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他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幽灵的困境》,双重他者,身份认同,身份重建
双重他者论文文献综述
黄坚,王冬方[1](2019)在《《幽灵的困境》中双重他者的身份认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加纳戏剧家阿玛·阿塔·艾杜的漂泊生涯为她关注文化身份提供了必要前提。在其代表作《幽灵的困境》中,艾杜通过塑造美国黑人女性尤拉莉亚来演绎女主人公在重返非洲后所遭遇的重重困境。很显然,戏剧创作是艾杜对后殖民语境中文化冲突、身份定位和身份构建等核心问题深入思考的真实反映。在她看来,重建自我身份需从价值观的定位和态度的转变开始。只有如此,"他者"才能摆脱双重身份所带来的尴尬,从而回归自我。(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若琪[2](2019)在《双重“他者”困境下的寻根之旅——探析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的身份认同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虽然拥有双重文化背景,但他从不摆弄亚裔的族群认同,而是以身为一个国际主义的作家来自诩。他的小说题材繁多芜杂,但"记忆"始终贯穿在他创作的主题中,在小说《上海孤儿》中,石黑一雄用其独特的文化视野和写作策略展示了移民作为"他者"个体陷入边缘化文化的身份困境和女性作为"他者"难以冲破父权社会束缚去寻求自我价值的生存困境,石黑一雄试图通过双重"他者"困境下的寻根之旅探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霍国安[3](2019)在《《静静的顿河》中双重“他者”的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静静的顿河》是肖洛霍夫众多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文本。从哥萨克民族身份角度探析葛利高里悲剧性命运的深层原因。他表面游走于白军与红军之间,实质上被当作双重"他者"存在,而这都是葛利高里身份认同失败和哥萨克族群抗争所致,但归根结底还是哥萨克民族身份造成了葛利高里的个人不幸与整个民族的悲剧命运。(本文来源于《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孙霞,陈丹璐[4](2018)在《双重面孔的“他者”——世纪之交新移民文学中的“美国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纪之交,在作者文化自觉精神张扬的心理现实下,新移民文学中的美国人是具有双重面孔的"他者"。这种双重性体现在:他们是趋于美国化的"大陆客",是开始与华人"我"对话的"他者",是离"我"而去的美国情人。此类美国人形象的建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既反映了国人走向世界心态所发生的变化,也为我们反观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阴山学刊》期刊2018年06期)
程頔[5](2018)在《后殖民视角下琼斯双重“他者”的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琼斯皇》是美国戏剧家尤金·奥尼尔一部着名的表现主义戏剧。通过对琼斯一系列心理描写,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由内外双重压迫导致的民族背叛者和白人社会的边缘者这样一个双重"他者",以及处于此种困境中琼斯身份重建的失败。由此揭示出殖民统治下黑人的身份问题和他们扭曲的心灵,以及由此导致的个人及民族悲剧。(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6期)
尚小芳[6](2018)在《双重“他者”的压迫与反抗——《我母亲的自传》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在海外学术界开始异军突起并对其产生影响,是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在理论上对话的结果。且两者都是当今文化研究中反对文化霸权、维护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的少数话语,他们的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肖丽华,2013:16)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关注的最主要的人群是第叁世界女性,研究者将性别与种族共同并列起来,主要探究第叁世界女性的特殊性,旨在维护(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8年11期)
郭晓蕾[7](2017)在《“我”的双重“他者”——《寻找丢失的时间》中意识结构的伦理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找丢失的时间》通过提出两个叙事主语,时间性的"我"和超时间性的"真我",丰富了巴赫金关于"对话"与"复调"美学猜想。"我"的时间性形式必然引致的病理症候是虚构抽象的他者和具象的他人;而"真我"则描画着作为自我构成性前提的、超时间性他者存在的可能。双重他者勾勒出存在的复调形式,同时呈示出自我中可能潜在的对全权式伦理形式的抑制性基因。(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7年06期)
兰秀娟[8](2017)在《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双重“他者”身份的女性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移民作家的严歌苓,其中美双重文化身份背景使她更能够深刻地将两重文化的碰撞在她的作品中展现出来。其次,作为女性作家的严歌苓,其作品中展示出了形形色色的华裔女性形象,这些华人女性在白人文化中被"边缘化",在男权社会中又被排挤,她们在夹缝中努力构建着自己的华裔身份以及作为女性的话语权。本文着眼于研究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女性在西方霸权主义与父权制社会的多重话语霸权下的挣扎与抗争,为新一代华裔女性移民探索构建身份之道。(本文来源于《祖国》期刊2017年16期)
