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东坡境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北宋词艺
东坡境界论文文献综述
王维若[1](2009)在《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本是北宋词坛叁位代表词人各自独立的创作风格,历来分别论述者多,而综合比照者少,本文将这叁位词人词风间的影响关系贯穿起来加以审视,旨在揭示北宋词艺术发展的内在脉络,同时深化对叁家词作的审美把握。在北宋词发展史上,柳永词由于风格独到别致,自成一家,被后人冠以“柳氏家法”、“屯田蹊径”、“屯田家法”等评价。柳永的部分词作由于行文较为直白,被一些正统文人鄙薄为“浅近卑俗”,也有如苏轼这样的大家称赞柳永词“不减唐人高处”,我们认为,对柳永词的雅俗评价应该分而视之: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大多格调高雅,开北宋慢词之先。他率先将“登高悲秋,落帽披襟”的诗文化心理融入词的创作,追求“模山范水,详切自然”的风景描写效果;他笔下的风景逼真生动,“词中有画”,追求荒寒山水的艺术表现,在令人神清骨冷的山水世界里寄托士大夫的清高之气;在其大量的闺情词中,柳永注重现场情景的刻画,以铺叙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这一个”的艺术效果;同时,自柳永词始,已经在有意识地将“以诗入词”的元素引入慢词创作,拓展了词的题材,咏怀和议论的方式增加了词的表现手段。正是有了柳永这一系列的创新与追求,才有了苏轼对于词境的进一步拓展与提升,“柳氏家法”由此成为了北宋词人们争相效仿的范式之一。“新天下耳目”,指出“向上一路”的东坡词在对“柳氏家法”借鉴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超越。东坡先生熟读柳词,将柳词中的精华元素吸收消化,再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融合到新的词作创作中。他以“澄怀味象,平淡超旷”的美学追求实现了对柳永词精神境界上的超越;他以对历史的观照,对壮阔豪情的抒发完成了对柳词气势上的拓展;他又以冰清玉洁、意蕴丰富的情感世界完成了对柳永闺情词境界上的提升;最后,苏轼另辟议论入词蹊径,“以诗为词,理趣入词”,使柳永词咏怀与议论之端倪,至此蔚为大观。东坡词“向上一路”的词风变革在某些创作元素上略有矫枉过正之处,使得他的部分词作有些偏离“词”之原本“要眇宜修”的审美特质,周邦彦的创作实践则在“柳氏家法”与“东坡境界”的基础上,超越“柳苏对峙”而实现艺术整合,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词作范式。“清真范式”以“顿挫则有姿态”、“愈勾勒愈浑厚”的笔法完成了对柳永词章法布局的精思化与缜密化,以“健笔写柔情”的沉郁和雅回归了词委婉细腻的审美规范,因此,周邦彦成为了北宋词坛上“集大成”的词人,并为南宋词坛开辟了一片新的创作空间。(本文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期刊2009-05-01)
释云峰[2](1997)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略谈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受庭训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现国四川省)人。苏氏出生在书香之家,8岁进乡校就读,老师是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与士大夫多有结识。一日,有人自京师持来时人新作《庆历圣德诗》,张师朗读,轼从旁发问,张师遂为之细说“庆历新政”中,韩(本文来源于《岭南文史》期刊1997年04期)
东坡境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幼受庭训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眉山(现国四川省)人。苏氏出生在书香之家,8岁进乡校就读,老师是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与士大夫多有结识。一日,有人自京师持来时人新作《庆历圣德诗》,张师朗读,轼从旁发问,张师遂为之细说“庆历新政”中,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坡境界论文参考文献
[1].王维若.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D].北京语言大学.2009
[2].释云峰.一蓑烟雨任平生──略谈东坡居士的人生境界[J].岭南文史.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