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水拒油性能论文-龙晶,沈兰萍

拒水拒油性能论文-龙晶,沈兰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拒水拒油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拒水整理,拒油整理,拒水性,拒油性

拒水拒油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龙晶,沈兰萍[1](2019)在《织物紧度对拒水拒油型保暖织物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环保型拒水拒油整理剂SK-1005和交联剂SK-FM对腈纶膨体纱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开发出5种相同织物组织、不同紧度的拒水拒油型保暖织物,并对其拒水性、拒油性、耐久性和保暖性能进行测试,探究织物紧度对拒水拒油型保暖织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紧度织物的拒水拒油等级和保暖性均能满足服用性能的要求,当织物总紧度为85%时,织物的综合性能最佳。(本文来源于《印染》期刊2019年11期)

徐林[2](2018)在《拒水拒油防污汽车内饰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汽车内饰材料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不同于传统服用纺织品,汽车内饰涤纶织物需具备拒水、拒油、防污、自清洁、耐水洗、耐磨等功能。但是,目前汽车内饰纺织品不具备上述综合性能,且拒水拒油整理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整理工艺繁琐以及拒油性能不理想等问题。本论文结合绿色环保的等离子处理技术、仿生技术以及纳米技术,采用了多种途径制备拒水拒油防污涤纶织物,并对整理后织物的超疏水性能以及其他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首先,采用通过碱减量预处理涤纶纤维表面产生刻蚀并增加其化学活性,然后采用氟硅烷对涤纶织物进行低表面能处理。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微观形貌、润湿性、拒油性、耐污性、特征官能团、白度、透气透湿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整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有刻蚀沟槽,并且有明显均匀的颗粒附着。碱减量-氟硅烷联合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接触角随着NaOH质量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有所降低的趋势。碱减量-氟硅烷联合处理后涤纶织物表面静态水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52.5°,滚动角为9.8°,达到超级疏水的效果。拒油等级达到5级,耐污等级达到5级。红外光谱测试(FT-IR)表明,碱减量-氟硅烷联合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存在-CH_(3、)-CF_2-和Si-O等基团,表明碱减量预处理后,在涤纶纤维表面引入了活性基团,使材料表面活化,当与氟硅烷联合整理时会促进材料表面对低表面能整理剂的吸附。联合整理对织物的白度、透湿性和透气性无明显影响,基本保持了织物原有的相关性能。其次,通过在涤纶纤维表面构筑TiO_2微纳米结构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采用溶胶-水热法在涤纶纤维表面原位生成纳米TiO_2,然后用氟硅烷整理剂修饰纳米TiO_2,赋予织物极低的表面能,以制备拒水拒油涤纶织物。XRD测试表明,涤纶纤维表面生成了锐钛矿相结构的纳米TiO_2。SEM测试表明,原位生成纳米TiO_2后的涤纶纤维表面有大量的微纳米级的TiO_2结构,经原位生成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涤纶纤维表面有明显的超疏水涂层。耐水洗测试表明,经过30次标准洗涤后,涤纶织物的接触角由153°降低到144.5°,表明其仍具备较优良的拒水性能。通过集灰试验表明原位生成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涤纶织物具备自清洁能力,耐污等级达到5级。EDS和mapping测试证明,联合整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存在Ti、F和Si元素。FT-IR测试表明,整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存在-CH_(3、)-CF_2-、Si-O和Ti-O基团,表明原位生成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的涤纶织物表面存在纳米TiO_2和含氟低表面能物质。抗紫外线性能测试,在UVA段,对比涤纶织物原样,整理后的织物平均紫外线透过率由3.07%下降到0.63%,证明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的涤纶织物抗紫外性能改善。最后,采用氩气常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涤纶织物,整理后的涤纶织物获得超疏水性能。SEM测试表明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的涤纶纤维表面有明显的整理剂附着,而直接采用超疏水整理剂进行表面整理的涤纶织物表面并未产生显着变化。静态水接触角测试表明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后涤纶织物的接触角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备优良的拒水拒油防污性能。当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2 min时,涤纶织物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52°和9.6°,拒油等级为6级,耐污等级为5级。ED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单独使用氟硅烷整理剂整理涤纶织物,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具有更多的F元素和Si元素,证明等离子体预处理有利于超疏水整理剂在涤纶织物表面的沉积。耐磨性能测试表明,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经历1500圈磨损后,其表面的接触角为130°。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的涤纶织物的白度、透气性和透湿性无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南通大学》期刊2018-03-26)

