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乡村论文-李楠

华北乡村论文-李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华北乡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丁戊奇荒,乡村社会,美国公理会,明恩溥

华北乡村论文文献综述

李楠[1](2019)在《丁戊奇荒前后华北乡村社会网络的重塑——以美国公理会在鲁西北的活动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公理会借助宗教宽容条款率先向华北地区延伸,恰逢鲁西北民间秘密教门因受清廷严厉打压而寻求生存策略之时,两者相遇为公理会在鲁西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借助传统的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传教士在鲁西北建立了布道点。丁戊奇荒期间,传教士凭借基督教会组织的制度性力量在鲁西北大力开展赈灾活动,由此开拓出一定的传教地域空间。赈灾过后,传教士利用乡村集市网络建设和拓展教会网络,同时塑造教会空间并对教会与外界进行区隔。(本文来源于《清史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绿文[2](2019)在《华北地区乡村绿化美化成绩显着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文中研究指出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是贯彻落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的具体行动,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先手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就是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绿色产业新业态发展,弘扬乡村优良传统生态文化和淳朴民风。就是要通过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美境、以绿兴产,盘活自然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要素,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带动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林草产品等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广大农民共享绿化成果,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加大乡村绿化力度,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这些地区的绿化美化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文来源于《国土绿化》期刊2019年09期)

王静[3](2019)在《城市与乡村的对话——“近代以来华北城市与乡村变迁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4月17日至19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近代以来华北城市与乡村变迁学术研讨会"在津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80余位学者汇聚津沽,共议近代华北城市与乡村研究的新趋向。会上,五名专家学者分别就会议主题做了深刻发言。随后的分会讨论则围绕着城市政治与城市经济、城市社会与城市文化、城市体系与城市建设、区域政治与经济、区域社会与文化、乡村建设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经与会专家学者友好热烈地讨论,本次研讨会总结了近年以来近代华北城市与乡村变迁研究的叁个新动向:一是城市与乡村理论探索深入;二是城市与乡村研究的融通与对话;叁是近代华北区域史研究呈现出多维交叉与热点突出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李真真,潘晟[4](2019)在《晚清华北乡村商业经营及相关问题——以东安县小惠庄叁成号材铺盘存单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东安县小惠庄叁成号材铺盘存单,年代连续,内容丰富,完整地呈现了叁成号历年的经营活动,显示了晚清华北地区小本经营的商业店铺发展模式。同时,它还反映了该地区的货币行用及会计知识发展问题,再现了该时期材价、地价及粮食价格序列。这批盘存单不仅一定程度上佐证了直隶地区粮价表数据质量的可靠性,亦揭示了商业经营与地方社会的关系,对深入了解晚清华北乡村商业与社会的变迁有较高的例证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李星辰[5](2019)在《论李健吾剧作中的华北乡村空间——以《村长之家》《梁允达》《青春》叁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戏剧空间既是现实世界的象征图像,又是艺术世界的表意符号,从空间角度进入李健吾的戏剧,是对目前李健吾戏剧研究"空间"的有效拓展。通过对华北乡村的发现和复归,李健吾创造出了富有心理情感内涵的戏剧空间。《村长之家》《梁允达》《青春》中的华北乡村空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李健吾对半开放性空间的偏爱,隐含打破单一价值秩序的象征意义;剧中的空间安排在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构建冲突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5期)

