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瑞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治疗婴儿肺炎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曾子璐,陈宏翔,林能兴[1](2021)在《干扰素治疗麻疹与水痘》文中指出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其本质是一组具有多种功能的活性蛋白质(主要是糖蛋白),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发挥对病毒的复制、播散等过程的阻断作用,同时还能调节非特异和特异免疫,加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麻疹和水痘分别由麻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从口鼻黏膜和(或)眼结膜侵入人体,在体内引起病毒血症,从而引起一序列临床症状,如发热、特征性皮疹等,这两种疾病具有自限性,大多患者病情较轻,且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治疗上以休息、营养、对症支持治疗及预防并发症为主。但在成人、免疫抑制的人群中易发生严重,甚至威胁生命的感染,并且常继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尽早抗病毒治疗,如阿昔洛韦口服或静脉使用。同时临床研究表明,相较于阿昔洛韦治疗,干扰素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临床用药安全,副作用少。
李喜伟,江建,陈宏翔[2](2021)在《干扰素在儿童皮肤疾病中的用药策略》文中提出干扰素在儿科应用广泛,常用于抗病毒、抗肿瘤及调节免疫,对于多种儿科疾病均显示了肯定的疗效、独有的特点和较大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索干扰素在儿童皮肤病领域的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干扰素的分类与作用机制,着重对其在儿童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非特异性炎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探讨了干扰素类药物在儿童中应用的疗效、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旨在加深对干扰素在儿童皮肤疾病中应用的认识。
柴家乐[3](2020)在《桑皮止咳方对RSV感染后咳嗽BALB/c小鼠IL-4、IFN-γ及NGF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桑皮止咳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咳嗽BALB/c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对NGF、IL-4和IFN-γ的影响,探讨桑皮止咳方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咳嗽小鼠模型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桑皮止咳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将96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桑皮止咳方高、中、低3个剂量组,每组16只。除正常组外,均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滴鼻的方法制备BALB/c小鼠感染后咳嗽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共给药2周。观察BALB/c小鼠的一般状态,实验结束后用辣椒素激发小鼠,测定咳嗽次数;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计数;留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IL-4,IFN-γ和NGF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NGF的表达及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IL-4,IFN-γ及NGF的表达水平。结果:1.模型鉴定:与正常组相比,RSV感染组小鼠咳嗽次数增多,BALF中白细胞计数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理改变方面:RSV感染组小鼠肺组织可见气道黏膜增厚,血管及气道周围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正常组小鼠未见明显病理变化,RSV感染后的慢性炎症引起了气道敏感性增高,提示造模成功。2.一般状态:正常组小鼠状态良好,正常活动,皮毛柔顺光泽,进食饮水正常;模型组状态最差,精神欠佳,皮毛凌乱,光泽减少,进食量减少;其他各治疗组较模型组均有所改善。3.咳嗽次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咳嗽次数显着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各药物干预组与较模型组相比有不同程度减低,除桑皮止咳方低剂量组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桑皮止咳方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改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中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肺组织病理改变方面:正常组小鼠肺组织无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气管管腔狭窄,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增厚;各药物干预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减轻。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计数:在实验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BALF中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皮止咳方高、中剂量组、孟鲁司特钠组中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不同程度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低剂量组白细胞计数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低剂量组单核巨噬细胞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桑皮止咳方组白细胞数均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高剂量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中剂量组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中剂量组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改变,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6.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4、IFN-γ、NGF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4、NGF含量增多,IFN-γ含量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桑皮止咳方高、中剂量组,孟鲁司特钠组IL-4、NGF的含量降低,IFN-γ的含量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低剂量组IL-4、NGF、IFN-γ改变,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孟鲁司特钠组相比,桑皮止咳方高剂量组中IL-4、IFN-γ、NGF的含量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中剂量组IFN-γ减低、NGF增多,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IL-4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7.