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属植物论文-付燕,杨芩,彭舒,蒋瑶,刘伦沛

枇杷属植物论文-付燕,杨芩,彭舒,蒋瑶,刘伦沛

导读:本文包含了枇杷属植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渡河枇杷,S基因,S基因型,分类地位

枇杷属植物论文文献综述

付燕,杨芩,彭舒,蒋瑶,刘伦沛[1](2018)在《枇杷属植物3个新S基因鉴定及大渡河枇杷分类地位的新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鉴定枇杷属普通枇杷野生种、栎叶枇杷和大渡河枇杷3个种的S-RNase基因型,为利用其优良性状开展种质创新,以及大渡河枇杷分类地位的探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苹果S-RNase基因高度保守区设计兼并引物对3个种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及测序,分别采用BLASTn、BLASTx、DNAMAN和CLUSTALW软件进行同源性检索、序列比对和结构分析。【结果】从参试的3个种中共分离了4个S等位基因,分别为S2-RNase、S26-RNase、S32-RNase和S34-RNase,其中S26-RNase、S32-RNase和S34-RNase为新分离的枇杷S-RNase基因,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MG765271、MG846012和MG812504。所克隆获得的4个枇杷S-RNase基因与苹果S-RNase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结构相同,具有5个保守区(C1、C2、C3、RC4和C5)和1个高变区(HV)。此外,所获得的4个枇杷S-RNase基因电泳图谱及同源性和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大渡河枇杷可能为普通枇杷和栎叶枇杷的杂交后代。【结论】确定了普通枇杷野生种、栎叶枇杷和大渡河枇杷的S-RNase基因型分别为S2S26、S32S34和S26S32。大渡河枇杷S-RNase基因型及S-RNase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支持其可能为普通枇杷和栎叶枇杷杂交后代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戴亚,陈程杰,高用顺,邵子坤,彭江容[2](2017)在《基于PHP+MySQL构建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一文中研究指出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是蔷薇科(Rosaceae)中一个独具南方特色的属,有至少26个种。只有1个种普通枇杷(E.japonica Lindl.)是栽培种,对于该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已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而枇杷属多数的野生种信息主要是在近十几年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且目前尚未有专门的针对枇杷属种质资源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收集、整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枇杷课题组2003至今的枇杷属植物历史调查数据基础上,对国内外众多的资料兼收并济,以Windows+PHP+Mysql+Apache为开发平台,构建网页版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分为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数据库最基本的功能满足:储存数据、数据修改、种质查询、信息检索;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为4个模块:安全登录、查询系统、管理系统、帮助。数据库系统按照功能可划分为:功能表示层(Presentation)、功能实现层(Business Logic)、数据服务层(Date Service)。用户在功能表示层将请求发给Apache服务器,之后交给功能实现层处理,PHP作为交互语言,实现上传下达逻辑处理,在MySQL数据库中执行数据查询,并将查询结果以页面的形式返还给用户。登录页面是网站的门户页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通过之后进入主页。枇杷属种质资源数据库主页有包括导航栏、26个种的枇杷属植物的种名列表和网站版权信息,选中种名列表中任意种进入相应的种质详情页面。内容包括对应种质的树形、花、叶、果实、生境特征图片以及详细的种质信息描述。种质数据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有"种质清单"和"数据查询"两种查询方式。"种质清单"下分"野生枇杷"和"栽培枇杷",清单查询可以看到网站储存的所有枇杷属植物的编号、品种名、产地。"数据查询"下分"快速搜索"和"标准查询","快速搜索"等同于模糊搜索,输入品种名来查询符合条件的种质。"标准查询"归纳和设立"树性"、"树高"、"树干皮孔"等52个常见描述为描述符基础,构成了数据库动态交互选项,其中35个为可选项,17个为输入项,客户可根据需求查询种质。基于PHP+MySQL构建的网页版数据库具有超越平台性、交互性、整合性和稳定性,为将来数据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数据库里的信息,野生种方面更饱满,而栽培枇杷方面由于有巨量的信息,尚未完整收进数据库,因此,数据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9)

