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

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

一、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骆丹,王永友[1](2020)在《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三维向度》文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以科学的思维方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以历史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定位、以辩证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态势、以底线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的系列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在推进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过程中,更加自觉地运用这些科学思维方法认识和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厚意蕴,这也将进一步为顺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提供科学的思维导向。

黄敏[2](2019)在《上海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健康中国和全民健康也上升为国家战略,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体育锻炼的意识都有所提升,居民对于社区体育的需求更加多元和丰富,在这一前提下,完善体育公共服务,积极开展基础公共体育服务配送体系,促进社区体育身边活动是深入落实全民健康国家战略的举措之一。本文以上海居民对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的需求和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了解居民对于服务配送的不同需求,总结不同因素对居民需求的影响程度,从而为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的优质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发展建议。本文以上海市16个区51个街道的955名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居民的服务配送需求和影响因素情况进行研究,对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对是否参与过配送的两类群体进行了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分析,对需求特征的分析,对影响居民配送需求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如人口特征与影响因素显现显着性差异,则进行多重比较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自2005年开始启动的“阳光星期六”文体配送活动发展到现在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配送体系,上海市社区体育服务配送不断细化和改革,并逐渐走向成熟。(2)参与过配送的居民以60周岁以上女性老年群体为主,多为离退休人员,高中学历;未参与过配送居民以18—45周岁的在职群体为主,城区居民参与配送的比例高于未参与过配送居民,郊区相反。(3)参与过配送的居民对操舞类项目需求最高、更愿意选择一周两次、晚上进行配送且单次配送时间60-90分钟的频率、在社区内场馆参与配送;未参与过配送的居民对健康知识讲座需求最高、选择一周一次、下午配送且单次配送时间30-60分钟的频率在区级体育馆参与配送;但两类群体的首要动机需求均是增强体质,在师资需求上也没有显着性差异。(4)经因子分析将影响上海居民配送需求的因素归纳为:师资力量因素、个人价值因素、社会导向因素、属性特征因素、课程安排因素、偏好特征因素、空间距离因素、活动质量因素、个人认知因素九个维度。居民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在社会导向因素具有上显着性差异;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过配送在个人认知因素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居民年龄、是否参与过配送在师资力量因素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居民性别、受教育程度在空间距离因素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居民性别、年龄在个人价值因素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居民受教育程度在偏好特征因素上具有显着性差异。居民年龄在属性因素上具有显着性差异。根据调查所得到的结果,为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的发展,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1)提高配送老师的人才素质,完善师资库人才引入;(2)通过多种融资手段拓展配送资金来源;(3)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并落实相配套的制度方案,对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的发展进行合理构建和规划;(4)利用新媒体拓宽宣传渠道,配送服务内容及时公布社会,提高宣传和市民知晓面,使更多的市民享受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红利;(5)定期收集相关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评估,并完善配送课程内容体系。

魏超[3](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季丹军[4](2018)在《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小康”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小康社会所描述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和期盼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生活理想和社会愿望。邓小平提出了“小康社会”思想,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当前,我国正在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战时期。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将会在最后的决胜阶段继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重新审视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对今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本论文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论。作者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深化与完善。论述了古今中外文献资料中关于小康社会的由来,释义的相关记载,邓小平对小康社会思想的相关论述,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产生和深化的进程。第三部分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当代发展。论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第四部论述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对我国当下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文章有以下几个主要观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传承于中国传统的小康意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古代小康意识的结合;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

吴婷[5](2018)在《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不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文化建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既是湖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湖北省迈入文化强省行列、在中部率先实现文化小康的攻坚时期。重视文化小康建设工作,充分发挥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成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近年来,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总体呈现跃升态势,“五大核心指标”加速提升,文化发展基础日益强劲,全省文化小康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加速推进的良好态势。但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其他类指标比较,文化小康指数仍然处于末位,文化成为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本文以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湖北省近年来文化小康建设的成果;剖析文化小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总体水平偏低、“五大核心指标”存在短板、区域发展不均衡等;深入分析文化小康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文化价值观念陈旧、文化发展体制不健全、文化人才不足、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等;并以保康县文化小康建设为个案,从重视文化小康建设工作、加大文化小康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引导文化消费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的对策建议。

