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禾11号的选育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禾11号的选育

一、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河11号的选育(论文文献综述)

牛亚青青[1](2020)在《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深入开展高丹草杂交改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课题组前期育成的蒙农青饲1号、蒙农青饲2号、蒙农青饲3号、蒙农4号、蒙农5号、蒙农6号、蒙农7号、蒙农8号、蒙农9号、蒙农10号、蒙农11号、蒙农12号及蒙农13号高丹草品种为材料,重点对各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平均生育期124~159d;平均株高175.55~414.82cm;平均鲜草产量123270.7~159584.4kg/hm2;平均分蘖数为3.33~8.33个。2.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茎叶鲜草的氢氰酸含量为3.11~30.12mg/kg,其中有5个属低氰(氢氰酸含量<15mg/kg)的高丹草品种,可青刈饲喂家畜;茎叶比为2.33~4.41,其中蒙农11号和蒙农13号高丹草的茎叶比均较小,草质优。3.13个蒙农系列高丹草品种拔节期鲜草粗蛋白质含量为9.11%~15.09%、粗纤维含量为24.07%~36.09%、无氮浸出物含量为28.93%~43%,并富含磷、钙等营养成分,饲用价值高,其中蒙农7号高丹草的营养品质含量最为均衡。4.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的花粉可育率均大于94%,育性均很高;其PMCM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规则(2n=2x=10Ⅱ),且环状二价体频率均高于棒状二价体,染色体遗传稳定。5.试验筛选出13对SSR适宜引物,PCR扩增得到稳定清晰的多态性位点285个,多态性比率占92.8%。用筛选出的引物AH46构建了可清晰区别各品种的SSR指纹图。以GD值0.62为基准,将13个材料分为五类:蒙农青饲1号、蒙农10号、蒙农12号、蒙农13号高丹草为一类;蒙农青饲2号、蒙农4号、蒙农5号、蒙农7号和蒙农9号为一类;蒙农6号和蒙农8号高丹草为一类;蒙农青饲3号和蒙农11号高丹草号各单独为一类。

彭安琪[2](2019)在《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文中提出玉米(Zea mays)和高粱(Sorghum bicolor)是常见的一年生饲料作物,是草食型牲畜优良的饲料资源,随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玉米和高粱作为饲料原料在畜牧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本研究以6个饲用玉米品种和10个饲用高粱品种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全株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的农艺性状和营养价值差异,筛选出适宜雅安地区种植的优势品种,为雅安地区利用饲用玉米、饲用高粱提供品种选择参考,为弥补饲料缺口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1.6个饲用玉米品种中,雅玉青贮8号、正红311和瑞德1号干物质(DM)产量较高,分别为11.36 t·hm-2、12.29 t·hm-2和10.89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粗蛋白(CP)产量也较高,分别是雅玉青贮8号为0.61 t·hm-2,正红311为0.57 t·hm-2,瑞德1号为0.65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产量也较高,分别为1.46 t·hm-2、1.40和1.43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三者的相对饲用价值(RFV)分别为149.64、133.69、139.17,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三者的隶属函数值排名前三。综上,雅玉青贮8号、正红311以及瑞德1号较具优势,较适宜在雅安地区种植。10个饲用高粱品种中,晋草8号、晋草11号、晋牧1号和AS7193青贮甜高粱的DM产量较高,分别为18.80 t·hm-2、20.11 t·hm-2、13.17 t·hm-2和14.64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晋草8号和晋草11号CP产量较高,分别为1.44 t·hm-2和1.06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其次为AS7193青贮甜高粱和AS6016高丹草,均为0.91 t·hm-2;WSC产量以晋草8号最高,为1.88 t·hm-2,其次为晋草11号和AS7193青贮甜高粱,分别为1.62和1.53 t·hm-2,极显着高于其他品种(P<0.01);根据隶属函数分析表明,品种排名前四的为晋草12号、晋草8号、晋牧1号、AS6023青贮甜高粱,且这四者的RFV均在130.00以上。因此,晋草8号、晋草12号、晋牧1号和AS6023青贮甜高粱较其他高粱品种更适宜在雅安地区种植。2.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有显着影响(P<0.01)。各品种株高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而逐渐增加。雅玉青贮8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均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H2)收获较大,分别为22.03 t·hm-2、6.47%和1.43 t·hm-2;正红311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均在乳熟期推迟2周后(H1)收获较大,分别为21.29 t·hm-2、7.64%和1.48 t·hm-2;瑞德1号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H2)收获具有较高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分别为13.62 t·hm-2、6.69%和0.91 t·hm-2。综上,在各个饲用玉米品种适宜的收获期时,正红311具有较大DM产量、最大CP含量和最大CP产量。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和营养价值有显着影响(P<0.01)。各品种株高均随着收获期的延迟而逐渐增加。晋草8号于乳熟期(CK)收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8.80 t·hm-2、7.81%和1.48 t·hm-2;晋草12号在乳熟期推迟2周后收获(H1)收获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4.72 t·hm-2、6.60%和0.97 t·hm-2;AS6023青贮甜高粱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收获(H2)的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6.08 t·hm-2、5.12%和0.82 t·hm-2;晋牧1号在乳熟期推迟4周后收获(H2)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较大,分别为16.78 t·hm-2、6.02%和1.01 t·hm-2。综上,在各个饲用高粱品种适宜的收获期时,晋草8号具有最大DM产量、CP含量和CP产量。综合草产量与品质,饲用玉米品种最优的为正红311,饲用高粱品种最优的为晋草8号,适宜收获期分别为乳熟期推迟2周后收获和乳熟期收获。