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NGF的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中NGF表示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干预组NGF平均光密度降低,除桑皮止咳方低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桑皮止咳方高、中剂量组NGF表达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8.RT-PCR法检测肺组织IL-4、IFN-γ、NGFm RNA的表达相对定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IL-4、NGFm RNA表达显着增多,IFN-γm RNA表达显着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较,各药物干预组IL-4、NGFm RNA表达均降低,IFN-γm RNA表达均增多,除桑皮止咳方低剂量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孟鲁司特钠组比较,桑皮止咳方高剂量组IL-4、IFN-γ、NGFm RNA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桑皮止咳方中剂量组中IFN-γm RNA表达显着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IL-4、NGFm RNA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桑皮止咳方对RSV感染后咳嗽小鼠的一般状态,咳嗽症状,BALF中炎性细胞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桑皮止咳方治疗RSV感染后咳嗽小鼠可能是通能下调NGF的表达,降低了IL-4的表达,增高了IFN-γ的表达,改善RSV感染后咳嗽小鼠的慢性气道炎症。
蒋维[4](2020)在《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以凉膈散加减方为主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中医临床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选取68例符合标准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予口服凉膈散加减方免煎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两组患儿37.2<体温<38.5℃时均予物理降温,体温≥38.5℃时联合口服泰诺林退热。服药6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进行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纳入68例患儿,脱落2例,实际有效病例66例,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主症次症积分对比均无明显差异。治疗6天后,两组患儿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均有改善,退热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改善咽部充血、咽痛、饮食减少、口臭、大便性状的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安全性评价: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研究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凉膈散加减方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均有效,前者在改善咽部充血、咽痛、饮食减少、口臭、大便性状等次要症状及缩短发热时间上优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临床可推广运用。
周花萍,吴红卫[5](2020)在《雾化吸入IFN-α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索IFN-α(IFN-α)在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儿童病毒性疾病中的作用,为IFN-α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取与IFN-α相关的数据。结果目前尚缺乏IFN-α治疗NCP临床研究数据,IFN-α对SRAS的疗效尚未肯定,对MERS的最佳治疗方法仍未达成共识。但在儿童病毒性疾病中,雾化吸入IFN-α具有作用迅速、疗效可靠、用药剂量小、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我国儿童中广泛应用。结论目前尚无NCP的特效药,IFN-α对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方姗姗,荣道香,刘继秀,彭万胜,周瑞[6](2019)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与相关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9%氯化钠(1 mL)治疗;观察组采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与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分析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喘息消失时间为(4.82±0.93)d,咳嗽消失时间为(2.85±0.76)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12±0.96)d,住院时间为(7.65±1.36)d;对照组喘息消失时间为(5.37±0.12)d,咳嗽消失时间为(3.42±1.1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6.73±1.13)d,住院时间为(8.43±1.52)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王鑫瑞,张天锡,王德民,王红,杨敏,李峰,冯帅[7](2020)在《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核糖核酸(RNA)病毒,该病毒经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属副黏液病毒科,是引起婴儿、老年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虽然一直致力于研究预防和治疗RSV的药物,但在RSV感染患者中,仍有很高的医疗需要未得到满足,目前尚无专门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唯一被批准的用于预防和治疗RSV的药物是帕利珠和利巴韦林,但前者必须预防性使用,且主要用于高危患儿;后者疗效不显着,甚至有的患儿出现气道痉挛的情况。因此,急需提出新的预防和治疗RSV的方法。近年来,中药在抗RSV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并且中药的毒副作用小、较少产生耐药性、具有广谱抗病毒等优势;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也在不断开发新的抗RSV的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已经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延长了半衰期并降低了成本,如融合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等。本文从中药、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方面综述了抗RSV的药物研究进展,为抗RSV的新药研发和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奠定基础。
