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劳动人口论文-沈荣红

城镇劳动人口论文-沈荣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镇劳动人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口城镇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联立方程组模型

城镇劳动人口论文文献综述

沈荣红[1](2018)在《福建省人口城镇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互动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813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58.52%,比上年末提高了 1.17个百分点。同时福建省城镇化水平也在逐年稳步的提高,从1978年到2016年,城镇化水平由原来的13.7%提高到了 63.6%,并且已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城镇化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伴随着城镇化产生的一些弊病,如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吸纳问题、就业难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业的增收乏力及农户家庭收入偏低等仍然需要改善。2017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进一步发展城镇化指明了道路,通过推动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然而此时投入更多资源用于人口正在持续流出的农村地区,会不会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从福建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演变、农业生产发展状况以及农民收入现状等叁个方面开展研究,根据二元经济理论、人口迁移理论及农业发展理论,梳理了与所研究问题相关的学术前沿,分析人口城镇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增收互动的内在机理,建立相关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福建省1987-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联立方程模型(SEM)对叁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内在联系并得出实证结果,其结果较有新意。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叁者协调发展的对策,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民收入增加提供有效的决策参考和理论指导。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人口城镇化与农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作用关系,但受到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和教育水平的影响。人口城镇化与农民收入在动态变化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只是其促进作用强度不一样,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强于农民收入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其中还要重视推进城镇建设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人口城镇化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农民收入增长叁者之间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动态关系,即城镇化发展会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而乡村的振兴也会缓解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结合“十叁五”规划对此提出政策性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应以持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对生产效率、农业科技、资金保障、就创业体系等领域的构建,推动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进而突破制约福建省城镇化与农村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素,这样才能促进农业现代化稳步地、有根基地向前推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利[2](2018)在《新常态下我国农民工人口流动现状研究——兼评《农民工与城镇流动劳动人口经济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与城镇流动劳动人口经济状况分析》一书通过大量案例和调查数据分析,指出未来城市需继续完善农民工社会政策,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社会人口流动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彰显社会公平,为城市后续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活力。(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18年02期)

刘昌平,花亚州[3](2016)在《“乡—城”人口迁移对城镇劳动工资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测算了中国"乡—城"人口迁移对城镇平均劳动工资造成的影响,并基于劳动力异质性假定,运用固定替代弹性函数分别对城镇高技能劳动力、低技能劳动力及退休人员的收入水平受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人口迁移对城镇各类劳动者收入水平都存在负效应,其中低技能劳动力工资和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受到的冲击最大,而高技能劳动力工资仅有小幅度的下滑,由此助长了不同劳动群体的收入差距,而提高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可作为缓解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认为中国应积极推进就地城镇化战略,为社会资本在乡镇投资创造条件并鼓励农民自主创业,从而在发挥迁移人口劳动力价值的同时避免对城镇劳动工资造成负效应;此外,还需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周闯[4](2015)在《城镇居民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析——基于人口特征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2007年C HIP数据,从婚姻、年龄和教育叁个人口特征视角分析了城镇居民劳动参与工资弹性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未婚男性劳动参与工资弹性最大,随后依次是已婚女性、未婚女性和已婚男性;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随教育程度的提升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相同的教育程度下,女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要大于男性;女性和男性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在30岁之前随年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30-40岁期间趋于稳定,40岁之后再次出现上升,25岁之前男性劳动参与工资弹性大于女性,25岁之后则一直小于女性。本文的现实含义在于促进就业公共政策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劳动参与工资弹性在不同人口特征群体中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劳动》期刊2015年22期)

陶树果,高向东,余运江[5](2015)在《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乡城迁移意愿和城镇化路径研究——基于CGSS 2010年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全国大范围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对象聚焦为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心理特征叁个维度对农村劳动年龄人口的乡城迁移意愿进行了研究。从目的地来看,超过半数的研究对象希望迁移到县城/县级市或小城镇居住,而不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从迁移意愿看,当前的乡城迁移意愿较低,经济条件仍然是制约迁移的主导性因素。从影响因素看,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家庭年收入、有外出务工劳动力、非农工作经历、10年后所处阶层预期等因素对乡城迁移意愿有正向作用,年龄、当前所处阶层的自我评价等因素对迁移意愿有负向作用。结合研究结论和当前小城镇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在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形势下,应大力发展中等城市,走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5年05期)

叶鹏飞[6](2015)在《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基于“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的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关系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流动人口包括由农村流入城市和城镇之间流动的两类人口,他们在社会融入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城城流动人口"在经济维度和文化维度完全能够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在心理层次的接纳、社会关系的拓展和社区成员身份的认同上,都有较好的表现和成效。"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程度明显较低,表现在经济维度上处于不融入状态,文化方面还不能较好地融入当地城镇的语言体系和生活习惯,心理层次、社会参与和社区认同上处于较低层次的融入水平。(本文来源于《城市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蔡元栋[7](2015)在《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迁移过程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今的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迁移主要由农民工回流和城镇产业聚集等几个因素引导,高职院校的与产业行业对接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能满足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需求。在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迁移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在城镇产业扶持、职业技能提升和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提供支持,以满足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需求。(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5年14期)

