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光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ZnSe量子点,核壳结构,光声光谱,表面光电压谱
表面光伏论文文献综述
林莹莹,李葵英,单青松,尹华,朱瑞苹[1](2016)在《ZnSe/ZnS/L-Cys核壳结构量子点光声与表面光伏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ZnSe量子点光电子特性的研究对于其微观电子结构探测和应用领域的扩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表面光伏与光声技术以及激光Raman研究了不同回流温度下制备L-半胱氨酸(L-Cys)为配体核壳结构ZnSe量子点的微结构和光声与表面光伏特性.结果发现,具有n-型光伏特性的ZnSe量子点在近紫外到可见光范围内展示出优良的表面光伏性质.尤其在波长为350-550 nm范围内光子能量绝大部分用于产生表面光伏效应,而不是用于无辐射跃迁导致的晶格热振动,同时证实了光声与表面光伏效应之间的能量互补关系.实验指认ZnSe量子点在300-350 nm短波区域出现的光声信号和在1120,1340和1455 cm~(-1)高频区域出现的Raman峰与配体L-Cys的多声子振动模式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温度的降低,ZnSe量子点的平均粒径有减小趋势,这在改善样品的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核壳结构ZnSe量子点的光伏转换效率.(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单青松[2](2015)在《硒化锌纳米晶瞬态表面光伏与气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ZnSe(110)表面与各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及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对于提升ZnSe在气敏、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性平板模型,分别计算了ZnSe(111)不同截止面和(110)表面的表面能,并结合实验结果所表明的量子点壳层主要生长面,着重研究O2、CO和CO2在ZnSe的非极性(110)表面的吸附行为和CO在ZnSe(110)表面的催化氧化过程。另外本文还制备了具有独特光电特性的以L-半胱氨酸(L-Cys)为配体修饰的ZnSe核壳结构量子点并研究了其光生载流子的输运行为。通过场诱导表面光电压技术和瞬态光电压技术结合表征了所制备ZnSe/ZnS/L-Cys核壳量子点的光伏特性。同时结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样品的光电性能及载流子迁移行为。并使用VASP结合barder电荷对不同配体与ZnSe的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ZnSe不同截止面的(111)表面和(110)表面的表面能以(110)表面的表面能最低,最为稳定;O2、CO和CO2在ZnSe(110)表面均以化学吸附形式吸附,吸附能分别为0.455、0.296和0.326 eV。当O2优先于CO在表面吸附时更有利于CO催化氧化反应的发生。而且当表面存在Se空位时,O2分子以化学吸附形式优先吸附在ZnSe(110)表面的Se空位上并生成激发态O22。可以大大提高ZnSe(110)表面的氧化性,从而影响ZnSe(110)表面CO催化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ZnSe量子点具有P型光伏特性,并较同族核壳量子点在紫外-近红外区域具有更宽和更强的光电压响应。相位值随外加正电场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随外加负电场绝对值的减小而减小。在3.3×10-8到2×10-3 s区域宽的光电压响应与光生自由电荷载流子的扩散距离延长和界面空间电荷区明显的量子隧道效应有关,同时这也是导致所制备样品独特的光电压特性的原因。(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5-12-01)
李宁[3](2015)在《氧化锌纳米颗粒及其异质结构表面光伏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氧化锌(Zn O)因其优越的光电特性,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在Zn O的生长机理,形貌调控和发光机制方面有了很多的理论研究,伴随着Zn O材料尺寸的降低,人们的研究重点从宏观区域转移到了微纳区域。Zn O纳米颗粒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利用其优异的特性制备了许多光电器件例如太阳能电池、LED以及传感器等。Cd Se量子点和有机聚合物在太阳能转换、照明、显示技术和生物标记等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在相同的条件下,Zn O纳米颗粒和Cd Se量子点以及有机聚合物的异质结构通常要比单独的纳米光电材料具有更加优越的光学性能和电子传输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Zn O纳米颗粒及其异质结构的表面和界面光电特性,对于我们设计和制备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我们通过表面光伏技术—Kelvin探针探究了Zn O纳米颗粒及其异质结构的表面光伏特性。