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半固体培养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牛蒡,灵芝,固体发酵,多糖
半固体培养基论文文献综述
董玉玮,周洁,苗敬芝,李文,胡传银[1](2019)在《灵芝在牛蒡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工艺优化及菌丝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升牛蒡废弃物的利用价值,以低品质牛蒡作为营养基质,精选优良灵芝菌种作为发酵菌株,研究牛蒡固体发酵灵芝产多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确定了装瓶量、粉碎程度、液固比等工艺条件;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牛蒡固体发酵灵芝菌丝中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总多糖含量;多糖经脱蛋白、透析和脱色后,经红外光谱分析多糖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组成;体外实验检测多糖对1,1-二苯基-2-叁硝基苯肼(1,1-diphenyl-2-trinitrophenylhydrazine,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液固比0.4 mL/g、装瓶量0.2 g/mL、粉碎程度过6目筛,在此条件下实际获得的多糖含量为24.85 m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获得的菌丝多糖具有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其中甘露糖含量最高,是葡萄糖的7.6倍;抗氧化性检测表明随着牛蒡固体发酵灵芝菌丝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逐渐增强,且清除率均大于70%,说明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王新磊,李炳乾,张云泽,郑秀洁,艾日肯江·库尔班江[2](2019)在《盐藻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盐藻藻种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接种温度、琼脂浓度、培养基盐度、盐藻接种密度的实验,获得了适合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盐藻的接种温度范围为40℃~45℃,琼脂浓度范围为0. 6%~1. 0%,培养基盐度范围为6%~8%,接种盐藻细胞浓度范围为1×10~3个/L~1×10~4个/L。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稀释分离、微细管分离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操作、纯化成功率高、不受盐藻细胞游动和高盐度培养基等条件的影响等优点。该研究为盐藻生产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分离纯化盐藻藻种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盐科学与化工》期刊2019年05期)
梁连辉,蔡常辉,吴昌辉,梁栋,王军[3](2019)在《淋病奈瑟菌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性能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4种商品化淋病奈瑟菌选择性固体培养基(TM培养基)进行性能评估。方法参照《培养基制备指南》及《淋球菌琼脂基础培养基》推荐方法,用生长率、选择性和微生物污染,以及结合临床应用效果,综合评价4种商品化TM培养基的检测性能。结果待测目标菌在进口厂商1(梅里埃)、国产厂商2、3、4TM培养基上的生长率(PR)分别为0.84、0.45、0.30和0.05,其中厂商4 PR低于规定下限,不同厂商之间TM培养基的P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厂商TM培养基对非目标菌的选择因子(SF)为2~5之间,均符合规定。各厂商TM培养基的微生物污染率符合要求(均为0)。调查临床应用厂商1、2、3、4TM培养基的淋病奈瑟菌检出率分别为17.6%、17.0%、7.3%、8.5%,其与相应厂商培养基的PR有较好的一致性。培养基杂菌生长测试,厂商4培养基对真菌防污染能力弱,其他厂商均符合要求。结论市售淋病奈瑟菌固体选择性培养基的质量存在品牌间差异,选用时可通过性能测试选择优质的培养基,以提高临床样本淋病奈瑟菌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艾滋病性病》期刊2019年02期)
姜涛,江泽鸿[4](2019)在《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使用两种方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融化处理的效果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比较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使用两种方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融化处理的效果。方法 :取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将其分为1组(对照培养基)、2组(用沸水浴法进行融化处理)、3组(用微波炉加热法进行融化处理)。对叁组培养基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菌的接种及培养。然后比较叁组培养基中菌落的数量及形态。结果 :叁组培养基中平均的菌落计数相比,P> 0.05。叁组培养基中菌落的形态基本一致。结论: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用沸水浴法和微波炉加热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融化处理,均不会影响培养基的性能。但用微波炉加热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融化处理更节能、更安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药论丛》期刊2019年04期)
