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静
提要|中国不能照搬其他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依据中国国情、区情和农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区别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它具有科学内涵,内凝六大“鲜明特色”。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科学内涵鲜明特色
中图分类号|G412
作者信息|罗静,女,1983年生,四川中江人,法学博士,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三农”问题研究,610064。
一、理论判断:中国必须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央在准确分析世界他国农业发展道路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比较优势,全面把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农业新要求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更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保障。
中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必须走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从世界范围看,建设现代农业已走过上百年的历程,但从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历程分析,不同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基础的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不尽相同。一是地广人稀、劳动力资源短缺的国家,例如美国。这类国家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方式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其发达的现代工业和能源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规模效益。这属于典型的“劳动节约型”模式。二是地少人多、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例如日本。这类国家走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要方式是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要目标,凭借创新生物科技,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化肥和农药施用水平并加大人力资源投入等来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及农产品附加值。这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模式。三是耕地和劳动力资源比较适中的国家,例如西欧的法国、德国等。这类国家走农业现代化道路采取的是机械技术与生物科技并重的策略,不仅广泛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还广泛运用生物科技,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因而被称为同时兼备“物力投资”和“智力投资”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模式。显然,中国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与上述国家均有所不同,因而不能照搬他国模式。中国需要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走出一条既不同于欧美大规模经营模式,也不同于日本小规模经营模式,更不完全等同于德法“折中”经营模式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概念辨析: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必须依据中国的国情、区情和农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首先,中国必须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中国农业既不能停留在刀耕火种的传统农业阶段,也不能长期停留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并存的尴尬阶段,因为是否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并加强现代农业建设事关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其次,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纵观世界各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农业的经验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已经建成现代农业的国家、还是正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国家,虽然建设现代农业的模式不尽相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方式法不尽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个国家都立足于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从满足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竞争着手,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与建立特色现代农业。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再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区别于其实现模式。“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这两个范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上来看,农业现代化道路涵盖面更广,它包括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从区别来看,农业现代化道路更侧重研究“性质”问题,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可以在走同一条道路的前提下实施不同的模式。具体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从概念上讲涵盖面更广,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全局性特征,探索这条道路着眼于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性质问题,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而产生的诸多矛盾;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则不同,它强调的是在各地“农情”的制约下农业发展的具体方式及发展形式上的规律性,研究的是如何解决农业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规模和组织形式等问题,更具有现实操作性。因此,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核心内容。正因为道路要通过不同的具体模式去实现,因而在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过程中,更应当注重研究这一道路实现的具体模式和特殊方式。
综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区情、农情,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为中心任务,以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为导向,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体系为核心,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产业协调、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动力,以自然资源节约开发、劳动和技术集约利用、家庭承包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协同推进、精耕细作的传统技术和创新升级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为技术路线,以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后发追赶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灵魂把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之“鲜明特色”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在遵循世界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和中国农业发展特殊规律基础上,依据自身的国情、国力和农情、农力,从战略思路、产业体系、农科教结合等方面着手推进的,因而独具“特色”。
(一)特色的发展前提:中国特殊的国情、农情与特殊的发展阶段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基本国情具体指国情和农情;而发展的阶段主要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阶段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一小阶段。一方面,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农情。我国农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面临的各种约束日益严峻,特殊的国情、农情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其一,人均耕地面积偏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计算,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仍占50.05%,而耕地面积已减少到18.26亿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其二,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薄弱,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低。我国水库中约有113座带病运行,60%的排灌工程设施需要维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受灾面积呈明显增长态势,较之20世纪扩大了34%。[1]2010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3742.59万公顷,绝收面积486.32万公顷,导致直接经济损失5339.9亿元[2]。其三,落后的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低效率,而且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严重短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相关数据计算,目前我国已有1/4以上的国土出现荒漠化,面源污染日益严重,仅污水灌溉面积就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6倍。同时,我国农业缺水300亿m3,占总缺水量的83.8%,仅2010年一年农业旱灾受灾面积就达1.9亿多亩。另一方面,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阶段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时期。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也就是说,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必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点,使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同时,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顺利推进还必须努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从根本上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二)特色的经济体制:公有制为主体的多样化实现形式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特色的经济体制,即在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经济是具有社会主义属性的经济形态,是社会主义本质在中国农村的依托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本质在农村的实现,即通过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就能够推进农村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并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因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经济体制层面的一大特色就是要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理由如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既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内在要求,又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因此,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
(三)特色的生产经营方式: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生产经营方式是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体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于真正确立,先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从思想与理论上澄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其次是在实践中扶持农民自创的生产责任制,允许农民拥有生产经营自主权。而从本质层面剖析,其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经营制度。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又因通过家庭分散经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其二,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表明土地在归集体所有的情况下采取家庭经营的形式。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农村集体经济采取的是农户家庭个体承包经营与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相结合的方式。在此意义上,家庭承包经营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个经营层次,即“分”的层面。其三,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将农村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相分离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现实要求,不是发展私有经济,而是发展低水平的集体经济。
(四)特色的生产力发展方式: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具体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特色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心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其一,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对我国家庭分散经营方式下农业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现实,要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虽能调动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减少生产管理费用,但却大大增加了市场交易费用、加剧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因而,为适应农业生产社会化、产业化与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将低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到高水平的农村集体经济,从而实现解放与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的目标。其二,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因为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五)特色的市场占有能力:围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眼于全球竞争,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趋利性使其偏向于投资收益率较高的经济作物和二三产业,粮食的弱质性使其生产始终处于边缘地位。从国际范围看,我国土地和水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处于比较劣势,同时粮食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已经凸显。由此可知,我国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偏弱,须不断提升。其一,把握国内国际市场农产品“竞争点”,优化产品质量。主要包括大量使用有机肥料,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立严格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同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积极发挥自身绝对优势,不断挖掘比较优势,并最终以质优、价低、特色、绿色来取胜。其二,增强农户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将原本分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为其提供一系列社会化服务,使其形成一个强大团体。其实质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减少农户交易费用,进而减少生产的不确定性,规避或降低市场风险,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并最终实现农户收益最大化。
(六)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建农业生态文明,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共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建农业生态文明既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生态环境层面的特色,也是中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建立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其一,农业循环经济具有科学内涵。农业循环经济是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农业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基础上,继承二者之优点,摒弃二者之弊端发展而成。它本质是生态经济,以“生态中心主义”为其伦理价值取向,旨在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态文明。其二,农业循环经济能够促进农业生态文明。从历史上看,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而农业生态文明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则是指在处理农业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要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循环经济为发展模式,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形成新型生态农业。其三,生态文明的构建需要不断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现实状况看,生态文明发展趋势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价值取向看,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核;从发展绩效看,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的构建。当然,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建农业生态文明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共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国家减灾网.http://www.jianzai.gov.cn
[2]《中国统计年鉴(2011)》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l
本文是2013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项目《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治理研究》(项目号:skq201310)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项目批准编号:08AJY034)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贺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