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萘酚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萘酚绿B的脱色,微生物吸附,微生物降解,纳米颗粒
萘酚绿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1](2017)在《Pseudoalteromonas.sp CF10-13用于萘酚绿B的脱色及铁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金属复合染料基于其出色的耐光性等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其中Fe与其他金属相比其相对无毒的特性使得铁复合染料的应用甚为广泛。然而随着这类染料的大量使用,大量的印染废水进入水体,严重影响了水体透明度、DO、COD等水质参数,进而对水体动植物乃至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在众多的脱色技术中,微生物脱色法基于其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优势被重点研究。然而一般情况下,金属复合染料具有较大的分子量,较复杂的分子结构,因此其毒性较大、很难降解。目前可有效脱色金属复合染料的菌株较少,严重制约了微生物脱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此外,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金属纳米材料基于其特殊的表面结构和性质逐渐被学者所关注。其中铁纳米材料基于其来源广、性质稳定、成本低廉且相对无毒等优势而引起了格外的关注。综上所述,有学者提出将脱色金属复合染料与合成金属纳米材料结合,两步反应同时完成,高效实现染料的脱色与资源化利用。这一新思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目前微生物法脱色并合成纳米材料的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可高效脱色金属复合染料的微生物太少,对染料的脱色不够彻底,严重制约了该项技术的研究进展;另一方面已研究的微生物在合成金属纳米材料的过程中均需要引入其他化学辅助剂才能完成纳米材料的合成,这不仅添加了处理成本,而且存在二次污染的威胁。因此,本研究致力于开发新的菌株,可有效脱色金属复合染料并在不添加任何化学辅助剂的条件下合成金属纳米材料。本论文选择萘酚绿B(NGB)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pCF10-13)为待试菌株。通过预实验发现该菌不仅能够有效地脱色萘酚绿B,且在脱色后期可合成铁纳米颗粒,实现了该染料的有效脱色及资源利用。本研究扩展了微生物法脱色金属复合染料的菌株范围,为萘酚绿B的生物脱色及铁纳米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对金属复合染料的绿色资源化回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首先通过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如电子供体/受体、pH、DO、初始染料浓度等对Pseudoalteromonas.sp CF10-13(P.sp CF10-13)脱色NGB 的影响,揭示了该菌对NGB的脱色性能。其最大脱色率在以乙酸盐/乳酸盐为电子供体,pH为中性/弱碱性并且严格厌氧的条件下达到;在72 h内最高可完全脱色500 mg/L的染料,120 h内可脱色1000 mg/L的染料,最终脱色率均能达90%以上,展现了Pseudoalteromonas.sp CF10-13对NGB高效的脱色能力。通过动力学及热力学对NGB脱色过程的拟合分析,发现Pseudoa/terowonas.sp CF10-13脱色NGB与准一级动力学及Freundlich等温吸附平衡方程拟合效果最佳。FTR分析揭示了该菌对NGB的细胞吸附作用,细胞表面的-OH、N-H、C-H和C-N等官能团对染料的吸附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通过胞外脱色及胞内降解实验,结合UV-Vis对脱色产物的分析,发现该菌脱色NGB主要涉及两个过程:染料分子首先于胞外通过电子传递作用被还原脱色;进而胞外脱色产物进入胞内,在胞内被进一步降解,并与此同时合成铁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对该菌合成的纳米颗粒进行了形态观察,发现成熟的纳米颗粒平均粒径在200 nm左右,于胞内胞外均有分布;且通过X-衍射分析(XRD)对颗粒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未处理的纳米颗粒晶型较差,成分以Fe-S化合物为主;而灼烧后的颗粒晶型有所提高,成分以Fe_3O_4和Fe_2O_3为主。这一结果证实了该菌能够同时实现NGB的脱色及金属纳米材料的合成。综上所述,本论文初步建立了 P.sp CF10-13脱色金属复合染料(NGB)并合成铁纳米材料的机制。该菌在不添加额外辅助剂的条件下,能够高效脱色染料并合成金属纳米材料。本研究扩展了可应用于脱色金属复合染料的菌株范围,促进了生物法合成铁纳米材料的研究,实现了染料的脱色及资源化利用,对金属复合染料的脱色及纳米材料的合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0)
