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地理种群论文-雷金勇

微地理种群论文-雷金勇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地理种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糙花少穗竹,微地理种群,无性系结构,分子标记

微地理种群论文文献综述

雷金勇[1](2008)在《糙花少穗竹微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糙花少穗竹(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是少穗竹属中分布最广、目前垦复改造利用面积最大的竹种。本文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中国永安糙花少穗竹无性系扩散特点,并探讨了糙花少穗竹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在此技术基础上研究了永安糙花少穗竹的遗传分化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糙花少穗竹ISSR分析的技术体系。对糙花少穗竹的ISSR-PCR反应体系的化学组成和反应程序进行梯度筛选,得到糙花少穗竹ISSR-PCR分析比较理想的反应体系:反应终体积20μl,Mg~(2+)1.5 mmol/L(Buffer 1倍液含Mg~(2+)),Taq酶2 U,引物0.8 mmol/L,dNTPs 0.1 mmol/L,模版DNA 50 ng,用灭菌的双蒸水补齐,加入1.5%的甲酰胺可减轻背景噪音的干扰。反应程序:94℃预变性2 min,然后进入45个循环,94℃变性45 s,52~58℃(各引物退火温度不同)退火45 s,72℃延伸2 min,循环完毕后于72℃延伸5 min,最后在4℃下保存。PCR产物用1.5%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参考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UBC)提供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的50个ISSR引物序列,经过初筛,复筛,最终选出10条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较高的引物用于糙花少穗竹ISSR分析。(2)通过ISSR标记,并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同一无性系上的立竹遗传结构相似,聚为一类,这与挖鞭的情况一致。糙花少穗竹的无性系分子标记判定结果显示:糙花少穗竹在100 m~2样地内分布了12个无性系。对40 m×50 m的样地内10 m×10 m方格交叉点上的30株立竹的ISSR分析发现,30株立竹分属9个无性系,每个无性系占据2~5个交叉点。因此推断糙花少穗竹无性系的扩散距离为10~50 m。(3)糙花少穗竹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2470,微环境引起的变异的比例均在30%以上。微地理种群间的遗传聚类与地理分布并不完全一致,可见地理隔离不是造成遗传分化的唯一原因。糙花少穗竹很少开花,即使开花,结果极少,传播的范围有限,这就使得基因交流少,环境的选择显得更重要。永安糙花少穗竹微地理种群的自然地形地貌比较复杂,海拔变化大,导致了水热条件的变化比较大,加大了糙花少穗竹的遗传分化。(4)本文首次对糙花少穗竹遗传分化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目的是了解糙花少穗竹遗传多样性水平、环境因子对其遗传分化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糙花少穗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包括Na、N、H、I、PPB)与土壤0-20 cm层和20-40 cm层的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总孔隙度、通气度呈负相关,与土壤密度呈正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着。糙花少穗竹遗传多样性参数与0-20 cm土层土壤pH值、全N呈正相关,与土壤全P、土壤有机质、C/N比呈负相关;遗传多样性参数除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与土壤全K含量呈负相关外,其余参数均与全K呈正相关,但相关性都不显着。糙花少穗竹的遗传多样性参数与20-40 cm土层的pH值、全N、全K呈正相关,与土壤全P、有机质、C/N比呈负相关,关联均不显着。说明遗传分化对土壤因子的依赖性很小。分析海拔、坡位、坡度因子和地理经纬度对糙花少穗竹遗传分化的影响发现:糙花少穗竹的遗传多样性与海拔、坡位、经度呈正相关,与坡度、纬度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大。微地理环境因子的差异引起了糙花少穗竹遗传分化,各因子的主导作用不明显,是其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08-04-01)

周婷[2](2007)在《舟山岛屿种群北草蜥生活史特征的微地理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采集自舟山群岛的九个隔离岛屿和宁波的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为模型,探讨形态和繁殖生活史特征的小地理尺度变异,检测温度对卵孵化以及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北草蜥成体体长无两性差异,但雄体头部大小显着大于雌体,雌体腹长则显着大于雄体。北草蜥腹长和头部大小存在显着的地理变异。北草蜥繁殖特征存在窝间差异。首窝卵的窝卵数、窝卵重和相对窝卵重明显高于后续窝卵,而卵大小和卵重量无显着窝间差异。协方差分析去除母体体长差异的影响后,卵大小、窝卵数及窝卵重的种群间差异仍然存在,表明相关特征的地理变异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用与母体体长的回归剩余值去除母体大小影响后,检测到卵大小与卵数量之间存在权衡关系,表明产卵数量较多的母体须产较小的卵。卵大小和数量的权衡线存在显着的地理变异。孵化热环境显着影响孵化期,但对孵化成功率无显着影响。来自不同种群的卵孵化期差异显着,如24-32-28℃条件下,嵊山种群的孵化期最长,六横岛的孵化期最短;28℃条件下,嵊山种群的孵化期亦大于其他种群的孵化期。来自不同种群的卵孵化成功率无显着差异。相同孵化温度下孵出幼体的大小及形态特征具有种群间差异。孵化温度对幼体的表型特征有显着的影响。各地理种群幼体的运动能力无显着差异。孵化温度对幼体停顿次数和疾跑速有显着影响,但对持续最大运动距离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微地理种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采集自舟山群岛的九个隔离岛屿和宁波的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为模型,探讨形态和繁殖生活史特征的小地理尺度变异,检测温度对卵孵化以及幼体表型特征的影响。北草蜥成体体长无两性差异,但雄体头部大小显着大于雌体,雌体腹长则显着大于雄体。北草蜥腹长和头部大小存在显着的地理变异。北草蜥繁殖特征存在窝间差异。首窝卵的窝卵数、窝卵重和相对窝卵重明显高于后续窝卵,而卵大小和卵重量无显着窝间差异。协方差分析去除母体体长差异的影响后,卵大小、窝卵数及窝卵重的种群间差异仍然存在,表明相关特征的地理变异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用与母体体长的回归剩余值去除母体大小影响后,检测到卵大小与卵数量之间存在权衡关系,表明产卵数量较多的母体须产较小的卵。卵大小和数量的权衡线存在显着的地理变异。孵化热环境显着影响孵化期,但对孵化成功率无显着影响。来自不同种群的卵孵化期差异显着,如24-32-28℃条件下,嵊山种群的孵化期最长,六横岛的孵化期最短;28℃条件下,嵊山种群的孵化期亦大于其他种群的孵化期。来自不同种群的卵孵化成功率无显着差异。相同孵化温度下孵出幼体的大小及形态特征具有种群间差异。孵化温度对幼体的表型特征有显着的影响。各地理种群幼体的运动能力无显着差异。孵化温度对幼体停顿次数和疾跑速有显着影响,但对持续最大运动距离无显着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地理种群论文参考文献

[1].雷金勇.糙花少穗竹微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

[2].周婷.舟山岛屿种群北草蜥生活史特征的微地理变异[D].南京师范大学.2007

标签:;  ;  ;  ;  

微地理种群论文-雷金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