失后观察第一次皮肤反应。去除斑试器第24h(即自贴敷斑试器起第72h)第二次观察皮肤反应。按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推荐标准判定试验结果。结果1.皮炎组:44人共完成了2513个斑贴试验,其中包括1144个欧洲标准变应原斑贴试验,1369个化妆品相关变应原斑贴试验,斑贴试验阳性变应原共137个(5.5%),其中包括极强阳性反应10个(0.4%),强阳性反应16个(0.6%),阳性反应111个(4.4%),可疑反应112个(4.5%),刺激反应35个(1.4%)。2.对照组:10人共完成了630个斑贴试验,其中包括260个欧洲标准变应原斑贴试验,370个化妆品相关变应原斑贴试验,阳性反应4个(0.63%)(X~2=27.2742,P<0.001),斑贴试验阳性率显着低于皮炎组。3.皮炎组阳性率最高的欧洲标准变应原是金属类,即氯化钴26例(59.09%);硫酸镍15例(34.09%);重铬酸钾13例(29.55%);其次是芳香混合物11例(25.00%)。4.皮炎组化妆品相关变应原阳性率较高的主要是乳化剂,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7例45.95%),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16例(43.24%),过硫酸铵13例(35.14%),叔丁基氢醌12例(32.43%),还有芳香混合物5例(13.51%)。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两种标准筛选抗原的斑贴试验阳性率显着升高。欧标抗原斑贴试验结果表明,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主要致敏物质是重金属类如氯化钴、硫酸镍及重铬酸钾等,第二位是化妆品常用原料芳香混合物;而国内外文献报道欧标抗原阳性率最高的是芳香混合物。化妆品相关抗原的斑贴试验结果显示,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对乳化剂等普通化妆品原料表现出较高阳性率,这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也有所不同。综合上述结论可以看出,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表现出高敏感状态,致敏物质广泛、复杂,除重金属类物质外,化妆品原料仍然是主要的致敏原。由于在选择受试者人群时已将明确诊断为化妆品过敏的患者排除在外,文献中常见的化妆品致敏原芳香混合物在本组病例中并不是主要致敏原,而普通的化妆品原料如乳化剂类则显示出较高的阳性率。(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期刊2009-04-01)
周成霞,李利[3](2008)在《欧洲标准变应原及化妆品筛选变应原斑贴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斑贴试验简便、安全、可靠,在全球广泛应用。不同中心自制或购买变应原,其中欧洲标准变应原使用广泛。化妆品是面部皮炎患者最常见的接触物,仅用化妆品本身进行斑贴试验容易出现假阴性。一些国家用自己的化妆品筛选变应原行斑贴试验,有助于减少化妆品变态反应性皮炎的漏诊。我国目前尚无通用公认的标准变应原及化妆品筛选变应原。目的:使用欧洲标准变应原对疑有外源性致敏原因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检测,联合化妆品筛选变应原进行女性面部皮炎患者斑贴试验检测,(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08-06-01)
李林峰,郭静,王晶[4](2004)在《用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检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在我国斑贴试验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 181例门诊患者进行了斑贴试验。其中确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46例 ,非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2 6例 ,可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 10 9例。结果 确诊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中阳性 45例 ;非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阳性 6例 ;斑贴试验的灵敏度为 97.8% ,特异度 76.9% ,准确性 90 .3 % ,阳性预测值 88.2 % ,阴性预测值 95 .2 %。除瘙痒外 ,未见不良反应。可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结果与以往报告类似。结论 该试剂在我国应用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04年10期)
欧洲标准变应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面部皮炎是发生在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大多原因不明病情反复发作。临床上表现为轻度红斑、丘疹、糠秕样脱屑,可自行消退,易反复发作,有或无季节性,病史中无明确过敏物质接触史或化妆品过敏史,我们将这类患者定义为“面部不明原因皮炎”。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病情转归方面来看,这种面部不明原因皮炎多数属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我们通过对这类患者进行欧洲标准变应原及化妆品相关变应原斑贴试验,为长期以来困扰面部皮炎患者找出潜在的致敏物质,并对相关致敏物质作出分析。方法1.问卷调查:采用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记录患者的病史资料。2.斑贴试验:选择欧洲标准变应原(26种)及化妆品相关变应原(37种),分别在面部不明原因皮炎组(皮炎组)和正常人群组(对照组)进行斑贴试验。贴敷48h后去除斑试器,待30min压痕消失后观察第一次皮肤反应。去除斑试器第24h(即自贴敷斑试器起第72h)第二次观察皮肤反应。按国际接触性皮炎研究组(ICDRG)推荐标准判定试验结果。结果1.皮炎组:44人共完成了2513个斑贴试验,其中包括1144个欧洲标准变应原斑贴试验,1369个化妆品相关变应原斑贴试验,斑贴试验阳性变应原共137个(5.5%),其中包括极强阳性反应10个(0.4%),强阳性反应16个(0.6%),阳性反应111个(4.4%),可疑反应112个(4.5%),刺激反应35个(1.4%)。2.对照组:10人共完成了630个斑贴试验,其中包括260个欧洲标准变应原斑贴试验,370个化妆品相关变应原斑贴试验,阳性反应4个(0.63%)(X~2=27.2742,P<0.001),斑贴试验阳性率显着低于皮炎组。3.皮炎组阳性率最高的欧洲标准变应原是金属类,即氯化钴26例(59.09%);硫酸镍15例(34.09%);重铬酸钾13例(29.55%);其次是芳香混合物11例(25.00%)。4.皮炎组化妆品相关变应原阳性率较高的主要是乳化剂,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7例45.95%),山梨糖醇酐倍半油酸酯16例(43.24%),过硫酸铵13例(35.14%),叔丁基氢醌12例(32.43%),还有芳香混合物5例(13.51%)。结论与正常人群相比,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两种标准筛选抗原的斑贴试验阳性率显着升高。欧标抗原斑贴试验结果表明,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主要致敏物质是重金属类如氯化钴、硫酸镍及重铬酸钾等,第二位是化妆品常用原料芳香混合物;而国内外文献报道欧标抗原阳性率最高的是芳香混合物。化妆品相关抗原的斑贴试验结果显示,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对乳化剂等普通化妆品原料表现出较高阳性率,这与以往的文献报道也有所不同。综合上述结论可以看出,面部不明原因皮炎患者表现出高敏感状态,致敏物质广泛、复杂,除重金属类物质外,化妆品原料仍然是主要的致敏原。由于在选择受试者人群时已将明确诊断为化妆品过敏的患者排除在外,文献中常见的化妆品致敏原芳香混合物在本组病例中并不是主要致敏原,而普通的化妆品原料如乳化剂类则显示出较高的阳性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欧洲标准变应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峰.北京大学学生中欧洲标准变应原斑贴试验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摘要集.2010
[2].张洁.面部不明原因皮炎致敏物质调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
[3].周成霞,李利.欧洲标准变应原及化妆品筛选变应原斑贴试验结果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8
[4].李林峰,郭静,王晶.用欧洲标准变应原系列检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