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空间规划论文-张高攀,张一飞,杜锐

物质空间规划论文-张高攀,张一飞,杜锐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质空间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村镇体系,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规划

物质空间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张高攀,张一飞,杜锐[1](2018)在《能源景观理论在我国寒地村镇体系生物质能空间规划中的探索——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景观理论主张从能源规划与城乡规划交叉研究的视角出发,运用GIS工具对生物质能发展用地规划选址进行量化分析,建设一系列由生物质热电联产电厂为基本构成单位的生物质能发展网络,以提高村镇体系发展生物质能的整体效率。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通过运用Arcgis工具对村镇密度、人口密度进行多层次分析,探求电厂选址、服务范围、产能量级等影响参数间的相关规律,从而建立能最大化提升整体能源利用效率的非均布式多产能量级生物质能发展网络。(本文来源于《城市住宅》期刊2018年02期)

门坤玲,鲁晓军,翁一峰[2](2016)在《转型环境下新城区物质空间规划的改进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城区过大的空间尺度与过度机动化的共同作用,导致人性化缺失和土地浪费。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导向、发展方式和规划设计手段的价值理念偏差。文章立足转型视角,从规划设计和政策机制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建立健康的规划设计方法、调整城市新区开发体制机制的优化策略。(本文来源于《城乡规划》期刊2016年01期)

曹沁霖[3](2016)在《基于符号学的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空间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记忆与财富,包含着人类的情感共鸣与本民族的文化认同,节庆是一类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与节庆相关的传统风俗、礼仪、活动、游戏、习惯等方面,对空间的要求各不相同,是传统生活方式中最有特点的部分。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缺乏有针对性的节庆类非遗的保护方法。一方面,只是关注传统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本身的保护,没有落实到节庆以外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只是关注传统节庆活动的专用空间,没有考虑传统节庆空间与日益现代化的城乡空间之间的结合。实际上,节庆空间与日常生活空间的要求产生矛盾,而空间的脱节势必导致传承的困难,当节庆活动无法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保护传承就很难持久。本文基于符号学的方法,对承载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空间进行分析与规划设计研究,通过与片区日常活动和空间系统一体化的途径,寻找节庆类非遗保护传承的新思路、新方法。论文总结了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特点与空间要求,利用符号学分析了节庆类非遗活动与空间主题的关联性,从而建立了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空间的概念,进而将主题空间纳入所在片区空间系统中,使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片区的特色空间主题,实现片区空间系统的一体化,并将节庆活动与日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扩大了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路径。最后,论文以苏州轧神仙活动与所在的石路商圈为例,探讨了石路商圈以轧神仙为主题的特色主题空间系统建立,并落实到片区主题空间系统规划设计中。(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6-06-01)

吕芳青,夏海山[4](2015)在《从物质空间规划到公众参与——以英国斯普林希尔合作生态住区论智慧社区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传统经典的"邻里"概念作为社区设计的核心元素,合作居住的必要性、内在合理件及建设开发规律即为引导居民充分参与到社区的共建过程中。本文选取英国首个新建合作居住社区斯普林希尔,从社区社会环境智慧化、物质空间环境人性化和自然环境生态化分析社区如何引导居民共同参与到社区共建中,为我国开展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相应的设计思路与启发。(本文来源于《世界建筑》期刊2015年08期)

张园园[5](2014)在《非物质空间规划在城市社区服务设施体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城市出现"千城一面"、缺少性格的问题。近期中央"新型城镇化"的新目标要求以人为本,城市要传承文化历史、地域特色、民族特点。在这个新要求下,"人情味"、"人文气息"等非物质范畴的概念正在逐渐成为行业新风潮。本文提出"非物质空间规划"这一范畴,分析了产生城市现有弊端可能的原因,并试图探索从社区体系规划的崭新视角提升城市人文品质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城市地理》期刊2014年22期)

于兆华[6](2015)在《基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的内涝的防治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内涝问题。本文通过对城市内涝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问题的分析,阐述了一些解决策略。(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15年01期)