屈佳,樊雪梅[2](2015)在《萘酚绿B-Na_2S_2O_8抑制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铼》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铼抑制Na2S2O8氧化萘酚绿B的褪色反应,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测定铼的新方法。确定了抑制体系的动力学条件,并计算了抑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84.65KJ/mol,反应速率常数K=1.95×10-4/s。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铼的浓度在0.2~16.00mg/L范围内与相对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μg/L。用于钼矿焙烧烟尘中铼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2.9%,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0%~104%,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分析仪器》期刊2015年03期)
夏文静,李飞,周惠,潘玥欣,王元爽[3](2015)在《固定化双孢菇漆酶对萘酚绿B脱色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固定化双孢菇漆酶对萘酚绿B的脱色效果。[方法]利用固定化的双孢菇漆酶对萘酚绿B进行脱色,研究了温度、萘酚绿B浓度、固定化漆酶用量、酸根离子以及金属离子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当脱色温度为40℃,脱色时间为4 h,萘酚绿B浓度为60 mg/L时,脱色率可以达到96.6%。酸根离子中PO3-4、CO2-3、Cl-对脱色率有抑制效果,金属离子中Cu2+、Mg2+对脱色率有促进效果,脱色率可以达到99.3%和97.6%。Fe2+对脱色率有抑制,脱色率是不添加金属离子的27%。[结论]该研究可为萘酚绿B的脱色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5期)
吴素花,李耀中,李霞[4](2015)在《水滑石焙烧产物对阴离子染料萘酚绿B的吸附动力学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水滑石焙烧产物对萘酚绿B溶液的吸附动力学,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和吸附剂投加量对吸附的影响,并用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水滑石焙烧产物对萘酚绿B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准二级模型进行描述。吸附平衡容量随着萘酚绿B初始浓度的增加、吸附剂投加量的降低而增加,而吸附速率随着萘酚绿B浓度的增加、吸附剂投加量的增加而降低。水滑石焙烧产物对萘酚绿B的吸附平衡遵循Langmuir等温线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分析表明水滑石焙烧产物在萘酚绿B溶液的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本文来源于《净水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李洪仁,王颖,李锋[5](2014)在《碳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染料萘酚绿》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碳纳米粒子光催化作用,合成了荧光碳纳米粒子溶液,将其应用于商业染料萘酚绿的模拟污水光降解过程.在分析降解时间、催化剂的用量对萘酚绿光降解的光谱变化影响的同时,对光降解反应的部分动力学模式进行了研究,获取了光降解反应的最佳条件.在过氧化氢存在时,起始质量浓度1.3mg/mL萘酚绿的褪色率可以达到91%.(本文来源于《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陈彦广,王海英,柳艳修,宋华[6](2014)在《以酸性铬蓝K-萘酚绿B为显色剂测定钙镁离子浓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以酸性铬蓝K(ACBK)和萘酚绿B(NGB)的混合指示剂K-B为显色剂,利用72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中Ca2+、Mg2+总浓度的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波长为472 nm下测定吸光度,ACBK与NGB的质量比为1:2,加入含Ca2+、Mg2+的混合盐溶液、K-B混合显色剂、pH=10的NH3-NH4Cl缓冲溶液体积比依次为1:3:8,Ca2+、Mg2+总浓度为0率32 mg/L时,绘制的标准曲线服从朗伯-比尔定律,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拟合方程为A=0.30124+0.01001cm,测定结果平均误差不大于±0.9%。(本文来源于《油田化学》期刊2014年03期)
李锋,王桂燕,李永波,赵军,李洪仁[7](2014)在《碳纳米粒子:合成及可见光催化降解萘酚绿》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酒石酸和酪氨酸为起始反应物,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一步合成了高发光强度的碳纳米粒子。利用XRD、TEM、FTIR和荧光光谱对碳纳米粒子的物相、形貌和粒径、表面基团及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碳纳米粒子为粒径分布集中的球形,粒径10~30 nm,分散性好,表面富含-COOH、-OH等官能团,具有激发波长依赖的光致发光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酒石酸与酪氨酸质量比对碳纳米粒子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碳纳米粒子/H2O2催化体系对萘酚绿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130 mg·L-1的萘酚绿溶液,可见光照射3.5 h降解率可以达到96%。