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老年女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
中国老年女性论文文献综述
马冬亮,高红琴,朱侃,谷红波,雷署丰[1](2018)在《中国苏州地区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与评估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3 915名苏州地区绝经后妇女,基于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osteoporosis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asians,OSTA)指数将人群分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低风险组(>-1)、中风险组(-1~-4)和高风险组(<-4),对其饮食习惯及女性健康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怀孕次数、累计母乳喂养时间、绝经年龄、月经持续年限、茶、经常吃的肉的种类、最近一周吃油炸食品的数量、绝经类型、是否子宫切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变量是OP相关的危险因素。由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怀孕次数、绝经年龄、经常喝茶、绝经类型等与OP风险显着相关(P<0.05),而且怀孕次数与哺乳时间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苏州地区老年绝经女性的月经史、怀孕史、饮食习惯等都是骨质疏松的重要风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骨质疏松杂志》期刊2018年12期)
傅啸龙,李娜,杜现平[2](2018)在《中国老年女性腰椎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60岁无腰部退变临床症状的中国女性的CT扫描数据,建立具有精确骨骼几何及详细椎间盘解剖学结构的L1-S1腰椎段有限元模型。参考腰椎生物材料实验数据及相关老年女性腰椎文献研究结果,获取腰椎各部分组织的材料参数,分别在未预加载应力条件下对模型进行准静态弯曲-伸展、侧向弯曲与轴向旋转验证、以及预加载1200N应力条件下L1-2、L2-3、L3-4、L4-5、L5-S1椎间盘压缩量的验证。结果显示,腰椎L1/S1、L1-2、L2-3、L3-4、L4-5、L5-S1在未预加载应力条件下,准静态弯曲-伸展的仿真数据分别为51.43°、8.59°、7.86°、10.34°、12.07°、13.78°;侧向弯曲的仿真数据分别为44.21°、9.18°、7.17°、6.81°、8.68°、12.30°;轴向旋转的仿真数据分别为11.25°、2.81°、2.34°、1.38°、2.55°、1.51°;在预加载1200N应力条件下,L1-2、L2-3、L3-4、L4-5、L5-S1椎间盘压缩量的仿真数值分别为1.56mm、1.83mm、0.74mm、1.16mm、1.92mm;腰椎L1-S1段在四种仿真工况下数值均与实验数值吻合良好。结论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60老年女性腰椎段在准静态弯曲-伸展、侧向弯曲、轴向旋转以及预加载荷情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1-06)
李晓飞,孙凯,陈敬洲,惠汝太,樊晓寒[3](2017)在《中国河南信阳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女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中国河南信阳农村地区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5年3月收集的河南信阳农村地区的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的女性高血压患者2847例。将年龄≥60岁的1166例作为老年组,年龄45~59岁的1681例作为中年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诊室血压及不同体位血压等差异。结果老年组基线收缩压水平显着高于中年组,舒张压低于中年组(P<0.01)。与中年组比较,老年组3级高血压、腹型肥胖、高TC血症及高尿酸血症比例更高,且更易伴发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临床合并症(P<0.01),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比例更高(18.2%vs 15.2%,P=0.033)。老年组与中年组患者未接受降压治疗比例均为59.3%。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危险因素后显示,体位性低血压与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冠心病风险呈正相关(OR=1.632,95%CI:1.200~2.218,P=0.002),与脑卒中无关。结论老年高血压女性较中年高血压女性合并更多的危险因素和临床合并症,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7年10期)
闫宇,任予,范金虎,张斌,杨红建[4](2017)在《65岁以上中国老年女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多中心10年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女性原发性乳腺癌的风险暴露因素、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治疗特征,为老年女性乳腺癌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全国7个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7家医院收集的4211例乳腺癌患者信息,将65岁以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50~64岁年龄组作为对照组。统计学方法为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患者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8.33%(351/4211)。平均诊断年龄和平均绝经年龄分别为70.2岁(65~86岁)和49.59岁(32~58岁)。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组具有以下特征:以体力工作、生育大于一胎、低学历、结婚早和初次生育年龄早者显着;临床病理特征方面,老年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少、分期早(即更多的0+Ⅰ+Ⅱ期患者)、激素受体阳性率高、Her-2低表达、Her-2亚型和叁阴性亚型少。在侵袭性治疗方面,老年患者较少接受改良根治术、保乳术、放疗、化疗,更多的是接受乳腺单纯切除术。两组间内分泌治疗无显着差异。[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接受侵袭性治疗少;内分泌治疗需要加强。(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期刊2017年07期)