叶晗[8](2015)在《代际支持对城镇中老年人口劳动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人口老龄化和延迟退休年龄的社会背景下,退休、养老和老年劳动供给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传统的研究将老年人视为独立的个体,主要从其个人特征、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而事实上,中老年人的劳动参与行为并不是单独的,还涉及到家庭内部的代际转移。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继续为成年子女提供经济支持和以照看孙子女为主要形式的时间支持。因此,本文研究中老年人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其自身劳动参与的影响,并重点关注子女结构在其中的作用。首先,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非线性分层模型(考虑地区的异质性),分析了子女结构(数量和性别)对城镇中老年人口劳动参与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子女总数量的增加会降低中老年个体劳动参与的可能性,而儿子数量的增加会消减这种影响。子女结构如何影响中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本文进一步基于代际支持的视角,对这一现象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在估计方法上,本文使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纠正个体异质性),probit联立方程组和probit工具变量法(解决代际支持和劳动参与的内生性问题),系统地估计了中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时间支持行为对其自身劳动参与的影响,并从父母和子女层面共同探讨了代际支持行为的决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子女结构的差异会通过影响中老年人口代际支持的方式和强度,进而影响其劳动参与行为:①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会增加城镇中老年个体劳动参与的可能性,而时间支持则会降低中老年劳动参与率;②子女数量的增多会降低中老年个体提供时间支持的可能性,但是儿子数量增多会消减这种影响,并且儿子数量的增加会显着提高经济支持的发生率;③相比于女儿,儿子更可能得到来自于父母的时间支持和经济支持;④经济支持和时间支持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中老年人代际支持行为对其劳动参与的影响方向取决于这两种作用的相对大小。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中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行为与子女是密切相关的。当前年轻一代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和带小孩压力,有相当部分转嫁到父母身上,进而影响了中老年劳动参与行为。发展社会化儿童看护和教育服务、拓宽年轻人经济支持来源使中老年人能够自主选择老后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5-01)

乐君杰,叶晗[9](2013)在《养老收入、教育水平与城镇超过退休年龄人口劳动供给行为决定——兼论延迟退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延迟退休年龄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利用1993-2009年的城镇住户调查资料,首先分性别、年龄、地区、养老收入以及教育水平考察了我国城镇超过退休年龄人口就业参与的趋势变化及其特征,接着使用分层非线性模型和Heckman叁阶段估计法,着重从教育水平和养老收入的角度计量分析了影响超过退休年龄人口劳动供给行为的决定因素,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对我国当前延迟退休年龄的可能性及可行方案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第九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摘要集》期刊2013-08-25)

赵筑荣[10](2013)在《贵阳金石产业园加速石板镇城镇化进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贵阳金石产业园,是贵阳市重点打造的民营经济百亿园区。经过两年的建设,现初步建成石材、农产品物流、轮胎(润滑油)综合集散区、废旧汽车拆卸、钢材及五金机电、二手车及相关产业、石文化观赏等几大产业板块,入驻各类大中型企业100多(本文来源于《贵州日报》期刊2013-04-07)

城镇劳动人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农民工与城镇流动劳动人口经济状况分析》一书通过大量案例和调查数据分析,指出未来城市需继续完善农民工社会政策,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社会人口流动过程中的突出矛盾,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权利,彰显社会公平,为城市后续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活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镇劳动人口论文参考文献

[1].沈荣红.福建省人口城镇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2].张利.新常态下我国农民工人口流动现状研究——兼评《农民工与城镇流动劳动人口经济状况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8

[3].刘昌平,花亚州.“乡—城”人口迁移对城镇劳动工资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6

[4].周闯.城镇居民劳动参与的工资弹性分析——基于人口特征的视角[J].中国劳动.2015

[5].陶树果,高向东,余运江.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乡城迁移意愿和城镇化路径研究——基于CGSS2010年数据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5

[6].叶鹏飞.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融入研究——基于“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的数据分析[J].城市学刊.2015

[7].蔡元栋.农村劳动人口城镇化迁移过程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分析[J].亚太教育.2015

[8].叶晗.代际支持对城镇中老年人口劳动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5

[9].乐君杰,叶晗.养老收入、教育水平与城镇超过退休年龄人口劳动供给行为决定——兼论延迟退休[C].第九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摘要集.2013

[10].赵筑荣.贵阳金石产业园加速石板镇城镇化进程[N].贵州日报.2013

标签:;  ;  ;  ;  

城镇劳动人口论文-沈荣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