陈西子[6](2016)在《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制度研究》文中提出社区作为全民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体育服务的供给对于满足民众的体育需求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社区治理的兴起,社区主体成为公共服务供给和满足民众需求的重要力量,台湾的社区自治处于良好水平。基于此,本文以台湾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文献资料法,实地考查法和访谈法,对台湾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客体、供给方式和供给保障做了详尽的了解和研究。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制度,包括供给主体,供给客体,供给内容,供给方式,供给保障和监督反馈几个部分。台湾社区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社区管理组织、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和社区民众自身。供给客体即是社区各群体民众。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社区体育活动和社区指导员与志工的服务,主要来源是社区中介服务组织和社区民众的自发参与。供给社区体育服务的保障,来源于资金、物质、人力以及政策法规制度。社区发展的资金,政府补助和拨款仍然是最主要的来源,社区同时通过组织优质社区活动获得企业捐款和赞助。社区体育的主要场所中,公立的体育场馆、运动公园和运动中心仍是居民参与活动的最主要场地。社区能够利用学校场地等社区内资源增加民众的体育用地。社区管理人员、指导员和志工服务,具有较为规范的选拔培育管道和管理策略,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资源保障。政策保障方面,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为社区服务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基础。社区服务的监管责任,主要落到了深入民众基层的指导员和志工身上,了解民众需求,即时反馈社区管理组织,服务的提供能够满足民众需求,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台湾的社区体育供给仍然存在自身问题,需要更加注重民众需求,提升社区体育日常活动的规律性;提高社区发展资金拨款比例;建立社区体育服务监督评估制度,明确监督主体,落实社区服务供给活动。

陈永福[7](2016)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战略思想,更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质量,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服务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野和框架下审视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按照“一个功能定位、三个动力系统”的有机整体,探索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应对举措。论文考察、分析、对比了部分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改革发展道路;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探索、选择并坚持一条符合本国国情、体现本国特色、适应本国需要的中国特色道路;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并总结了经验和启示。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深入探析其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辩证关系,研究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内容、目标体系和基本原则。论证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功能定位,分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旨强化高质效社会服务、以提高传承引领能力为导向服务文化软实力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途径。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直接动力,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立足“三校一地”改革方案,从精准定位、突出治理、厘清职权、把握全面、突出特色、民生为重、接轨国际等方面提出较为系统的应对举措。论述了全面依法治国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法治支撑,研究了全面依法治国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对现实状况进行了剖析,从树立法治思维、加快章程建设、推进依法治教、创新培养机制、建设法治文化、融入社会发展等六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强调了全面从严治党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组织保障,分析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挑战,从党建政绩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理想信念与大学精神相结合、高标准和专业化相结合、创新形式与提升内涵相结合、严明纪律与服务师生相结合、制度建设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途径。总结了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实践中应系统、协调、全面推进。

杨智[8](2016)在《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神圣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即建党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距离这一时间节点越来越近的关键时期,西部、农村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农村则成为难点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问题,扶贫开发成为当前贫困地区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习近平指出:必须时不我待地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决不能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掉队。本文从全面小康建设的要求出发,在梳理小康社会战略思想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进行了阐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力图对以甘肃贫困地区农村为代表的西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历史、成就、经验、现状、障碍、问题及其精准扶贫、可持续脱贫等关键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从而窥斑见豹,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有益参考。甘肃作为典型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区域集中的特征显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多年居于全国末位,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是全国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之一,在西部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当前,甘肃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主要的困难在于经济发展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偏低。搞好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对于提高全省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全面、科学认识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科学的破解路径,我们需要对有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贫困、农村、农业、农民、城乡关系等科学理论,为我们研究农村贫困和发展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指引。国内外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直接研究贫困问题的理论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借鉴。