徐建娇[9](2017)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的黑人女性双重他者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玛雅·安吉罗(1928-2014)于1969年出版了她的首部自传体小说一《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玛雅·安吉罗,其幼年名为玛格丽塔·安妮·约翰逊,是着名的当代作家,同时也是一名民权活动家。小说记叙了玛格丽塔在南方种族隔离的小镇斯坦普斯以及北方大城市圣·路易斯安和旧金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小说自问世以来便赢得了不少国内外的学者和批评家的高度评价与赞赏。研究角度主要有美国黑人书写传统,写作手法和技巧,个体成长和主题分析等。虽然对美国黑人女性的双重他者身份的研究已有涉及,但是在其表现、根源和出路方面,尤其是后两者,仍然有进一步解读的空间。非裔民族女性的身份使得她们成为美国主流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她们被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化,成为种族和性别意义上的他者。该论文包括前言、论文主体以及结尾部分。论文主体叁章对黑人女性的双重他者进行了阐释。在前言部分中,论文主要介绍了小说《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及其作者玛雅·安吉罗的重要背景研究,以及对相关文献研究进行综述。论文第一章具体阐释了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黑人女性双重他者身份。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将黑人女性定义为是种族和性别方面的他者。其中,种族意义上的他者表现在白人的偏见、不公正的对待方式和犯罪暴力等方面。性别意义上的他者主要集中在父权制的偏见、家庭的束缚以及人身迫害等方面。论文第二章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方面分析了作品中黑人女性沦为双重他者的缘由。一方面,黑人男性和白人女性不约而同地对黑人女性实施社会孤立,这使得后者处于边缘位置。另一方面,黑人女性缺乏对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与主体自我认知,这导致了她们自我身份的迷失。因此,黑人女性内部的矛盾冲突也是导致其成为双重他者的原因之一。黑人女性的遭遇,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她们自身的因素。论文第叁章着重论述了作品中黑人女性为了摆脱双重他者局面所做的努力和抗争,指出黑人女性展开抗争的叁个方向。在她们对自己的双重他者处境有了清晰的认识之后,她们要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面前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可以在黑人社区和黑人女性同胞那里寻求同盟。除了通过外在力量变强大以外,对于黑人女性来说,真正的立身之本是建立一个崭新的黑人女性形象。黑人女性颠覆双重他者身份的努力并不仅仅停留在反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方面,同黑人社区和黑人女性团结一道是壮大黑人女性力量的一条现实而又可行的途径。而对于黑人女性来说,对自我身份的认可和努力实现经济独立则是颠覆双重他者局面最根本的策略。结尾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并进一步指出,社会原因包括父权制和种族歧视只是导致非裔女性成为双重他者的表面原因,而缺乏对种族身份和自我身份的认可才是黑人女性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深层根源所在。要改变这一不利局面,黑人女性首先要放弃她们被扭曲的立场。然后通过建立民族与性别的自豪感,来增加她们的文化自信和精神独立。同时,要努力突破社会对黑人女性设置的种种障碍,实现经济独立。(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12)
冯小倩[10](2017)在《西方自我对中国他者的双重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二十世纪英国重要作家之一。他曾于1919来到中国并以自身所见所闻为题材,创作了两部作品:《在中国屏风上》和《面纱》。在这两部作品中,毛姆为我们描绘了双重想象下的中国他者形象。本文就这两部作品中的他者形象进行解读,结合毛姆的其他创作,考察作者笔下的中国他者形象以及隐藏在形象背后的作家文化心理。基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定义,本论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毛姆的两部作品、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与方法。第二部分,正文,借用形象学的理论对毛姆两部作品中的他者形象进行细致的文本梳理。以他者(中国环境、人物)及自我(在华西方人)作为双重切入点,解读毛姆对中国他者的双重想象。最后,结论部分,对前文进行概括总结,明确指出毛姆所描写的中国并非是全然真实的中国,而是以“自我”为中心想象出的双面中国,作者的创作意图旨在以这个想象的中国作为载体,一方面流露出西方文化自我确证的优越感,另一方面也寄托着西方文化自我反思与超越的乌托邦愿望。(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6)
双重他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裔英籍小说家石黑一雄虽然拥有双重文化背景,但他从不摆弄亚裔的族群认同,而是以身为一个国际主义的作家来自诩。他的小说题材繁多芜杂,但"记忆"始终贯穿在他创作的主题中,在小说《上海孤儿》中,石黑一雄用其独特的文化视野和写作策略展示了移民作为"他者"个体陷入边缘化文化的身份困境和女性作为"他者"难以冲破父权社会束缚去寻求自我价值的生存困境,石黑一雄试图通过双重"他者"困境下的寻根之旅探讨不同环境下人们的文化身份认同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他者论文参考文献
[1].黄坚,王冬方.《幽灵的困境》中双重他者的身份认同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张若琪.双重“他者”困境下的寻根之旅——探析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的身份认同问题[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3].霍国安.《静静的顿河》中双重“他者”的身份认同[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4].孙霞,陈丹璐.双重面孔的“他者”——世纪之交新移民文学中的“美国人”[J].阴山学刊.2018
[5].程頔.后殖民视角下琼斯双重“他者”的悲剧[J].戏剧之家.2018
[6].尚小芳.双重“他者”的压迫与反抗——《我母亲的自传》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8
[7].郭晓蕾.“我”的双重“他者”——《寻找丢失的时间》中意识结构的伦理价值[J].现代哲学.2017
[8].兰秀娟.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双重“他者”身份的女性书写[J].祖国.2017
[9].徐建娇.《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的黑人女性双重他者地位[D].山东大学.2017
[10].冯小倩.西方自我对中国他者的双重想象[D].西南交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