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聚乙基甲基硅氧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1,1,1,3,5,5,5-七甲基-3-[2-(叁甲氧基硅烷基)乙基]叁硅氧烷,合成,表征
聚乙基甲基硅氧烷论文文献综述
江振林,王朝生,王华平,季诚昌,刘启富[1](2015)在《1,1,1,3,5,5,5-七甲基-3-[2-(叁甲氧基硅烷基)乙基]叁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七甲基叁硅氧烷(MDHM)、乙烯基叁甲氧基硅烷(VTMS)为原料,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为催化剂,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在氮气保护下合成1,1,1,3,5,5,5-七甲基-3-[2-(叁甲氧基硅烷基)乙基]叁硅氧烷(β-HTEOs),并用气相色谱-色谱连用(GC-MS)、核磁共振谱(1 H-NMR、29Si-NMR)、傅里叶红外变化光谱(FT-IR)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通过探讨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以及催化剂浓度对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得到β-HTEOs合成的最优化条件,采用视频接触角仪测定其在玻璃基材上润湿铺展情况,表明β-HTEOs在玻璃基材上完全铺展,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5年24期)
方进,刘秀英,潘金鹏[2](2014)在《1,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温和条件下经硅氢加成合成了1,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剂、原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当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质量的0.016%,在0-10℃下于四氢呋喃溶剂中搅拌反应12 h,产物摩尔转化率可达89.5%。(本文来源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3](2014)在《聚(3,3,3-叁氟丙基)甲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一文中研究指出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的王前进等人以KOH为催化剂,在110℃下反应,实现了1,35-叁甲基-1,3,5-叁(3,3,3氟丙基)环叁硅氧烷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本体聚合,得到了侧链含(3,3,3-叁氟丙基)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FASO),其氨值为0.5702 mmol/g黏度为1200 mPa·s。将棉布样浸入固体质量分(本文来源于《有机硅材料》期刊2014年03期)
王前进,张存社,成西涛,习娟[4](2014)在《聚(3,3,3-叁氟丙基)甲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构筑的超疏水织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KOH为催化剂,实现了1,3,5-叁甲基-1,3,5-叁(3,3,3-氟丙基)环叁硅氧烷(DF3)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AEDMS)的本体聚合,得到了侧链含(3,3,3-叁氟丙基)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FASO),并以其为低能物质,结合凝胶-溶胶法将普通棉织物构筑为接触角为156°的超疏水织物。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 H-NMR)分析表明FASO具有预期的化学结构,处理前后织物表面SEM和疏水性分析表明:织物自身具有的微米尺度二维粗糙度和FASO修饰所形成的低能表面是织物变疏水的主要原因,纳米SiO2在纤维束表面构建的纳米尺度粗糙度,可将水在纤维-水接触面间所占分率由34.7%降低到10%,接触角由134.5°提高到156°。最后,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超疏水织物的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4年03期)
毛桃嫣,郑成,林璟,陈晓玲[5](2013)在《无溶剂法合成3-(2-二甲氨基)-氧乙基-1,1,1,3,5,5,5-七甲基叁硅氧烷(Me_3SiO)_2Si(Me)(OC_2H_4)NMe_2》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无溶剂加热方法,以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和1,1,1,3,5,5,5-七甲基叁硅氧烷(MDHM)为原料,合成了(Me3SiO)2Si(Me)(OC2H4)NMe2。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分析法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MDHM和DMEA的摩尔比为1.5∶1,反应时间为25min,反应温度为100℃,催化剂用量(占反应体系总质量的百分数,下同)为0.000 8%,在该条件下,最高收率为75.6%。利用减压蒸馏分离提纯和气相色谱技术确定提纯后产物纯度,并且经过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鉴定产物的结构。(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3年12期)
吴林,臧雄,阎四海,唐松青,李战雄[6](2014)在《1,3,5,7-四异氰氧基乙基-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合成及结构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丙烯酸和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4H)等为初始原料,经酯化、硅氢加成反应制得1,3,5,7-四(叁甲基硅氧羰丙基)-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2),水解2制得1,3,5,7-四羧丙基-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3),3经Staudinger反应和Curtius重排反应制得1,3,5,7-四异氰氧基乙基-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4).反应总收率为14.5%,化合物结构经1H NMR,29Si NMR,IR,MS和HRMS确证.(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4年03期)
岳岩[7](2013)在《甲基乙基环硅氧烷的制备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硅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机硅高分子材料以其无毒、无味、突出的抗劣化性、耐漏电起痕及电蚀损性、憎水性、防污性、阻燃性、耐臭氧性、耐紫外光性、耐潮湿性、耐低温性和电气机械特性等在我国各行各业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劣化,极端性灾害天气频频出现,为保障高寒地域及受极端恶劣气候条件影响的地区人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这对于材料的耐寒性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普通的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为主链结构的有机硅聚合物难以胜任极寒天气条件下及特殊领域对于耐低温材料、耐冷热冲击材料的需求。有机硅材料的耐寒性能逐渐受到挑战,迫切需要提高有机硅材料的耐低温性能。当硅氧烷侧链或端基的甲基官能团(-CH3)部分被乙基(-C2H5)官能团取代后,由于破坏了二甲基硅氧烷结构的规整性,降低了聚合物的结晶温度,从而可增强有机硅聚合物材料的耐寒性能。含乙基的有机硅产品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甲基乙基环体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硅化学试剂,它可直接用于制备耐寒性优异的乙基硅橡胶。以此为原料,还可通过开环聚合制备乙基苯基、乙基苄基等特种聚合物,赋予有机硅材料更为宽广的应用领域和更为优异的性能。本文以有机硅单体副产的甲基氢环体为原料,采用硅氢加成反应制备高纯度甲基乙基环体。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综述了过量体积、硅氢加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聚硅氧烷低温性能的研究。