李建新,张浩[5](2017)在《生育史对中国老年女性寿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使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2、2005、2008和2011年数据,采用Log-logistic模型考察了中国女性生育史对其老年存活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初次生育过早会减少老年女性的存活时间,这个发现与多数来自发达国家的研究结论一致。研究还发现,曾生或现存子女数为5个及以上的老年女性存活时间更长,这一现象可能有两方面的解释:(1)曾生子女数较多可能刺激女性生物系统,从而促进女性生存与健康;(2)老年女性曾生子女数量的增加会增大其获得来自子女的各项支持的可能性,并获得更多"多子多福"的满足感,有利于老年女性的健康长寿。(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宋全成,文庆英[6](2016)在《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及社会结构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我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进行梳理和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60岁以上老年女性人口,特别是80岁以上高龄老年女性人口规模呈快速扩大的态势,其中多数居住在农村地区。从整体上看,老年女性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但平均受教育年限正在逐渐提高;丧偶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城乡差异显着;健康状况较差,且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差异、城乡差异;劳动参与率较低,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且经济来源结构较为单一。由于女性,尤其是农村女性,在其生命历程中往往会受到诸如教育、就业等方面的不公平对待,致使其在老年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以家庭养老为主、生活贫困化、生活质量较低等特征。作为社会福利保障的重要对象之一,老年女性人口有着自身特殊的属性,其所面临的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困境和问题,亟待政府和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6年01期)
晏月平,吕昭河[7](2015)在《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女性老人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健康状况的特殊性,随着该群体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女性健康形式与养老面临新挑战。本文根据"六普"相关数据,详细分析了我国女性老年人口现状、健康特征及经济性收入来源等相关问题。结果显示:女性老人数量从70岁起超过男性,且迅速扩大;女性整体健康状况不及男性;西部地区老年女性收入不及男性,更不及东部女性;老人健康状态呈明显的性别、城乡与区域差异。因此,在提供养老照料与服务等方面,需充分考虑性别特征及差异问题。(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宋美,王育梅,于鲁璐,王岚,赵晓川[8](2015)在《中国社区老年女性轻度认知损害与绝经年龄的关系及风险因素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性别对于认知损害的风险因素存在差异,本研究探索中国社区老年女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的风险因素,探讨绝经年龄与当前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招募1760名社区女性进行横断面研究,经筛查认知受损情况及诊断性评估作为可疑MCI。一般情况收集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既往医疗史,绝经年龄,量表包括MMSE和MoCA。预计MCI患病率。单变量分析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评估MCI影响因素。结果 1760名受试者中,378名诊断为MCI。MCI患病率是21.5%。与MCI相关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家庭收入及居住条件存在显着性差异。年龄较大(χ~2=177.886),受教育程度较低(X~2=377.692),职业为农民或无业(χ~2=146.089),丧偶(χ~2=67.166),独居(χ~2=25.049)及低家庭收入者(χ~2=25.152)MCI发生率较高(P<0.001)。偶尔饮酒(χ~2=9.197),体育锻炼(χ~2=35.416),社交活动及休闲时间较多(χ~2=85.844)的老年女性MCI发生率较低(P<0.001)。绝经年龄较早(小于45周岁)(χ~2=111.587),既往睡眠障碍(χ~2=14.386),抑郁(χ~2=31.848)等情况可能导致MCI发生率升高(P<0.001)。多变量回归分析示年龄较大(OR=1.621,95%CI=1.386-1.894),受教育程度低(OR=4.036,95%CI=3.168-5.142),以及目前抑郁发作(OR=2.618,95%CI=1.499-4.587)可能是老年女性发生MCI的风险因素,而体育锻炼(OR=0.643,95%CI=0.497-0.931),社交活动和休闲时间(OR=0.682,95%CI=0.476-0.977)可能是保护性因素。绝经年龄和很多不同认知领域成正相关(P<0.001)。认知功能与当前抑郁发作及睡眠障碍也存在相关性。结论特定因素会导致中国老年女性MCI发生率升高。绝经年龄早可能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5-09-17)
