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免疫试验论文-何聚莲,谢慈嘉,杨皓云,龙彩云,梁秀珍

荧光免疫试验论文-何聚莲,谢慈嘉,杨皓云,龙彩云,梁秀珍

导读:本文包含了荧光免疫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梅毒抗体,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PPA

荧光免疫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何聚莲,谢慈嘉,杨皓云,龙彩云,梁秀珍[1](2019)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TP-Ab在梅毒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IFMA)检测梅毒抗体(TP-Ab)试验数值进行分析,探讨适合梅毒的筛查方法和流程。方法收集2018年8 711例临床血清样本,采用TRIFM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经TRIFMA检测TP-Ab的阳性血清样本280份,用TPPA对这280份标本进行复检,得到TRIFMA检测TP-Ab的敏感度、特异度;采用SPSS 19.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绘制TP-Ab的TRIFMA检测数值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用卡方检验验证TRIFMA法检测的数值有无性别年龄差异;将TRIFMA值从低到高依次分为13组,进一步探讨TRIFMA不同的值区间可信度以及最佳诊断临界点。结果 TRIFMA检测TP-Ab的阳性率为3.21%,诊断准确度为99.54%;TRIFMA检测的假阳性无性别差异(P> 0.05),但假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高有升高的趋势;复检样本中S/CO为1≤X <5组阳性符合率为10.81%,S/CO为5≤X <10组阳性符合率为61.11%,S/CO为≥10组阳性符合率为100%。叁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RIFMA的最佳检测能效区间为7.435~13.742;可信度最高的TRIFMA检测值约为7.651,此时敏感度为0.958,特异度为0.975,值均大于0.7。结论合理确定TRIFMA检测TP-Ab的最佳诊断界点和不同的值区间可信度,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误诊率较低,对梅毒筛查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9年05期)

朱俊,马炜,李亚周,刘云,秦琴[2](2019)在《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利用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建立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的新方法。方法分别用植物凝集素(PHA)、TB特异性混合多肽[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全血标本产生γ干扰素(IFN-γ),用双抗体夹心法结合流式荧光技术检测培养后血浆中的IFN-γ浓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TB感染的诊断效能。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重复性、抗干扰性能及其与市售同类产品检测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FN-γ的线性范围为2~1 000 pg/mL,最低检测限为0.3 pg/mL;检测100 pg/mL和500 pg/mL 2个浓度标本的重复性,2个浓度下变异系数分别为4.58%和2.46%;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8.0%;叁酰甘油≤50 mg/mL、胆红素≤0.6 mg/mL、血红蛋白≤10 mg/mL时对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无干扰。通过ROC曲线确定该方法诊断TB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10 pg/mL,此时灵敏度为82.46%,特异度为87.30%。该方法与市售TB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试剂盒、QuantiFERON-TB Gold(QFT)试剂盒和万泰TB-IGRA试剂盒诊断TB感染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5%、83.0%和85.4%,Kappa系数分别为0.822、0.622和0.63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B感染检测方法性能良好,准确性达到市售同类产品的水平,且在重复性、检测流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谢玉娜[3](2019)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医院接诊的248例疑似HBV感染患者,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别使用FQ-PCR法与ELISA法检测,观察两者检测阳性率。结果 FQ-PCR法与ELISA法检测HBV-DNA、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分别为60.48%、43.95%、36.29%、15.32%、33.47%、6.45%。HBV-DNA组检测阳性率高于大、小叁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法相比,FQ-PCR法可直观反映肝细胞内HBV复制情况。(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10期)

