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度关联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术不端,论文发表制度,高校研究生
制度关联性论文文献综述
叶继红[1](2018)在《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及与论文发表制度关联性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生论文发表规定作为高校自创制度发展至今,已成为研究生培养制度的一部分。实证研究发现,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与论文发表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后者是研究生学术不端的诱因之一。据此,需要反思目前高校研究生论文发表制度。在承认高校目前实行/不实行论文发表规定的双向合理性的前提下,一方面要对研究生论文发表硬性规定进行修改完善,另一方面取消硬性规定后要对制度"真空"进行填补,以保持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必要张力。(本文来源于《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5期)
靳燕凝[2](2017)在《贸易信贷调查数据与企业会计制度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贸易信贷调查是我国一项涉外资产负债数据调查,是指中国大陆境内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与境外(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进出口商之间,因货物进出口而产生的应收/预收款和应付/预付款,是由于进出口货物的资金收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在境外进出口商之间产生的债权和债务。其数据采集源来自企业现行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报表。(本文来源于《山西农经》期刊2017年24期)
梁波,周晓锋,张允东,施中来,龙朝阳[3](2017)在《干熄焦T5温度与焦炉加热制度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干熄焦T5温度与焦炉加热制度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控制焦炉加热制度,使干熄炉T5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干熄焦运行工况良好,各项参数指标稳定,有利于干熄焦的长寿化。(本文来源于《燃料与化工》期刊2017年02期)
陈利根,黄金升,李宁[4](2015)在《土地登记与用途管制的制度关联性分析:一个系统论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对土地制度系统中的关键制度——土地登记制度与用途管制制度的制度关联性进行分析,揭示制度关联性对土地制度演进变革的影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土地登记与用途管制在生态用地与耕地保护方面存在明显交集,且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在不同的场域中,土地登记制度与用途管制的制度关联性特征不同;(3)土地登记制度与用途管制制度的演进绩效性质不同,并且制度关联性影响其演进。研究结论:制度关联性影响土地制度的演进或变革,土地制度改革时应当强调土地制度的顶层设计,关注土地登记制度与用途管制制度之间的关联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毕雅丽,李树茁,尚子娟[5](2014)在《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出生性别比治理制度环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治理与其所处的社会制度环境存在密切关联。文章借助制度关联视角,试图从制度入手系统识别出生性别比失衡治理所处的制度环境,发现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根源和治理低效的主要原因,构建出生性别比治理与制度环境的关系模型,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制度环境中的具体制度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发现:现有出生性别比治理相关的社会制度环境中存在着与出生性别比失衡治理相协调的制度,这些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性别平等的视角,因而能够促进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治理。而同时,更多的制度缺乏性别平等视角,甚至部分制度环境与出生性别比失衡治理制度产生严重的互斥,导致出生性别比失衡治理整体的制度环境不尽人意并呈现低效的特征。(本文来源于《妇女研究论丛》期刊2014年02期)
徐飞,赵明[6](2012)在《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中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2年11期)
徐飞,赵明[7](2011)在《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科学社会学的奖励系统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为指导,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数据为依据,分析中国科学家的两大国家认可形式———院士制度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对我国自然科学发展的贡献,并将院士获奖群体与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总体情况做比较,考察二者之间的异同和联系;统计和研究表明,尽管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群体中院士占据了大多数,但目前我国的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的关联性依然不尽理想,二者之间时常出现有悖常理的冲突,因此,两大制度对杰出科学家的认可机制均有在彼此参照校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和可能。(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1年11期)