高敏[3](2017)在《枇杷属植物落黄叶片颜色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据《园艺学报》2017年第4期《枇杷属植物落黄叶片颜色遗传多样性分析》(作者单幼霞等)报道,调查发现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种质落黄叶片有红褐色、金黄色、紫红色等24种代表性色泽。通过便携式色差仪观测枇杷属10个种176份种质落黄叶片正面和背面的色泽参数,探讨落黄叶片颜色的遗传多样性特征。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果业信息》期刊2017年05期)

刘义存,黄天启,林顺权[4](2016)在《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的常温离体保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枇杷属植物野生枇杷6个种为试材,研究离体保存的培养环境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培养基添加物质的种类及配比,以及植株再生与长愈伤组织、长根之间的关系对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的常温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枇杷属植物常温离体保存的最佳条件为,每天光照24h,(18±1)℃;保存植株的最佳状态为不长愈伤组织,不生根;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NAA 0.5mg/L+蔗糖30 g/L+KT 1.0mg/L+AC 0.1 g/L,保存第18个月植株存活率仍为100%。而石斑木×台湾枇杷杂交后代保存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蔗糖30 g/L+6-BA 1.0mg/L+NAA 0.1mg/L。(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6年04期)

李桂芬,杨向晖,乔燕春,高用顺,蒋园园[5](2016)在《枇杷属植物种间及近缘属杂交亲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去雄、套袋、人工授粉方法对7种枇杷属植物及2种枇杷近缘属植物共14份材料配置的91个种间、21个属间共112个杂交组合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1个种间杂交组合中有28个坐果率为零,即杂交不亲和,约占30%;杂交组合大多为部分亲和,仅少数为完全亲和。枇杷属与其近缘属植物(石斑木、石楠)的正交基本不亲和,反交有5个组合能结果,但杂种胚中途败育,需要进行胚挽救。不同的种类作为父本或母本时,坐果率相差较大,以大渡河枇杷,栎叶枇杷、野生普通枇杷和‘解放钟’作母本,平均坐果率高达36.2%~58.2%;而以台湾枇杷及其两个变型和椭圆枇杷作母本,平均坐果率仅为2.9%~16.3%,作父本时,平均坐果率较高,达22.4%~43.1%。花粉管生长的荧光观察显示,台湾枇杷恒春变型作母本与栎叶枇杷杂交为孢子体不亲和。(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王淑群[6](2016)在《若干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及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为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植物,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我国枇杷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有20个种类(包括种、变种和变型),但只有一个种,即普通枇杷(E.japonica Lindl.)为栽培种。栽培种的离体培养、形态建成和植株再生已有不少研究;而19个野生种在这些方面却鲜有研究。因此,开展野生枇杷的离体形态建成及其相关研究,对于野生种的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栽培枇杷品种‘解放钟’为基础材料,设计不同的激素组合以及碳源种类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诱导的影响,进而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南亚枇杷窄叶变型(南亚窄叶)、广西枇杷、台湾枇杷以及本课题组获得的杂交材料‘解放钟’枇杷×栎叶枇杷和‘解放钟’枇杷×台湾枇杷;第二部分是从第一部分的结果中选取生长较好的愈伤组织,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组织学观察,了解枇杷离体形态建成过程;第叁部分是从第一部分中选取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利用HPLC测定愈伤组织中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的含量,以期获得可溶性糖与枇杷离体形态建成关系的基础资料。