主要内容如下:1、以醋酸锌、四甲基氢氧化铵和二甲基亚砜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Zn O纳米颗粒,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光致发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 O纳米颗粒为纤锌矿结构,粒径尺寸不均一。光致发光谱能够观察到可见光发光特性,表明Zn O纳米颗粒存在较多的缺陷态。在ITO基底上旋涂Zn O纳米颗粒,再利用Kelvin探针技术结合光谱仪,探究Zn O纳米颗粒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面光伏特性。2、利用液相高温热注入方法,制备Cd Se量子点,利用透射电镜,紫外荧光吸收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d Se量子点粒径尺寸均一,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粒径的尺寸增大,吸收峰红移。结合制备的Zn O纳米颗粒,制备Zn O/Cd Se异质结构,基于Kelvin探针的表面光伏技术用于探究其异质结构的表面光伏特性。3、利用前面合成的Zn O纳米颗粒,结合P3AT(聚-3十二烷基噻吩)经过旋涂制备异质异质结构,利用Kelvin探针研究异质结构的表面光伏特性,通过改变P3AT的浓度,发现异质结构界面态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改变不同的退火温度,在P3AT吸收光子范围内,光伏起始峰位随着温度改变而改变。(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5-05-01)
刘志鹏[4](2015)在《利用表面光伏技术研究TiO_2表/界面态的光电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能源消耗愈演愈重,世界正面临着能源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成本低、高效清洁等显着优点,使其成为理想的新能源开发对象。一些半导体材料可以有效的实现光能的转化:它们通过吸收带隙或亚带隙能量的光,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电子可用作还原反应的“还原剂”,空穴可用作氧化反应的“氧化剂”,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生载流子在电极两端的累积产生电压,从而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化。半导体材料的特点使其在光(电)催化和光电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科研工作者们对其在各领域应用的研究已取佳绩,但活性和效率远低于实现广泛工业化应用的标准,其中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半导体材料在体系中的光物理过程的机理缺少充分的认识,故制备高效光催化剂的研究遇到了瓶颈。无论是电子的还原反应还是空穴的氧化反应,电荷分离后的传输途径均需经过材料的表/界面处,然后再参与反应,故表/界面态的研究在光(电)催化和光电转化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电荷在半导体表/界面态的光电机理,多数的论述比较模糊,原因之一是在研究表/界面态光生电荷行为的光物理过程时,受限于检测手段的匮乏,致使这一部分工作开展缓慢。基于以上的研究背景,我们的研究目标是开发一种新型辅助研究半导体表/界面态信息的检测技术,然后,结合其它检测光生电荷行为的技术协同分析半导体表/界面态的光电性质。本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表面光电压技术,开发一种可以辅助分析半导体表/界面态光生电荷行为及属性参数的新型光电表征方法—场扫描技术,它是表面光电压的拓展应用,利用外加电场(作为一种外加能量)微扰涉及表面态电荷跃迁的行为,促使这种光电行为便于光伏检测(对表面态而言,光子捕获截面非常小,涉及表面态跃迁时,表面光伏较弱,不易检测)。除此以外,施加外电场可以改变表面态的布局情况,提供与表面态电荷束缚能相关的能量值,有利于了解表面态捕获电荷或释放电荷的难易程度。我们分别选用410nm和540nm波长的光对TiO2(P25)和CdS进行场扫描测试,证实了两种表面态类型的存在(TiO2,给体表面态;CdS,受体表面态)及相应的与其电荷束缚能相关的能量值。而对于复合结构的半导体界面来说,可判断界面电场强度、方向及界面电荷转移机制。我们对复合结构的p-n型Cu2O进行测试,判断了其界面电场方向及强度(约为200mV)。因此,这种技术对表/界面态相关的研究是有效的。(2)构筑贵金属与TiO2复合结构的界面,利用表面光电压、场诱导光电压及场扫描技术研究负载贵金属Au、Pt的TiO2纳米球的界面电荷转移过程。发现负载贵金属可以影响TiO2的能带结构;由于Au、Pt的功函值差异(Pt大于Au),使其对TiO2能带影响程度不同,导致了两种光生电荷迁移的主导过程不同,一种是光生电子向表面迁移,显示为光伏负信号,另一种是光生空穴向表面迁移,显示为光伏正信号,两种迁移机制是竞争关系。(3)首先,制备了表面Ti3+掺杂的TiO2纳米粒子,利用表面光伏及其拓展技术协同分析TiO2表面态的光电性质。发现Ti3+形成的表面态是一种受体表面态,可以捕获光生电子,有助于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并延长光生载流子寿命。然后,对表面Ti3+掺杂、体相Ti3+掺杂的TiO2的光电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相Ti3+掺杂的TiO2与表面Ti3+掺杂的TiO2捕获光生电子的途径不同,且体相Ti3+掺杂的TiO2捕获光生电子速率快,所以在产氢活性测试中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效率。(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5-01)
