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腮腺腺淋巴瘤52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汪静,黄国权,杨兰英,李勇[1](2020)在《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病理对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以提高MSCT对腺淋巴瘤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CT征象资料,对患者CT图像病灶部位、数目、形态、大小、平扫密度及增强表现等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38个病灶,其中5例单侧2个以上病灶,1例双侧多个病灶,病灶位于腮腺后下极27个,病灶大小1.0~4.5 cm,平均2.5 cm;38个病灶中有27个病灶密度均匀,11个病灶密度不均匀、伴有不同程度的囊变。所有病灶平扫密度偏高,平均CT值为47 HU,其中13例增强病例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结论:腮腺腺淋巴瘤为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腮腺后下极的良性肿瘤,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SCT平扫及增强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詹浩辉,杨静[2](2020)在《常规MRI联合最小ADC值鉴别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价值》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最小ADC值鉴别诊断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腮腺混合瘤80例(84个病灶)及腺淋巴瘤50例(62个病灶)的MRI特点,并比较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的最小ADC值。结果:腮腺腺淋巴瘤的男性占比(100.0%,50/50)明显高于混合瘤(21.2%,17/80)(P<0.05);腺淋巴瘤位于腮腺后下极占88.7%(55/62),明显高于混合瘤14.3%(12/84)(P<0.05);腺淋巴瘤T2WI呈低信号或低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占71.0%(44/62),明显高于混合瘤4.8%(4/84)(P<0.05)。腮腺腺淋巴瘤最小ADC值明显低于混合瘤[(0.72±0.18)×10-3mm2/s vs.(1.30±0.26)×10-3mm2/s](P<0.05)。结论:常规MRI联合最小ADC值有助于鉴别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
任思桐[3](2020)在《基于CT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腮腺恶性肿瘤与常见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CT平扫图像纹理分析方法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以及鉴别几种较常见良性肿瘤(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腺瘤)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1例腮腺肿瘤(包括117例多形性腺瘤、39例腺淋巴瘤、19例基底细胞腺瘤和26例腮腺原发恶性肿瘤)的CT平扫图像,应用Artificial Intelligent Kit纹理分析软件对这些CT图像进行纹理分析,选取得到的参数中18个纹理参数进行分析,运用Mann-Whitney U检验先比较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各纹理参数的差异,再两两比较这3种腮腺良性肿瘤间各纹理参数的差异,并作ROC曲线来评估各纹理参数的诊断效果。结果:在CT平扫图像上得到18个纹理参数,分别为最小强度、最大强度、中位数强度、平均值、标准差、方差、体积计数、体素值和、范围、均方根值、离均差、相对偏差、偏度、峰度、均匀性、直方图能量、直方图熵以及频率大小,在这18个纹理参数中,腮腺良恶性肿瘤之间共有9种纹理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最大强度、中位数强度、平均值、体积计数、体素值和、均方根值、离均差、相对偏差、频率大小,其中体积计数、体素值和、频率大小诊断效果相对较好,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7、0.758、0.747;三种腮腺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之间有13种纹理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最小强度、最大强度、中位数强度、平均值、体积计数、体素值和、范围、均方根值、离均差、均匀性、直方图能量、直方图熵、频率大小,其中最大强度、中位数强度、平均值、体素值和、离均差诊断效果相对较好,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0.815、0.806、0.815、0.806;腺淋巴瘤和基底细胞腺瘤之间10种纹理参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为最小强度、最大强度、中位数强度、平均值、体积计数、体素值和、均方根值、离均差、均匀性、频率大小,其中中位数强度、平均值、均方根值、离均差诊断效果相对较好,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812、0.814、0.812;这18种纹理参数在多形性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瘤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CT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腮腺腺淋巴瘤和基底细胞腺瘤时有一定的价值。
张丹[4](2019)在《腮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CT纹理分析在腮腺常见上皮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初步研究目的探讨基于CT图像的3D纹理分析技术在鉴别腮腺常见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病理证实患有腮腺常见良恶性上皮源性肿瘤患者的CT增强动脉期图像资料。选取动脉期图像导入开源软件ITK-SNAP逐层勾画出肿瘤的边界,得到三维可切割图像,再使用MATLAB2017b软件进行纹理特征提取,获取整个瘤体的纹理参数特征。两两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相关纹理参数值:平均值(mean)、均匀度(uniformity)、能量(energy)、熵(entropy)、偏度(skewness)、峰度(kurtosis)、对比度(contrast)、相关性(correlation)、熵和(sum entropy)、熵差(difference entropy)之间的差异,P<0.05的纹理参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利用频率变量绘制并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作为肿瘤的特异性、准确性及敏感性的评价标准。