李志彬[3](2019)在《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研究落后于育种实践,在籼稻和野生稻有杂种优势相关QTL定位的报道,粳稻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以北方杂交粳稻辽优5218(5216A×C418)为最初材料,与母本回交一次后连续自交形成的BC1F6重组自交系为基础群体(RIL 167个株系),与母本测交一次形成测交BC2F1群体(F1),以F1和RIL群体为QTL定位群体。测定分析F1和RIL群体6个产量性状数据,发掘恢复系C418中产量优势位点和基因互作效应;进一步选择RIL中的强优势株系与不同类型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结合生产实践划分不同优势类群,并提出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的配组模式,为杂种优势群理论在水稻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结果表明F1产量主要受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影响,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与父本显着正相关,尤其是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相关性更密切。F1超原F1优势与父本超原F1优势变化大趋势基本相同,但并不是随父本呈线性变化,说明仍有一些F1由于具有较高的正向或负向超亲优势而表现与父本变化趋势不同。父本各性状处于较高水平时,F1普遍具有中亲优势,但超亲优势不明显,各性状表现以加性效应为主。随着父本各性状水平逐渐降低,父本在中高水平时F1超亲优势逐渐明显,很多性状表型值都高于父本高水平下的F1,此时杂合优势位点的显性效应显着高于加性效应。当父本表型值低于母本时,F1多数表现为中亲优势,部分性状超亲优势仍然显着。高水平的父本在某些性状上应该是聚合了父母本的多个优良基因,或原有的杂合优势位点已被母本置换,再与母本杂交时无法形成有效的杂合优势位点。用RAD-seq方法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共筛选到40968个SNP标记,用于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检测到3个株高优势相关QTLs,3号染色体2个,5号染色体1个;2个穗长优势相关QTLs,都在4号染色体上;2个实粒数优势相关QTLs,分别在5号和11号染色体上;4个千粒重优势相关的QTLs,分别在1号、4号、6号和10号染色体,10号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最大;3个有效穗数相关QTLs,分别在5号、10号和11号染色体上,10号染色体上的QTL贡献率最大;4个单株产量优势相关QTLs,5号染色体上有2个而且位置很近,10号、11号染色体各有一个。没有定位到与总粒数、结实率优势显着相关的QTLs。最终预测了9个与产量优势相关的QTLs,其中4个位于3号染色体,2个位于10号染色体。在产量优势相关QTL中,ITPK3和EGY3与株高有关,CYP724B1、GAPC2、TRS120、BADH1、AOX1a、AOX1b和COLD1与平均穗长有关,ACT2和BAMY1分别与千粒重和分蘖数相关。这9个产量优势相关QTLs可能对水稻杂种优势候选基因的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具有重要价值。利用INDEL及SSR标记对74份东北的粳稻资源进行了分群及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以分成4个小群,黑龙江和吉林品种中的龙粳30、垦稻20、通823等品种与籼型品种9311及偏籼型材料C418聚在一群,其余的粳稻品种分布在不同的3个小群,3个小群中的粳稻材料遗传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试验结果与田间表现及测定结果相一致,实际育种可以参照聚类图中信息,选择亲缘关系稍远的偏籼型材料进行杂交配组。进一步选择RIL中强优势株系与国内外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将202份材料划分为9个群。其中1群为北方稻区母本群,表现为粳型背景、温光钝感、小穂多穂型;第5群为黄淮稻区的母本群,表现为粳型背景、感光或中等感光、小穂多穂型;第2群(R1群)为偏粳型父本群表现为粗杆、大穗、后期耐低温、抗早衰;第7群为父本群,表现为偏籼背景、感温型、大穂型。RIL群体主要分布在第9群,为优势父本群。据此提出配组模式可以从三个方面划分:一是遗传背景的籼粳互作优势群,二是生态反应的感温与感光互作优势群,三是产量构成因素(穗蘖型互补)互作优势群。

汤复跃,陈渊,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梁江[4](2019)在《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广西大豆育种进展,并结合广西大豆生产需求和自身优势,对今后广西大豆育种提出相关建议,为广西大豆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公开发表文献资料及育种单位提供的内部材料,从遗传育种研发体系、新品种选育及推广、优异种质鉴评与育种亲本创制、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改革开放开始—"八五"(S6.5-8.5)、"九五"—"十五"(S9.5-10.5)、"十一五"(S11.5)和"十二五"至今(S12.5-)4个时期的广西大豆育种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今后广西大豆育种研究方向和侧重点。【结果】广西大豆育种项目、经费及其来源均迅速增加,其中项目由S6.5-8.5时期的2个增加至S12.5-的23个,经费由S6.5-8.5时期的5万元增加至S12.5-时期的1260万元,S11.5时期起建成5个大豆育种平台。至今,正式通过审定命名的大豆品种共39个,其中春大豆28个,夏大豆11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双审定品种3个,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5个,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31个;S6.5-8.5、S9.5-10.5、S11.5和S12.5-时期分别有4、10、12和13个品种通过审定;37个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高蛋白品种15个,高油品种2个,双高品种4个,菜用品种1个、高异黄酮品种2个、高抗镉金属品种2个。39个大豆品种共追溯到40个祖先亲本,平均每个育成品种有1.03个,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2个),且祖先亲本中,有11个是广西本地种质,占27.5%;有22个是我国其他省(区)种质,占55.0%;有7个是国外种质,占17.5%。春大豆育种骨干亲本9个,夏大豆育种骨干亲本6个。优良大豆新品种的育成及大面积推广,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广西大豆高产育种主要利用育成品种(祖先亲本含丰产性好的种质材料)或丰产性好的国外引种作为直接亲本。广西大豆种质资源丰富,至今收集保存有6000余份,但利用率低(地方种质资源利用率不足2%,野生大豆种质利用率为0)。【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丰富育种手段,加快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尤其是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的驯化和利用;在保持广西大豆高蛋白优势的同时,加强选育高产、优质、抗逆、耐荫、适宜机械化的绿色大豆新品种,尤其是夏大豆品种;加快特色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选育。