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MS+BA0.2 mg/L+KT0.2 mg/L+2,4-D1.0 mg/L+蔗糖30 g/L适用于诱导‘解放钟’枇杷、南亚窄叶、台湾枇杷、‘解放钟’枇杷×栎叶枇杷和‘解放钟’枇杷×台湾枇杷组培苗叶片的愈伤组织,除了‘解放钟’枇杷愈伤诱导率为93.00%,其余的都为100%。而同样的培养基,对于‘解放钟’田间植株叶片愈伤诱导率仅为11.00%左右,褐化率却有89.00%左右。广西枇杷组培苗叶片在MS+BA0.4 mg/L+KT0.2 mg/L+2,4-D1.0 mg/L+蔗糖30 g/L或者MS+BA0.2 mg/L+KT0.4 mg/L+2,4-D1.0mg/L+蔗糖30 g/L这两种培养基上均可以获得98.20%左右的愈伤诱导率。(2)‘解放钟’枇杷、南亚窄叶和广西枇杷组培苗叶片愈伤诱导过程中,以蔗糖或者山梨醇为碳源的愈伤诱导率比以葡萄糖为碳源的高,而且愈伤组织质量也较好。但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能力较低。‘解放钟’胚性愈伤组织在MS+KT3.0 mg/L+NAA1.0 mg/L+蔗糖30 g/L和MS+KT3.0 mg/L+NAA0.1 mg/L+2,4-D0.1mg/L+蔗糖30 g/L这两种培养基上可分别获得2.00%和4.00%的生根率,但生根的愈伤组织不能再分化出芽。而野生枇杷的愈伤组织的褐化率很高,形态建成能力差。南亚窄叶,广西枇杷和台湾枇杷茎段只有在MS+BA 1.0 mg/L+NAA 0.1 mg/L+蔗糖30 g/L或NAA0.3 mg/L的培养基上能有一定的形态建成能力,芽苗数较高和长势也较好。(3)离体形态建成的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解放钟‘枇杷愈伤组织能形成明显的拟分生组织、维管结节以及畸形体胚,南亚窄叶和广西枇杷愈伤组织大多形成畸形的体胚,这些畸形体胚不能发育成苗。(4)愈伤组织蔗糖、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因培养基中附加的激素的种类、浓度和碳源而异,虽然培养基中添加山梨醇可提高愈伤组织山梨醇含量,但分裂旺盛的愈伤组织山梨醇含量一般都很低,而且山梨醇含量较高的胚性愈伤组织褐化率较高,再分化较困难。结果表明:虽然山梨醇是枇杷等蔷薇科糖代谢的主要成分,但它并未显示出对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刘义存,王淑群,黄天启,林顺权[7](2015)在《应用于枇杷属植物超低温保存中的程序降温仪参数调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枇杷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中尝试利用程序降温仪配合玻璃化液进行超低温保存。枇杷材料包括野生枇杷栎叶枇杷和台湾枇杷,栽培枇杷品种‘解放钟'。程序降温仪为英国Planer公司出品的Kry0550-16型。对程序降温仪的适配参数的研究包括:植物玻璃化液PV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T_g与超低温保存后成活率的关系,降温速率对程序降温曲线、冷冻温度曲线和植物材料降温曲线的影响,以及冷冻保护液的种类、PVS装载时间、降温速率、入液氮前温度等对超低温保存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从冷冻保护液的T_g测定可知,植物玻璃化液PVS的T_g随着冷冻保护剂的种类及含量不同而异。对于同一种玻璃化液,加入了不同的枇杷属植物茎尖,T_g有不同幅度的升高;同一种枇杷属植物茎尖加入不同玻璃化液,其T_g升高的幅度也不相同。一定比例的蔗糖、DMSO和聚乙二醇的组合最能降低T_g。例如:含有15%DMSO、0.5 mol·L~(-1)蔗糖、15%聚乙二醇和30%甘油的PVS的Tg区间为-35~-45℃。②T_g与枇杷属植物超低温保存成活率密切相关,在该T_g之前的成活率都为0,而在该T_g及其之后一定温度范围内才有一定的成活率。例如:PVS1的T_g为-15~-25℃,T_g与枇杷属植物程序降温的成活率发生转变的-20~-30℃温度区间出现了一个交集温度区域,为-20~-25℃,经液氮处理后的成活率从0升到7.50%或更高。③降温速率是枇杷属植物的超低温保存的重要关键因素之一。当降温速率越大,程序降温曲线、冷冻温度曲线和植物材料降温曲线叁者之间的偏离就越大,同时程序结束时所需的温度平衡时间就越长。冷冻温度曲线和植物材料降温曲线偏离越大,成活率越低;反之,重迭性越好,成活率越高。例如,台湾枇杷3条曲线都是互相偏离时的成活率为0;3条曲线都是互相偏离时较少时,成活率为45.00%;3条曲线都是基本重迭不偏离时,成活率为59.57%。采用上述的程序降温结合玻璃化法能使所试的枇杷属植物材料超低温保存的恢复再生成活率达到90%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10-26)

