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序列结合因子论文-孙传孔,黄丽,彭友俭

重复序列结合因子论文-孙传孔,黄丽,彭友俭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复序列结合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口腔黏膜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

重复序列结合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孙传孔,黄丽,彭友俭[1](2019)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在口腔黏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TRF) 1、TRF2在口腔黏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6年7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口腔黏膜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以及32例正常人口腔软组织表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来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人口腔软组织标本中TRF1与TRF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口腔黏膜癌组织中TRF1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 01),并且高分化与中分化癌组织中TRF1的阳性率显着高于低分化癌组织(P<0. 05)。癌组织中TRF2阳性率显着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组织(P<0. 01),在高分化与中分化癌组织中TRF2阳性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癌组织(P<0. 05)。结论 TRF1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明显降低,而TRF2的阳性率在癌组织中显着升高,表明TRF1与TRF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口腔黏膜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转化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郭静,于宵,张军[2](2019)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手术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的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都给予TRF1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R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8%,癌旁组织为2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RF1的表达阳性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加、肌层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的转移而显着增高(P <0.05); TRF1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无关(P> 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TRF1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呈显着负相关性(P <0.05)。结论 TRF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指导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张婷,闫海洋,陈孝储,孙圣凯,付浩[3](2017)在《辛伐他汀对颅内动脉瘤大鼠端粒长度、端粒酶反转录酶及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颅内动脉瘤(IA)大鼠端粒长度、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2只。对模型组及辛伐他丁组的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并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及双侧肾动脉后支以构建IA模型,对照组仅暴露相应组织及血管后缝合。建模后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辛伐他汀灌胃。于建模后4个月,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白细胞端粒相对长度、TERT和TRF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建模后4个月,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各有8只大鼠形成IA,对照组无大鼠形成IA;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模型组大鼠的端粒相对长度依次缩短(P<0.05),而对照组、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TRF2 mRNA相对表达量依次升高(P<0.05);模型组和辛伐他汀组的TERT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大鼠可能由于端粒酶活性降低而发生端粒长度缩短,辛伐他汀可通过促进TRF2的表达而发挥保护端粒作用。(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7年08期)

梁春燕,刘志玲,谭丽珊,区美瑜,黄艳萍[4](2017)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和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TRF1和TRF2蛋白的表达,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与TRF1和TRF2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TRF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61%,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阳性表达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09%,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阳性表达率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1蛋白低表达和TRF2蛋白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F1与TRF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TRF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低表达,TRF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推测两者对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7年08期)

李世平,邓嫒嫒,屈艺,赵凤艳,母得志[5](2017)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在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elomere repeat binding factor 2,TRF2)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TRF2在调控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构建新生大鼠HIBD模型,于建模后2h、12h、24h和72h收集脑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四个时间点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中TRF2、p-Chk2、Chk2和Bax的表达,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IBD新生大鼠右侧脑组织中TRF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2h后,TRF2、p-Chk2和Bax的表达开始升高,并于24h时达到表达高峰,而Chk2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Western blot证实缺氧缺血大鼠脑组织中TRF2和Bax蛋白在缺氧缺血后2h开始升高,于24h达到表达高峰。结论新生大鼠HIBD使TRF2表达显着升高,可能通过激活Chk2和Bax蛋白诱导神经元凋亡。(本文来源于《西部医学》期刊2017年01期)

侯庆华,丁旭,卢丹琪[6](2017)在《斜带石斑鱼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及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对病原类似物的识别——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核苷酸结合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domain,NOD)1及2基因的表达载体pEGFP-Nod1和pEGFP-Nod2,与报告基因质粒pNFκB-Luc及内参质粒pRL-TK共转染HEK293T细胞,以脂多糖(LPS)、肽聚糖(PGN)、胞壁酰二肽(MDP)、及二氨基庚二酸(DAP)为细菌类似物代表,以多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 I:C)、多聚尿苷酸(PolyU)、多聚脱氧腺苷酸-脱氧胸腺苷酸[Poly(da:dt)]为病毒类似物代表,研究病原类似物刺激后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程度。结果表明,斜带石斑鱼Nod2基因可通过NF-κB信号途径识别多种病原成分;Nod1基因可识别DAP,对其他配体呈抑制作用或未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斜带石斑鱼Nod1及Nod2基因可不同程度地通过NF-κB信号途径识别病原成分。(本文来源于《广东海洋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王翠翠,应亦林,陈连祥,魏波华,梁惠欣[7](2015)在《RHPS4限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的端粒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抗肿瘤药物RHPS4影响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TRF2)对端粒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在过表达TRF2的A375细胞体系中加入RHPS4,通过蛋白质印迹及免疫荧光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及细胞增殖实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在A375细胞中过表达外源性TRF2能抑制DNA损伤的修复,但过表达TRF2不能抑制RHPS4诱导端粒损伤,RHPS4诱导的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衰老过表达不依赖于TRF2的表达量。结论:TRF2高水平表达不能拮抗RHPS4的致端粒损伤和细胞周期抑制的作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TRF2不是应用RHPS4药物的反指征。(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5年03期)