栾新生[5](2018)在《不同栽培措施对茶用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茶、药兼用菊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和清热解毒等功效,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传统的茶用及药用菊花由于长期无性繁殖而种性退化,导致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已满足不了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本文通过比较3种定植期和4种摘心方案对11种自主茶用菊新品种(系)‘苏菊6号’、‘苏菊9号’、‘苏菊10号’、‘苏菊11号’、‘苏菊12号’、‘苏菊 13号’、‘CH1-44’、‘CH5-13’、‘CH7-12’、‘CH7-18’和‘CH7-32’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同时基于防治草害、减少灌溉的主要目的比较了 4种规格地膜及稻壳在畦面上的覆盖对滁菊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茶用菊的品种更新、省工高效、高产、优质绿色栽培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11个茶用菊新品种(系)‘苏菊6号’、‘苏菊9号’、‘苏菊10号’、‘苏菊11 号’、‘苏菊12号’、‘苏菊13号’、‘CH1-44’、‘CH5-13’、‘CH7-12’、‘CH7-18’和‘CH7-32’在定植期和摘心试验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三个主区为早、中、晚3个定植期,分别是5月7日(D1)、5月27日(D2)、6月13日(D3),裂区为11个茶用菊新品种(系),裂裂区为4种摘心方案,分别为不摘心,早一次摘心,晚一次摘心,二次摘心,于盛花期测量株高、冠幅、单株花数、花径、单花鲜重和单株产量,比较不同栽培措施的差异。结果表明:‘苏菊9号’和‘CH5-13’在11个品种(系)产量最高,‘苏菊11号’、‘苏菊13号’、‘CH5-13’、‘CH7-18’和‘CH7-32’是早花品种(系);5月27日定植、生长期二次摘心,11种新品种(系)的生长、开花指标及单株产量显着优于其它处理。随着摘心次数的增加,株高显着降低,二次摘心后冠幅、单株花数、单花鲜重和单株产量最高,较不摘心依次提高19.7%、31.2%、2.8%和33.8%,但株高较不摘心降低30.7%。品种(系)、定植期、摘心方案三个因素对茶用菊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影响作用的大小依次为:定植期>品种>摘心。2.设置5 cm厚度稻壳、0.1 mm、0.14 mm、0.2 mm三种厚度的黑色地膜和0.2 mm厚度的银色地膜研究不同覆盖材料栽培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滁菊株高、冠幅、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与部分产量性状呈显着正相关。与5 cm厚度稻壳覆盖相比,0.1mm、0.14 mm、0.2 mm三种厚度的黑色地膜覆盖在不同程度上提高滁菊产量性状和菊花品质,其中0.1 mm和0.14mm厚度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综合效果最佳,0.14 mm厚度黑色地膜覆盖栽培估算产量最高为822.3kg/667m2,而0.1 mn厚度黑色地膜覆盖的黄酮、绿原酸等化学物质含量等品质最优。地膜覆盖栽培可用于滁菊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贺礼英[6](2018)在《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我国大豆(包括菜用大豆)的播种面积将明显增加,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子面积将达到1.4亿亩,这对菜用大豆产业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但目前江淮地区市场上菜用大豆品种较多、良莠不齐,而且地方性品种不明显,因此筛选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并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对当地菜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种子表观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江淮地区广泛栽培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播期、密度和施肥等方面探讨适宜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表观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种皮色变幅很大,以青色、青黄色和黄绿色居多。种脐色变幅较大,以黄棕色、深棕色和黄褐色居多。百粒重平均为33.59g,变幅为27.79g-42.53g。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76%,变幅为37.07%-44.52%。脂肪含量平均为20.25%,变幅为18.52%-22.43%。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为61.01%,变幅在57.49%-65.34%之间。(2)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和荚宽呈极显着正相关,株高与荚长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而其他农艺性状间相关性不明显。欧氏距离5.5973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材料,各类型的农艺性状差异性明显。前7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7.028%,可反映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变异性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16%,变幅为10.57%-34.67%。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39%,变幅为20.38%-31.77%。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3.99%,变幅为1.20%-11.70%。欧式距离8.1975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各类型的品质性状差异性明显。品种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领鲜9807、领鲜1605和75-3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秀。(3)品种、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1(领鲜1605)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株高、百荚鲜重、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品种P2(绿洲特早王)和P3(春棚特早),适宜在当地种植,易于获得高产。江淮地区最适播期为4月12日左右,最适种植株行距为30cm×30cm,有利于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4月12日左右播种的菜用大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分别比4月2日和4月22日播种期收益高1.58%、0.56%。氮肥处理为15kg/667m2时,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四个处理,适宜当地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易于提高菜用大豆的经济产量。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为8kg/667m2时,鲜豆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2个处理,适宜当地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为8kg/667m2,有利于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及施用效率提高。综上所述,LX9807、LX1605和75-3等菜用大豆适合在江淮地区种植,适宜的播期是4月12日左右,在密度(株行距)30cmx30cm,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为8kg/667m2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郭利磊,王晓玉,陶光灿,谢光辉[7](2012)在《中国各省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资源量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作物加工副产物是秸秆资源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明确了加工副产物的概念、其系数取值和计算方法,评估了2007—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的资源量。各省稻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6~0.20,平均值为0.18;玉米芯系数取值范围是0.12~0.22,平均值为0.16;花生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25~0.30,平均值为0.27;棉籽壳系数为0.47;甘蔗渣系数为0.16;甜菜渣系数为0.05。全国每年共产稻壳3 438.20万t,在30个省市区的分布量为0.05万t(北京)~451.94万t(湖南)。玉米芯年产量为2 571.67万t,分布范围为0.30万t(西藏)~293.77万t(黑龙江)。此外,花生壳年产量为378.19万t、棉籽壳为549.37万t、甘蔗渣1 881.01万t、甜菜渣43.59万t。稻壳的折标准煤转化系数是0.49,折标准煤量为1 684.72万t;玉米芯是0.60,折标煤1 543.00万t;花生壳0.59,折标煤233.13万t;棉籽壳0.60,折标煤329.62万t;甘蔗渣0.60,折标煤1 128.61万t;甜菜渣0.57,折标煤24.85万t。全国加工副产物每年总产量达到8 862.03万t,折标煤共4 933.93万t。