尚淼,张海搏,张弛,顾伟东[5](2015)在《太阳能建筑物外观及表面光伏组件铺设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太阳能建筑物外观图的设计及外表面太阳能光伏组件铺设优化问题,首先通过建立以建筑物5个外表面全年总辐射量最大为目标的单目标规划模型,并考虑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基于模拟退火法给出了建筑物的外观设计图,并根据电池性能的优劣顺序及限制条件,利用贪心算法得到建筑物外表电池铺设方案,最后给出了这种方案下的投资收回年限及寿命期内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杨若涵,文艺,范镭耀,周羚君[6](2013)在《建筑物表面光伏组件最佳铺设方案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情况下建筑物屋顶及外墙表面铺设光伏电池进行研究。采用启发式算法进行电池性能的优劣评价,采用模糊规划,作出铺设电池的初步判断。以光伏电池每平方米利润最大为目标采用贪心算法选择需要铺设的电池,并配合矩形排样中最低轮廓线法对光伏电池的安放进行优化,从而得到利润最大的组合。利用多维线性规划对逆变器进行选择,通过成本—收入—利润模型对选配逆变器之后的最终利润进行进一步优化。(本文来源于《西安航空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桑永昌[7](2013)在《表面光伏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利用其研究异质结的光生电荷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其中,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无机混合太阳能电池、黑硅太阳能电池等虽有成本低、反射率低的优点,但是低的光电转换效率限制了它们的应用。为弄清限制光电转换效率的因素,通过搭建表面光伏测试系统研究了光生电荷的产生、分离和传输等机制。在本论文中,利用该系统研究了P3HT/n-Si异质结中的光生电荷特性、黑硅太阳能电池的表面钝化效果和P3HT:PCBM体异质结的光伏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测试原理,搭建了基于Kelvin探针的表面光伏谱、调制光伏谱和瞬态光伏谱。2.为弄清楚限制有机/无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内在因素,选取了P3HT/n-Si异质结结构,利用表面光伏技术分析了其中光生电荷的产生、分离和传输机制。发现异质结中同时存在一个“快”和一个“慢”的光生电荷的传输机制。此外,P3HT会吸附氧气和水蒸气形成缺陷态,且这一吸附过程是可逆的。最后通过对异质结瞬态光伏的分析,证实P3HT/Si界面态会捕获P3HT中的激子在界面分离出的部分电子,该因素可能是降低基于该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的原因。3.黑硅太阳电池的表面态密度非常大,钝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它的效率。表面光伏技术对表面态非常敏感,所以就运用该技术对表面未钝化、SiO2钝化和SiO2+SiNx钝化的叁种黑硅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测试分析。首先测试了电池的电学特性,作为光伏谱研究的参考。然后利用表面光伏技术对电池的钝化效果进行了讨论。在电池的瞬态光伏中发现体内复合和表面复合在不同时间段内起着主导作用。表面光伏可以揭示光生载流子的产生以及复合的机制,为继续提高电池的效率提供了理论指导。4.表面光伏技术虽然在分析各种结构总的光生电荷特性具有优势,却很少被用于研究有机异质结。本文中,就选取了表面光伏技术去研究P3HT:PCBM体异质结中的光电特性,通过光伏谱分析得到光生电荷的传输机制。P3HT和PCBM的混合比例、退火温度和环境温度对异质结的光伏响应都有影响。空气也会大大减低异质结的光伏响应,并提高载流子的复合速度。一系列结果表明表面光伏技术完全能够胜任有机异质结光电特性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2-19)