结果(1)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间熵和、熵、平均值、对比度、熵差、能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腺淋巴瘤组熵和、熵、平均值、对比度、熵差、能量均高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P<0.05);(2)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组间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对比度、熵和、熵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腺淋巴瘤组平均值、能量、熵、相关性、对比度、熵和、熵差高于多形性腺瘤组,而多形性腺瘤组均匀度高于腺淋巴瘤组(P<0.05);(3)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组间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熵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平均值、能量、熵、相关性、熵和高于多形性腺瘤组,而多形性腺瘤组均匀度高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P<0.05)。(4)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平均值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781,特异度为71.1%,灵敏度为73.8%,最佳阈值为80.88;(5)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组能量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10,特异度为96.1%,灵敏度为73.8%,最佳阈值为42558500;(6)腮腺多形性腺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组能量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742,特异度为86.3%,灵敏度为55.6%,最佳阈值为31563064。结论(1)基于CT图像的3D纹理分析定量参数熵和、熵、平均值、对比度、熵差、能量能够有效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2)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对比度、熵和、熵差能够有效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3)平均值、均匀度、能量、熵、相关性、熵和能够有效鉴别腮腺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4)根据联合AUC、敏感度、特异度综合分析得出,平均值是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较为理想的纹理参数;(5)能量是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较为理想的纹理参数;(6)同时,能量也是鉴别腮腺腺淋巴瘤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相对较为理想的纹理参数。第二部分腮腺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研究目的探讨腮腺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表现、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影像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腮腺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如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结核接触史、临床误诊率、相关辅助检查超声、胸片、PPD(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及CT和/或MR图像,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强化方式、邻近腮腺筋膜及皮肤的变化情况、颈部肿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等影像学表现,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共同分析。结果该组腮腺淋巴结结核患者中年轻人(年龄<50岁)占72%。80%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亦无确切结核病暴露史。临床误诊率高达64%,影像学误诊率达60%,其中CT和MRI误诊率分别为71.4%和42.9%。本组病例共发现43个病灶,38(88.4%)个病灶累及浅叶,14例(56%)为多发病灶。结核病灶同侧腮腺筋膜改变有4种类型:局部增厚(40%,n=10);局部破溃伴邻近皮肤增厚(28%,n=7);局部隆起(20%,n=5);没有改变(12%,n=3)。25例病例中有14例(56%)出现颈部淋巴结病,6例(24%)为双侧淋巴结病,淋巴结最常受累的区域为Ⅱb区(n=11),Ⅱa区(n=9)和Ⅲ区(n=7)。在CT图像上病灶有4种强化方式:均匀强化(37.1%,n=13)、不规则囊性强化(37.1%,n=13)、厚壁环形强化(14.2%,n=5)和花环状强化(11.4%,n=4)。MRI上病灶信号:T1加权成像(T1-weighted imaging,T1WI)呈等信号,T2加权成像(T2-weighted imaging,T2WI)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呈明显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呈低信号。结论腮腺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和影像上易误诊为腮腺肿瘤。腮腺淋巴结结核好发的位置为腮腺浅叶,好发的人群为PPD皮肤试验阳性及伴有颈部淋巴结病的年轻人,CT及MRI图像上病灶同侧腮腺筋膜及病灶周围腮腺实质的水肿有助于腮腺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梁俊福,孙颖,王红梅,曲冰杰,吴静,刘英峰,赵瑞华[5](2018)在《MSCT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腮腺腺淋巴瘤》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双期增强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杳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腺淋巴瘤患者资料,术前均行MSCT双期增强扫描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20例患者中,MSCT扫描对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准确率为85.0%(17/20),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80.0%(16/20),两者联合的诊断准确率为100%(20/20)。