袁汉民,张富国,陈东升,袁海静,王晓亮,亢玲,张维军,何进尚[8](2012)在《宁夏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考察、引进和利用》文中认为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引进在宁夏小麦引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碧玉麦、阿勃、墨卡(卡杰姆F-71)、WC-20(宁春37)、9186(宁冬6号)等国外小麦品种在宁夏生产上直接利用。宁夏春小麦的品质杂交选育始于1953年,利用国外小麦种质资源先后培育出斗地1号、宁春4号等50余个春麦品种。1990年宁夏国外冬麦种质资源的引进带动了宁夏引黄灌区冬麦北移和耕作改制的研究,也引发了宁夏冬麦品种杂交选育的研究。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的杂交选育的工作始于1991年,经过15年的努力,杂交选育出第一批冬麦品种宁冬10号、宁冬11号,2010年在冬麦生产上取代了明丰5088,不仅实现了宁夏引黄灌区冬小麦品种第3次更新、实现了小麦品种的5次更新,而且使宁夏小麦生产水平跃上新台阶,有力地促进宁夏引黄灌区耕作制度改善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本刊编辑部[9](2011)在《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文中指出湖南省着名水稻育种专家,湖南省第六届党代会和人大代表,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湖南省农业科技工作先进个人(2001年),湖南省优秀专家(2002年),衡阳市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衡阳市首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科研学术带头人,

杨虎[10](2011)在《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于美洲大陆的墨西哥、秘鲁、智利等沿安第斯山麓狭长地带。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后,始有关于玉米文字记载的历史。稍后玉米被引种到北欧诸国,并从那里传播到非洲和亚洲以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玉米现已发展为粮食、经济、饲料、果蔬、能源等多元用途作物。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玉米种植面积位居第一位,产量处于第二位。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玉米是利用杂种优势时间最早、面积较大的作物。杂交玉米的培育和推广,是玉米种子商品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玉米种子商品化主要标志是20世纪中期出现种、粮生产分工并确立。由此,玉米种子商品率日益提高,逐渐形成产业化。至20世纪末,杂交玉米覆盖率已逾90%,为所有农作物杂种利用最高。可以说正是在20世纪,玉米种业从无到有,从原始自留种发展到种业产业化,由迟滞封闭的传统孤立态走向蓬勃开放的现代产业化,亦代表着中国种业的发展方向。玉米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玉米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结合运营管理体制与玉米种业的核心载体——玉米品种的演变,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引入—1962);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突破以往单纯按时间或政治体制划分的局限,从本质上揭示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本文首先以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过程(引入—1962)。在回顾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基础上,客观展现了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与创新,并总结了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玉米约在16世纪初期传入中国。最早是经由西南陆路传入,大致是先边疆,后内地;先山区,后平原;先南方,后北方。玉米的传入和发展促使耕地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开垦,增加了粮食产量,对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了重要作用。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重视玉米的种植、栽培和种子收集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学习和总结,这就是传统玉米种业的相关技术积累工作,亦为玉米种业的继承与创新准备了前提。在中国玉米种业由传统向现代渐变创新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科技特征,即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随之,玉米栽培与科技关系亦日益密切。中国玉米种业经过农家种时期的长期发展与引进种改良,已取得一定成绩,1958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玉米杂交种繁殖推广工作试行方案》,统一规划全国的玉米育种、繁殖和推广工作。1963年玉米单交种新单1号的育成标志我国玉米育种从以选育双杂交种为主向以选育单杂交种为主利用杂交优势的新阶段。亦为中国玉米种业进入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时期奠定了坚实基础。此阶段受政治等因素影响,玉米种业发展较为曲折缓慢,但仍取得一定成绩:一是玉米栽培技术的进步;二是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三是玉米种质创新技术与体制发展。在探索高产高效玉米杂交种的过程中,紧凑型株型育种成效显着。1976年烟台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伊育成的烟单14成为第一个在生产较大规模推广利用的玉米紧凑型品种,标志着中国玉米种业进入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导的时代。李登海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育了一系列紧凑型玉米品种,其中掖单2号与掖单13号分别为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玉米主推品种,从而开拓了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崭新局面,亦为我国玉米种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为玉米种业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和现代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乃是紧凑型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些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掖单13号等系列优良品种不断产生,并在实践中普及推广,取得增产实效;玉米紧凑型良种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紧凑型玉米乃是密植型种,栽培管理上有其特殊要求,只有采取合适恰当的栽培与管理技术才能保证理想增效。