胡琼文,胡朝军,李萍,邓垂文,吴子燕[4](2019)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核抗体的前带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IFA)检测抗核抗体(ANA)中的前带效应对ANA荧光滴度的影响。方法将880例血清样本以1∶100稀释进行手工检测,筛选ANA荧光滴度≥1∶1 000的样本分别以1∶100、1∶1 000、1∶10 000稀释检测,统计有前带效应(1∶1 000稀释比1∶100稀释荧光亮)的样本数;将前带效应的样本采用欧蒙Sprinter XL全自动荧光加样仪和EUROPattern全自动荧光分析仪检测ANA(1∶100稀释),与手工法检测ANA(1∶100稀释)进行比较,检测前带效应样本的特异性自身抗体,分析其荧光模型、荧光滴度及阳性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分布特点。结果有明显前带效应的样本数为34例,占总样本数的3.86%,占高滴度(≥1∶1 000)ANA样本数的29.57%。通过手工法检测或通过Sprinter XL全自动荧光加样仪检测均发现前带效应,其荧光模型及荧光滴度相似,值得注意的是,EUROPattern只能选取图片中间区域判读。在有前带效应的血清样本中,以荧光滴度≥1∶10 000最常见(74.42%)。在荧光模型方面,以斑点型最为多见(46.51%)。在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分布方面,以抗核糖核蛋白(RNP)抗体最多见(62.79%),其次为抗双链DNA抗体(51.16%)和抗SSA抗体(51.16%)。结论 IIFA检测高滴度ANA样本在低稀释度时容易产生前带效应,从而导致错误的ANA荧光滴度判断,临床检验实验室应引起重视。(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杨爱华,李秀梅,李颖,王健春,赵静[5](2018)在《高敏定量荧光免疫层析法、ELISA法检测猪、牛、羊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临床对比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新型的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高敏定量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应用于天津市基层检测,将该技术与实验室常用的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了对比试验,对100份猪血清、100份牛血清、50份羊血清进行检测,猪、牛、羊的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高敏定量荧光免疫层析法准确度分别为90. 0%、95. 0%、82. 0%,特异性分别为89. 2%、100%、85. 7%,敏感性分别为90. 5%、94. 9%、80. 6%。猪、牛、羊的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高敏定量荧光免疫层析法与液相阻断ELISA方法的符合率分别达到90. 0%、95. 0%、82. 0%。说明利用高敏定量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可在基层现场对家畜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进行检测,能够及时有效地评价O型口蹄疫疫苗的临床免疫状况。(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22期)

王政[6](2018)在《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自动评测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全自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仪对抗核抗体(ANA)HEP-2细胞荧光核型滴度与人工判读结果的一致性验证及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helios自动判读系统与人工荧光显微镜判读,对我院2018年4-8月份间35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ANA荧光载片判读,二者结果进行比对,验证自动图形判读系统对抗核抗体荧光核型识别、终点滴度的预测准确性。结果HELISO判读ANA荧光片阴/阳性结果与人工判读结果的总符合率为98.299%(p<0.05),其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92.40%。ANA细胞滴度仪器与人工比对,两者符合率达96%。对ANA细胞的荧光核型识别,HELIOS荧光分析仪对复合核的ANA细胞判读能力上略偏弱外,总体核型识别还是比较满意,结果符合率94.399%。结论:间接免疫荧光分析仪自动判读ANA荧光结果和人工肉眼判读ANA结果具有一致性。检测ANA的实验程序,更具有标准化,简便性,稳定性,提高临床实验室对AID疾病认识甄别和自体抗体实验室标准化建立具有一定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8-11-16)

潘虹,廖秀海,周银古,李腾根,刘瑞弘[7](2018)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定量PCR在麻疹检测中的应用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麻疹疑似病例,分析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RT-PCR),为检测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以尽早确诊和控制疾病。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新余市2014年-2016年161例疑似麻疹血清标本中麻疹病毒Ig M抗体,RT-PCR检测其咽拭子样本中麻疹病毒RNA。结果 161例疑似病例中,ELISA法检测麻疹病毒Ig M抗体阳性29例,阳性率为18.01%;RT-PCR检测麻疹病毒RNA阳性44例,阳性率为27.33%;实验室确诊总阳性数45例,总阳性率为27.95%。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5),ELISA法和RT-PCR法的灵敏度分别为64.44%、97.78%。在出疹后3 d内,ELISA法检测的阳性率显着低于RT-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9,P<0.05)。结论 RT-PCR的检测阳性率和灵敏度显着高于ELISA法,RT-PCR法可用于麻疹早期的快速诊断;同时应规范完善麻疹疫苗的接种。(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8年17期)

叶仁清,阮琳玲,欧双余[8](2018)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中的检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650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测效果。结果650例患者最终均得到确诊,89例患者检测出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检测率为13.69%。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5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g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3.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肺炎支原体检测中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8年19期)

