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高分子膜论文-张春红,徐晓冬,刘立佳,沈军,董红星

手性高分子膜论文-张春红,徐晓冬,刘立佳,沈军,董红星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性高分子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手性高分子与手性识别,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课程,科教融合

手性高分子膜论文文献综述

张春红,徐晓冬,刘立佳,沈军,董红星[1](2019)在《《手性高分子与手性识别》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手性高分子与手性识别》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包括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学生教师双线并行,课程体系的优化、科教融合叁步法教学模式的应用,双语教学模式及多元化考核方式的采用,实现该门课程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推进学科、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推进双一流建设。(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08期)

艾萍,张紫恒,袁黎明[2](2018)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_2Camph_2(dabco)]·DMF·H_2O作为手性选择剂的高分子膜及其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醋酸纤维素为基膜,以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2Camph2(dabco)]·DMF·H2O为手性识别剂制备醋酸纤维素混合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溶液进行了分离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操作时间以及D,L-对羟基苯甘氨酸浓度对膜渗析性能的影响。在优选分离条件下,当D,L-对羟基苯甘氨酸浓度为0.3mg/mL时,该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分离的对映体过剩值(e.e.)为42.4%,表明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对映体有一定的拆分效果.(本文来源于《膜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杜洋[3](2018)在《手性高分子膜色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介绍了手性及手性拆分的意义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类及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特别介绍了符合当代对绿色化学要求的全水液相色谱,并对本论文研究的膜色谱进行了简要的说明。主要工作为自主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手性拆分的装置——膜色谱装置。将其与高效液相色谱仪连接,替代液相色谱柱进行手性分离的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手性膜分离技术与高效液相分离手段的结合。通过多次尝试,自制并改进了该装置,使其达到了上述实验目的。接着通过自制的万古霉素-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聚砜复合膜、羟丙基-β-环糊精-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聚砜复合膜这两种手性膜与该装置结合进行了手性拆分,并探究和优化了多种手性分离的影响因素。其过程为,以自制的聚砜基膜为载体,用万古霉素、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作为活性单体,通过界面聚合的方式合成了万古霉素-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聚砜复合膜。将该膜置于膜色谱装置中,连接高效液相色谱仪拆分了D,L-半胱氨酸、D,L-苯甘氨酸。考察了流动相、流速、进样量、膜的层数、膜的尺寸这5个影响因素。在流动相为水相、流速为0.3mL/min、进样量为5μL、膜的层数为2层、膜的尺寸为直径4.5cm时,D,L-半胱氨酸分离度为0.34,D,L-苯甘氨酸分离度为0.66。按照上述方法制备了羟丙基-β-环糊精-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聚砜复合膜,将该膜置于膜色谱装置中,连接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上述条件拆分了18种氨基酸,其中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苯丙氨酸、D,L-半胱氨酸、D,L-甲硫氨酸这四种氨基酸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分离。(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成义祥[4](2017)在《基于AIE活性手性高分子的AICPL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Tang课题组首次发现1-甲基-1,2,3,4,5-五苯基硅杂环戊二烯(MPS)化合物在聚集诱导下荧光增强响应行为(AIE效应),AIE效应为解决有机固体发光材料在应用上的缺陷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本课题组将含AIE活性基团与手性有机单元分子组装成有结构规整、排列有序的手性高分子聚集体,不仅可充分利用高分子材料固有的光、电、磁、能量转化与储存等化学和物理特性,同时也可利用高分子材料稳定和易于成型加工等优点。将不同类别的AIE活性基团修饰为发光团,引入手性共轭高分子主链骨架中,从而产生空间效应和电子诱导效应。含AIE手性活性发光团的高分子骨架上具单一的手性方向,相同的排列方式的手性单元可通过共轭结构产生协同效应,手性特征获得放大,有效增强偏振荧光gem值。基于AIE活性基团调控的手性高分子AICPL材料研究体系,逐渐形成以手性高分子的发光性能开发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和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H:光电功能高分子》期刊2017-10-10)