各时期标志性玉米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利用促进了玉米种业持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发展,玉米种业产业化亦逐渐被提上日程,经过不断探索和总结,至1995年,国家实施了玉米种子工程项目,亦标志着我国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开端。在分析归纳了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创新变革和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变革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总体分析。最后以登海种业与德农种业为例对现代玉米种业公司进行了个案分析。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经历了一个由政府主管到逐步走向市场调节公司化的过程。1987年,中国种子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95年更名为中国种业集团公司。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玉米品种研发体系、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和玉米产业组织结构等方面。现代产业化玉米种业公司成长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状况。登海种业是最大的玉米种子现代企业、德农种业为新兴的玉米种子企业,皆具代表性,故而在对玉米种业发展态势进行总体分析之后,以他们为个案进行了例证分析。玉米种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首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面积扩大。新中国成立前后,无论是面积、单产还是总产均有较大程度地提高。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紧凑型玉米的持续培育并得以迅速大面积推广,体现了玉米品种发展对产量提高的贡献之巨。吉林省是我国春玉米最大产区,山东省是我国夏玉米最大产区。故本文以山东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对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吉林省为例考察了玉米种业发展对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作用。考察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有三个因素影响最为突出:一是作为玉米种业自身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是内驱动力;二是作为国家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是指针,具导引作用;三是作为产业经济杠杆,市场需求乃是玉米种子产业的核心环节,具强大推动力。最后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纵观20世纪玉米种业的发展,它体现出自身运行的特点,有巨大成就,亦有问题与不足,无论得失成败,都对我们今天玉米种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启示与借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强化种业科研,走创新之路;锐意体制改革,走产业集团化之路;加强种子品牌建设,走优质精品之路;严格市场监管,走依法治种之路;拓宽种子市场,走国际化之路。

二、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河11号的选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河11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国内饲草发展现状
    1.2 高丹草品种概述
    1.3 高丹草品种选育的重要性
    1.4 高丹草品种鉴定技术
        1.4.1 形态学标记鉴定
        1.4.2 细胞学标记鉴定
        1.4.3 生化标记鉴定
        1.4.4 DNA分子标记鉴定
    1.5 本试验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试验地及其种植管理
        2.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2.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2.3 试验研究方法
        2.3.1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观测
        2.3.2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细胞学特性观察
        2.3.3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SSR分子标记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间的生育期及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
        3.1.1 高丹草产量性状分析及生育期比较
        3.1.2 高丹草品质性状比较
    3.2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细胞学观测
        3.2.1 高丹草花粉育性观察
        3.2.2 高丹草花粉母细胞PMCM Ⅰ染色体配对构型
    3.3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SSR分析
        3.3.1 高丹草DNA纯度
        3.3.2 高丹草SSR适宜引物筛选与多态性分析
        3.3.3 高丹草SSR指纹图的构建
        3.3.4 高丹草材料的聚类分析
4 讨论
    4.1 高丹草花粉育性与染色体配对构型间的关系
    4.2 高丹草品种的SSR指纹鉴定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者简介

(2)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符号对照及缩写
1 立题背景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饲用玉米发展概况
    2.2 我国饲用高粱发展概况
    2.3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产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
        2.3.1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3.2 收获期对饲用作物生理的影响
    2.4 饲用价值与营养成分的关系及评定
3 研究内容
    3.1 试验目的
    3.2 技术路线
4 材料与方法
    4.1 试验地概况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设计
    4.4 测定项目及方法
        4.4.1 农艺性状测定
        4.4.2 产量测定
        4.4.3 营养成分分析
        4.4.4 相对饲用价值
        4.4.5 隶属函数值
    4.5 统计分析
5 结果与分析
    5.1 玉米品种筛选
        5.1.1 农艺性状
        5.1.2 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
        5.1.3 相对饲用价值