第二章从原料热力学性质研究入手,测定了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的饱和蒸汽压数据和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与芳香化合物组成的二元体系的密度,为单体分离提纯提供重要的热力学基础数据。第叁章以甲基氢环硅氧烷和乙烯为原料,采用SiO2负载H2PtCl6·6H2O催化的硅氢加成工艺制备得到甲基乙基硅氧烷环体,反应过程中原料转化率高、目标产物选择性高且副产物含量低,通过精馏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四甲基四乙基环四硅氧烷。由于使用的铂催化剂价格昂贵,不利于工业化实施,后面尝试以钌金属为硅氢加成催化剂,进一步优化催化剂种类(如价格便宜的钌化合物)、用量以及助催化剂组成,考察了钌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影响。第四章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分别以六甲基二硅氧烷、四甲基二苯基二硅氧烷和二甲基四苯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以四甲基环硅氧烷和四甲基四乙基环硅氧烷为聚合单体,制备了不同甲基乙基硅氧烷链节的甲基乙基硅油,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与耐寒性进行了测试研究。(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王苗苗,王哲[8](2012)在《羟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四氢呋喃二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羟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SHG)为改性剂,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阴离子型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WPU)。考察了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量之比(R值)、DMPA用量及SHG用量对WPU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了改性前后WPU的结构。结果表明:当异氰酸酯基与羟基的量之比为1.2、DMPA质量分数为4%、SHG质量分数为2%时,改性WPU的黏度低、稳定性好;其胶膜的吸水率从17%下降至6%,接触角从30.3°提高至75.7°,耐热性提高;微观形态更规整。(本文来源于《有机硅材料》期刊2012年01期)
吴秀红,王东新[9](2009)在《端羟基β-氰乙基甲基聚硅氧烷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Sol-gel capillary column for gas chromatography was prepared with Hydroxyl-Terminated β-cyan-ethyl methyl-Polysiloxane as stationary phase.On this column alkanes,aromatic compounds,amines,alcohols etc.were separated successfully,although the length of this column was only 2.5m.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column-inertness was good and the unsymmetrical factor was 1.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stationary phase of the column showed excellent stability.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retention time was less than 0.46%.The stationary phase showed higher polarity becaus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yan groups and the hydroxyl-termination.(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09年07期)
安秋凤,李明涛,王前进[10](2008)在《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聚二苯基硅氧烷的膜形貌及其XP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氨基硅烷以及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等的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聚二苯基硅氧烷(PASO),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光电子能谱XPS等仪器研究了PASO的成膜形态、表面相组成及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在单晶硅表面,PASO可形成略显粗糙的疏水性硅膜,在其表面有纤细尖峰存在。因此,在观察标尺为3 nm、扫描范围为2μm×2μm的条件下,PASO膜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达到了0.228 nm。(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8年02期)
聚乙基甲基硅氧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以氯铂酸为催化剂,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在温和条件下经硅氢加成合成了1,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产物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表征。考查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剂、原料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当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和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的摩尔比为1:3,催化剂用量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质量的0.016%,在0-10℃下于四氢呋喃溶剂中搅拌反应12 h,产物摩尔转化率可达89.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乙基甲基硅氧烷论文参考文献
[1].江振林,王朝生,王华平,季诚昌,刘启富.1,1,1,3,5,5,5-七甲基-3-[2-(叁甲氧基硅烷基)乙基]叁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J].材料导报.2015
[2].方进,刘秀英,潘金鹏.1,3-二[3-(环氧乙基甲氧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合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
[3]..聚(3,3,3-叁氟丙基)甲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J].有机硅材料.2014
[4].王前进,张存社,成西涛,习娟.聚(3,3,3-叁氟丙基)甲基/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硅氧烷的合成及其构筑的超疏水织物[J].化工新型材料.2014
[5].毛桃嫣,郑成,林璟,陈晓玲.无溶剂法合成3-(2-二甲氨基)-氧乙基-1,1,1,3,5,5,5-七甲基叁硅氧烷(Me_3SiO)_2Si(Me)(OC_2H_4)NMe_2[J].精细化工.2013
[6].吴林,臧雄,阎四海,唐松青,李战雄.1,3,5,7-四异氰氧基乙基-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合成及结构表征[J].有机化学.2014
[7].岳岩.甲基乙基环硅氧烷的制备与应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
[8].王苗苗,王哲.羟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J].有机硅材料.2012
[9].吴秀红,王东新.端羟基β-氰乙基甲基聚硅氧烷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研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
[10].安秋凤,李明涛,王前进.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聚二苯基硅氧烷的膜形貌及其XPS分析[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