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胚凝集素论文-文汉

稻胚凝集素论文-文汉

导读:本文包含了稻胚凝集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亲和层析,稻胚凝集素,甲壳素

稻胚凝集素论文文献综述

文汉[1](2001)在《甲壳素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稻胚凝集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稻胚凝集素 ( RGL)能与 N-乙酰氨基葡萄糖 ( Glc NAc)或其聚合物专一性结合。作者利用 RGL与 Glc NAc的天然多聚物——甲壳素有亲和作用的特性 ,以甲壳素为亲和层析固相物 ,从稻胚中分离出一种分子量、糖结合专一性、等电点等与文献报告的 RGL性质一致的凝集素。(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郝峥嵘,刘庆法,季昀,叶鸣明,陈永青[2](1999)在《稻胚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稻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特异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出稻胚凝集素基因并克隆到E.coli质粒pBluescriptSK(+)的SmaⅠ位点。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基因片段大小为781bp,没有内含子,编码1条长22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23kD的肽链,其中N-端2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与报道的稻胚凝集素cDNA序列进行顺序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99.74%),其编码区第167和563位各有1个碱基突变,但两者均为同义突变,并未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回收插入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RSET-C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表达,SDS-PAGE电泳图谱扫描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鉴于凝集素可能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稻胚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原核系统中的成功表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稻胚凝集素在植物防御以及其他生理活动中的功能,并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提供有用的素材(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姜晓旭,唐锡华[3](1990)在《几种水稻植株中血凝活性物质的分布与变化及其稻胚凝集素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开花前的水稻旗叶提取液中不含有血凝活力,但开花后旗叶提取液中能测得血凝活力,并随着开花后天数增加而逐渐升高。雄蕊和成熟花药中无血凝活力,开花前和开花早期的子房提取液中有血凝活性,开花5d后子房或胚乳中测不到血凝活性,但胚中血凝活性随种子发育而明显增加。分别从“寒丰”和“双丰一号”水稻成熟胚中分离得到凝集素,用电泳、免疫学方法和血凝试验表明两者的分子特性和血凝性质完全相同。(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1990年03期)

姜晓旭,唐锡华[4](1990)在《稻胚中几种植物凝集素的内源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用4种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制成亲和吸附剂从成熟的稻胚中分离相应内源受体,发现“双丰1号”成熟稻胚中不合与麦胚凝集素(WGA)结合的物质,但含有少量与自身凝集素(S-RGL)和“寒丰”稻胚凝集素(K-RGL)结合的物质(0.1~0.2 mg/g胚),并含有较大量的与伴刀豆球蛋白(conA)结合的物质(1.0~1.5 mg/g胚)。用凝胶电泳分析受体组成,在低pH-不连续PAGE图谱中,conA受体有2条带,S-KGL和H-RGL受体均只有1条迁移率相同的带。SDS-IPAGE图谱显示,conA受体有7条多肽,S-RGL和H-RGL受体具有迁移率相同的8条多肽。说明两种受体的分子性质相同。(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1990年02期)

张为国,薛应龙[5](1988)在《利用国产甲壳素纯化稻胚凝集素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内外对稻胚凝集素(rice germ lectin,RGL)的研究,从分子性质、在水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顺序以及种子萌发后的分布情况都有报道,但有关RGL生理功能的研究则很少。最近我们研究RGL在植物-病原菌相互关系中作用时发现,应用国产甲壳索按SHEN Zhao-Wen的方法纯化RGL未能取得良好结果,因以我们对SHENZhao-Wen的方法加以改进,并获得了极佳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通讯》期刊1988年04期)

唐锡华,沈瑞娟,孙册,徐继华[6](1985)在《稻胚凝集素对稻胚等细胞的凝集效应及其在稻胚发育过程中的出现时间与分布位置》一文中研究指出稻胚凝集素(RGL)对稻胚、稻苗叶、根细胞,以及稻幼胚胚芽、胚根愈伤组织悬浮细胞都有凝集作用,RGL对元麦及烟草叶原生质体也能凝集。N-L酰葡萄糖胺(GlcNAc)有抑制RGL对细胞的凝集作用,但对胚根愈伤组织细胞的抑制效应不明显。水稻等细胞表面具有能与RGL专一结合的位点,只是胚根和胚芽愈伤组织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分子有一定差异。RGL对水稻、元麦及烟草的细胞或原生质体的凝集效应不存在种间的专一性。RGL含量随胚的分化发育而不断增加,成熟中后期胚内RGL含量达到成熟时程度;胚芽鞘细胞中RGL分布广泛,胚芽、胚根的外层细胞显色深于内层,早期的胚乳细胞、子房内层、珠被、珠心细胞中均有RGL显色反应,但它的糖结合专一性与成熟胚RGL可能不同。(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1985年03期)

缪国华,唐锡华[7](1985)在《稻胚凝集素内源受体的分离、纯化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采,对植物凝集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与功能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关于稻胚凝集素(RGL)的分子性质,在水稻胚胎发育与萌发过程中含量,活性变化,生物合成规律,在稻胚不同组织、细胞的分布定位以及对植物细胞的生理效应进行了不少的研究。这些资料表明:RGL在稻胚发育过程中的合成、积累、分布与胚分化发育具有明显的联系,RGL与稻(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1985年18期)

稻胚凝集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水稻基因组DNA为模板,以特异引物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扩增出稻胚凝集素基因并克隆到E.coli质粒pBluescriptSK(+)的SmaⅠ位点。序列分析表明,克隆到的基因片段大小为781bp,没有内含子,编码1条长227个氨基酸、分子量约23kD的肽链,其中N-端28个氨基酸是信号肽。与报道的稻胚凝集素cDNA序列进行顺序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99.74%),其编码区第167和563位各有1个碱基突变,但两者均为同义突变,并未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回收插入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RSET-C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表达,SDS-PAGE电泳图谱扫描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5%。鉴于凝集素可能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稻胚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原核系统中的成功表达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揭示稻胚凝集素在植物防御以及其他生理活动中的功能,并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工程提供有用的素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胚凝集素论文参考文献

[1].文汉.甲壳素亲和层析分离纯化稻胚凝集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1

[2].郝峥嵘,刘庆法,季昀,叶鸣明,陈永青.稻胚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J].西北植物学报.1999

[3].姜晓旭,唐锡华.几种水稻植株中血凝活性物质的分布与变化及其稻胚凝集素的比较[J].植物生理学报.1990

[4].姜晓旭,唐锡华.稻胚中几种植物凝集素的内源受体[J].植物生理学报.1990

[5].张为国,薛应龙.利用国产甲壳素纯化稻胚凝集素方法的改进[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8

[6].唐锡华,沈瑞娟,孙册,徐继华.稻胚凝集素对稻胚等细胞的凝集效应及其在稻胚发育过程中的出现时间与分布位置[J].植物生理学报.1985

[7].缪国华,唐锡华.稻胚凝集素内源受体的分离、纯化与性质[J].科学通报.1985

标签:;  ;  ;  

稻胚凝集素论文-文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