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膜温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度传感器,叁线制接法,测量误差
膜温度传感器论文文献综述
胡颖[1](2019)在《温度传感器叁线制接法的测量误差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对温度传感器叁线制接法的测量误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论述。温度传感器作为重要的仪器设备,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9年22期)
石蓉,肖夏,王超,尹璐,涂彬[2](2019)在《面向变电站监测的低功耗温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采用低功耗的无源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实现对变电站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该文基于45 nm CMOS SOI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前置双斜坡模数转换器(DSADC)的CMOS温度传感器设计。该传感器有8个晶体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芯片面积,其电源电压可以降低到0.6 V,以减少70%的功耗。所集成的模数转换器(ADC)针对面积进行了最小化的优化,测量分辨率为8位,采样率为30 kS/s。整个传感器前端(包括放大器和模拟多路选择器)在1 V电源下的功耗为34μW,测量温度范围为20℃~100℃,误差为+0.7/-1℃。(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表》期刊2019年11期)
陈力颖,谭康,王焱,吕英杰[3](2019)在《新型CMOS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设计的温度传感器芯片采用UMC 0.18μm 1P6M工艺,基于PTAT电流源的两个双极性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结之间电压的温度特性,利用输出端处理电路进一步提高精度。针对增益不足采用偏置电路,针对相位失调采用米勒补偿结构,针对人体温度范围所需精度要求采用输出端缓冲再放大结构。芯片工作电压为1.8 V,电源抑制比为-82 dB,直流功耗72μW,可测范围-40~125℃,体温范围以内精度更高,输出电压步长2.65 mV/℃,输出精度为0.01℃。流片之后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输出电压与温度具有非常高的线性度,并且在体温范围内具有极高的精度。(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9年11期)
刘挺[4](2019)在《以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载体的工业微波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加热具有节能环保性,加热速度快,而且温度分布均衡,效率明显较高。但工业微波炉在运转的时候,内部始终处于高电磁干扰的状态下,普通电子温度传感器根本无法正常运作,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对微波加热系统设计进行优化,通过采用非接触式测温传感器,使得工业微波炉正常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得到了显着提升。(本文来源于《工业加热》期刊2019年05期)
韩放,廖韬,苏新明,邓俊武,刘阳[5](2019)在《用于航天环境的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灵敏度与精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具有着电隔离、抗干扰、载荷量小等优点,极其适合工程领域的传感测量;目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已在我国民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其航天领域中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理论上,光纤光栅传感器是可以应用于航天领域中,但由于太空中不同于地面的复杂特殊的空间环境:低温、真空、辐射等,在应用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对传感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使用金属化技术对光纤光栅进行增敏,制作了金属涂覆增敏的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并研究了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温度灵敏度与精度,其在低温环境下的温度灵敏度在6pm/℃以上,重复精度约为±1.7℃,可为光纤传感技术在航天领域应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10期)
宁薇薇,肖明明,周天朋,雷霆[6](2019)在《动车组某型温度传感器型式试验故障总结与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估动车组关键零部件四级修某型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状态,根据四级修经历的主要环境因素,制定了温度传感器的型式试验方案及对应的检测要求,结合每项型式试验后的测试结果,检验了四级修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状态,总结了出现的主要故障,进行了失效分析,通过收集了现场检测的失效数据,找出了产品主要失效位置和失效应力,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为后续检修四级修产品并延长使用寿命,提出了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卢建中,孟凡勇,闫光,孙广开,祝连庆[7](2019)在《卫星镜头结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卫星星敏感器光学镜头结构在轨温度监测问题,提出一种弧形基底封装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分析了星敏镜头结构特征与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原理,采用飞秒激光刻写的光纤光栅作为敏感元件,设计了可贴合于星敏镜头结构特征的弧形封装基底,完成了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封装,并对传感器进行了拉伸测试、温度标定及温度重复性测试,并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弧形封装结构形式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线性度可达0.998,温度灵敏度达到8.54 pm/℃,同一温度下中心波长变化量在2 pm以内,且受弧形基底封装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变影响小。卫星在轨温度监测,光纤光栅传感与电子式传感相差±3℃。可以实现星敏镜头结构的温度测量功能,在星敏感器结构在轨温度测温中具有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9年10期)