结论:MSCT双期增强扫描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相当,两者联合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梁俊福,孙颖,王红梅,曲冰杰,吴静,刘英峰,赵瑞华[6](2018)在《256层CT双期增强扫描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腮腺病变的临床资料,30例术前均行256层CT双期增强扫描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且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这2种方法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及ROC曲线下面积。结果:30例中检出16例腺淋巴瘤,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1.2%、100%、90.0%、0.906,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分别为75.0%、100%、86.7%、0.872。两者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6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相当。临床怀疑腮腺腺淋巴瘤时,可依据CT双期增强扫描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丁雪梅,张福洲,郭志伟,何孔明[7](2017)在《双源CT对腮腺腺淋巴瘤及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探讨双源CT对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33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腮腺腺淋巴瘤17例共22个病灶,腮腺多形性腺瘤16例共17个病灶,均完成双源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病理,对其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腮腺腺淋巴瘤与腮腺多形性腺瘤在发病部位、生长轴线、肿瘤内低密度或囊变坏死、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肿瘤内或周边血管影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肿瘤形态、大小、左右叶分布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源CT除能显示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的数目、部位、形态及周围结构情况,尤其对肿瘤内低密度组织成分或囊变坏死、增强血管影等显示有较好优势,对两者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
童娟[8](2017)在《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脂肪抑制T2WI、增强扫描脂肪抑制T1WI。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涎腺肿瘤间MR征象的差异。结果(1)涎腺肿瘤共108例(116个瘤灶),大涎腺来源107例(腮腺101例、颌下腺6例)、小涎腺来源1例。良性肿瘤98个,包括多形性腺瘤52个,腺淋巴瘤32个,基底细胞腺瘤6个,肌上皮瘤5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8个,包括粘液表皮样癌5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鳞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2)涎腺常见良性肿瘤的MRI表现:良性肿瘤多形态规则(71/98)、边界清楚(66/98)。所有52个多形性腺瘤T2WI表现为高信号并呈延迟强化,40个瘤灶信号不均,6个表现为单侧腮腺内多灶性结节;32个腺淋巴瘤增强后均呈中度强化,其中18个瘤灶T2WI表现为等信号,24个瘤灶内见囊变;6个基底细胞腺瘤中,3个肿瘤内见点状、裂隙状囊变;5个肌上皮瘤中,3个呈分叶状,4个见广泛囊变;2个血管瘤形态不规则,T2WI呈高信号并显着强化。(3)涎腺常见恶性肿瘤的MRI表现:5个粘液表皮样癌中,3个中、低度恶性者呈囊实性,边界较清晰,2个中、高度恶性者呈实性,边界不清;3个腺样囊性癌中,2个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4个腺泡细胞癌中,1个低度恶性者与良性肿瘤较难区分,1个肿瘤直径>3cm,表现出明显浸润性生长特点;恶性多形性腺瘤(1个)表现为T2WI高信号并大片囊变,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结论MRI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涎腺良、恶性肿瘤MRI表现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行的。第二部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这两项技术在涎腺肿瘤亚型区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6例,男61例,女45例,平均年龄47.86±16.1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多平面自旋回波(SS-SE-EPI)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采用0,500,1000s/mm2,测量并分析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MRI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VIBE)序列,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后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峰值时间(Tpeak)、廓清率(WR)进行分析,总结涎腺肿瘤的TIC特征。本研究将涎腺肿瘤的TIC定义为四种类型:A型,Tpeak>120s,即渐进性强化;B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快速廓清;C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缓慢廓清;D型,平坦型,提示病变无强化或囊性病变。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涎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90例腮腺肿瘤共94个病灶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良性75个(多形性腺瘤39个、腺淋巴瘤24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9个(黏液表皮样癌6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2个、转移瘤1个)。(2)DWI:良、恶性腮腺肿瘤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1.02±0.25)×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70±0.26)×10-3 mm2/s);P<0.001]、高于腺淋巴瘤[(0.88±0.16)×10-3 mm2/s;P<0.05];多形性腺瘤的ADC值高于除肌上皮瘤外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01),腺淋巴瘤的ADC值则低于其他良性肿瘤(P<0.001)。