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瞬想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瞬想曲,悲情,钢琴演奏
瞬想曲论文文献综述
魏丹洁[1](2011)在《论拉赫玛尼诺夫瞬想曲No.4的悲情因素及其演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历史的社会现实及该作品创作背景方面溯源,对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早期的钢琴音乐作品《瞬想曲No.4》(Op.16)进行了解读,试图透过拉氏音乐的外壳,挖掘出新的诠释作品的可能性。并从钢琴演绎角度表达了笔者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使作品的诠释更到位。(本文来源于《大家》期刊2011年07期)
魏丹洁[2](2009)在《浅析拉氏瞬想曲中的悲情因素及其演奏》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生活在19、20世纪之交——音乐美学和作曲技法发生大变革时期的作曲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i·Rachmaninoff),人们的说法不一而足。不管怎么说,批评他为“落在时代后面的人”的言论似乎有些诽谤的意味。在当时现代音乐盛行的西方世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显然不属于“他那个时代”,他的音乐扎根于俄罗斯,扎根于过去。他——作为一个黑暗势力的抨击者,把深沉、悲伤的体验寓于音乐之中,用古典风格的优美音乐将心中的美好事物理想化,以其悲剧性的力量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他的萦绕不去的忧伤曲调,使人们缓解了心灵的伤痛,寻找到隐现的曙光,走出人生的困境。本文从历史背景、哲学依据和音乐本体方面对拉赫玛尼诺夫早期的钢琴音乐作品《瞬想曲6首》(Op.16)进行了解读,试图透过拉氏音乐的外壳,挖掘出新的诠释作品的可能性。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扼要介绍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从历史的社会现实、俄罗斯宗教哲学、作曲家郁悒情结及该作品创作背景方面溯源,对拉赫玛尼诺夫的6首瞬想曲进行了解读,从中探寻作曲家音乐风格的成因。第叁部分就音乐要素问题对作品作了分析,揭示出作曲家音乐的深刻底蕴和作品的艺术内涵。第四部分为主要部分,以前几部分的论述为基础,从钢琴演绎角度表达了笔者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使作品的诠释更到位、更具说服力。第五部分为结语。(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24)
瞬想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于生活在19、20世纪之交——音乐美学和作曲技法发生大变革时期的作曲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Sergei·Rachmaninoff),人们的说法不一而足。不管怎么说,批评他为“落在时代后面的人”的言论似乎有些诽谤的意味。在当时现代音乐盛行的西方世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显然不属于“他那个时代”,他的音乐扎根于俄罗斯,扎根于过去。他——作为一个黑暗势力的抨击者,把深沉、悲伤的体验寓于音乐之中,用古典风格的优美音乐将心中的美好事物理想化,以其悲剧性的力量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他的萦绕不去的忧伤曲调,使人们缓解了心灵的伤痛,寻找到隐现的曙光,走出人生的困境。本文从历史背景、哲学依据和音乐本体方面对拉赫玛尼诺夫早期的钢琴音乐作品《瞬想曲6首》(Op.16)进行了解读,试图透过拉氏音乐的外壳,挖掘出新的诠释作品的可能性。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扼要介绍全文的主旨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从历史的社会现实、俄罗斯宗教哲学、作曲家郁悒情结及该作品创作背景方面溯源,对拉赫玛尼诺夫的6首瞬想曲进行了解读,从中探寻作曲家音乐风格的成因。第叁部分就音乐要素问题对作品作了分析,揭示出作曲家音乐的深刻底蕴和作品的艺术内涵。第四部分为主要部分,以前几部分的论述为基础,从钢琴演绎角度表达了笔者粗浅的看法,希望能使作品的诠释更到位、更具说服力。第五部分为结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瞬想曲论文参考文献
[1].魏丹洁.论拉赫玛尼诺夫瞬想曲No.4的悲情因素及其演奏[J].大家.2011
[2].魏丹洁.浅析拉氏瞬想曲中的悲情因素及其演奏[D].西南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