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振动论文-王园

基础振动论文-王园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础振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械振动,能力培养,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基础振动论文文献综述

王园[1](2019)在《新工科背景下机械振动基础课程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机械振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进行探索。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其解决工程应用中机械振动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其自主研学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实践证明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教育》期刊2019年31期)

邬玉斌,吴雅南,宋瑞祥,何蕾,刘必灯[2](2019)在《不同基础形式建筑地铁振动响应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列车运行对周边环境的振动噪声影响也愈发突出,对于地铁线路周边的新建建筑,可以从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动力特性等角度考虑进行减振优化设计,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某新建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叁维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对桩基和筏基两种基础形式的建筑受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形式对不同位置的振动影响规律不同,总体而言桩基础抑振性能更好,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相似工程地铁振动控制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环保产业》期刊2019年10期)

付鹏,胡安峰,李怡君,谢康和,李龙[3](2019)在《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动水压力作用和桩-流体耦合振动,对黏弹性地基中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问题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采用分离变量法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得到了动水压力解析表达式。进而考虑桩-土体及桩-流体耦合条件、桩身内力和位移连续条件,基于传递矩阵法,得到了水平简谐荷载作用下海洋高桩基础桩顶阻抗解析表达式。将该解分别退化为水中圆柱梁振动问题及完全埋入式桩水平振动问题,与已有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该解的合理性。并与不考虑动水压力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忽略动水压力会高估高桩基础桩顶水平动刚度。(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17期)

廖展强,王军[4](2019)在《水工结构在CEEMDAN算法基础上的振动信号处理研究——以叁峡重力坝泄流工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水工结构振动信号具有两种特点:第一,非平稳性,第二,非线性,因此在借助EMD和EEMD对其进行降噪处理时,容易出现模态混迭、计算效率低下以及需要通过大集成次数来重构误差趋向于0等方面的不足。同时,水工结构振动信号容易受到各类噪声的干扰,给后期的状态评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CEEMDAN与排列熵联合对水工结构振动信号降噪重构处理的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和实例分析对其进行了验证,表明了该方法在信号降噪处理上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9期)

赵晓光,高文生[5](2019)在《地震作用下高承台群桩基础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震害特征明显、承受水平荷载不利的高承台群桩基础,以埋入式低承台群桩基础作为比较对象,开展砂质粉土地基条件下高、低承台群桩基础模型体系的振动台试验,详细分析试验体系的加速度响应、桩身内力、土-结构接触动土压力等响应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均匀砂质粉土地基主要起放大作用,地基土与桩身的加速度响应自下而上被逐渐放大;高承台桩体系由于承台与桩身外露,使得辐射阻尼耗散能量的作用减弱,导致高承台桩结构体系的动力响应显着,而低承台桩基由于埋入式承台结构受到较强的土体约束作用,造成其加速度响应较小;桩顶与承台联结的嵌固效应、承台与桩身自由段的外露(桩周侧向无地基土约束),将会显着改变桩身的内力分布;同时也观测到埋入式承台结构的正侧面动土压力显着发挥,反映了在承台、基桩和地基土协同工作中承台侧面水平抗力的贡献不容忽视。试验揭示了地震作用下高承台桩基础的动力响应规律,为桩基础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17期)

夏泓泉,范进,何嫣然,丁建国[6](2019)在《环境微振动下超精密加工设备基础隔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超精密加工设备隔振基础的隔振效果,以某超精密加工设备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隔振系统,分析了系统在环境微振动下的振动响应,发现在x方向能得到很好的隔振效果。另外,通过调整隔振基础厚度和隔振弹簧刚度,分析了加工设备对外界环境微振动的响应变化情况。(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9年04期)