(3)DCE-MRI:39个多形性腺瘤TIC表现为A型34个、C型5个;24个腺淋巴瘤TIC表现为B型19个、C型5个;4个基底细胞腺瘤和2个血管瘤TIC均表现为C型;5个肌上皮瘤TIC表现为A型2个、C型3个;1个脂肪TIC表现为D型。恶性肿瘤中除1个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现为A型外,余均表现为C型。(4)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坦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1)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靠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曲线常提示恶性肿瘤;TIC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效能。(2)ADC值在腮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存在差异,具有区分肿瘤病理亚型的潜力。第三部分: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目的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1例,男58例,女43例,中位年龄47岁。患者均行3.0T MR扫描,IVIM采用11个b值(0、10、20、30、50、80、100、200、300、400、800 s/mm2)。对涎腺肿瘤基于IVIM理论基础的灌注和扩散成像进行评估。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IVIM参数值D值、D*值及?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IVIM参数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101例患者中完成IVIM DWI检查并纳入统计学分析者共87例(91个病灶),包括良性肿瘤76个(多形性腺瘤42个,腺淋巴瘤23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和15个恶性肿瘤(粘液表皮样癌4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2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85个发生于腮腺,6个发生于颌下腺。(2)恶性肿瘤的D值[(0.98±0.30)×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61±0.24)×10-3 mm2/s;P<0.01]、高于腺淋巴瘤[(0.72±0.17)×10-3 mm2/s;P<0.01];恶性肿瘤的D*(26.63×10-3 mm2/s)值高于多形性腺瘤(14.27×10-3 mm2/s)[P<0.01]、低于腺淋巴瘤(44.90×10-3 mm2/s)[P<0.01]。除肌上皮瘤外[(1.40±0.19)×10-3 mm2/s],多形性腺瘤的D值显着高于本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5),D*值在上述4种良性上皮型肿瘤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值和D*值鉴别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7、0.997,灵敏度分别为0.98、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98;鉴别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85,灵敏度分别为0.95、0.80、特异度分别为0.80、0.81;鉴别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80,灵敏度分别为0.73、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77。结论IVIM参数D值和D*值能有效的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并且在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具有差异;IVIM DWI对区分涎腺肿瘤的良恶性和病理亚型具有较大的潜力。
梁理娟,赖华强,李凤谊,李振兴[9](2017)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腮腺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特点,探讨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腮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腮腺肿瘤中超声诊断腮腺腺淋巴瘤18例,而病理确诊腮腺腺淋巴瘤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8%,另外4例病理诊断为腮腺混合瘤3例,腺样囊性表皮样癌1例。结论:腮腺腺淋巴瘤超声表现为腮腺后下象限的无痛性肿块,单发或多发,界限清,血流信号丰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吸烟史可提高腮腺腺淋巴瘤诊断符合率,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
陈少贤,曾向廷,周研,郑少燕,吴先衡[10](2016)在《腮腺腺淋巴瘤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表现》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腮腺腺淋巴瘤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表现。方法收集经本院手术病理证实2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共52病灶),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形态学及T1-DCE-MRI资料,分析每个肿块内感兴趣区(ROI)的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特点,同时患者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42个病灶数,TIC曲线类型为B型(廓清型,上升后快速廓清),符合其病理学基础。结论腮腺腺淋巴瘤3.0T MR动态增强具有一定特征性,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可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二、腮腺腺淋巴瘤52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腮腺腺淋巴瘤5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病理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病变分区 |
1.4 大体观察和病理学检查 |
1.5 检测方法 |
1.6 图像评估 |
2 结果 |
2.1 病灶基本情况 |
2.2 平扫及增强表现 |
2.3 病理表现 |
2.4 典型病例CT影像学表现 |
3 讨论 |
4 结论 |