姚骅珊,陈悦科[9](2018)在《免疫磁珠分离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免疫磁珠分离(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简称"IMS")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的方法。制备以生物素介导偶联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优化偶联和捕获条件。合成阪崎肠杆菌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简称"ITS")靶基因序列的引物和探针,同时构建内参质粒(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简称"IAC"),建立能够实时监控反应过程的荧光定量PCR反应体系。在1 mL体系中添加粒径为80 nm的链霉亲和素免疫磁珠0.3 mg,孵育30 min,可获得80.5%以上的捕获效率。建立的基于内参的荧光PCR体系针对质粒检测时,Ct值(Cycle threshold,简称"Ct值")与模板拷贝数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IMS-PCR检测体系对阪崎肠杆菌菌液的检测灵敏度为33.3 CFU/mL,可在3 h内完成。针对4株阪崎肠杆菌标准菌株和5株非阪崎肠杆菌菌株的检测也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稳定性,人工模拟样品的检测结果与采用国标法检测的结果完全一致,可用于快速检测样品中的阪崎肠杆菌和疾病预防。(本文来源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陆寒,胡淮杰,董聪聪[10](2016)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麻疹诊断结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麻疹疑似病例标本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为提高麻疹诊断准确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404例麻疹疑似病例标本,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不同出疹时期标本的阳性率及检测水平。结果 ELISA法检测血清麻疹Ig M阳性率为49.75%,real-time PCR法检测麻疹病毒核酸阳性率为56.19%。ELISA法检测的OD值随出疹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r=0.987,P<0.01);而real-time PCR法的ΔCt值则呈下降趋势(r=-0.977,P<0.01)。出疹后2 d内采集的标本,real-time PCR法检测阳性率高于ELISA法(P<0.05);出疹后2 d及以上的标本,采用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出疹后2 d内的麻疹疑似病例宜用real-time PCR法诊断,对出疹后2 d及以上者则可用ELISA法诊断。(本文来源于《预防医学》期刊2016年11期)

荧光免疫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利用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建立一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的新方法。方法分别用植物凝集素(PHA)、TB特异性混合多肽[早期分泌靶向抗原(ESAT-6)和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刺激全血标本产生γ干扰素(IFN-γ),用双抗体夹心法结合流式荧光技术检测培养后血浆中的IFN-γ浓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对TB感染的诊断效能。对该方法的线性范围、最低检测限、重复性、抗干扰性能及其与市售同类产品检测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IFN-γ的线性范围为2~1 000 pg/mL,最低检测限为0.3 pg/mL;检测100 pg/mL和500 pg/mL 2个浓度标本的重复性,2个浓度下变异系数分别为4.58%和2.46%;回收试验平均回收率为98.0%;叁酰甘油≤50 mg/mL、胆红素≤0.6 mg/mL、血红蛋白≤10 mg/mL时对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果无干扰。通过ROC曲线确定该方法诊断TB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10 pg/mL,此时灵敏度为82.46%,特异度为87.30%。该方法与市售TB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T-SPOT)试剂盒、QuantiFERON-TB Gold(QFT)试剂盒和万泰TB-IGRA试剂盒诊断TB感染的总符合率分别为92.5%、83.0%和85.4%,Kappa系数分别为0.822、0.622和0.63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TB感染检测方法性能良好,准确性达到市售同类产品的水平,且在重复性、检测流程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荧光免疫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何聚莲,谢慈嘉,杨皓云,龙彩云,梁秀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TP-Ab在梅毒筛查试验中的应用价值[J].皮肤病与性病.2019

[2].朱俊,马炜,李亚周,刘云,秦琴.基于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3].谢玉娜.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在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9

[4].胡琼文,胡朝军,李萍,邓垂文,吴子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抗核抗体的前带效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5].杨爱华,李秀梅,李颖,王健春,赵静.高敏定量荧光免疫层析法、ELISA法检测猪、牛、羊O型口蹄疫病毒抗体的临床对比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6].王政.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自动评测的性能分析[C].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8

[7].潘虹,廖秀海,周银古,李腾根,刘瑞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荧光定量PCR在麻疹检测中的应用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

[8].叶仁清,阮琳玲,欧双余.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肺炎支原体检测中的比较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

[9].姚骅珊,陈悦科.免疫磁珠分离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检测阪崎肠杆菌的试验研究[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10].陆寒,胡淮杰,董聪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麻疹诊断结果比较[J].预防医学.2016

标签:;  ;  ;  

荧光免疫试验论文-何聚莲,谢慈嘉,杨皓云,龙彩云,梁秀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