张紫恒[5](2017)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手性选择剂的高分子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是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一些对映体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分离纯的对映体对药物的安全性极其重要。膜分离技术因其成本低,节能,易于连续操作和规模化,成为优于其它分离外消旋混合物的分离技术。手性MOFs-高分子混合膜因其高孔隙率和低的传介阻力,具备较高的对映选择性。本论文主要研究手性MOFs-高分子混合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和D,L-甲硫氨酸的分离应用。论文主要工作:1)合成[Zn_2Camph_2(dabco)]·DMF·H_2O、[Zn_2Camph_2bpe]·5DMF·H_2O以及[Mg(L-tart)(H_2O)]?1.5H_2O叁个手性MOFs晶体,依次制备成手性色谱柱用作拆分D,L-对羟基苯甘氨酸和D,L-甲硫氨酸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手性色谱柱A和B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有较好的拆分效果;手性色谱柱C对D,L-甲硫氨酸有一定的拆分效果,其为拆分D,L-对羟基苯甘氨酸和D,L-甲硫氨酸提供了新的手性分离材料。2)以醋酸纤维素为基质膜,手性MOFs材料[Zn_2Camph_2(dabco)]·DMF·H_2O为手性识别剂制备醋酸纤维素膜混合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进行了分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浓度差、压力差为驱动力,该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有一定的拆分效果。一些影响手性分离操作效果的参数在该研究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3)以纤维素为基质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_2Camph_2bpe]·5DMF·H_2O晶体为手性识别剂制备纤维素混合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进行了分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浓度差、压力差为驱动力,该膜对L-对羟基苯甘氨酸有20%~50%过剩值。4)以醋酸纤维素为基质膜,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g(L-tart)(H_2O)]?1.5H_2O晶体为手性识别剂制备醋酸纤维素膜混合膜,对D,L-甲硫氨酸进行了分离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浓度差、压力差为驱动力,该膜对D,L-甲硫氨酸有一定的拆分能力,但D,L-甲硫氨酸在该混合膜的透过性较低。(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1)

张闻节[6](2017)在《功能手性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寻找能够高效识别手性分子的传感器。在各种各样的检测方法中,手性荧光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不破坏样品、灵敏度高以及响应时间短等优势,成为一段时间以来化学传感的研究热点之一。圆偏振发光(CPL)是某些手性发光物质所独有的光学现象,是源于手性发色团体系的左手性和右手性圆偏振光的选择性发射,其在表征手性分子激发态信息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圆偏振光独特的光学特点使其在信息存储、量子通讯、生物探针、手性传感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CPL材料的研究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研究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基于BINAM的手性高分子的合成及其离子识别与手性识别研究;二是基于1,2-DACH的含锌配合物高分子的合成与CPL性质研究。第二章 通过5-乙炔基-2-羟基苯甲醛与(S)-2,2'-BINAM形成的单体M-1和单体2,5-二碘-1,4-二辛烷氧基苯(M-2)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基于BINAM的手性高分子P1,并且经过NaHB4的还原形成手性高分子P2。有趣的是,手性高分子P1不仅能众多离子 Cu~(2+),Ni~(2+),K~+,Li~+,Co~(2+),Ba~(2+),Al~(3+),Fe~(3+),Cr~(3+) Ca~(2+),Mg~(2+),Mn~(2+),Na~+和H~+中对Cr~(3+),Fe~(3+)和Al~(3+)进行选择性识别,而且且能在 phenylalaninol,phenylglycinol,valinol and phenylethylamine,alaninol 这几对手性对映体中对alaninol进行选择性识别。P1既能对离子识别又能对手性分子手性识别,这足比较少见的,而P2对离子和手性分子均不能进行选择性识别,更重要的是,高分子P1对(D)-alaninol具有明显的荧光提高响应,而且对映体荧光差异率(ef)的能达到14.46之高。第叁章 合成了4种以(R,R)-环己二胺为手性源的基于1,2-DACH的含锌配合物手性高分子R/S-P-1,R/S-P-2以及和它们相应的模板分子,通过研究发现基于1,2-DACH的含锌配合物高分子R/S-P-1,R/S-P-2和其模板分子表现出明显的镜像Cotton effects。另外,模板分子和R/S-P-1具有圆偏振光(CPL)现象,而R/S-P-2则没有圆偏振发光,与模板分子相比,可能是由于高分子链的结构变化导致能量变化。(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1)