周道红,黎敏,鲁卫平[5](2018)在《利用MALDI-TOF MS快速鉴定经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的阳性血培养物中的病原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快速鉴定经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的阳性血培养物中的病原菌的可行性,为临床早期诊断血流感染并提供合理的用药依据。方法血培养瓶呈阳性结果以后按照日常处理流程转种于血平板上,孵育2、4、6、8h后,挑取菌膜于靶标板上,用MALDI-TOF MS进行病原菌鉴定。同时,所有标本经过16~24h的隔夜培养后,用MALDI-TOF MS、VITEK?Compact、各种生化反应以及凝集反应进行确认。结果该研究共有来自102例患者的171份单一菌感染的血培养阳性瓶用于试验,包括76份(44.4%)革兰阳性菌和95份(55.6%)革兰阴性菌。与最终鉴定结果比较,在转种培养2、4、6、8h时用MALDI-TOF MS进行鉴定的成功鉴定率分别为106份(62.0%)、150份(87.7%)、161份(94.2%)、165份(96.5%);其中,革兰阳性菌的鉴定率分别为26份(34.2%)、56份(73.7%)、66份(86.9%)、70份(92.3%),革兰阴性菌的鉴定率分别为80份(84.2%)、94份(98.9%)、95份(100.0%)、95份(100.0%)。结论该研究表明,利用MALDI-TOF MS快速鉴定经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的阳性血培养物中的病原菌是一个早期可靠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22期)
吴志周,冯丽珊,文美贞,梁佩婵,柯建良[6](2018)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固体培养基的研制及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制一种适合临床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本文参考相关支原体固体培养基配方,改良营养成份和抑菌剂,并与生物梅里埃IST2肉汤和A7固体培养基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自制支原体固体与液体培养基在16 h和20 h时间段的阳性检出率均优于相应对照培养基,自制液体培养基与IST2抑菌效果基本一致,自制固体培养基与A7培养基有较好的一致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自制支原体固体培养基培养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适合基层单位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南医学科学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李继业,陈孝玉龙[7](2017)在《生防链霉菌S.exfoliatus FT05W与S.cyaneus ZEA17I固体培养基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链霉菌(Streptomyces)通常能够产生多种有益次生代谢产物及酶。另外,其孢子的产生及菌丝的生长在其植物病害生物防治和促生功能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S.exfoliiatus FT05W与S.cyaneus ZEA 17I是两株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寄生疫霉菌烟草致病型(Phytopht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 Tucker)有良好颉颃作用的生防菌株,并且对不同的园艺植物有特异性的促生效果。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S.exfoliatus FT05W和S.cyaneus ZEA17I在察氏酵母琼脂培养基(Czapek agar medium)上生长良好,且产孢能力强。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Gause's No.1synthetic agar medium)是放线菌的常用培养基,在相关实验操作及工业发酵中应用较为广泛。为了优化S.exfoliatus FT05W与S.cyaneus ZEA17I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能力及初步摸清其发酵条件,笔者测试了其在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两菌株都不能在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往该培养基中加入2g/L的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后,两株生防链霉菌都能够正常生长,且长势良好。随后,笔者比较了二者在察式酵母琼脂培养基和和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酵母提取物作为辅料)上的产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S.exfoliatus FT05W(1×10~8CFU/mL)和S.cyaneua ZEA17I(1×10~8CFU/mL)分别在以上两种培养基上的产孢能力没有明显差异,所以用高氏1号合成培养基(酵母提取物作为辅料)来培养以上生防链霉菌是一种可以替代察氏酵母琼脂培养基的新选择。(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刘晓菲[8](2016)在《生孢梭菌半固体培养基菌落计数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建立使用半固体培养基进行生孢梭菌菌落计数的方法,使菌落计数结果能够接近最大活菌数。方法 :接种生孢梭菌的新鲜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生孢梭菌菌液至与标准比浊管相同的浓度,用10倍稀释法分别稀释至1×10-6、1×10-7、1×10-8叁个稀释级备用。分别配制琼脂浓度为0.2%、0.3%、0.4%、0.5%、0.6%、0.7%的6种硫乙醇酸盐培养基,分别取叁个稀释级的菌液1m L接种至配制好的上述6种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同时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等量菌液,并放入厌氧袋中,将接种好的上述培养基至35℃培养18~24小时,进行菌落计数并比较结果。结果 :半固体培养基计数法比厌氧袋计数法效果好,使用琼脂浓度为0.5%的硫乙醇酸盐培养基,30~35℃培养18小时,菌落计数最多,最接近最大活菌数。结论 :生孢梭菌半固体培养基计数法适用于生孢梭菌计数。(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6年03期)
