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群体论文-郭储

僧人群体论文-郭储

导读:本文包含了僧人群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域外来华僧人,群体,佛教文化

僧人群体论文文献综述

郭储[1](2019)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来华僧人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南北朝是域外佛教输入中华的主要历史时期,作为外来文化的佛教持续输入,而作为文化传播主体之一的的域来华僧人也进入到了中华社会。域外来华僧人作为特殊文化群体,主要来自印度、西域佛教文化圈,经由海陆两道入华,集中分布于魏晋南北朝,活动于各政权中心及交通枢纽,为中国佛教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思想资源。遗憾的是,对域外来华僧人的研究目前仍以个案研究为主,其群体性研究于现今学界尚未得到充分重视,论着犹有不足。而通过历史学、宗教学与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结合,有利于突破强调个别人物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突出作用这一个案研究范式,对早期佛教发展史进行一种全新视野下的诠释。对此,本文试图突破域外来华僧人个体研究的局限,考察该群体的整体时空分布特点与弘法命运走向,并关注其入华后的社会交往,及交往中存在的语言困境。而通过研究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输入有中华由自印度文化圈直接输入与经中转站西域文化圈间接交流两种。在此期间,僧人在华分布南北不均,人数增速于五世纪前期至顶峰。且其在华流动性不强,集中于洛阳、建康、长安等佛教重镇与统治阶层、知识分子、华僧、商人、妇女等群体展开多元社会交往,并于此中努力克服语言困境,形成颇有特色的汉语言学习活动。然在多番努力之下,受僧人性格与学说和社会契合度的影响,域外来华僧人群体中也有在华弘法不顺之事。但该群体的来华,仍有完整中华文化结构、影响中国佛教史延续脉络,提供宗教文化外交甚至是人类文化交往经验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陈鹏,高云松[2](2017)在《云南藏区僧人群体的整体性诠释——基于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宗教人类学研究中"生境—组织—意义"的整体观视角出发,基于德钦县东竹林寺的田野调查,集中探讨云南藏区僧人群体与当地的现实生境、寺院组织和藏民宗教生活意义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落脚于以僧人群体为纽带的神圣空间与世俗世界的联结,力图整体性地把握云南藏区僧人群体的存在方式。(本文来源于《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张琳[3](2013)在《辽代僧人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代僧人群体是辽代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辽一代,佛教发展迅速,统治者给予大量扶持,僧人群体发展状况尤为值得关注。本文从社会史角度,以僧人群体状况入手进行研究。主要分成叁个部分:辽代僧人群体基本状况、辽代僧人群体社会活动、社会控制与辽代僧人群体。第一章为辽代僧人基本状况,辽代僧人从来源上具有较高文化背景、女性出家比重较大、少有长子出家等特点;辽代僧人群体内部分有不同阶层,寺院管理者和具有较高荣誉地位的僧人构成僧人群体上层、基层管理者和讲经传法的学术阶层构成僧人群体的中间阶层,此外还存大量的普通僧侣大众阶层,这样的群体分层主要是受到原有世俗家庭的地位、僧人个人素质以及统治者的喜好等因素影响:僧人群体财产主要来自外界赠与、化缘而得、自身经营叁个方面,而财产流向主要是僧人用于自给自足、寺院建设发展耗资、佛事活动消耗,辽代僧人占有私产情况比较多见,其中私产种类比较丰富,同时财富占有情况受僧人阶层影响。第二章为辽代僧人社会活动。为了实现自身发展,僧人群体需要参与社会活动。主要分为面向社会上层的活动和民间社会活动。辽代僧人群体社会活动表现出以下特点:对上层政治的依附与无奈、社会上层对僧侣也存在选择、僧人民间活动构建良性循环、与原有世俗家庭依旧存在联系。第叁章为社会控制与辽代僧人群体,本章将僧人群体纳入到社会控制之中进行考察,主要表现为僧官制度和国家禁令实现的制度控制、对僧人出家、选拔的程序控制、僧人行为标准达成的舆论制约以及僧人群体在世俗生活中的社会冲突调节。辽代僧人群体自身特点影响辽代佛教的发展,对其内部进行分层研究可以清晰、完整的认知僧人群体形象,而将僧人群体纳入社会控制角度,可以更好的理解僧人群体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还原当时僧人群体的社会属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3-04-01)

李孔楠[4](2009)在《明代僧人群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僧人群体作为一个宗教团体,为明王朝教化民众、匡正世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明代僧人群体的研究着力不多,本文试图在明代僧人群体的来源及构成、僧人群体与社会上层以及僧人与民间等方面做出独创性研究。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明代僧人的来源及构成,通过大量史料对明代僧人的来源进行梳理,从中发现明代僧人来源广泛,但主要来源于社会下层;而僧人的构成上则是通过官方角度、上层僧人和普通僧人的角度、年龄结构及性别比例的角度叁个方面来划分,从而了解到明代僧人群体构成的多样性。第二部分为僧人群体与社会上层,对明代各个时期对僧人群体的管理及僧人群体与明代帝、后,官僚和太监交往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得出结论:无论是明代各朝对僧人的管理制度还是僧人群体与社会上层的交往,都成为该群体走向世俗化的推动力。第叁部分为僧人与民间社会,对僧人在民间的法事活动、与士绅、妇女进行的往来和僧人的社会形象进行探讨,发现明代僧人群体世俗化趋势的加重,同时僧人群体素质低下、形象趋于下品。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明代僧人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明王朝利用其进行教化民众、匡正世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该群体也因明王朝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佛教本身的弊端,而走向了世俗化。本文首次把明代僧人作为一个群体进行研究,试图填补明代宗教史中僧人群体研究的空白,并取得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期刊2009-03-01)

任晓兰[5](2008)在《论明代的僧人群体及其法律规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将僧人群体的管理纳入了世俗的行政体系,在保护佛教的同时,也创设了大量针对僧人的法律规范,并采用度牒制度控制僧人群体的整体规模。同时,明代对僧人的法律规范呈现出泛伦理化的特征,而僧人群体构成的日益社会化,僧人自身行为的渐趋低俗化,不仅损害了僧人群体的整体社会形象,也对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6期)

僧人群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宗教人类学研究中"生境—组织—意义"的整体观视角出发,基于德钦县东竹林寺的田野调查,集中探讨云南藏区僧人群体与当地的现实生境、寺院组织和藏民宗教生活意义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落脚于以僧人群体为纽带的神圣空间与世俗世界的联结,力图整体性地把握云南藏区僧人群体的存在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僧人群体论文参考文献

[1].郭储.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来华僧人群体研究[D].西北大学.2019

[2].陈鹏,高云松.云南藏区僧人群体的整体性诠释——基于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调查[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7

[3].张琳.辽代僧人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13

[4].李孔楠.明代僧人群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

[5].任晓兰.论明代的僧人群体及其法律规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标签:;  ;  ;  ;  

僧人群体论文-郭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