本文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的思想、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毛泽东关于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以来党的“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精准扶贫战略等,汲取了如冈纳?缪尔达尔、西奥多?舒尔茨、阿玛蒂亚?森等国外学者关于贫困问题的重要学术观点,以期为科学分析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的扶贫开发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如美国的“向贫困挑战”计划、巴西的“发展极”开发试验、孟加拉格莱米乡村银行小额信贷等国外扶贫开发成功实践经验,为推进甘肃扶贫开发提供经验借鉴。今天的扶贫开发是过去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延伸和发展。本文在回顾甘肃自20世纪80年代“两西”建设以来的扶贫开发思路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扶贫开发措施及其扶贫开发取得成就和经验。在30多年的扶贫开发中,甘肃形成的“甘肃经验”以及如“甘肃精神”、“五苦精神”等精神财富,对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事业具有重大奠基意义。历经30年大规模扶贫开发,甘肃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显着成绩。甘肃人民在扶贫开发实践中探索出的诸多有效举措为全国扶贫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并在全世界扶贫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甘肃为全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贫困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外在表现和形成原因具有多元复合性特征。贫困不仅在于经济收入不足,更体现在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质是整个社会现代发展滞后。我们不能就贫困来论贫困,应在“三农”问题和社会现代化转型的大视野来认识农村贫困。对于甘肃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而言,农村贫困在地域和人口两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从区域角度看,贫困是地理资本贫困、基础设施贫困、社会服务贫困、历史基础贫困、生产能力贫困、经营管理贫困、社会治理贫困、风俗习惯贫困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小规模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的影响下,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日益加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相伴而生,贫困农村“空心化”不断加重,其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弱化。从人口角度看,其贫困主要在于文化素质、家庭负担、身体健康、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然而各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发展需要也千差万别。扶贫开发虽历经多年,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本身也面临诸多内在矛盾和实施难题。扶贫与开发、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投入与需求等内在矛盾和资金缺口大、社会参与不够、资源整合不足等突出问题深刻制约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甘肃农村扶贫开发事业进一步发展,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们客观上需要进一步汇聚社会力量,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瞄准主要制约瓶颈,有针对性采取差异化帮扶措施;同时,需要从发展目标、动力、环境、路径、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完善扶贫开发措施体系,在进一步增加投入的同时完善体制机制,拓展发展路径,激发内生动力。

赵芝华[9](2014)在《以“两型”产业促进“两型社会”发展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作为我国国家层面发展战略,“两型社会”的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长株潭城市群作为我国“两型”试验区,正在通过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来推进“两型社会”的整体建设。从产业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解决如何通过发展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要求的“两型”产业来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以“两型”产业发展为核心支撑,以经济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和城市建设为重点推助“两型”社会建设。通过这四个着力点的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统筹发展的“两型”格局。本文首先对“两型社会”与“两型”产业的涵义、特征进行概述,从理论和实际层面论述了“两型”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大环境下,阐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产业的发展重点。通过着眼于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与“两型”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揭示“两型”产业在促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多方面深入讨论了长株潭城市群“两型”产业促进“两型社会”发展的路径,包括提高思想认识,推进产业集群,积蓄人力资本,发展扶持政策,优化金融支持,以期通过对“两型”产业的一系列规划和完善,增强长株潭城市群“两型”产业核心竞争力,夯实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基础。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政策建议。

刘慧琼[10](2011)在《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休闲体育时代的到来,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迅速增加的体育人口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需求与我国目前体育场地设施的现状存在较大的反差,城市广场的大量出现,正好解决场地严重不足的现状。城市广场休闲体育在促进了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由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转变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提高人们文化生活品味,提升城市形象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于个体及社会的价值认同是大力发展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出发点及动力所在。因此,研究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发展现状、价值取向、影响价值实现的因素和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是我国真正实现全民健身局面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以“为最广大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思路展开,以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分析问题;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认为:(1)城市广场休闲体育能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以及不同文化群体的多种价值需求。(2)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包括对个体、社会以及体育的价值。(3)影响我国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因素是参与主体的认识、城市广场的规划、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管理体制、不同地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差异。(4)加强广场休闲体育宣传,优化城市规划方案,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立足实际因地适宜、提供特色项目等是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可行之路。

二、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三维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历史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定位
    (一)继承和发展了党中央几代领导人推进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定位