全晓红[8](2014)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我院33例明确诊断为食管癌患者的中心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然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适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TRF1、TRF2和POT1基因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TRF1mRNA在食管癌中心和癌旁表达所得CT值分别为(1.42±2.31)和(1.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3);TRF2为(8.53±2.57)和(8.38±1.5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33);POT1为(4.72±1.47)和(3.80±1.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33)。结论虽然TRF2基因在食管癌中表达没有统计学差异,但TRF1和POT1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显着降低,提示TRF1和POT1有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工程》期刊2014年01期)

周洋,朱江,焦明霞,王加强,孔庆然[9](2013)在《猪锚蛋白重复序列和SOCS盒蛋白基因4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基因10的克隆及印迹状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直接测序法检测猪锚蛋白重复序列和SOCS盒蛋白基因4(ankyrin repeat and SOCS box containing protein 4,Asb4)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基因10(growth factor recep-tor-bound protein 10,Grb10)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印迹状态。首先,克隆得到了1350bp的Asb4基因cDNA序列及1811bp的Grb10基因cDNA序列,然后进行了SNP直接测序法检测。结果发现,Asb4在1月龄仔猪所有检测组织器官中均为双等位基因表达,而Grb10在1月龄仔猪的舌、肾脏、胃、小肠和脑中为父源等位基因表达,在其他组织器官中为双等位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Grb10在10种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在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小肠和脑中表达量最低。上述结果表明,Grb10可能是猪父源表达的印迹基因,而Asb4则属于猪非印迹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3年08期)

谢谦,黄洪章,胡晓文,贺凌飞[10](2013)在《放射线对Tca8113细胞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X线对Tca8113细胞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X线照射前后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的含量变化,采用AnnexinⅤ-FITC/PI联合染色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结果:与照射前相比,细胞早期凋亡率显着升高(P<0.05);经不同剂量X线照射后0.5 h,各组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含量均上升(P<0.05),1 h后,2 Gy组的TRF2蛋白含量降至与未照射时水平相当,3 h和5 h时降至比未照射时更低(P<0.05),其它照射剂量组的TRF2蛋白在照射后1 h时均已降至不可测得的水平。结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被激活,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含量应激性地短暂升高是经X线照射后的早期事件。(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重复序列结合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TRF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手术诊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0例的癌组织标本与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都给予TRF1的免疫组化分析,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R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8%,癌旁组织为28.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RF1的表达阳性率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临床分期的增加、肌层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的转移而显着增高(P <0.05); TRF1表达阳性率与患者年龄、大体类型、组织类型无关(P> 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TRF1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呈显着正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呈显着负相关性(P <0.05)。结论 TRF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于指导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复序列结合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孙传孔,黄丽,彭友俭.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在口腔黏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转化医学杂志.2019

[2].郭静,于宵,张军.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9

[3].张婷,闫海洋,陈孝储,孙圣凯,付浩.辛伐他汀对颅内动脉瘤大鼠端粒长度、端粒酶反转录酶及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基因表达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7

[4].梁春燕,刘志玲,谭丽珊,区美瑜,黄艳萍.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2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7

[5].李世平,邓嫒嫒,屈艺,赵凤艳,母得志.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在新生鼠缺氧缺血脑损伤中的表达及作用[J].西部医学.2017

[6].侯庆华,丁旭,卢丹琪.斜带石斑鱼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及亮氨酸重复序列受体对病原类似物的识别——通过核因子κB信号途径[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7

[7].王翠翠,应亦林,陈连祥,魏波华,梁惠欣.RHPS4限制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的端粒保护作用[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5

[8].全晓红.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1和2及端粒保护蛋白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J].中国医学工程.2014

[9].周洋,朱江,焦明霞,王加强,孔庆然.猪锚蛋白重复序列和SOCS盒蛋白基因4与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基因10的克隆及印迹状态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3

[10].谢谦,黄洪章,胡晓文,贺凌飞.放射线对Tca8113细胞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2蛋白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标签:;  ;  

重复序列结合因子论文-孙传孔,黄丽,彭友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