        5.1.4 隶属函数值
    5.2 高粱品种筛选
        5.2.1 农艺性状
        5.2.2 干物质产量及营养成分
        5.2.3 相对饲用价值
        5.2.4 隶属函数值
    5.3 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5.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3.2 营养价值
    5.4 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5.4.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5.4.2 营养价值
6 讨论
    6.1 品种和收获期对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6.2 品种和收获期对高粱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 杂交粳稻育种近年研究方向
        1.3.1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
        1.3.2 广亲和基因与恢复基因的利用
        1.3.3 水稻叶片和根系抗衰性的利用
        1.3.4 大穗型杂交粳稻灌浆特性研究
        1.3.5 大穗型杂交粳稻抗倒性研究
        1.3.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二章 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遗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实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 结果分析
        2.2.1 F_1产量性状及优势与双亲相关性分析
        2.2.2 F_1各性状优势分析
    2.3 本章小结
        2.3.1 F_1产量相关性状与双亲的相关性
        2.3.2 F_1产量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第三章 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s定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种植设计
        3.1.3 分析方法
    3.2 结果及分析
        3.2.1 标准生物信息分析
        3.2.2 基因分型及图谱构建
        3.2.3 QTL定位结果分析
        3.2.4 优势QTL定位结果汇总
    3.3 本章小结
        3.3.1 测序和遗传图谱分析
        3.3.2 农艺性状及相关基因的QTLs分析
第四章 北方粳稻资源优势群分类研究
    4.1 寒地粳稻资源聚类分析初步研究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分析
        4.1.3 结论
        4.1.4 分析讨论
    4.2 利用SNP技术进一步对粳稻资源进行聚类分析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群体遗传学分析
        4.2.5 典型试验材料配组结果及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讨论
    5.1 杂种优势遗传机理
        5.1.1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及其在育种实践中的应用
        5.1.2 “杂种优势正、负向优势位点”共存理论
    5.2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及杂种优势相关QTLs分析
    5.3 杂种优势群构建为新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5.4 创新点与不足
        5.4.1 本研究创新点
        5.4.2 本研究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学术论文及获奖成果

(4)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2 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
    2.1 广西大豆遗传育种研发体系
        2.1.1 大豆生产需求与育种目标
        2.1.1. 1 S6.5-8.5时期
        2.1.1. 2 S9.5-10.5时期
        2.1.1. 3 S11.5时期
        2.1.1. 4 S12.5-时期
        2.1.2 育种相关科技项目
        2.1.3 研究平台与力量
        2.1.3. 1 育种单位
        2.1.3. 2 育种平台
    2.2 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利用
        2.2.1 大豆新品种选育
        2.2.1. 1 审定的大豆新品种
        2.2.1.2优质品种
        2.2.1. 3 特用品种
        2.2.1. 4 大豆高产育种
        2.2.2 标志性品种推广应用情况
        2.2.2. 1 S6.5-8.5时期
        2.2.2. 2 S9.5-10.5时期
        2.2.2. 3 S11.5时期
        2.2.2. 4 S12.5-时期
    2.3 大豆优异种质鉴评与育种亲本创制
        2.3.1 大豆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利用
        2.3.1. 1 野生大豆资源研究
        2.3.1. 2 生育期组归属和品质研究
        2.3.2 优异亲本解析与育种利用
        2.3.2. 1 春大豆骨干亲本
        2.3.2. 2 夏大豆骨干亲本
    2.4 育种方法与技术创新
3 建议
    3.1 加大科研投入, 丰富育种手段, 加快大豆种质资源的挖掘、创新及利用
    3.2 加强绿色大豆新品种选育
    3.3 加快特色专用型大豆新品种选育

(5)不同栽培措施对茶用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茶用菊研究进展
        1.1 茶用菊的发展及现状
        1.2 茶用菊的生物学特性
        1.3 茶用菊的品种资源
        1.4 茶用菊新品种选育
        1.5 茶用菊的化学成分
    2 定植模式对茶用菊的影响
        2.1 定植期对菊花的影响
        2.2 摘心对菊花的影响
        2.3 生态环境对菊花的影响
    3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
        3.1 不同覆盖材料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影响
        3.2 不同覆盖材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第二章 不同定植期及摘心模式对茶用菊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1.2 田间性状及产量测定
        1.3 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各品种(系)的主要花期
        2.2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株高的影响
        2.3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冠幅的影响
        2.4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单株花数的影响
        2.5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花径的影响
        2.6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单花鲜重的影响
        2.7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一茬花鲜重的影响