康大为[8](2013)在《氧化锌基和硅基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表面光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太阳能电池等光电器件来实现能量的光电转换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而开发高性能的光电材料则是实现能源有效利用的基础。氧化锌(ZnO)和硅等材料具有优良的光电特性和较低的生产成本,一直是光电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它们构成的无机-无机、无机-有机异型异质结构,能够兼容不同材料的特性,提高光生电荷的分离效率,并扩展了光子吸收范围,从而改善器件的光电性能,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ZnO异质结构和硅异质结构的器件性能仍然满足不了实际应用的需求,所以对它们的光生电荷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相关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实现大规模应用至关重要。表面光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表征半导体材料和结构光电特性,分析其光生电荷行为的有效方法。本论文分别制备了几种ZnO基和硅基异质结构,通过表面光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它们的光生电荷性质,主要内容概括如下:采用低温水溶液法制备ZnO纳米棒,测量分析了表面功函数及其随光照的变化,以及入射方向、环境、光强和斩波频率等因素对其表面光伏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不同的ZnO/PF异质结构,即层迭结构和嵌入结构,研究表面电荷产生改变的原因,证明嵌入结构因具有更多的电荷分离界面,扩展了光伏响应光谱范围,增大响应强度。另外,制备了ZnO纳米棒/P3HT嵌入异质结构;发现P3HT能够加快过剩载流子的输运,从而使异质结构的表面自由电荷行为改变;研究斩波频率、环境和光强等因素对ZnO/P3HT异质结构的光强调制表面光伏影响,并通过相位角分析光生电荷分离输运过程,说明P3HT向ZnO注入光生电子机制和P3HT/ZnO/ITO界面的光生电荷转移方向。利用低温水溶液法和磁控溅射法分别制备ZnO纳米棒/p-Si异质结构和纳米ZnO薄膜/p-Si异质结构,通过基于Kelvin探针的表面光伏测试系统对它们的表面光伏响应进行系统表征。研究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ZnO纳米棒和不同厚度的纳米ZnO薄膜对相关异质结构表面光生电荷的影响,初步探索异质结构表面光电行为的形成原因,发现ZnO的形貌和厚度影响异质结构光生载流子的行为。采用旋涂法制备n-Si/CuPc异质结构,通过基于Kelvin探针的表面光伏技术、光强调制表面光伏技术和瞬态表面光伏技术对其表面光伏响应进行系统研究。对比分析温度、光照强度、斩波频率、环境以及CuPc薄膜厚度等因素对n-Si/CuPc异质结构的表面光伏行为的影响及形成原因,结合相位角光谱描述了异质结构中光生电荷的传输特性,结果表明厚度合适的CuPc薄膜可以促进n-Si/CuPc异质结构光生电荷分离和传输。(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3-02-01)
轩君[9](2012)在《硅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的表面光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氧化锌异质结可以产生很强的光伏效应,因而硅基氧化锌的生长及发光性质方面已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研究,但是在硅/氧化锌异质结电荷传输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相同条件下,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比氧化锌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电子输运能力,因而研究硅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表面光伏特性对于硅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的光电器件设计和制备有非常大的意义。表面光伏谱测量技术是通过对半导体材料光致表面电压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它具有高灵敏度,不污染样品等优点。表面光伏谱(SPS)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半导体局域能级的电子特性、杂质缺陷和电荷传输等方面。因而,这种基于Kelvin探针和MIS结构的表面光伏测试技术在表征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能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为研究硅基ZnO纳米棒阵列薄膜的表面光伏特性,采用籽晶辅助化学水浴沉积法:即先用磁控溅射法在P-Si(100)衬底上制备一层ZnO薄膜作为籽晶层,然后利用化学水浴沉积法生长ZnO纳米棒阵列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光致发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衬底上生长的ZnO纳米棒基本沿C轴生长,薄膜杂质缺陷极少,具有良好的紫外发光特性。基于Kelvin探针扫描系统和MIS结构的表面光伏技术被用于研究硅基ZnO纳米棒阵列薄膜的表面光伏特性。表面光伏谱和它的时间分辨过程被用来分析硅基ZnO纳米棒阵列薄膜的能级信息,由此得出硅基ZnO纳米棒阵列薄膜中被激发光电子的寿命能级较少。并且分析了硅/氧化锌异质结界面的电荷传输分离机制,得出了样品包含不同的电荷传输机制,为制作硅基ZnO纳米棒器件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2-05-10)