刘义存,岑伟仪,黄天启,林玉霜,张志珂[8](2014)在《枇杷属植物茎尖离体培养及褐化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野生枇杷成年树茎尖离体培养技术并抑制培养过程中的褐化。【方法】以华南农业大学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圃所收集保存的14个分类单元的野生枇杷,以及台湾枇杷ב解放钟’枇杷的杂交后代茎尖为培养试材,进行了成年树茎尖的离体培养及培养过程中褐化抑制的研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抑制褐化物质等对茎尖褐变程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枇杷属植物在离体培养和褐化上差异性。【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浓度组合对同种或不同种枇杷的离体培养和抑制褐化作用有很大的差异性。其中,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在MS+ZT0.5 mg·L-1+IBA0.1 mg·L-1条件下获得了100%的萌动率,且无褐化;台湾枇杷ב解放钟’枇杷的杂交后代的茎尖离体培养的萌芽率都达到100%,相对其他枇杷属植物比较容易进行离体培养;而大花枇杷、香花枇杷、窄叶枇杷、细叶枇杷和小叶枇杷褐化程度较高(66.67%~100%),茎尖的萌动率很低(0~26.67%);窄叶枇杷茎尖培养的萌动是最困难的,但在培养基中添加TDZ的条件下,褐化率降至0,萌动率达到100%。试验发现MS+TDZ0.5 mg·L-1+BA1.0 mg·L-1+NAA0.1 mg·L-1的配方组合对所试验的各种野生枇杷茎尖培养都有很强的抑制褐化作用(0~33.33%),并且使茎尖上的芽在1周内就能开始萌动,生长势也最好。【结论】通过不断优化各种培养技术和条件使枇杷属植物的茎尖离体培养和抑制褐化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为以后快速繁殖、种质资源保存甚至转基因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胡文舜,蒋际谋,黄爱萍,许奇志,陈秀萍[9](2014)在《2种枇杷属植物的trnH-psbA条形码序列变异及其近缘属系统发育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枇杷野生近缘种‘栎叶枇杷’和栽培种‘早钟6号’、‘香妃’,对其叶绿体基因组trnH-psbA基因间隔区进行PCR克隆与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序列特征,并构建苹果亚科内19个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trnH-psbA序列长323~392 bp(GenBank登录号:KF022254、KF022255、KF022256),G+C含量30.10%~33.13%,共有1个核苷酸替换(substitution)和2个插入/缺失(indel);基于trnH-psbA DNA条形码序列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苹果亚科内形成2个大的分支,枇杷属与石斑木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平均遗传距离为0.055)。此结果表明叶绿体基因trnH-psbA序列可有效地进行枇杷属内物种鉴别及属间分类,是枇杷属植物DNA条形码研究的标准基因之一。(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曹红霞,岑伟仪,黄天启,林顺权[10](2013)在《若干枇杷属植物的营养与生殖生长的物候期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6种国内和4种东南亚原产的枇杷属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物候期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各种枇杷均抽春、夏梢,秋、冬梢因种而异;台湾枇杷春夏秋季均可抽两次梢,冬季只抽一次梢;其他国内原产种在抽梢期各抽一次梢,椭圆和齿叶枇杷一般无秋梢。除椭圆托叶枇杷无冬梢外,其他东南亚原产种每季至少抽一次梢。2)花期无法截然分为秋冬季和春季两种间断类型,而是呈现"连续"变化;台湾枇杷年际间花期差别较大,不符合"春季开花"的分类。3)栎叶枇杷老挝变种冬花春实,其他3个东南亚种虽能开花,但坐果难,原因尚需查明。(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枇杷属植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枇杷属(Eriobotrya Lindl.)是蔷薇科(Rosaceae)中一个独具南方特色的属,有至少26个种。只有1个种普通枇杷(E.japonica Lindl.)是栽培种,对于该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已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料;而枇杷属多数的野生种信息主要是在近十几年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且目前尚未有专门的针对枇杷属种质资源的数据管理系统。在收集、整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枇杷课题组2003至今的枇杷属植物历史调查数据基础上,对国内外众多的资料兼收并济,以Windows+PHP+Mysql+Apache为开发平台,构建网页版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的设计分为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数据库最基本的功能满足:储存数据、数据修改、种质查询、信息检索;数据库系统总体设计为4个模块:安全登录、查询系统、管理系统、帮助。数据库系统按照功能可划分为:功能表示层(Presentation)、功能实现层(Business Logic)、数据服务层(Date Service)。用户在功能表示层将请求发给Apache服务器,之后交给功能实现层处理,PHP作为交互语言,实现上传下达逻辑处理,在MySQL数据库中执行数据查询,并将查询结果以页面的形式返还给用户。登录页面是网站的门户页面,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通过之后进入主页。枇杷属种质资源数据库主页有包括导航栏、26个种的枇杷属植物的种名列表和网站版权信息,选中种名列表中任意种进入相应的种质详情页面。内容包括对应种质的树形、花、叶、果实、生境特征图片以及详细的种质信息描述。种质数据查询是数据库的核心,有"种质清单"和"数据查询"两种查询方式。"种质清单"下分"野生枇杷"和"栽培枇杷",清单查询可以看到网站储存的所有枇杷属植物的编号、品种名、产地。"数据查询"下分"快速搜索"和"标准查询","快速搜索"等同于模糊搜索,输入品种名来查询符合条件的种质。"标准查询"归纳和设立"树性"、"树高"、"树干皮孔"等52个常见描述为描述符基础,构成了数据库动态交互选项,其中35个为可选项,17个为输入项,客户可根据需求查询种质。基于PHP+MySQL构建的网页版数据库具有超越平台性、交互性、整合性和稳定性,为将来数据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数据库里的信息,野生种方面更饱满,而栽培枇杷方面由于有巨量的信息,尚未完整收进数据库,因此,数据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是十分重要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枇杷属植物论文参考文献