        2.8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二茬花鲜重的影响
        2.9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单株产量的影响
        2.10 品种(系)、定植期和摘心方案对茶用菊估算亩产量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5种覆盖材料对‘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1.2 田间性状测定
        1.3 化学成分含量测定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对‘滁菊’株高的影响
        2.2 不同覆盖对‘滁菊’冠幅的影响
        2.3 不同覆盖对‘滁菊’茎粗的影响
        2.4 不同覆盖对‘滁菊’分枝数的影响
        2.5 不同覆盖对‘滁菊’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2.6 不同覆盖对‘滁菊’根鲜重的影响
        2.7 不同覆盖对‘滁菊’不同批次采收花数的影响
        2.8 不同覆盖对不同批次‘滁菊’花径的影响
        2.9 不同覆盖对不同批次‘滁菊’单花鲜重的影响
        2.10 不同覆盖对‘滁菊’鲜花产量的影响
        2.11 不同覆盖对‘滁菊’品质的影响
        2.12 不同覆盖‘滁菊’植物学性状与产量性状和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全文结论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大豆的起源类型及分布
        1.1.2 菜用大豆的营养价值及作用
        1.1.3 我国菜用大豆的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菜用大豆的品种选育研究
        1.2.2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2.3 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1.2.4 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
        1.2.5 菜用大豆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讨论
        2.3.1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2.3.2 提高“双高”菜用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
    2.4 本章小结
        2.4.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4.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第三章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测定项目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3.2.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2.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3.2.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3.3 讨论
        3.3.1 选择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的品种
        3.3.2 选配亲本组合时应在不同的类群
        3.3.3 集中考察综合性状因子来提高育种效率
        3.3.4 充分利用性状间的相关性提高选择效率
    3.4 本章小结
        3.4.1 农艺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3.4.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4.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3.4.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第四章 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测定项目
        4.1.3 数据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2.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4.2.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4.2.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4.4.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4.4.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4.4.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4.4.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第五章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2.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2.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5.3.2 菜用大豆不同播期的效益分析
        5.3.3 菜用大豆不同密度的效益分析
    5.4 本章小结
        5.4.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5.4.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4.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第六章 不同氮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6.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2.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6.3.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6.4 本章小结
        6.4.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4.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7.1.2 菜用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综合比较分析
        7.1.3 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分析
    7.2 应用价值或前景分析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中国各省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资源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加工副产物系数取值方法
    1.3 加工副产物量计算方法
    1.4 折算标准煤量计算方法
2 作物加工副产物系数取值
    2.1 稻壳系数
    2.2 玉米芯系数
    2.3 花生壳系数
    2.4 棉籽壳系数
    2.5 甘蔗渣系数
    2.6 甜菜渣系数
3 作物加工副产物量及折算标煤量
    3.1 作物加工副产物的折标煤系数
    3.2 稻壳产量
    3.3 玉米芯产量
    3.4 花生壳产量
    3.5 棉籽壳产量
    3.6 甘蔗渣产量
    3.7 甜菜渣产量
    3.8 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及折标煤总量
4 讨 论