李志强,王大千[7](2019)在《考虑基础沉降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基础沉降是高速铁路桥梁在运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过大的沉降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为研究不同桥梁基础沉降形式和沉降量对车-桥耦合振动性能的影响,建立10跨高速铁路32 m典型简支梁桥有限元模型,开展无沉降、单墩沉降、相邻双墩沉降和相邻叁墩沉降4种工况的车辆动力响应对比分析。另外,研究10~50 mm内5种沉降量对车辆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单墩沉降工况,当沉降量大于20 mm时,随着沉降量的增大车辆竖向加速度明显增大,当沉降量为50 mm时,车辆竖向加速度较无沉降工况增大了1. 2倍;对于相邻双墩沉降工况,车辆动力响应总体上比单墩沉降工况小;相邻叁墩沉降对车辆竖向加速度影响显着,当相邻叁墩沉降量分别为10,20,30 mm时,车辆竖向加速度比单墩沉降工况更大。研究结果可为确定基础沉降控制限值及线路抬高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9年08期)

张怀亮,陈婷,潘文龙[8](2019)在《基础振动下液压管道主动减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硬岩掘进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强振动影响液压管道工作性能的问题,应用双向流固耦合的原理,建立了基础振动下液压管道主动减振仿真模型,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以管道最大应力和最大位移为判据条件研究了主动激励参数对管道减振的影响,并得到了对管道减振影响的主次顺序。分析发现当主动减振激励与工作振动频率相等,幅值大小相等,相位角差为π,作用位置在管道中间时,管道最大应力减小22.2%,最大位移减小53.1%,此时的减振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能为强振动环境下液压管道的减振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尚守平,张斌,肖逸夫,王振[9](2019)在《基础隔震低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将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应用到我国村镇地区低层框架结构房屋,根据基础隔震理论,在钢筋沥青隔震墩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钢结构隔震墩,设计和制作了1/2大比例缩尺房屋模型,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通过对隔震模型的动力特性、地震响应进行分析,研究钢隔震墩应用于低层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试验表明:隔震模型在八度多遇地震作用下,隔震钢筋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振后复位良好;设置隔震层可有效减小结构的自振频率,明显降低加速度反应,加速度折减系数在0.24~0.51之间。该钢隔震墩减震效果显着,制作简单、价格低廉、耐久性好,适于在广大村镇地区低层框架结构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9年04期)

刘文明,龚秋明[10](2019)在《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斜坡-基础-线塔地震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完成了斜坡-基础-线塔体系振动台试验,通过输入不同振幅的地震波,探讨了模型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斜坡的放大效应显着,放大系数随振幅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输电塔塔身上部较下部放大明显,随着振幅的增大放大系数呈减小的趋势,2、3号塔相对1号塔放大作用更大;坡顶桩身应变变化较大,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叁角形分布。(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基础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列车运行对周边环境的振动噪声影响也愈发突出,对于地铁线路周边的新建建筑,可以从建筑基础形式、结构动力特性等角度考虑进行减振优化设计,但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某新建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叁维有限元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对桩基和筏基两种基础形式的建筑受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础形式对不同位置的振动影响规律不同,总体而言桩基础抑振性能更好,研究方法和成果可为相似工程地铁振动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础振动论文参考文献

[1].王园.新工科背景下机械振动基础课程教学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9

[2].邬玉斌,吴雅南,宋瑞祥,何蕾,刘必灯.不同基础形式建筑地铁振动响应数值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19

[3].付鹏,胡安峰,李怡君,谢康和,李龙.海洋高桩基础水平振动特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9

[4].廖展强,王军.水工结构在CEEMDAN算法基础上的振动信号处理研究——以叁峡重力坝泄流工程为例[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5].赵晓光,高文生.地震作用下高承台群桩基础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9

[6].夏泓泉,范进,何嫣然,丁建国.环境微振动下超精密加工设备基础隔振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9

[7].李志强,王大千.考虑基础沉降的车-桥耦合振动分析[J].铁道建筑.2019

[8].张怀亮,陈婷,潘文龙.基础振动下液压管道主动减振研究[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9

[9].尚守平,张斌,肖逸夫,王振.基础隔震低层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9

[10].刘文明,龚秋明.基于振动台试验的斜坡-基础-线塔地震响应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9

标签:;  ;  ;  ;  

基础振动论文-王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