王兴[7](2016)在《手性高分子抗菌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立体化学是基本的自然现象,细胞在与外界表面接触时,可以感知并分辨分子手性,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粘附行为。这启发我们发展新型手性高分子抗菌材料并揭示深层抗菌机制。通过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及多种真菌的测试,我们证明了高分子的手性立体化学结构在材料表面具有抗菌黏附的作用。结合材料的生物性能评价,该类高分子表现出很好的综合性能,因而被认为是理想的医用抗菌材料。实验应用实例涉及(本文来源于《2016年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6-10-27)

孙涛垒,卿光焱[8](2016)在《手性高分子生物界面材料:从识别到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体是一个典型的多层次手性体系。作为生命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天然生物分子通常都是手性分子,并表现出高度的手性选择性。这些手性分子通过化学键或氢键及疏水相互作用等组装形成具有具有特殊立体构象和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进一步装配形成细胞器、细胞,乃至组织和器官等更高级的生命体存在形式。相应的,生命体的宏观形态也表现出独特的非对称特征,(本文来源于《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E:液晶高分子与新型超分子的生物模拟与仿生》期刊2016-08-02)

唐萍萍,宋小妹,李鹏飞,王海洋,雷福厚[9](2015)在《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色谱柱的制备及分离喜树碱》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抗肿瘤药喜树碱为模板,DT1为功能单体、DT2为第一交联剂、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为第二交联剂,利用马来松香丙烯酸乙二醇酯交联剂较好的手性空间立体选择性和机械强度,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聚合物,其粒径主要集中在50um。将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定相,获得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色谱柱,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其识别位点和喜树碱之间的匹配程度,研究其印迹效果和分离性能。以甲醇-水(60:40)为流动相,流速0.3mL/min,柱温30℃,印迹因子为1.53;以0.4%醋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3mL/min,柱温35℃,可将盐酸石蒜碱和喜树碱混合物分离,分离度为1.83。因此,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色谱柱可用于喜树碱及其混合物的分离、纯化、富集。(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15)

王兴,罗玲琼,洪杰,石冰[10](2014)在《手性高分子抗菌材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立体化学是基本的自然现象,细胞在与外界表面接触时,可以感知并分辨分子手性,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粘附行为。这启发我们发展新型手性高分子抗菌材料并揭示深层抗菌机制。本文通过对大肠杆菌、金黄球菌和毛霉菌的测试,证明龙脑的立体化学结构在材料表面具有抗菌黏附的作用。结合材料的生物性能评价,L构型龙脑基聚合物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因而被认为是理想的医用抗菌(本文来源于《2014年(首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ASTF2014)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12-17)

手性高分子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醋酸纤维素为基膜,以手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2Camph2(dabco)]·DMF·H2O为手性识别剂制备醋酸纤维素混合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溶液进行了分离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操作时间以及D,L-对羟基苯甘氨酸浓度对膜渗析性能的影响。在优选分离条件下,当D,L-对羟基苯甘氨酸浓度为0.3mg/mL时,该膜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分离的对映体过剩值(e.e.)为42.4%,表明对D,L-对羟基苯甘氨酸对映体有一定的拆分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性高分子膜论文参考文献

[1].张春红,徐晓冬,刘立佳,沈军,董红星.《手性高分子与手性识别》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研究生课程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

[2].艾萍,张紫恒,袁黎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_2Camph_2(dabco)]·DMF·H_2O作为手性选择剂的高分子膜及其应用研究[J].膜科学与技术.2018

[3].杜洋.手性高分子膜色谱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4].成义祥.基于AIE活性手性高分子的AICPL性能研究[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H:光电功能高分子.2017

[5].张紫恒.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作为手性选择剂的高分子膜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6].张闻节.功能手性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南京大学.2017

[7].王兴.手性高分子抗菌材料研究[C].2016年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集.2016

[8].孙涛垒,卿光焱.手性高分子生物界面材料:从识别到功能[C].2016年两岸叁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集——主题E:液晶高分子与新型超分子的生物模拟与仿生.2016

[9].唐萍萍,宋小妹,李鹏飞,王海洋,雷福厚.松香基手性高分子印迹色谱柱的制备及分离喜树碱[C].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5

[10].王兴,罗玲琼,洪杰,石冰.手性高分子抗菌材料研究[C].2014年(首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ASTF2014)论文摘要集.2014

标签:;  ;  ;  ;  

手性高分子膜论文-张春红,徐晓冬,刘立佳,沈军,董红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