(2)常规MRI联合最小ADC值鉴别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图像后处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3)基于CT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腮腺恶性肿瘤与常见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纹理分析在肿瘤性病变及非肿瘤性病变中的研究应用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4)腮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CT纹理分析在腮腺常见上皮源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腮腺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文献综述 影像学新技术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研项目及会议交流情况 |
(5)MSCT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腮腺腺淋巴瘤(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6)256层CT双期增强扫描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CT双期增强扫描 |
1.3 FNAC检查与诊断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7)双源CT对腮腺腺淋巴瘤及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方法 |
1.3 图像分析及测量 |
1.3.1 位置判定 |
1.3.2 形态、大小及生长轴线判定 |
1.3.3密度、CT值测量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多形性腺瘤 |
2.2 腺淋巴瘤 |
2.3 2种肿瘤比较 |
3 讨论 |
(8)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
2.2 涎腺良性肿瘤MRI表现 |
2.3 涎腺恶性肿瘤MRI表现 |
3 讨论 |
3.1 涎腺肿瘤MRI表现概述 |
3.2 涎腺良性肿瘤的MRI诊断 |
3.3 涎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材料 |
1.2 检查方法 |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肿瘤ADC值 |
2.2 肿瘤TIC类型 |
2.3 DWI联合DCE-MRI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
3 讨论 |
3.1 DWI、TIC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3.2 DWI、TIC在诊断涎腺肿瘤亚型中的应用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MRI扫描技术 |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
2.2 涎腺肿瘤各组间参数值定量分析结果 |
2.3 涎腺肿瘤IVIM灌注相关参数与TIC类型相关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致谢 |
(9)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超声诊断 |
2.2手术病理结果 |
3 讨论 |
3.1 腮腺腺淋巴瘤 |
3.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涎腺的检查 |
3.3 鉴别诊断 |
(10)腮腺腺淋巴瘤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本研究采用西门子Magnetom Verio 3.0 T磁共振扫描仪,相控阵头颈联合线圈。对所有患者颌面部行常规序列扫描,横轴位T1W[重复时间(TR)550 ms,回波时间(TE)8.7 ms]、T2W(TR 5 500 ms,TE 95 ms)、扩散加权成像(DWI)(b值0,400,800)及冠状位T2W-tirm(TR 3 000 ms,TE 39ms,T1220 ms),层厚4 mm,层间距1 mm。T1动态增强扫描:T1WI-DCE-MRI技术采用脂肪和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VIBE),TR 5.08 ms,TE 1.74 ms,射频翻转角FA1 5°。启动动态增强扫描序列后,在采集到第4个动态时相时,通过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Gd-DTPA,拜耳先灵公司),剂量为0.2 mmol/g体质量,注射流率为2 m L/s,注射完毕后静脉团注2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期间连续不间断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共采集32个动态时相,每个动态时相采集20幅图像,扫描时间5 min 20 s。 |
1.3 影像学检查图像生成及数据分析: |
1.4 病理检查: |
2 结果 |
2.1 常规MRI表现: |
2.2 动态增强扫描表现: |
3 讨论 |
四、腮腺腺淋巴瘤52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腮腺腺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病理对照分析[J]. 汪静,黄国权,杨兰英,李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8)
- [2]常规MRI联合最小ADC值鉴别腮腺混合瘤与腺淋巴瘤的价值[J]. 詹浩辉,杨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03)
- [3]基于CT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腮腺恶性肿瘤与常见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D]. 任思桐.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4]腮腺疾病的影像学研究[D]. 张丹.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5]MSCT联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腮腺腺淋巴瘤[J]. 梁俊福,孙颖,王红梅,曲冰杰,吴静,刘英峰,赵瑞华. 现代肿瘤医学, 2018(06)
- [6]256层CT双期增强扫描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J]. 梁俊福,孙颖,王红梅,曲冰杰,吴静,刘英峰,赵瑞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01)
- [7]双源CT对腮腺腺淋巴瘤及多形性腺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 丁雪梅,张福洲,郭志伟,何孔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06)
- [8]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童娟. 苏州大学, 2017(04)
- [9]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的诊断价值[J]. 梁理娟,赖华强,李凤谊,李振兴.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7(02)
- [10]腮腺腺淋巴瘤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表现[J]. 陈少贤,曾向廷,周研,郑少燕,吴先衡. 实用医技杂志,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