    (二)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客观现实
    (三)规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安排
二、以辩证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态势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机遇与现实挑战并存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进展和短板弱项共存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并举
三、以底线思维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
    (一)消除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
    (二)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2)上海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社区体育
        2.1.2 社区体育服务
        2.1.3 社区体育服务配送
        2.1.4 需求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
        2.2.2 政府购买体育服务的研究
        2.2.3 上海市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现状
        2.2.4 体育需求的研究
        2.2.5 国外体育服务的研究现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分析
    4.1 基本情况分析
        4.1.1 社区体育服务配送基本情况分析
        4.1.2 被调查居民基本信息统计分析
        4.1.3 被调查居民的职业特征分析
        4.1.4 被调查居民的区域特征分析
        4.1.5 参与过配送居民项目类型分析
    4.2 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特征分析
        4.2.1 居民在动机需求上的特征
        4.2.2 居民在活动内容需求上的特征
        4.2.3 居民在时间频率需求上的特征
        4.2.4 居民在场所师资需求上的特征
    4.3 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4.3.1 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
        4.3.2 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4.3.3 不同性别居民在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4.3.4 不同年龄居民在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4.3.5 不同受教育程度居民在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4.3.6 是否参与过配送居民在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团体访谈——各区街道镇负责人座谈会
附件2 各区街道镇负责人座谈会会议记录
附件3 社区体育相关领导访谈提纲
附件4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论文选题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深化与完善
    2.1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溯源
        2.1.1 中国古代传统“小康”概念
        2.1.2 中国近代大同思想
        2.1.3 古希腊哲学家描绘的未来理想社会
        2.1.4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小康社会思想
        2.1.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小康社会思想
        2.1.6 毛泽东关于“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2.2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阶段
        2.2.1 小康社会思想初步产生阶段(1979年12月到1982年9月)
        2.2.2 小康社会思想逐渐成熟阶段(1982年9月—1987年10月)
        2.2.3 小康社会思想发展完善阶段(1987年10月—2000年10月)
        2.2.4 小康社会思想全面实践和建成阶段(2000年10月以后)
3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新时期的发展
    3.1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
        3.1.1 建设小康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3.1.2 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阶段性目标
        3.1.3 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指标
    3.2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新时期拓展
        3.2.1 江泽民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3.2.2 胡锦涛为代表的领导集体“五位一体”总布局
        3.2.3 习近平为代表的领导集体的“中国梦”理念
4 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价值
    4.1 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4.2 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领会
    4.3 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4.4 领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4.5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进展
    (三)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二、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的实现情况
    (一) 湖北文化小康建设的总体情况
        1. 文化小康指数持续上升
        2. 文化惠民活动成效显着
    (二) 文化小康建设“五大核心指标”的实现程度
        1.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升
        2. 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持续向好
        3. 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小幅变化
        4.“三馆一站”覆盖率稳中有升
        5. 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逐年增长
    (三) 地区文化小康建设实现程度
三、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小康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1. 文化小康指数偏低
        2. 文化小康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3. 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水平较低
    (二) 文化小康核心指标存在短板
        1. 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2. 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总体水平偏低
        3. 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增长缓慢
        4.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三) 区域文化小康建设不均衡
四、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文化价值观念陈旧
    (二) 文化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
    (三) 文化人才不充足
    (四)文化发展资金不足
五、文化小康建设的保康经验
    (一) 保康县基本情况
    (二) 保康县文化小康建设决策的做出
    (三) 保康县文化小康建设的具体举措
    (四) 保康县文化小康建设的成效
    (五) 保康县文化小康建设的经验
六、推进湖北文化小康建设的对策
    (一) 高度重视文化小康建设工作,提升文化小康整体水平
    (二)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文化小康建设资金体系
    (三)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区域文化小康均衡发展
    (四) 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五) 积极引导文化消费,发挥消费的带动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致谢

(6)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社区
    2.2 社区体育
    2.3 社区体育服务