赵碧涛[9](2015)在《中国老年女性权益保护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的发展往往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迁,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生育观和生育状况方面表现为少子化,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则表现为人口高龄化。与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年轻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降低。在这样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对老年人群的细分研究,我们发现在老年人口中占大部分比例的是老年女性人口。因此研究如何保障老年女性权益对于维持社会的安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老年女性的权益保护面临着诸多难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女性化的趋势也将日益明显。与老年男性群体相比,我国老年女性群体不但面临年龄弱势还面临着性别弱势。老年女性权益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关系着我国社会的总体稳定。本文立足于我国老年女性权益国情,通过研究力图揭示出我国老年女性权益保障面临的问题,并发现我国老年女性权益保障面临的不足,最后为制定老年女性政策提供有益的建议。(本文来源于《南京财经大学》期刊2015-05-20)
马焱,李龙[10](2014)在《老年照料与城镇女性发展——基于2010年第叁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第叁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使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了照料老年父母对城镇已婚中青年女性个人发展的影响,并使用倾向值加权的方法对回归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女性群体中,与未照料老年父母者相比,照料老年父母者放弃个人发展机会的概率要高出27.7%。而在男性群体中,照料老年父母者和未照料老年父母者之间并未在这一方面表现出显着差异。照料老年父母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个人发展也是完善自我、追求进步的内在需求。女性作为老年家庭照料的主要承担者,面临平衡老年照料和个人发展关系的困境,这不仅是女性个人的问题,也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议题。我国在老龄社会的发展战略中,应当为女性平衡照料责任与个人发展创造条件。这既需要通过立法决策、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等增强对于女性家庭照料的支持,还需要促进老年照料责任在家庭中男女共享,夫妇共担。(本文来源于《人口与发展》期刊2014年06期)
中国老年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60岁无腰部退变临床症状的中国女性的CT扫描数据,建立具有精确骨骼几何及详细椎间盘解剖学结构的L1-S1腰椎段有限元模型。参考腰椎生物材料实验数据及相关老年女性腰椎文献研究结果,获取腰椎各部分组织的材料参数,分别在未预加载应力条件下对模型进行准静态弯曲-伸展、侧向弯曲与轴向旋转验证、以及预加载1200N应力条件下L1-2、L2-3、L3-4、L4-5、L5-S1椎间盘压缩量的验证。结果显示,腰椎L1/S1、L1-2、L2-3、L3-4、L4-5、L5-S1在未预加载应力条件下,准静态弯曲-伸展的仿真数据分别为51.43°、8.59°、7.86°、10.34°、12.07°、13.78°;侧向弯曲的仿真数据分别为44.21°、9.18°、7.17°、6.81°、8.68°、12.30°;轴向旋转的仿真数据分别为11.25°、2.81°、2.34°、1.38°、2.55°、1.51°;在预加载1200N应力条件下,L1-2、L2-3、L3-4、L4-5、L5-S1椎间盘压缩量的仿真数值分别为1.56mm、1.83mm、0.74mm、1.16mm、1.92mm;腰椎L1-S1段在四种仿真工况下数值均与实验数值吻合良好。结论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60老年女性腰椎段在准静态弯曲-伸展、侧向弯曲、轴向旋转以及预加载荷情况下的生物力学特性,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老年女性论文参考文献
[1].马冬亮,高红琴,朱侃,谷红波,雷署丰.中国苏州地区老年女性中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筛选[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
[2].傅啸龙,李娜,杜现平.中国老年女性腰椎有限元模型建立与验证分析[C].2018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8
[3].李晓飞,孙凯,陈敬洲,惠汝太,樊晓寒.中国河南信阳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女性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
[4].闫宇,任予,范金虎,张斌,杨红建.65岁以上中国老年女性原发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分析:多中心10年回顾性研究[J].中国肿瘤.2017
[5].李建新,张浩.生育史对中国老年女性寿命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17
[6].宋全成,文庆英.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及社会结构分析——基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的考察[J].社会科学辑刊.2016
[7].晏月平,吕昭河.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8].宋美,王育梅,于鲁璐,王岚,赵晓川.中国社区老年女性轻度认知损害与绝经年龄的关系及风险因素的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5
[9].赵碧涛.中国老年女性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
[10].马焱,李龙.老年照料与城镇女性发展——基于2010年第叁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4
标签: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 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有序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