刘明尧,杜常饶,武育斌[8](2019)在《环氧树脂封装的EFPI-FBG复合压力温度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对液压管路中液压油的压力和温度检测,研制了一种EFPI-FBG复合压力温度传感器。对该传感器的压力特性以及温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以光纤F-P腔和光纤光栅为敏感元件,利用环氧树脂将EFPI-FBG复合结构经过封装保护构成压力温度传感器结构以及制作方法。接着,建立了压力温度传感模型,对传感器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使用Matlab和有限元软件分析传感器的压力灵敏度和温度灵敏度。最后对传感器进行压力和温度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的压力灵敏度为2.83μm/MPa,温度灵敏度为1.97μm/℃,温度监测范围为10~80℃,应用于压力测量时的有效工作温度为20~65℃。此EFPI-FBG复合压力温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较小的回程误差,灵敏度高,抗震性能好,可用于液压管路中液压油的压力和温度测量。(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杜晓光,李楠,刘燕芳,关济实[9](2019)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电站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设计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核电站使用电阻温度传感器(RTD)时面临的需求,开发设计一套温度传感器在线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回路电流阶跃方法,实现RTD响应时间在线测试。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陷波滤波器解决采集信号中噪声干扰问题,通过BP神经网络实现快速准确求解动态曲线的响应时间。建立了RTD的健康评估流程,创造性的给出使用历史数据库为核电站中关键位置的RTD建立响应时间特征库的建议,对RTD的寿命进行预测分析,实时检测RTD的健康状态,为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提供数据支撑。通过计算RTD的响应时间,预测RTD达到热稳态所需的时间。该检测装置为核电站提供对温度传感器进行定期试验的条件,保证运行过程的正常进行。(本文来源于《核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谷友艺,蒋理兴,王力,欧阳文,方萌[10](2019)在《野外基线温度传感器网络故障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野外基线沿线布设的温度传感器网络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传感器易出现数据缺失、数据异常等故障问题。为保证基线校准精度,结合μ-base测距仪的大气折射率修正公式并依据误差传播定律,对温度传感器最大允许测量误差进行分析。为及时、准确地排查出故障设备,针对整个传感器网络的时空特性,结合样本熵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粒子滤波算法。为验证改进算法的精度及性能,基于实测数据进行实验验证及仿真分析。对于无故障数据,当粒子滤波阈值设置为1.7℃时,改进型粒子滤波算法检测的准确率在92%左右,便于排除故障设备,维护温度传感器网络的正常运转。(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9年19期)
膜温度传感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采用低功耗的无源无线射频识别(RFID)标签实现对变电站环境温度的实时监测,该文基于45 nm CMOS SOI技术提出了一种集成前置双斜坡模数转换器(DSADC)的CMOS温度传感器设计。该传感器有8个晶体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芯片面积,其电源电压可以降低到0.6 V,以减少70%的功耗。所集成的模数转换器(ADC)针对面积进行了最小化的优化,测量分辨率为8位,采样率为30 kS/s。整个传感器前端(包括放大器和模拟多路选择器)在1 V电源下的功耗为34μW,测量温度范围为20℃~100℃,误差为+0.7/-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膜温度传感器论文参考文献
[1].胡颖.温度传感器叁线制接法的测量误差解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
[2].石蓉,肖夏,王超,尹璐,涂彬.面向变电站监测的低功耗温度传感器[J].自动化与仪表.2019
[3].陈力颖,谭康,王焱,吕英杰.新型CMOS温度传感器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9
[4].刘挺.以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为载体的工业微波炉控制系统设计与实践[J].工业加热.2019
[5].韩放,廖韬,苏新明,邓俊武,刘阳.用于航天环境的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器灵敏度与精度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6].宁薇薇,肖明明,周天朋,雷霆.动车组某型温度传感器型式试验故障总结与失效分析[J].环境技术.2019
[7].卢建中,孟凡勇,闫光,孙广开,祝连庆.卫星镜头结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9
[8].刘明尧,杜常饶,武育斌.环氧树脂封装的EFPI-FBG复合压力温度传感器[J].光学精密工程.2019
[9].杜晓光,李楠,刘燕芳,关济实.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核电站温度传感器检测装置的设计开发研究[J].核科学与工程.2019
[10].谷友艺,蒋理兴,王力,欧阳文,方萌.野外基线温度传感器网络故障检测[J].电子测量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