    2.4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相关研究
        2.4.1 台湾社区体育的发展现况
        2.4.2 台湾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3 论文研究框架
4 结果与分析
    4.1 本研究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4.1.1 基本概念
        4.1.2 本研究相关理论
    4.2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制度构成
        4.2.1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主体
        4.2.2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客体
        4.2.3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内容
        4.2.4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方式
        4.2.5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保障
        4.2.6 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监督和评估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人员名单
    附录2 访谈问卷
    附录3 图表目录
个人简历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高等教育改革道路选择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
    第一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
        一、部分国家现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考察
        二、走中国特色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及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启示
第二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指引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道路
    第二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辨析
        一、理论层面的遵循与引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始终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实践层面的手段与目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服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三、结构层面的局部与整体: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更好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和挑战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机遇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挑战
第三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容
        一、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三、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贯彻全面依法治国
        四、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和目标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
    第三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凸显中国特色和遵循教育规律相统一
        二、坚持主动适应服务和持续改革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围绕目标引领与突出问题导向相统一
        四、坚持运用系统思维与推进协同发展相统一
        五、坚持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相统一
第四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功能定位
    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展望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小康社会建设回顾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互相促进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审视
        一、全面服务职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还不够凸显
        二、人才培养质量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匹配
        三、自主创新能力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适应
        四、社会服务职能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契合
        五、文化传承创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够同步
    第三节 在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
        三、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旨,强化高质效社会服务
        四、以提高传承引领能力为导向,服务文化软实力建设
第五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态势
        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
        二、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目标
        三、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要求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现实瓶颈
        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融入性”有待加强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治理力”有待提升
        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性”有待体现
        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协同性”有待形成
        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依归性”有待凸显
        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国际化”有待拓展
    第三节 基于“三校一地”改革方案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启示
        一、“三校一地”综合改革方案比较
        二、基于“三校一地”改革方案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动力
第六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法治支撑
    第一节 全面依法治国中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支撑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贯彻依法治国的历史回顾
        二、全面依法治国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契机
        三、全面依法治国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要求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困境
        一、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思维亟需确立
        二、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制体系亟需完善
        三、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实践亟需自觉
        四、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教育亟需深化
        五、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法治人才培养亟需变革
    第三节 在全面依法治国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举措
        一、全面树立法治思维,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
        二、全面加快章程建设,完善依法治校法制体系
        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进全面依法治教
        四、全面创新培养机制,适应法治人才培养需求