张爱明[6](2019)在《人口流动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结构之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时期,华北乡村社会结构比较稳定,是一个以亲缘家族为纽带,村民聚居集结,凝聚力很强的封闭社区,有着显着的集团性与内聚性。清末以降,华北乡村发生巨变,灾祸持续发生,新式交通发展,商品经济兴盛,权力体系瓦解,村庄社会结构逐渐失衡。人口流动是近代华北的突出现象,通过对山西乡村的观察发现,频繁的人口流动,使得村庄的产业结构、地权状况、劳动力状况等发生变化,尤其是村庄中的亲缘网络遭到破坏,村民的集体认同感下降,人际关联趋于松散,人口流动愈发不可控制。了解华北乡村社会结构及其演变,是认识近代华北乡村危机及革命发生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张浩[7](2019)在《权宜性选用:转型期乡村社会纠纷解决的实践逻辑——以华北一起土地纠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实践与逻辑。指出转型中的乡村社会,存在着多种纠纷解决的途径和规则,供民众权宜性地选择使用,而且多种规则在共同推动纠纷解决的同时,也埋下了潜在的危机。这其中,司法途径虽有一定进步,但囿于内外局限,在民众那里并不享有优先或权威地位。认为法律的制订和实施,需要考虑民众的认知、感受与接受程度。(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代雅洁[8](2019)在《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与南方新区乡村土改研究(1948—1952)》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逻辑,中共政权在南方新区推行相对缓和、渐进的土改政策,以配合其全面治理南方新区的整体性战略。土改运动正式开展之前,湖南、贵州等地的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先后领导了反霸与减租运动,以作为土改之前奏。土改运动正式开始以后,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在组织领导、培训干部、土改试点、工作队下乡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中共政权深深地嵌入了南方新区的乡村社会,跨越了革命的"地域"界限。然而,南方新区的土改运动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特别是在保存富农经济、保护工商业、团结本地干部等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这些问题的出现折射出南下干部从老区到新区、从北方到南方融入和调适的复杂性。"南下"绝非是一场单纯的军事占领,南下干部所主导的乡村土改极大地重塑了南方新区乡村社会的政治面貌、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改变着一个个生命个体的人生轨迹,也影响着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与治理框架。(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孙艺维[9](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企业下乡对“叁农”的影响——以华北地区N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华北地区N村为例,在"叁农"框架下分析企业下乡后对农业生产、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从组织依托、人际关系嵌入、社会生活融入和因地制宜发展等方面总结了下乡企业扎根乡村社会的路径选择,为企业下乡实现"本土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蒋天羚[10](2018)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乡村》一文中研究指出11月14日,由民盟北京市委会、天津市委会、河北省委会、山西省委会和民盟内蒙古区委会联合主办,民盟北京市委会承办的2018民盟华北五省市区盟务工作会暨“乡村振兴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8-11-20)

华北乡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是贯彻落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系列的具体行动,是乡村生态振兴的先手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就是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快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绿色产业新业态发展,弘扬乡村优良传统生态文化和淳朴民风。就是要通过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美境、以绿兴产,盘活自然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要素,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带动乡村旅游、森林康养、特色林草产品等产业发展,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广大农民共享绿化成果,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加大乡村绿化力度,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这些地区的绿化美化工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华北乡村论文参考文献

[1].李楠.丁戊奇荒前后华北乡村社会网络的重塑——以美国公理会在鲁西北的活动为个案[J].清史研究.2019

[2].绿文.华北地区乡村绿化美化成绩显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J].国土绿化.2019

[3].王静.城市与乡村的对话——“近代以来华北城市与乡村变迁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19

[4].李真真,潘晟.晚清华北乡村商业经营及相关问题——以东安县小惠庄叁成号材铺盘存单为例[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

[5].李星辰.论李健吾剧作中的华北乡村空间——以《村长之家》《梁允达》《青春》叁剧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6].张爱明.人口流动与近代华北乡村社会结构之演变[J].河北学刊.2019

[7].张浩.权宜性选用:转型期乡村社会纠纷解决的实践逻辑——以华北一起土地纠纷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代雅洁.华北解放区南下干部与南方新区乡村土改研究(1948—1952)[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9

[9].孙艺维.乡村振兴背景下企业下乡对“叁农”的影响——以华北地区N村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9

[10].蒋天羚.建设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乡村[N].团结报.2018

标签:;  ;  ;  ;  

华北乡村论文-李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