王蓉,史占花,蔡芳共,杨峰,贾永芳[10](2012)在《ZnO/Cu_2O异质结中深能级表面光伏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恒电压沉积法在导电玻璃(FTO)上制备了具有叁棱柱金字塔状的ZnO/Cu2O异质结薄膜.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与X射线衍射仪(XRD)对薄膜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和相位谱(PS)研究了单一Cu2O与ZnO/Cu2O异质结薄膜的表面光伏性质.结果表明,与单一Cu2O薄膜相比,ZnO/Cu2O异质结薄膜的光伏响应范围拓展到了600~800nm.根据SPS,FISPS和PS的作用原理,拓展部分的光伏响应归因于ZnO/Cu2O异质结中Cu2O层的深能级跃迁,该跃迁在ZnO-Cu2O界面电场(方向由ZnO指向Cu2O)的作用下得到加强,同时深能级跃迁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ZnO-Cu2O界面电场的作用下得到了有效分离和传输.(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表面光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ZnSe(110)表面与各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及催化氧化反应的研究对于提升ZnSe在气敏、催化等领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周期性平板模型,分别计算了ZnSe(111)不同截止面和(110)表面的表面能,并结合实验结果所表明的量子点壳层主要生长面,着重研究O2、CO和CO2在ZnSe的非极性(110)表面的吸附行为和CO在ZnSe(110)表面的催化氧化过程。另外本文还制备了具有独特光电特性的以L-半胱氨酸(L-Cys)为配体修饰的ZnSe核壳结构量子点并研究了其光生载流子的输运行为。通过场诱导表面光电压技术和瞬态光电压技术结合表征了所制备ZnSe/ZnS/L-Cys核壳量子点的光伏特性。同时结合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了样品的光电性能及载流子迁移行为。并使用VASP结合barder电荷对不同配体与ZnSe的相互作用和电荷转移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ZnSe不同截止面的(111)表面和(110)表面的表面能以(110)表面的表面能最低,最为稳定;O2、CO和CO2在ZnSe(110)表面均以化学吸附形式吸附,吸附能分别为0.455、0.296和0.326 eV。当O2优先于CO在表面吸附时更有利于CO催化氧化反应的发生。而且当表面存在Se空位时,O2分子以化学吸附形式优先吸附在ZnSe(110)表面的Se空位上并生成激发态O22。可以大大提高ZnSe(110)表面的氧化性,从而影响ZnSe(110)表面CO催化氧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ZnSe量子点具有P型光伏特性,并较同族核壳量子点在紫外-近红外区域具有更宽和更强的光电压响应。相位值随外加正电场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随外加负电场绝对值的减小而减小。在3.3×10-8到2×10-3 s区域宽的光电压响应与光生自由电荷载流子的扩散距离延长和界面空间电荷区明显的量子隧道效应有关,同时这也是导致所制备样品独特的光电压特性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光伏论文参考文献
[1].林莹莹,李葵英,单青松,尹华,朱瑞苹.ZnSe/ZnS/L-Cys核壳结构量子点光声与表面光伏特性[J].物理学报.2016
[2].单青松.硒化锌纳米晶瞬态表面光伏与气敏特性研究[D].燕山大学.2015
[3].李宁.氧化锌纳米颗粒及其异质结构表面光伏特性[D].河南大学.2015
[4].刘志鹏.利用表面光伏技术研究TiO_2表/界面态的光电性质[D].吉林大学.2015
[5].尚淼,张海搏,张弛,顾伟东.太阳能建筑物外观及表面光伏组件铺设优化[J].电子科技.2015
[6].杨若涵,文艺,范镭耀,周羚君.建筑物表面光伏组件最佳铺设方案的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
[7].桑永昌.表面光伏测试系统的建立及利用其研究异质结的光生电荷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3
[8].康大为.氧化锌基和硅基异质结构的制备及其表面光伏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9].轩君.硅基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的表面光伏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10].王蓉,史占花,蔡芳共,杨峰,贾永芳.ZnO/Cu_2O异质结中深能级表面光伏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