        五、全面推进法治教育,大力建设高校法治文化
        六、全面融入社会发展,提升服务依法治国质效
第七章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组织保障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组织保障
        一、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思想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
        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推进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三、全面从严治党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出的新标准
    第二节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挑战
        一、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从严治党大局如何协同发展
        二、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回归学术组织如何实现统一
        三、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抓好重点环节如何相得益彰
        四、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应对国际挑战如何无缝衔接
        五、综合改革中全面从严治党与提高教育质量如何互相促进
    第三节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现途径
        一、坚持党建政绩和立德树人相结合,落实党要管党责任
        二、坚持理想信念和大学精神相结合,夯实思想建设根基
        三、坚持按照高标准和专业化相结合,切实从严管理干部
        四、坚持创新形式和提升内涵相结合,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五、坚持严明纪律和服务师生相结合,持续深入改进作风
        六、坚持制度建设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完善反腐倡廉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一)国外贫困问题研究
        (二)国内学者贫困问题研究
        (三)甘肃农村贫困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有关小康社会的基本概念
        一、小康社会
        二、全面小康
        三、农村小康
    第二节 有关贫困的基本概念
        一、贫困
        二、贫困线
        三、反贫困
        四、扶贫开发
第二章 研究视角: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一节 小康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社会理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理论探索
        一、毛泽东关于“小康社会”的思想
        二、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节 改革开放实践对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促进农村温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总体小康
        三、统筹城乡发展阶段稳步进军全面小康
    第四节 2020年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解析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
        二、中共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三、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第五节 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大
        二、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
        三、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
        五、特困地区农村按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困难
    第六节 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行性
第三章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和城乡关系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农村发展与城乡关系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村发展问题的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二节 列宁关于农村建设和城乡关系思想
        一、列宁关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思想
        二、列宁关于城乡关系的重要思想
    第三节 毛泽东农村建设与城乡关系的思想
        一、农村建设思想
        二、城乡关系思想
第四章 理论发展:新时期“三农”问题战略、新型城镇化与精准扶贫
    第一节 改革开放与农村建设思想的发展
        一、邓小平农村改革和建设思想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农村建设的发展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建设的推进
        一、科学发展观概述
        二、科学发展观对于农村建设的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节 中共十八大以来“三农”问题新战略
        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深化农村改革
        四、强化农业农村生态治理
        五、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四节 新型城镇化战略
        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二、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三、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协调的城镇化
        四、新型城镇化是环境美好的城镇化
    第五节 精准扶贫战略
        一、精准扶贫战略的提出
        二、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三、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国际借鉴:国外反贫困的经验借鉴与思考
    第一节 开发式扶贫
        一、政府制定和实施反贫困特别计划
        二、区域开发战略
        三、小额信用贷款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促进就业
        五、注重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性
    第二节 保障式扶贫
        一、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和法制化管理
        二、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需求
        三、注重培育贫困群体的自立能力
        四、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五、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积极作用
第六章 实践基础: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措施与经验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农村反贫困政策历史回溯
        一、经济体制改革和“两西”建设阶段(1978~1985年)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1993年)
        三、全面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四、大扶贫阶段(2001以后)
    第二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归类
        一、投入扶贫开发资金
        二、基础设施建设
        三、产业培育
        四、移民搬迁
        五、劳务输出
        六、能力提升
        七、金融扶贫
        八、组织化扶贫
        九、社会帮扶
    第三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措施的效果分析
        一、贫困程度显着减轻
        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
        三、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四、精神面貌逐步改变
    第四节 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二、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三、集中力量破解制约瓶颈
        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五、注重精神财富的积累