张一飞,赵天宇,马克尼[7](2014)在《能源景观视角下的空间规划改进探讨——以黑龙江生物质能发展策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源景观"是综合考虑能源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研究理念,主旨是量化可再生能源载体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空间规划及调控政策、激励机制、财政支持等手段对可再生能源生产用地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进行优化。运用"能源景观"方法体系来从空间规划层面对能源规划加以引导与控制,通过生产潜能分析、能源供需分析、时空变异预测构建基于能源规划和空间规划交叉研究的空间规划改进策略,能够改变黑龙江生物质能丰富但利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优化生物质能消费结构,间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基于生产潜能分析确立黑龙江生物质能发展定位,在德国、奥地利案例经验基础上建立居民定居点与运输成本关系模型,构建生物质能生产用地布局模式。(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14年09期)

金俊,雍玉洁,白鹭飞[8](2014)在《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杭州良渚文化村的实地考察与体验,从规划策略、建筑空间、景观设施3个层次探索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的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空间优化策略。并指出,社区的营建在空间上表现为通过作为载体的物质空间的催化作用塑造现代地缘关系,物质空间规划对于居住社区营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杨东峰[9](2012)在《可持续城市形态:物质空间规划价值的重新发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持续城市形态作为当前西方规划学界的热点理论议题之一,正在推动着空间规划价值的重新发现。可持续城市形态是一个十分复杂且充满争议性的新概念,不仅包括了紧凑度、可持续交通、密度、用地功能混合、多样性、太阳能设计、绿化等设计要素,而且形成了紧凑城市、生态城市和多中心城市等典型的实践模式。当前可持续城市形态的理论探索面临着目标有效性、社会接受度和现实操作性等难题,这将成为今后研究的基本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名城》期刊2012年11期)

孙洁[10](2012)在《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角度浅谈内涝的防治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内涝灾害日趋严重。频繁的城市内涝灾害造成了城市社区被淹.交通瘫痪、人员伤亡及严重的财产损失。本文试图从暴雨产生-降雨过程-雨水汇集-内涝形成四个过程综合分析内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热量集聚导致夏季暴雨频发、雨量增大;城市下垫面条件的改变造成雨水的不合理集聚;城市排水系统的脆弱造成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城市防灾系统应急救灾保障不足。进而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的角度,以城市空间结构的组团化,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化,城市绿地、道路、排水、防灾系统的科学化六个方面,提出防治内涝灾害的有效策略。(本文来源于《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期刊2012-10-17)

物质空间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城区过大的空间尺度与过度机动化的共同作用,导致人性化缺失和土地浪费。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导向、发展方式和规划设计手段的价值理念偏差。文章立足转型视角,从规划设计和政策机制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建立健康的规划设计方法、调整城市新区开发体制机制的优化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质空间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1].张高攀,张一飞,杜锐.能源景观理论在我国寒地村镇体系生物质能空间规划中的探索——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J].城市住宅.2018

[2].门坤玲,鲁晓军,翁一峰.转型环境下新城区物质空间规划的改进策略[J].城乡规划.2016

[3].曹沁霖.基于符号学的节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空间规划[D].苏州科技大学.2016

[4].吕芳青,夏海山.从物质空间规划到公众参与——以英国斯普林希尔合作生态住区论智慧社区规划[J].世界建筑.2015

[5].张园园.非物质空间规划在城市社区服务设施体系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4

[6].于兆华.基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的内涝的防治策略分析[J].硅谷.2015

[7].张一飞,赵天宇,马克尼.能源景观视角下的空间规划改进探讨——以黑龙江生物质能发展策略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4

[8].金俊,雍玉洁,白鹭飞.物质空间规划与居住社区营建——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J].现代城市研究.2014

[9].杨东峰.可持续城市形态:物质空间规划价值的重新发现[J].中国名城.2012

[10].孙洁.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角度浅谈内涝的防治策略[C].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12

标签:;  ;  ;  ;  

物质空间规划论文-张高攀,张一飞,杜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