渠少波,蔡再生,徐壁,王庆淼[3](2017)在《拒水拒油超双疏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超双疏表面由于它优越的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制备超双疏表面的方法大都较复杂,介绍了一种简单的制备超双疏的方法。利用SiO_2凝胶粒子的叁维多孔网络结构及1H,1H,2H,2H-十叁氟辛基叁甲氧基硅烷的低表面能特性合成了一种功能整理剂,通过浸轧烘的方式将该整理剂处理涤纶织物。借助电子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接触角测试仪等手段对整理后纺织品的形貌、化学组成与润湿性能进行表征。水、乙二醇、十六烷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55.2°、150.8°、138.5°和2°、7°、9°。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有超双疏性、好的机械稳定性和耐强酸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染整技术》期刊2017年11期)

刘先锋,陈美玉,李丹曦,李向红[4](2016)在《芳砜纶织物及其拒油拒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芳砜纶织物功能性突出,但系统性研究较少。本文基于芳砜纶纱线设计系列工艺编织成织物,对织物进行拒水拒油工艺、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性、透气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PC-6整理剂浓度为50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min,HPC-4交联剂的浓度为20g/L时,工艺最佳,且对未整理织物的阻燃性、透气性无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 叁品建设构建纺织产业一带一路新格局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4)

李素勤[5](2015)在《聚苯硫醚滤料拒水拒油及抗氧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苯硫醚(PPS)是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阻燃及优良机械性能的热塑性聚合物,因此其非织造过滤材料在高温烟气除尘领域中应用广泛。高温烟气中常含有较多的氧气,在高温氧气长时间的作用下PPS滤料更易被氧化,导致大分子链断裂,纤维损坏。同时,当烟气含湿较高时,烟气中的氧化性气体易与水蒸气结合,在纤维表面凝结成酸露,使PPS纤维被氧化腐蚀,从而导致滤袋破损、失效。另外,当烟气中含有油雾、油滴时,其易与烟尘等物质粘结在滤料表面,造成清灰不便,影响过滤效率,缩短滤料的使用寿命。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提高PPS滤料的拒水拒油及抗氧化性能,减少液滴(酸露、油滴等)在纤维表面的附着,减轻腐蚀作用,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在科研和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PPS过滤材料进行拒水拒油整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优的整理工艺为:整理剂浓度为40g/L、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5min,并对整理后的滤料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整理后的PPS滤料具有优良的拒水拒油性,同时其抗氧化性能也有较小的改善。为进一步提高PPS滤料的抗氧化性,在拒水拒油整理剂中,加入一定量的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分散液及粘合剂等,并通过SEM、抗氧化性、拒水拒油性、过滤性能等测试,得出较为合理的整理工艺为:复合整理剂浓度70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5min。采用PTFE树脂分散液为涂层剂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发泡剂、粘合剂等,对PPS过滤材料进行表面发泡涂层处理,研究了涂层对滤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SEM测试表明,发泡涂层后的PPS滤料表面形成了一层均匀的多孔结构。同时滤料经发泡涂层整理后,PPS滤料的抗氧化性提升较小,过滤性能有所提高,孔径的尺寸也变得更小。滤料的耐磨性测试结果表明,涂层后滤料的耐磨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拒水拒油测试表明,发泡涂层滤料不具有拒水拒油性。综合各试验结果,PPS滤料拒水拒油整理较优工艺为:拒水拒油剂浓度40g/L,轧余率为80%-85%左右,预烘为90×3mm,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5min;抗氧化整理较优工艺为:复合整理剂浓度为70g/L,轧余率为80%-90%左右,预烘为90x3min,焙烘温度为180℃,焙烘时间为5min;PPS滤料的发泡涂层工艺:发泡温度为160℃-170℃,发泡比约为1:4,预烘为80℃x2min,焙烘温度为140℃,焙烘时间为3min。(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5-12-01)

