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类群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铜,淡水生物,海水生物,类群特异性
类群特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金小伟,王子健[1](2014)在《铜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类群特异性敏感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铜的毒性因受多种环境因素(如温度、pH等)的影响,其水质基准和标准经历过多次修改。由于不同区系生物受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物种对铜的耐受性和敏感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构建类群特异性敏感度分布,以及对10%安全浓度值(10%hazardous concentration,HC_(10))及其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的比较,分析了铜对淡水和海水各类群的敏感度差异,以期为我国在制定相关水质基准的物种选择上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淡水系统中藻类为对铜毒性最敏感类群,其次为甲壳类,软体动物类,鱼类,寡毛类,而昆虫类为对铜的最耐受类群。海水各类群对铜的敏感度顺序与淡水类似,只是在寡毛类和鱼类顺序上有所不同。相对于海洋物种,淡水水体生物总体上比海水中各相应类群生物对铜更为敏感。(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董声,俞志明,宋秀贤,韩笑天,曹西华[2](2013)在《类群特异性PCR引物设计与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真核藻类18SrDNA类群特异性PCR引物的设计与评估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Primrose等一系列程序设计类群特异性PCR引物并评估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并对这一方法的优势与应用类群特异性PCR引物进行群落多样性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生物信息学》期刊2013年02期)
陈璐,罗霞,曾谨,许小燕,江南[3](2007)在《不同灵芝类群药效的特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0种灵芝的表型性状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将灵芝聚为3类,对不同类群灵芝菌株的免疫调节、抗疲劳及改善睡眠的药效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灵芝的功效具有特异性,不同类群间存在功效差异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用菌》期刊2007年06期)
类群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真核藻类18SrDNA类群特异性PCR引物的设计与评估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Primrose等一系列程序设计类群特异性PCR引物并评估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并对这一方法的优势与应用类群特异性PCR引物进行群落多样性分析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类群特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王振,金小伟,王子健.铜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类群特异性敏感度分析[J].生态毒理学报.2014
[2].董声,俞志明,宋秀贤,韩笑天,曹西华.类群特异性PCR引物设计与评估[J].生物信息学.2013
[3].陈璐,罗霞,曾谨,许小燕,江南.不同灵芝类群药效的特异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