房金玉[8](2019)在《α-2b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雾化吸入α-2b干扰素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免疫学指标的考察研究,评价α-2b干扰素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我院儿科于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的时间,流涎及咽痛消失时间,咽腭弓、悬雍垂、软腭弓等处疱疹及溃疡消退时间,患儿饮食状况,患儿精神状况,平均住院日,血清炎性介质(IL-6、IL-10、TNF-α),血清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M、Ig A),总有效率的变化情况。对各结果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不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儿体温降至正常范围时间比较发现,对照组1~3天内恢复至正常体温者31例,3天以上者69例,平均5.2±2.2天;观察组1~3天内恢复至正常体温者57例,3天以上者43例,平均3.1±1.7天;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体温的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患儿流涎消失时间为2.55±0.97天,观察组为1.60±0.73天,观察组患儿流涎消失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咽痛消失时间为2.82±1.14天,观察组为1.91±0.81天,观察组患儿咽痛消失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为3.47±1.41天,观察组为2.32±0.83天,观察组患儿疱疹消退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3天内饮食恢复正常者为33%,观察组为57%,观察组患儿饮食恢复时间显着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3天内精神状况恢复正常者为39%,观察组为65%,观察组患儿饮食恢复时间显着快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3天以下的患儿为25例,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在3天以下者为12例,住院时间为4~6天的患儿观察组为57例,对照组为39例,住院时间6天以上者对照组为49例,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天以上者为18例。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儿血清炎性介质(IL-6、IL-10、TNF-α)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炎性介质水平均较高,但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性介质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儿炎性介质水平降低更大,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6)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水平比较发现,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3种免疫球蛋白变化趋势均相同,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3种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7)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7%,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的治愈人数和显效人数均显着多于对照组(P<0.05)。(8)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显示对照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共5例,其中3例为皮肤过敏,1例为恶心、1例为呕吐;观察组患儿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例表现为流鼻涕,1例表现为恶心。结论(1)应用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缓解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2)应用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够有效调节患儿体内炎性介质和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达到较基础治疗更好的效果。(3)应用α-2b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够缩短患儿的病程,提高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申昆玲,尚云晓,张国成,徐保平,符州,曹玲,潘家华,农光民,刘长山,孙新,安淑华,刘瀚旻,李兴旺,蒋荣猛,郝创利,王莹[9](2018)在《α干扰素在儿科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表明干扰素(IFN)是一类具有广谱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调节活性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家族,根据结合受体不同,可以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1],其中,Ⅰ型IFN(主要为α/βIFN)在机体控制病毒感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自然情况下,α干扰素(IFNα)是人类应对病毒感染非常重要的免疫保护性细胞因子[2],其可诱导同种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形成抗病毒状态,限制病毒的进一步复制和
张慧洁,闫会丽[10](2018)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干扰素辅助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经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干扰素辅助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66例研究对象均为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儿科住院的病毒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予空气压缩泵驱动雾化吸入干扰素。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显着高于对照组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肺部罗音消失、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干扰素辅助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二、百瑞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治疗婴儿肺炎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瑞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治疗婴儿肺炎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干扰素治疗麻疹与水痘(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扰素简介 |
1.1 干扰素的结构及分类 |
1.2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 |
2 干扰素治疗麻疹 |
2.1 麻疹的发病机制 |
2.2 麻疹治疗现状 |
2.3 干扰素在麻疹中的应用 |