[1].付燕,杨芩,彭舒,蒋瑶,刘伦沛.枇杷属植物3个新S基因鉴定及大渡河枇杷分类地位的新证据[J].果树学报.2018

[2].戴亚,陈程杰,高用顺,邵子坤,彭江容.基于PHP+MySQL构建枇杷属植物种质资源数据库[C].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2017

[3].高敏.枇杷属植物落黄叶片颜色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国果业信息.2017

[4].刘义存,黄天启,林顺权.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的常温离体保存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6

[5].李桂芬,杨向晖,乔燕春,高用顺,蒋园园.枇杷属植物种间及近缘属杂交亲和性研究[J].园艺学报.2016

[6].王淑群.若干枇杷属植物离体形态建成及相关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

[7].刘义存,王淑群,黄天启,林顺权.应用于枇杷属植物超低温保存中的程序降温仪参数调整研究[C].中国园艺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8].刘义存,岑伟仪,黄天启,林玉霜,张志珂.枇杷属植物茎尖离体培养及褐化抑制研究[J].果树学报.2014

[9].胡文舜,蒋际谋,黄爱萍,许奇志,陈秀萍.2种枇杷属植物的trnH-psbA条形码序列变异及其近缘属系统发育初步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4

[10].曹红霞,岑伟仪,黄天启,林顺权.若干枇杷属植物的营养与生殖生长的物候期观察[J].莆田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  

枇杷属植物论文-付燕,杨芩,彭舒,蒋瑶,刘伦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