第七章 现实分析(一):甘肃农村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贫困现状及特征
        一、贫困的区域性特征
        二、贫困的人口性特征
    第二节 甘肃贫困地区农村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生产方式制约
        二、自然条件制约
        三、历史基础制约
        四、体制机制制约
        五、主导产业制约
        六、人口因素制约
第八章 现实分析(二):甘肃农村扶贫开发的内在矛盾与有利条件
    第一节 甘肃农村反贫困的内在矛盾分析
        一、扶贫与开发的矛盾
        二、政府与市场的矛盾
        三、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四、投入与需求的矛盾
        五、上层设计与底层实际的矛盾
        六、扶民与扶县的矛盾
        七、扶村与扶人的矛盾
        八、放权与治村的矛盾
        九、教育与就业的矛盾
        十、发展与稳定的矛盾
    第二节 现行反贫困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内扶贫,产业延伸能力不足
        二、政府主演,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三、以情识扶,扶贫精确程度不高
        四、就贫扶贫,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五、利益多元,协调整合扶贫不够
        六、观念落后,思想教育扶贫滞后
    第三节 甘肃扶贫开发面临的有利条件与历史机遇
        一、地理区位条件
        二、自然资源条件
        三、文化资源优势
        四、发展基础条件
        五、政策叠加机遇
第九章 研究整合:甘肃农村反贫困与全面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
    第一节 瞄准小康目标,找准脱贫关键
        一、瞄准小康目标,明确任务责任
        二、找准关键问题,破解主要难题
    第二节 调动积极因素,增强脱贫动力
        一、广开帮扶渠道,整合投入力量
        二、完善参与机制,发挥主体作用
        三、深化土地改革,推进现代发展
        四、发展合作组织,壮大集体经济
        五、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脱贫意志
        六、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力资源
        七、加强城镇建设,带动乡村发展
    第三节 改善发展环境,夯实脱贫基础
        一、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硬件环境
        二、加强组织建设,改善领导环境
        三、加强民主法治,改善治理环境
        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发展环境
    第四节 广开增收渠道,拓展脱贫路径
        一、培育特色产业,增强产业支撑
        二、完善农村金融,增强金融支撑
        三、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工资收入
    第五节 完善帮扶机制,增强脱贫保障
        一、增强项目弹性,契合实际需求
        二、完善后续保障,促进持续发展
        三、完善民生保障,兜底特困群体
        四、关注特殊群体,促进发展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以“两型”产业促进“两型社会”发展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两型社会”与“两型”产业的理论概述
    2.1 “两型社会”的理论概述
        2.1.1 “两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2.1.2 “两型社会”的建设背景
        2.1.3 “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2.2 “两型”产业的理论概述
        2.2.1 “两型”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2.2.2 长株潭“两型”产业发展重点
    2.3 “两型”产业对“两型社会”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2.3.1 推动“两型社会”金融经济的平衡发展
        2.3.2 引导“两型社会”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
        2.3.3 促进“两型社会”文化资源的潜力挖掘
        2.3.4 益于“两型社会”城市功能的综合完善
第三章 长株潭“两型”产业促“两型社会”建设中问题及原因
    3.1 长株潭“两型社会”与“两型”产业的发展问题
        3.1.1 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问题
        3.1.2 长株潭“两型”产业的发展问题
        3.1.3 长株潭“两型”产业促“两型社会”的发展问题
    3.2 长株潭“两型”产业促进“两型社会”建设中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3.2.1 思想观念的束缚
        3.2.2 产业结构的困扰
        3.2.3 产业人才的匮乏
        3.2.4 资金投入的制约
        3.2.5 环境政策的薄弱
第四章 长株潭“两型”产业促进“两型社会”发展路径分析
    4.1 提高思想认识,形成多方共识
    4.2 推进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
    4.3 积蓄人力资本,建立长效机制
    4.4 优化金融支持,加强资本运作
    4.5 发展扶持政策,营造和谐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2 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的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内容与分类
3 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分析
    3.1 长沙市城市广场的基本情况
    3.2 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的主要体现
4 影响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因素
    4.1 参与主体的认识对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影响
    4.2 城市规划对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影响
    4.3 管理体制对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影响
    4.4 地域经济、文化对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影响
5 提升城市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的对策
    5.1 加强广场休闲体育宣传,充分利用和发挥广场休闲体育价值
    5.2 优化城市规划方案,为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实现提供实质性保障
    5.3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为广场休闲体育价值充分实现提供政策支持
    5.4 立足实际、因地适宜提供特色项目,拓展广场休闲体育多元化价值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四、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论述的三维向度[J]. 骆丹,王永友.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上海居民社区体育服务配送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敏.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3]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4]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研究[D]. 季丹军.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4)
  • [5]湖北省文化小康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D]. 吴婷. 湖北大学, 2018(02)
  • [6]台湾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制度研究[D]. 陈西子.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2)
  • [7]“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研究[D]. 陈永福.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8]全面小康目标下甘肃农村反贫困研究[D]. 杨智. 兰州大学, 2016(08)
  • [9]以“两型”产业促进“两型社会”发展研究 ——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D]. 赵芝华. 长沙理工大学, 2014(08)
  • [10]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D]. 刘慧琼.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论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