3 干扰素治疗水痘 |
3.1 水痘的发病机制 |
3.2 水痘治疗现状 |
3.3 干扰素在水痘治疗中的应用 |
4 总结 |
(2)干扰素在儿童皮肤疾病中的用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干扰素分类、机制、作用 |
2 干扰素在儿童病毒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
2.1 单纯疱疹 |
2.2 水痘、带状疱疹 |
2.3 疣 |
2.3.1 寻常疣 |
2.3.2 扁平疣 |
2.3.3 尖锐湿疣 |
2.4 传染性软疣 |
2.5 手足口病 |
3 干扰素在儿童皮肤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
3.1 血管瘤 |
3.2 瘢痕疙瘩 |
3.3 黑色素瘤 |
3 干扰素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应用 |
4 干扰素在儿童慢性肉芽肿病中的应用 |
5 干扰素的副作用与禁忌证 |
6 干扰素使用的注意事项 |
7 小结 |
(3)桑皮止咳方对RSV感染后咳嗽BALB/c小鼠IL-4、IFN-γ及NGF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呼吸道合胞病毒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概况 |
1.古代中医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2.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
1.现代医学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 |
2.现代医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研究进展 |
3.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1.2 分组及对照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脱落标准 |
1.8 脱落病例处理 |
1.9 中止试验标准 |
2.治疗方案 |
2.1 观察组治疗方案 |
2.2 对照组治疗方案 |
2.3 其他治疗 |
2.4 疗程 |
2.5 试验注意事项 |
3.临床观察 |
3.1 观察方法 |
3.2 观察项目 |
3.3 疗效评定标准 |
3.4 统计分析方法 |
3.5 技术路线图 |
4.统计结果与分析 |
4.1 病例收集情况 |
4.2 基本情况分析 |
4.3 疗效分析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5.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
6.失访脱落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1.选题依据 |
2.凉膈散加减方立题依据 |
3.凉膈散加减方的组成方药及方义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二 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雾化吸入IFN-α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IFN-α在COVID-19中的用法以及推荐情况 |
2 IFN-α在SARS中的用法及疗效 |
3 IFN-α在MERS中的用法及疗效 |
4 雾化IFN-α1b的体内参数 |
4.1 雾化吸入IFN-α1b的生物学活性与粒径及安全性 |
4.2 雾化吸入IFN-α1b体内分布及代谢途径(动物实验) |
5 雾化IFN-α在儿童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
6 小结与展望 |
(6)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护理方法 |
1.4 雾化吸入方法 |
1.5 疗效评价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7)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 |
1.1 中药单体 |
1.1.1 调节免疫和信号通路 |
1.1.1. 1 白藜芦醇 |
1.1.1. 2 黄芩苷 |
1.1.2 抑制RSV复制 |
1.1.2. 1 异荭草苷 |
1.1.2. 2 西瑞香素 |
1.1.3 其他 |
1.2 单味中药 |
1.2.1 抑制RSV的吸附 |
1.2.1. 1 葛根 |
1.2.1. 2 肉桂 |
1.2.2 抑制RSV的穿入 |
1.2.2. 1 紫锥菊 |
1.2.2. 2 板蓝根 |
1.2.3 抑制RSV的复制 |
1.2.3. 1 黄连 |
1.2.3. 2 金银花 |
1.2.4 其他 |
1.3中药复方 |
1.3.1 清热解毒 |
1.3.2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
1.3.3 活血化瘀 |
1.3.4 益气解毒 |
2 生物药物 |
2.1 单克隆抗体 |
2.1.1 帕利珠单抗 |
2.1.2 ALX-0171 |
2.1.3 REGN2222 |
2.2 核苷酸抑制剂 |
2.3干扰素 |
2.4 丙种球蛋白 |
3 化学药物 |
3.1 融合抑制剂 |
3.1.1 GS-5806 |
3.1.2 JNJ-2408068 |
3.2 利巴韦林 |
4 讨论 |
(8)α-2b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疱疹性咽峡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干扰素辅助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
2.2 |
2.3 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四、百瑞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治疗婴儿肺炎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扰素治疗麻疹与水痘[J]. 曾子璐,陈宏翔,林能兴. 皮肤科学通报, 2021(06)
- [2]干扰素在儿童皮肤疾病中的用药策略[J]. 李喜伟,江建,陈宏翔. 皮肤科学通报, 2021(06)
- [3]桑皮止咳方对RSV感染后咳嗽BALB/c小鼠IL-4、IFN-γ及NGF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 柴家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凉膈散加减方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脾胃积热证)的临床观察[D]. 蒋维.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雾化吸入IFN-α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周花萍,吴红卫. 今日药学, 2020(03)
- [6]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方姗姗,荣道香,刘继秀,彭万胜,周瑞. 中华全科医学, 2019(11)
- [7]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物研究进展[J]. 王鑫瑞,张天锡,王德民,王红,杨敏,李峰,冯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05)
- [8]α-2b干扰素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临床研究[D]. 房金玉.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19
- [9]α干扰素在儿科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 申昆玲,尚云晓,张国成,徐保平,符州,曹玲,潘家华,农光民,刘长山,孙新,安淑华,刘瀚旻,李兴旺,蒋荣猛,郝创利,王莹.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8(17)
- [10]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干扰素辅助治疗婴儿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 张慧洁,闫会丽. 海峡药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