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物质文化论文-孟醒,王芳雷

蒙古族物质文化论文-孟醒,王芳雷

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族物质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文化自觉,蒙古族“非遗”,动画,互动发展

蒙古族物质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孟醒,王芳雷[1](2019)在《文化自觉语境下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互动发展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动画各自"文化自觉"的现实出发,论述二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客观需要和可行性,认为它们的互动发展必将为受众带来别样体验,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之境。(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09期)

范斌[2](2019)在《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其中,蒙古族优质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25期)

徐跃[3](2019)在《足尖上的传承》一文中研究指出黑眉花脸,穿红戴绿,秧歌是一门包含音乐、舞蹈、杂技、诙谐、祭祀礼仪的综合艺术。浑厚而雄健的蒙古族秧歌——“雅布根呼格吉木”,是翁牛特旗朝格温都苏木德日苏嘎查独有的步调音乐与舞蹈形式。它吸收借鉴了汉族秧歌的形式,同时在内容上融入了蒙古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日报(汉)》期刊2019-08-02)

韩轶,冰梅[4](2019)在《动物学视野下的蒙古族物质文化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高原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气候条件的多变性。地貌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在这片土地上不易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开发,经过长期的适应选择,以游牧方式进行的草原畜牧业成为这里最为适合的生产方式。蒙古高原游牧部族物质文化的发展完全遵循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生物学法则,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由自然环境条件所决定的,其中动物这一核心环节是蒙古族物质文化发展的基础。(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5](2019)在《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条 为了保护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蒙(本文来源于《通辽日报》期刊2019-06-04)

多洛肯,王铭璇[6](2019)在《承继优秀遗产,新见精论迭出——《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是敖其教授在多年的学术实践、调研实践与生活积累中蒙古族物质文化研究成果的集结,大力推进了蒙古族物质文化研究。物质文化研究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新热点,尤其以传统文化视域开展物质文化研究逐渐成为研究强宗。敖其教授以"物质文化研究"为主题开展论述,提出"正确认识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关系",进而从传统文化视域出发,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梳理了蒙古族基本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发展轨迹,并提出以"整体性""本真性"对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发展。这部着作的出版不仅填补了蒙古族物质文化研究的综合性书写空白,而且以实现传统文化保护与利用为最终目标,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境界。(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关博,王智慧[7](2019)在《非物质文化的再生产:蒙古族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以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查干湖渔猎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古代皇族渔猎习俗与祭祀仪式向民间转化;蒙古族宗教信仰与祭祀仪式的强化促使渔猎文化与族群符号紧密结合并成为传承的精神动力;国家权力在场推动了查干湖渔猎祭祀文化实现再生产历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实践从来不隔绝于社会政治经济权力和社会变迁而独立运作;文化再生产视域下冬捕渔猎文化面临着"本真性"与"变异性"之间的矛盾;文化再生产促使作为核心生产实践的"技术"得以延续,而仪式则"形存神离";资本导向进一步推动冬捕渔猎文化走向"形存神离"的倾向;社会文化基础消失、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形成的冲击、农村社会组织瓦解以及文化继承主体的缺失导致仪式感淡化、族群认知减弱;研究进一步认为在保存本真性的基础上构建多元主体参与,促进实践与精神文化的有效结合是实现查干湖渔猎文化"形存神聚"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体育与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段强,杨永生[8](2019)在《让“蒙古族文化之根”永驻草原——《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起草侧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既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凝聚改革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和精神纽带。通辽市蒙古族人口占全自治区的叁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是科尔沁文化的发祥地,蒙古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特别是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千百年来在通辽大地上传承发扬,是通(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人大》期刊2019年01期)

吕拾元[9](2018)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策略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人民长期生活与生产的结晶,也是蒙古族人民智慧的体现,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离不开翻译。本文重点探讨了蒙古族非遗的英译策略,以便更好地传播蒙古族文化。(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7期)

武宁[10](2018)在《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非遗”项目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强调"非遗"与本土文化实践的契合性,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外在的甚至人为构建的文化符号仍然作为"非遗"保护的衡量标尺被地方文化工作者所使用,本土人在"非遗"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本文将借助人类学的视角,以阿拉善养驼习俗"非遗"保护项目为个案,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思考如何从本土人的生活实践中对活态的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和把握。(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蒙古族物质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其中,蒙古族优质特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族物质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孟醒,王芳雷.文化自觉语境下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画互动发展刍议[J].当代电影.2019

[2].范斌.基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地方性民族文化课程建设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3].徐跃.足尖上的传承[N].内蒙古日报(汉).2019

[4].韩轶,冰梅.动物学视野下的蒙古族物质文化发展[J].职大学报.2019

[5]..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N].通辽日报.2019

[6].多洛肯,王铭璇.承继优秀遗产,新见精论迭出——《蒙古族传统物质文化》评介[J].西北民族研究.2019

[7].关博,王智慧.非物质文化的再生产:蒙古族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以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文化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9

[8].段强,杨永生.让“蒙古族文化之根”永驻草原——《通辽市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起草侧记[J].内蒙古人大.2019

[9].吕拾元.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策略浅析[J].北方文学.2018

[10].武宁.生活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阿拉善蒙古族养驼习俗“非遗”项目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标签:;  ;  ;  ;  

蒙古族物质文化论文-孟醒,王芳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