邓瑾妮,郑朝晖,丁小斌[6](2015)在《短氟碳链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拒水拒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全氟己基酯为原料,与其他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其中引入长链丙烯酸酯单体以及交联单体,合成了具有环境友好型的短氟碳链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考察了乳化剂、引发剂及含氟单体用量对乳液聚合转化率和凝胶率的影响;研究了短氟碳链含氟单体和交联单体用量以及长链丙烯酸酯单体种类和用量对其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系统探究了此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粒径及经此聚合物处理后的纺织物材料表面接触角等因素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交联单体可有效提高氟链段在表面的稳定性,在交联单体为1%时,60%的含氟单体加入可使整个体系达到较好的拒水拒油性能;同时,将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作为聚合单体,可有效提高短氟碳链向表面的迁移性,在其加入量为15%时,加入50%含量的短氟碳链含氟丙烯酸酯其体系便可达到拒水6级,拒油9级;而经此含氟乳液处理过的纺织物表面接触角达120°(水)和107°(二氯甲烷),且接触角随聚合物乳液粒径的降低而不断提高。(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5年10期)

刘先锋,陈美玉,李丹曦,李向红[7](2015)在《芳砜纶织物及其拒油拒水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芳砜纶混纺纱线与镀银纤维织成织物,对织物进行了拒水拒油整理,研究了整理后织物的阻燃性和透气性,结果表明:当HPC-6整理剂质量浓度为50 g/L,HPC-4交联剂质量浓度为20 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1 min时,拒水拒油整理工艺最佳,且对织物的阻燃性和透气性无影响。(本文来源于《合成纤维》期刊2015年07期)

李会改,万明,刘先锋[8](2015)在《基于芳砜纶的拒水拒油织物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41tex的芳砜纶与芳纶混纺纱线与90D的镀银纤维交织,对织物进行有机氟类拒水拒油整理,分析整理后织物抗静电、摩擦及强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理后织物抗静电性增强、强力下降。(本文来源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杜兆芳,程贤生,黄芙蓉,付正婷[9](2014)在《汽车内饰材料拒水拒油整理及其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再生聚酯纤维(PET)汽车内饰毯进行拒水、拒油处理。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质量分数、等离子体处理功率、等离子体处理真空度和等离子体处理时间4个因素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整理工艺条件。通过电子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测量仪对采用最优工艺整理后的PET内饰毯进行性能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拒水拒油整理后纤维表面变得粗糙,全氟辛基磺酰胺单体有效地接枝到PET纤维表面。水、油液体在PET内饰毯上的扩散和渗透性明显变差,PET内饰毯获得了较好的拒水拒油效果。(本文来源于《纺织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单良,李战雄,张佳平,臧雄,吴林[10](2014)在《有机硅交联剂用量对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添加有机硅双丙烯酸酯交联剂,制备具有一定交联程度的含氟丙烯酸酯共聚乳液,并应用于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研究了有机硅交联剂用量对乳液粒径、稳定性以及整理织物水接触角、拒水、拒油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硅交联剂用量为1%时,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稳定,平均粒径为138.33 nm;整理棉织物拒水等级达2~3级,拒油等级达2级,水接触角为134.3°;适量有机硅交联剂的加入有助于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能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印染助剂》期刊2014年05期)