荧光光谱法表征指明降解过程中有羟基自由基生成。(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崔华莉,柴红梅,高楼军[8](2013)在《高碘酸钾氧化刚果红和萘酚绿B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NH3-NH4Cl缓冲溶液介质中,以氨叁乙酸为活化剂,利用微量Mn(Ⅱ)对KIO4氧化刚果红和萘酚绿B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通过测量480nm和720nm波长处催化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Mn(Ⅱ)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40μg/L,检出限为0.301μg/L。用于茶叶中锰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6.2%~101.4%。(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刘英红,马卫兴,王卫东,沙鸥[9](2010)在《萘酚绿B显色光度法测定面粉中的微量溴酸钾》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盐酸介质中,溴酸钾氧化萘酚绿B而使其显色,建立了测定微量溴酸钾的新方法。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1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5×104L/mol·cm。溴酸钾含量在2~14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将该方法用于小麦粉中微量溴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0年07期)
朱化雨,朱敏,闫丽[10](2009)在《钼(Ⅵ)-溴酸钾-萘酚绿B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氨水介质中以氨叁乙酸为活化剂,KBrO_3氧化萘酚绿B的反应受Mo(VI)的催化而加速,据此建立了催化光度法测量痕量钼的新方法;选择了影响反应速率的最佳条件,测定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方法的检出限为1.6×10~(-9)g/mL,线性范围为0~0.24μg/mL.用于水和食品中痕量钼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本文来源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萘酚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铼抑制Na2S2O8氧化萘酚绿B的褪色反应,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了测定铼的新方法。确定了抑制体系的动力学条件,并计算了抑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84.65KJ/mol,反应速率常数K=1.95×10-4/s。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铼的浓度在0.2~16.00mg/L范围内与相对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μg/L。用于钼矿焙烧烟尘中铼含量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2.9%,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0%~104%,结果令人满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萘酚绿论文参考文献
[1].李娜.Pseudoalteromonas.spCF10-13用于萘酚绿B的脱色及铁纳米材料的合成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屈佳,樊雪梅.萘酚绿B-Na_2S_2O_8抑制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铼[J].分析仪器.2015
[3].夏文静,李飞,周惠,潘玥欣,王元爽.固定化双孢菇漆酶对萘酚绿B脱色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
[4].吴素花,李耀中,李霞.水滑石焙烧产物对阴离子染料萘酚绿B的吸附动力学试验[J].净水技术.2015
[5].李洪仁,王颖,李锋.碳纳米粒子光催化降解染料萘酚绿[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6].陈彦广,王海英,柳艳修,宋华.以酸性铬蓝K-萘酚绿B为显色剂测定钙镁离子浓度[J].油田化学.2014
[7].李锋,王桂燕,李永波,赵军,李洪仁.碳纳米粒子:合成及可见光催化降解萘酚绿[J].无机化学学报.2014
[8].崔华莉,柴红梅,高楼军.高碘酸钾氧化刚果红和萘酚绿B褪色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微量锰[J].分析科学学报.2013
[9].刘英红,马卫兴,王卫东,沙鸥.萘酚绿B显色光度法测定面粉中的微量溴酸钾[J].食品科技.2010
[10].朱化雨,朱敏,闫丽.钼(Ⅵ)-溴酸钾-萘酚绿B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钼[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