吴长军[8](2010)在《破产企业抗辩与破产重整制度关联性辨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破产企业抗辩(FailingFirmDefense),又称破产公司原则(FailingCompanyDoctrine),是指如果实施合并的当事企业之一符合规定的破产企业标准,并且如果非经该合并将导致破产企业的资产退出相关市场,那么该合并不会产生或增强市场(本文来源于《国际商报》期刊2010-06-09)
白千文[9](2010)在《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轨路径的理论争论与转轨实践共生,但却没有伴随转轨实践的进行取得应有的共识。转轨实践二叁十年就整体经济绩效而言,渐进转轨显然好于激进转轨,然而在理论方面激进转轨却更具说服力。如何理解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本文认为,激进转轨压倒一切的理论论据,即制度的关联性和改革的互补性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激进主义者由于坚信制度关联性是最重要的,计划到市场只能一步跨越,所以无法从根本上解释激进转轨国家出现的严重经济衰退,更无法解释渐进转轨国家创造的经济奇迹。而渐进主义者虽然在比较中俄转轨绩效的基础上,对激进转轨方式提出了一些批评,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激进转轨方式的理论基础,所以不但不能说服激进主义者,也无法建立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转轨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不仅不利于认识转轨实践的过去,更不利于展望转轨实践的未来。为此,本文提出“广义制度关联性”这一分析范式。广义制度关联性包括叁个层次:第一层为制度运行环境与正式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第二层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第叁层为正式制度内部基础性制度与次级制度之间的关联性。转型国家在转轨过程中最好能够使广义制度关联性的叁个层次同时改善,如果不能,也应该做到整体性改善,即广义制度关联性的局部破坏损失,可以被整体性改善所增加的收益所弥补。由此可见,激进转轨的理论基础是狭隘的,因为它只关注广义制度关联性的第叁层,即正式制度内部的关联性,而无视其它两个层次。由于激进转轨国家的制度运行环境和非正式制度各不相同,所以同样实施激进转轨战略的国家,广义制度关联性第一层和第二层被破坏的程度却不同,最终导致它们的经济衰退不同。阐释广义制度关联性分析范式、论述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理论并运用中俄转轨经济绩效验证这一理论是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结构安排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理论综述,介绍和评判转轨路径的相关理论。重点介绍转轨路径的叁大争论,即激进转轨与渐进转轨之争、宪政转轨之争和渐进转轨内部之争。第叁章是本文的核心,不仅要详细阐述广义制度关联性这一分析范式,还要论证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制度均衡观和转轨基本原则。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广义制度关联性分析范式的应用。第四章在揭示俄罗斯转轨经济“V型”增长的基础上,运用广义制度关联性分析范式解释其中的缘由。第五章不仅要运用广义制度关联性分析范式解释“中国经济奇迹”,还要解释中国转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第六章是结论与启示,在总结论文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两点对转型具有启示性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0-06-01)
童星,瞿华[10](2010)在《差序格局的结构及其制度关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是建立在中国本土社会资源基础上的,但却经常被简化为帕森斯的模式变量来使用,这一化约主义的误区主要在于缺乏对"差序格局"概念学理方面的分析,模糊了中西方的空间差异,纠正这一错误的关键在于从社会结构方面对这一概念作重新解读。(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制度关联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贸易信贷调查是我国一项涉外资产负债数据调查,是指中国大陆境内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与境外(含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进出口商之间,因货物进出口而产生的应收/预收款和应付/预付款,是由于进出口货物的资金收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在境外进出口商之间产生的债权和债务。其数据采集源来自企业现行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报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度关联性论文参考文献
[1].叶继红.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及与论文发表制度关联性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
[2].靳燕凝.贸易信贷调查数据与企业会计制度关联性研究[J].山西农经.2017
[3].梁波,周晓锋,张允东,施中来,龙朝阳.干熄焦T5温度与焦炉加热制度关联性研究[J].燃料与化工.2017
[4].陈利根,黄金升,李宁.土地登记与用途管制的制度关联性分析:一个系统论的视角[J].中国土地科学.2015
[5].毕雅丽,李树茁,尚子娟.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出生性别比治理制度环境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4
[6].徐飞,赵明.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性为例[J].科技导报.2012
[7].徐飞,赵明.杰出科学家的国家认可机制探索——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制度关联性为例[J].学术界.2011
[8].吴长军.破产企业抗辩与破产重整制度关联性辨析[N].国际商报.2010
[9].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
[10].童星,瞿华.差序格局的结构及其制度关联性[J].南京社会科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