卢勉飞,蔡芷荷,叶青华,李艳嫦,吴清平[9](2016)在《固体培养基螺旋接种和涂布接种方法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固体培养基螺旋接种代替涂布接种方法的可能性。方法以国内外6个厂家的7种固体培养基(麦康凯琼脂、亚硫酸铋琼脂、HE琼脂、沙门菌显色培养基、平板计数琼脂、营养琼脂、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分别用螺旋平板法与传统的涂布平板法对7株不同菌株(鼠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福氏志贺菌)进行比对测定。结果对用2种接种方法在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进行方差统计,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在平板计数琼脂和营养琼脂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菌株基本上在7种培养基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大部分菌株的接种,螺旋平板法可代替传统的涂布平板的接种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刘太林,李黎,周正涛,黎祥[10](2015)在《六种蜜环菌固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引种了6个蜜环菌菌种分别接种于8个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筛选试验。从萌发时间、满皿时间、生长势、菌索干重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菌种AM7在培养基配方8(马铃薯20g,木屑20g,麦麸20g,胡萝卜20g,蛋白胨5g,牛肉膏5g,葡萄糖20g,琼脂10g,KH2PO42g,MgSO41g,维生素B110mg,水1 000mL)上萌发时间最短,生长速度快,生长生物量最大,与其它菌种和配方组合差异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是最佳组合;菌种AM6和宁强A9菌种在配方8培养基上生长生物量较高,与其它组合差异显着,也是较好的菌种。该研究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和配方组合可以用于生产。(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5年18期)
半固体培养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建立了一种基于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盐藻藻种的方法,通过对不同接种温度、琼脂浓度、培养基盐度、盐藻接种密度的实验,获得了适合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盐藻的接种温度范围为40℃~45℃,琼脂浓度范围为0. 6%~1. 0%,培养基盐度范围为6%~8%,接种盐藻细胞浓度范围为1×10~3个/L~1×10~4个/L。该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稀释分离、微细管分离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操作、纯化成功率高、不受盐藻细胞游动和高盐度培养基等条件的影响等优点。该研究为盐藻生产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分离纯化盐藻藻种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固体培养基论文参考文献
[1].董玉玮,周洁,苗敬芝,李文,胡传银.灵芝在牛蒡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工艺优化及菌丝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19
[2].王新磊,李炳乾,张云泽,郑秀洁,艾日肯江·库尔班江.盐藻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方法的建立[J].盐科学与化工.2019
[3].梁连辉,蔡常辉,吴昌辉,梁栋,王军.淋病奈瑟菌选择性固体培养基性能评估[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9
[4].姜涛,江泽鸿.在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使用两种方法对固体培养基进行融化处理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
[5].周道红,黎敏,鲁卫平.利用MALDI-TOFMS快速鉴定经固体培养基短时培养的阳性血培养物中的病原菌[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
[6].吴志周,冯丽珊,文美贞,梁佩婵,柯建良.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固体培养基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
[7].李继业,陈孝玉龙.生防链霉菌S.exfoliatusFT05W与S.cyaneusZEA17I固体培养基的优化[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8].刘晓菲.生孢梭菌半固体培养基菌落计数方法的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6
[9].卢勉飞,蔡芷荷,叶青华,李艳嫦,吴清平.固体培养基螺旋接种和涂布接种方法比较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
[10].刘太林,李黎,周正涛,黎祥.六种蜜环菌固体培养基配方的筛选[J].北方园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