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健身路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民健身,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
高校健身路径论文文献综述
胡丽莎[1](2019)在《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随着《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实施以来,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迎来契机,同时,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必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学校文化发展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打造高校体育文化"一校一品一色"能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形象,塑造体育文化品牌。本研究主要从高校体育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出发,分析高校在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探究出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路径,以确保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全民健身视域下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1、教育功能。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提高心理、智力和体能水平,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2、德育功能。高校体育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逐渐让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价值观念不断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会潜移默化的为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3、美育功能。高校体育文化的渗透能够让不同身体素质、审美情趣的学生集合起来,在这个小集体中相互分享体育学习成果,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从而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近年来,随着全面健身计划不断实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也取得较大的进步,很多高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但目前高校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1、高校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尚未建立属于本校的校园特色体育文化,缺乏长远的体育文化建设方案和系统的管理体制,甚至很多高校还未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经费不足、场地设施欠缺影响了学生体育运动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3、高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技能学习,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中华体育精神。4、某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尚在处于"闭门造车"状态,未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开展的体育文化特色活动和打造体育文化品牌效应。研究结论:针对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究1、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仅要从学生兴趣点着手,开设满足学生爱好的选修课程,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把培养学生的中华体育精神作为上课内容的一部分,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汲取中华体育文化的魅力。2、丰富高校体育文化传播的形式,完善高校体育竞赛活动。高校不再仅限制于一年一度的校园田径运动会,还可以根据高校自身实际情况每学年举办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如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健美操、球类等项目。并把每个项目的获奖名次纳入学校院系年终绩效考核和评价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提高学生参与全民健身的积极性。3、优化课余锻炼形式,灵活运用健身类APP。信息大爆炸时代,高校可通过"日晒"、"月晒"、"季度晒"学生在健身性App锻炼中燃烧的卡路里来激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4、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提升高校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和设施的使用率。4、打造高校"一校一品一色"体育运动项目。高校应结合自身学校师资、地域等特点,创建属于自己学校的体育文化特色,发挥高校特色体育文化的品牌效应。(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闫林,张良,金庆红[2](2019)在《普通本科高校健身路径现状分析——以芜湖市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芜湖市本科高校健身路径的使用、建设、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以推动健身路径在高校中建设的良性发展。研究结果:(1)本科高校健身路径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但在种类、安全、位置、维修及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不足。(2)在使用健身路径的学生中,以低年级男生居多。种类单一和选址不当是影响学生使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利用健身路径的次数少、时间短,使用率偏低,未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3)高校在健身路径的管理制度、宣传、专业人士指导、主题活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不利于健身路径在高校中的良性发展。建议:(1)科学建设高校健身路径,加强专业人士技术指导(2)加大对健身路径的宣传,增加主题活动。(3)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明确责权分工,完善监管机制。(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魏佳[3](2018)在《高校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路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瑜伽健身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研究是适应教学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一方面,把瑜伽健身术融入到健美操教学中能够实现人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的直接性目的,另一方面,这也是健美操教学的一种创新,瑜伽健身元素的添加能够在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缓解健美操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状况。就此,笔者将在本文中对高校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路径做出探究。(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8年07期)
衣刚,蔡佳松,张雨,邱阳,王海龙[4](2018)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的高校体育发展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高校体育发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而只有促进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稳步前行。文章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指出我国当前全民健身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从全民健身运动方面提出了高校体育发展策略,以期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8年04期)
闫杰[5](2018)在《苏南高校健身空间布局与治理路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高校体育健身空间进行释义,对其空间布局模式作划分,并提出"善治"的路径。认为:苏南高校体育健身空间是学生体育健身活动物质空间和行为空间集合,同时涵盖学生在体育健身中形成的人际关系脉络,其布局呈圈层式、塔布式、环城式和远郊式,整合区域体育资源,有利于优化校园体育健身空间布局,发展体育休闲产业,可带动校园体育健身空间细化。(本文来源于《体育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田子彬[6](2018)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健身舞蹈的现实意义与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就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健身舞的现实意义与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民族健身舞的健身、艺术、娱乐功能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高校开展民族健身舞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能使高校体育教育向着本土化、终身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也顺应了体育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改革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龚勤[7](2018)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构建新路径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民健身大环境中,高校体育教育应当抓住机遇,敢于改革和创新,同时要加强政策引导,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引进社会力量,多方面多层次的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体育生活化势必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当今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校应当率先抓住先机,不断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切地热爱体育,投入全民健身中。(本文来源于《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郭峰[8](2018)在《探究高校公共体育健身的运动价值及发展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等院校的教育进行了相关改革。但是高校对教育改革的重点,往往集中在文化知识的领域,而对高校公共体育健身运动的关注度却较低。我们需要意识到,高校公共体育健身运动无论是对大学生本身,还是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为了对高校公共体育健身的运动价值及发展路径进行更好的探究,本文从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现状出发,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健身运动的价值,最后提出了高校公共体育健身运动的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杜翊,张小曼,刘抗英[9](2015)在《陕西省高校学生路径健身器材现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调查法,研究了路径健身器材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陕西省高校学生路径健身器材的现状,阐述了陕西省高校学生路径健身器材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可行性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品牌》期刊2015年02期)
张皓,谢成立,罗小兵[10](2014)在《地方高校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国家将志愿服务的理念和做法引入到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把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上升发展体育公共事业、提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的层面上来,探讨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重在探索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社会价值,实践目的在于建构地方高校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路径。研究方法论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搜集整理20多年来青年志愿者研究和近年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研究的各类文献,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归纳出地方高校全民(本文来源于《第叁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6)
高校健身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芜湖市本科高校健身路径的使用、建设、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以推动健身路径在高校中建设的良性发展。研究结果:(1)本科高校健身路径基本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但在种类、安全、位置、维修及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不足。(2)在使用健身路径的学生中,以低年级男生居多。种类单一和选址不当是影响学生使用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利用健身路径的次数少、时间短,使用率偏低,未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3)高校在健身路径的管理制度、宣传、专业人士指导、主题活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不利于健身路径在高校中的良性发展。建议:(1)科学建设高校健身路径,加强专业人士技术指导(2)加大对健身路径的宣传,增加主题活动。(3)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明确责权分工,完善监管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健身路径论文参考文献
[1].胡丽莎.全民健身视域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路径探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闫林,张良,金庆红.普通本科高校健身路径现状分析——以芜湖市高校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19
[3].魏佳.高校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可行性路径探索[J].体育风尚.2018
[4].衣刚,蔡佳松,张雨,邱阳,王海龙.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的高校体育发展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8
[5].闫杰.苏南高校健身空间布局与治理路径初探[J].体育科技.2018
[6].田子彬.普通高校开展民族健身舞蹈的现实意义与路径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7].龚勤.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学生体育生活化构建新路径的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8].郭峰.探究高校公共体育健身的运动价值及发展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9].杜翊,张小曼,刘抗英.陕西省高校学生路径健身器材现状分析[J].品牌.2015
[10].张皓,谢成立,罗小兵.地方高校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的路径探析[C].第叁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