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宇丹1李遹2邓悦1(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0021;2武警江西总队医院妇儿科33003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5-0094-0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干预早期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入选15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药降压治疗;治疗组给予通络解毒颗粒口服。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积分、24h动态血压(ABMP)、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能够有效降压,并能降低血压变异性,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眩晕,头痛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P>0.05);能够有效改善胸闷,面红,目赤等其他相关症状,并能轻度降低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熄风通络解毒颗粒在降低早期高血压病面与施慧达相当,在改善临床症状和降低血脂方面优于施慧达。
【关键词】解毒通络法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中医药防病治病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医尚未传入中国之时,中医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眩晕多从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亏虚、气血不足论治,然而,随着西医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深入,其较好的降压效果,是中医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在长期临床过程中从“毒”论治,创立了解毒通络法治疗早期高血压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吉林省中医院心内科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早期(1级)门诊及住院高血压病病人152例,均符合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制定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了“风痰瘀络“证的辨证标准。以上患者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和2、3级高血压病,排除合并脑血管意外,严重心肺肝肾及造血功能不全患者,更年期患者及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男41例,女35例,年龄40-70岁,平均52.35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6年;对照组76例,男44例,女32例;年龄38-69岁,平均54.2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8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片,施慧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DW20090123。晨间6:00—8:00服用,每周随访2次测量血压与心率,治疗2周后,DBP仍>90mmHg,剂量增至5.0mg,1次/d,若血压(BP)仍未达上述BP目标值不增加剂量,加用其他作用机制的降压药,至研究结束。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熄风解毒通络颗粒剂口服,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组成。每剂用200mL温开水冲服,分2次口服。疗程: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每1周复诊1次。观察时间为1个疗程。
1.3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和心电图检查;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采用德国MOBILGRAPHABPM记录仪记录),记录24h血压和心率,计算血压变异性。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空腹采肘静脉血检测血脂[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测定并进行生活质量评定。
1.4疗效评定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2002年4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试行)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疗效评价标准)
1.4.1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2)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但未达到正常范围;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一项。3)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1.4.2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4.3血压变异性(BPV)疗效标准[2]
以24h动态血压检测得到的血压标准差(SD)作为BPV的指标。血压变异性的正常参考值为24hSBP血压变异性<15.1mmHg,DBP血压变异性<13.6mmHg;白天SBP血压变异性<13.3mmHg,DBP血压变异性<12.6mmHg;夜间SBP血压变异性<12.5mmHg,DBP血压变异性<9.7mmHg。
1.5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率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血压下降情况比较
治疗组能够有效降压,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血压下降情况比较(例,%)
P>0.05
2.2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眩晕,头痛症状,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能够有效改善胸闷,面红,目赤等其他相关症状,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P<0.05,▲▲P<0.01。
2.3两组均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血压变异性,但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3两组血压变异性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
2.4治疗组能够轻度降低血脂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见表4。
表4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时间比较▲P<0.05,▲▲P<0.01。
3、讨论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目前我国高血压人群已经超过2亿,发病呈年轻化趋势,积极防治高血压对预防心脑肾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与“肝”、“肾”两脏有关。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虚、气血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其发病机理主要为上实下虚,实者为“肝”气郁结,“肝”火、“肝”风上扰,气血并走于上。下虚为“肾”阴虚损,水不涵木,而致“肝”阳偏盛,肝风内动。患病日久,阴损及阳,又导致阴阳两虚,出现相应的证候。一般说来,病的早期多为“肝”阳偏盛,肝风内动,中期多数属“肝”、“肾”阴虚,晚期多属阴阳两虚,整个病程痰瘀贯穿始终。“痰瘀阻络、蕴结成毒”、导致“毒损络脉”,从而导致靶器官心、脑、肾损害。
熄风解毒通络颗粒是基于“内风、痰浊、血瘀”的高血压病理变化和“毒损络脉”的高血压病理机制而设,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能够明显降低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尤其是舒张压,与施慧达具有基本相同的降压作用;能够轻度降低血脂,从而保护血管内皮,较施慧达具有优势;前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能够改善SHR大鼠一般状态,具有一定的降低血压作用;能够改善SHR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对SHR大鼠心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
[2]ShintaniY,KikuyaM,HaraA,etal?Ambulatorybloodpres-sure,bloodpressurevariabilityandtheprevalenceofcarotidar-teryalteration:Theohasamastudy[J]?JHypertens,2007,25: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