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和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素养,审美素养,和谐性,新媒体美育
审美和谐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孟丝琦[1](2019)在《试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与审美素养的和谐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已成为网络媒介消费的重要力量。但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信息掌控能力缺失问题也愈发明显,主要表现为信息选择与批判性认识能力欠缺、新媒体道德素养欠缺、信息理解和创造力欠缺等。由于新媒体素养和审美素养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和谐性及交融性,全面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就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形成符合新媒体环境发展趋势的美育大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李雪莲[2](2019)在《论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所蕴含的美学内涵十分显着,是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学科载体。以音乐为载体,实施审美教育,能够强化个体审美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对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音乐审美教育,在人的和谐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本文来源于《艺术评鉴》期刊2019年03期)
谷会敏[3](2018)在《红山文化玉器审美中的和谐美表达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红山文化起源于五六千年前,是当前东北地区最具有考古学价值的新时期时代的文化,红山文化孕育出具有多种造型的玉器,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从其历史价值来说是十分珍贵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红山文化玉器中的和谐美在今天依然具有很高的现实价值。文章主要从红山文化起源和玉器分类说起,介绍了和谐美的理论价值,最后从造型和功能上分析了红山玉器的和谐美表达。(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8年12期)
陈大德[4](2018)在《现代性语境中审美教育的和谐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现代性话语霸权的环境中,审美教育对人类精神的安寄,对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意义显得日益重要。审美教育使人类各种心理要素达到自由和谐的状态,从而达到心灵的和谐。总之,审美教育对舒缓紧张情绪、解决对立和冲突造成的不良情绪,实现人类本体价值的和谐与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21期)
田丹[5](2018)在《朱子生态和谐理念与闽北古民居生态休闲审美之伦理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朱子生态和谐理念主要包括:"性命双修"的身心和谐理念、"礼以节人"的人际和谐理念、"德礼为主,政刑为辅"的社会和谐理念、"天人一理"的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朱子的这些生态和谐理念在闽北古民居生态休闲审美的诸多方面得以呈现。对其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是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构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彭鸿舜[6](2018)在《高职语文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院校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的养成,尚未重视人文精神素质的养成。高职教学并不只是重视技术与技能的实际教学,一定要施行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实际教学,其培养的是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才。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审美教学,是组成和谐人格中不能缺少的关键方式与策略。高职语文教材中的做了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彰显了很多美感,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找到美,并且创造美,逐渐养成学生的和谐人格。(本文来源于《东方藏品》期刊2018年05期)
李媛媛[7](2017)在《关于中国人和谐颜面唇部审美位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建立叁维数学模型,对比研究中国人不同性别间和谐颜面平均脸,探讨审美面型中唇位置的性别差异。方法自多所高校征求18-30岁间身体健康的2027名志愿者(男性1077名,女性950名),照片评分筛选出男性112例,女性103例,作为受认可的和谐颜面结构最终样本。叁维激光扫描面部获得点云数据后,数学建模分别建立男性和女性和谐颜面平均脸模型。进行形态对比与数据测量分析。结果以E线、H线作为参考,不同性别上下唇凸点到E线、H线的差异性并不明显。以过鼻下点Sn的TVL作为参考线,女性下唇比男性更为前凸。以过鼻颊连接点的垂线acjp作为参考依据时,男性的sn点位置较女性靠前(male:11.8±2.2,female:8.9±2.1),故唇的整体凸度比女性明显,有凸面型的趋势。与之相比,女性和谐颜面结构更倾向于直面型。结论对于中国人而言,男性和女性的唇部位置审美存在性别差异,但由于鼻尖的个体高度以及鼻下点的矢状向位置差异,E线和H线指标并不敏感。(本文来源于《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7-09-17)
曹仁花[8](2017)在《审美入境 和谐对话——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教学的经典意义就是进入特定情境,学生在与情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会学习。相对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习对"境"的依赖更为直接和重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尽可能进入作者所描述的特定情境中,可运用艺术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方法,再现作者创作时的情境,研学构造这一情境的语言,通过这一情境所表现出来的哲理、意蕴、美感,动情共鸣,体验感悟,创造拓展,从而产生情趣、美趣和谐趣的综合效应,做到以美(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7年27期)
菲拉托夫·叶戈尔[9](2017)在《《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的翻译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第叁章)的汉译俄翻译文本为依托。这本书是北京大学张法教授的着作,2010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对完成翻译的材料加以分析;第二部分则是翻译实践,以第叁章《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为翻译材料,字量约1万字。本论文包括叁章。第一章是《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译前准备,笔者研究文献资料查找、翻译时间计划等问题。第二章是《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翻译策略,包括:词汇的翻译策略,描述词义的具体化、同义词选择、词的搭配能力等问题;句子的翻译方法,描述增译、减译、换译等翻译方法。第叁章是《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翻译过程总结,描述笔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7-03-10)
王毓东[10](2016)在《浅谈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美育亦称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既是感性教育、趣味教育,又是人格教育,它在解放感性、引导趣味以及培养人格方面,教育落到实处。(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6年17期)
审美和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学科,所蕴含的美学内涵十分显着,是实现审美教育的重要学科载体。以音乐为载体,实施审美教育,能够强化个体审美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对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音乐审美教育,在人的和谐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教育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和谐论文参考文献
[1].张建,孟丝琦.试论大学生新媒体素养与审美素养的和谐发展[J].中国美学研究.2019
[2].李雪莲.论音乐审美教育对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9
[3].谷会敏.红山文化玉器审美中的和谐美表达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
[4].陈大德.现代性语境中审美教育的和谐思想[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
[5].田丹.朱子生态和谐理念与闽北古民居生态休闲审美之伦理建构[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
[6].彭鸿舜.高职语文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培育[J].东方藏品.2018
[7].李媛媛.关于中国人和谐颜面唇部审美位置的研究[C].2017年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7
[8].曹仁花.审美入境和谐对话——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J].科普童话.2017
[9].菲拉托夫·叶戈尔.《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的翻译报告[D].黑龙江大学.2017
[10].王毓东.浅谈历史课的审美教育与学生和谐人格的发展[J].青春岁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