    4.1 作物加工副产物的概念、研究范围和计算方法
    4.2 作物加工副产物系数
    4.3 作物加工副产物数量

(8)宁夏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考察、引进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和引进
    1.1 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种质资源考察
    1.2 法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考察
    1.3 美国小麦种质资源考察
    1.4 澳大利亚小麦种质资源考察
2 国外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
    2.1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直接利用
    2.2 国外小麦种质资源间接利用
    2.3 宁夏冬小麦新品种杂交选育
3 今后目标与发展方向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条件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五、研究方法与手段
    六、创新之处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玉米农家种的继承与改良(传入—1962)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一、玉米引进中国的途径探讨
        二、玉米在中国的传播
        三、玉米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与改良
        一、玉米农家种相关技术的继承
        二、近代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改良创新
        三、金皇后等标志性玉米品种的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农家种改良创新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章 玉米杂交种的创新与曲折演变(1963—1975)
    第一节 杂交玉米栽培技术演变
        一、玉米栽培发展状况及特点
        二、主要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一、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搜集过程
        二、中国玉米种质资源分布
        三、玉米抗病性改良与种质资源利用
        四、中单2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一、"南繁"等异地培育理论的创立与推广
        二、玉米杂种优势技术创新与利用
        三、玉米推广体系的初创与曲折发展
第三章 紧凑型玉米品种的变革与普及利用(1976—1994)
    第一节 紧凑型玉米品种变革的科技基础
        一、现代玉米育种技术的创新
        二、玉米杂交优势群的形成与利用
    第二节 紧凑型玉米的产生与利用
        一、紧凑型玉米的产生
        二、紧凑型玉米品种的效应
        三、掖单13号等标志性玉米品种推广与利用
    第三节 紧凑型玉米栽培与管理技术
        一、紧凑型玉米的栽培技术
        二、紧凑型玉米的管理技术
        三、紧凑型玉米选育栽培的问题与启示
第四章 现代玉米种业产业化的形成与运营机制(1995—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一、玉米种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中国玉米种业体制的转变
        三、玉米品种评定与审(认)定的演变
        四、玉米品种推广体系的推进与创新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一、玉米品种研发体系
        二、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及销售体系
        三、玉米种子行业管理体系
        四、玉米产业组织结构
        五、玉米种业需求及风险控制状况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一、登海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二、北京德农种业公司发展分析
第五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与动因分析
    第一节 玉米种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一、促进玉米产量提高与面积扩大
        二、推动了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三、改变了农业发展模式与经济增长方式
    第二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一、农家品种的评选及品种间杂交种的选育
        二、玉米双交种的培育
        三、玉米单杂交种的培育及其发展
        四、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第三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一、组织玉米育种攻关和改革管理措施
        二、玉米种子工程
        三、知识产权法与植物新品种保护
        四、种子法颁布历程
    第四节 市场因素—玉米消费需求的拉动
        一、市场需求理论分析
        二、玉米市场需求的态势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河11号的选育(论文参考文献)

  • [1]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D]. 牛亚青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2]饲用玉米和饲用高粱生产性能评价[D]. 彭安琪.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3]北方粳稻恢复系C418产量优势QTL定位与资源聚类分析[D]. 李志彬.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4]广西大豆育种四十年进展与展望[J]. 汤复跃,陈渊,韦清源,陈文杰,郭小红,梁江.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2)
  • [5]不同栽培措施对茶用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栾新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6]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贺礼英.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6)
  • [7]中国各省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资源量评估[J]. 郭利磊,王晓玉,陶光灿,谢光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2(06)
  • [8]宁夏国外小麦种质资源考察、引进和利用[J]. 袁汉民,张富国,陈东升,袁海静,王晓亮,亢玲,张维军,何进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2)
  • [9]衡阳农业的一颗金星——记衡阳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林芳仕研究员[J]. 本刊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 2011(08)
  • [10]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研究[D]. 杨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科禾11号的选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