拒水拒油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汽车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汽车内饰材料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不同于传统服用纺织品,汽车内饰涤纶织物需具备拒水、拒油、防污、自清洁、耐水洗、耐磨等功能。但是,目前汽车内饰纺织品不具备上述综合性能,且拒水拒油整理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整理工艺繁琐以及拒油性能不理想等问题。本论文结合绿色环保的等离子处理技术、仿生技术以及纳米技术,采用了多种途径制备拒水拒油防污涤纶织物,并对整理后织物的超疏水性能以及其他相关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首先,采用通过碱减量预处理涤纶纤维表面产生刻蚀并增加其化学活性,然后采用氟硅烷对涤纶织物进行低表面能处理。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表面微观形貌、润湿性、拒油性、耐污性、特征官能团、白度、透气透湿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整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有刻蚀沟槽,并且有明显均匀的颗粒附着。碱减量-氟硅烷联合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接触角随着NaOH质量分数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有所降低的趋势。碱减量-氟硅烷联合处理后涤纶织物表面静态水接触角达到最大值152.5°,滚动角为9.8°,达到超级疏水的效果。拒油等级达到5级,耐污等级达到5级。红外光谱测试(FT-IR)表明,碱减量-氟硅烷联合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存在-CH_(3、)-CF_2-和Si-O等基团,表明碱减量预处理后,在涤纶纤维表面引入了活性基团,使材料表面活化,当与氟硅烷联合整理时会促进材料表面对低表面能整理剂的吸附。联合整理对织物的白度、透湿性和透气性无明显影响,基本保持了织物原有的相关性能。其次,通过在涤纶纤维表面构筑TiO_2微纳米结构制备超疏水涤纶织物。采用溶胶-水热法在涤纶纤维表面原位生成纳米TiO_2,然后用氟硅烷整理剂修饰纳米TiO_2,赋予织物极低的表面能,以制备拒水拒油涤纶织物。XRD测试表明,涤纶纤维表面生成了锐钛矿相结构的纳米TiO_2。SEM测试表明,原位生成纳米TiO_2后的涤纶纤维表面有大量的微纳米级的TiO_2结构,经原位生成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涤纶纤维表面有明显的超疏水涂层。耐水洗测试表明,经过30次标准洗涤后,涤纶织物的接触角由153°降低到144.5°,表明其仍具备较优良的拒水性能。通过集灰试验表明原位生成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涤纶织物具备自清洁能力,耐污等级达到5级。EDS和mapping测试证明,联合整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存在Ti、F和Si元素。FT-IR测试表明,整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存在-CH_(3、)-CF_2-、Si-O和Ti-O基团,表明原位生成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的涤纶织物表面存在纳米TiO_2和含氟低表面能物质。抗紫外线性能测试,在UVA段,对比涤纶织物原样,整理后的织物平均紫外线透过率由3.07%下降到0.63%,证明纳米TiO_2-氟硅烷整理后的涤纶织物抗紫外性能改善。最后,采用氩气常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涤纶织物,整理后的涤纶织物获得超疏水性能。SEM测试表明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的涤纶纤维表面有明显的整理剂附着,而直接采用超疏水整理剂进行表面整理的涤纶织物表面并未产生显着变化。静态水接触角测试表明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后涤纶织物的接触角随着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备优良的拒水拒油防污性能。当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2 min时,涤纶织物表面的静态水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52°和9.6°,拒油等级为6级,耐污等级为5级。EDS分析结果表明,相比较单独使用氟硅烷整理剂整理涤纶织物,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处理后的涤纶纤维表面具有更多的F元素和Si元素,证明等离子体预处理有利于超疏水整理剂在涤纶织物表面的沉积。耐磨性能测试表明,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经历1500圈磨损后,其表面的接触角为130°。等离子体-氟硅烷联合处理的涤纶织物的白度、透气性和透湿性无明显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拒水拒油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龙晶,沈兰萍.织物紧度对拒水拒油型保暖织物性能的影响[J].印染.2019

[2].徐林.拒水拒油防污汽车内饰涤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南通大学.2018

[3].渠少波,蔡再生,徐壁,王庆淼.拒水拒油超双疏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染整技术.2017

[4].刘先锋,陈美玉,李丹曦,李向红.芳砜纶织物及其拒油拒水性能研究[C].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叁品建设构建纺织产业一带一路新格局研讨会论文集.2016

[5].李素勤.聚苯硫醚滤料拒水拒油及抗氧化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5

[6].邓瑾妮,郑朝晖,丁小斌.短氟碳链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拒水拒油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15

[7].刘先锋,陈美玉,李丹曦,李向红.芳砜纶织物及其拒油拒水性能[J].合成纤维.2015

[8].李会改,万明,刘先锋.基于芳砜纶的拒水拒油织物性能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

[9].杜兆芳,程贤生,黄芙蓉,付正婷.汽车内饰材料拒水拒油整理及其性能表征[J].纺织学报.2014

[10].单良,李战雄,张佳平,臧雄,吴林.有机硅交联剂用量对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及其拒水拒油性能的影响[J].印染助剂.2014

标签:;  ;  ;  ;  

拒水拒油性能论文-龙晶,沈兰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