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天线阵论文-孙超

四维天线阵论文-孙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维天线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维天线阵,优化算法,轨道角动量,反向阵

四维天线阵论文文献综述

孙超[1](2019)在《空时四维天线阵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天线是无线电子系统的重要结构,对系统的性能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应用广泛,可以实现低/超低副瓣、快速波束扫描、波束赋形、多波束形成以及自适应零深形成等功能。上述功能的实现需要传统天线阵具备精确的幅度控制和相位控制能力。复杂的馈电网络结构、高精度的幅相控制需求以及高昂的成本花费,在增加了传统天线阵的设计加工难度的同时也对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巨大挑战。四维(Four-Dimensional,4D)天线阵引入“时间”这一维自由度,给予阵列天线设计更大的灵活性。通过对射频(RF)开关进行时间调制,4D天线阵可以在中心工作频率形成等效的幅度加权并且在边带产生等效的幅度加权以及相位加权,弱化了传统阵列天线对激励幅相的依赖,在较低的幅度动态范围比下实现对天线阵列的精确辐射控制,大大简化馈电网络,节约成本。同时4D天线阵具有高效应用性,一种固定结构的4D天线阵阵列形式通过对开关时序的控制可以实现多种功能,适用于多种场景,大大减少了天线的设计成本。本文的工作从4D天线阵时域和频域的辐射本质出发,给出信号带宽和调制频率在不同的大小关系下,4D天线阵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提出基于4D天线阵的改进的相位调制技术,实现对阵列中心频率更加精确的辐射控制;结合数值仿真与实验测试验证了4D天线阵在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通信上的优势;提出基于四维反向阵(Four Dimensional Retro-Directive Antenna array,4D-RDA)的物理层保密通信系统,解决了传统保密通信系统中对合法接收机角度以及数目的限制,提高了保密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叁个部分。1.提出了一种改进的4D天线阵相位调制技术。本文提出的方法通过四条延迟线(0°、180°、90°和270°)与两个单刀双掷开关连接到每个天线单元,可以在4D天线阵中心频率处同时产生等效的实部加权和虚部加权,通过数值仿真实现了在不使用移相器的情况下实现中心频率处任意角度的波束扫描以及波束赋形,显着提高4D天线阵的辐射效率,为4D天线阵在辐射方向图综合问题上带来了新的机遇。2.率先采用实验实现了4D-OAM阵同时产生多种模式的OAM波束。通过对不同开关形式下的时序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4D-OAM阵产生OAM波的效率,同时各阶模式的能量得到显着提高,并通过本文首次提出的适用于收发天线不同频率情景下的新型近场相位测试方法,验证了4D天线阵在OAM通信上的优势。同时通过对BPSK信号的波形以及误码率仿真证明了4D-OAM阵可以接收并且解调出多种OAM信号。3.提出了基于4D反向天线阵的保密通信技术。该技术得益于反向天线阵具有无需来波入射角的先验信息,也不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字信号运算,只依赖于自身硬件的处理便可以将阵列的发射波束指向来波方向的特性,可以在避免使用移相器、衰减器的情况下实现任意期望方向的通信信息的安全传输,并且在优化时序下保密性能得到显着提升。此外,数值仿真以及实验测试结果验证可这一结构同样适用于自由空间中不同方向有多个合法接收机情景。(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9)

杨仕文[2](2018)在《四维天线阵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天线阵虽具有叁维空间自由度,但由于受阵列口径尺寸限制以及互耦、平台等实际情况复杂因素影响,其性能往往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无线电子系统的苛刻要求。通过在具有叁维空间自由度的常规天线阵中引入"时间"自由度,可以形成"四维天线阵",天线阵列设计因此可以在四维自由度的设计空间进行,具有更多的设计灵活性,从而为高性能低成本天线阵设计开辟了新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了四维天线阵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以及最新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四维天线阵的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动态,包括边带抑制、DOA估计、异构阵列综合、保密通信、轨道角动量通信、方向回溯阵等应用基础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新成果。(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05-06)

杨仕文[3](2018)在《四维天线阵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常规天线阵虽具有叁维空间自由度,但由于受阵列口径尺寸限制以及互耦、平台等实际情况复杂因素影响,其性能往往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无线电子系统的苛刻要求。通过在具有叁维空间自由度的常规天线阵中引入"时间"自由度,可以形成"四维天线阵",天线阵列设计因此可以在四维自由度的设计空间进行,具有更多的设计灵活性,从而为高性能低成本天线阵设计开辟了新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了四维天线阵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以及最新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四维天线阵的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动态,包括边带抑制、DOA估计、异构阵列综合、保密通信、轨道角动量通信、方向回溯阵等应用基础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新成果。(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18-05-06)

过继新[4](2018)在《空时四维天线阵辐射控制机理与信号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天线是现代无线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线通信和雷达的关键技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电磁波传播的物理本质着手,从新型阵列天线的辐射控制机理与信号处理方法出发,是新时代无线电子系统发展的新方向。本论文所研究的空时四维天线阵是一种将“时间”视为阵列天线设计第四维自由度的新型天线阵列。一方面,它可以通过射频开关器件进行时间调制,实现天线阵元在中心频率的精确等效幅度加权和边带的精确等效幅度相位加权,从而对天线阵列的辐射实现精准控制。利用“时间”自由度增加了设计灵活性,显着提高了辐射控制能力,大大简化了馈电网络的设计。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天线阵,四维天线阵辐射信号经时间调制后具有独特的方向调制特性,即不同方向上传输信号波形不同,利用这一性质,四维天线阵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特别是保密通信和射频隐身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的工作围绕四维天线阵的辐射机理展开研究,力求回答四维天线阵理论与原理性验证方面仍然存在的具体问题;解决时间自由度在提升设计效果的同时,为其辐射控制带来的挑战;力求分析新变量的引入给无线电子系统设计带来的系统层面挑战;力求缩小基础研究和系统应用之间的差距。本学位论文构建了“经时间调制后信号”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多时间调制频率的射频开关器件工作模式,抑制了峰值边带电平;提出了联合优化算法,提高了时序优化效率,进一步降低了边带能量损失;研究时间调制对四维天线阵信号传输的影响,分析了四维天线阵传输线性调频信号的特性,为后续的无线电子系统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搭建了针对四维天线阵辐射方向图实验研究的高效测试平台,为后续的无线电子系统研究提供了验证平台。本文的创新工作概述如下:一、首次从边带形成的物理本质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时间调制频率的四维天线阵峰值边带电平抑制办法,并深入分析了四维天线阵的辐射方向图。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从边带能量累积的物理本质出发,可以在中心频率实现超低副瓣方向图的同时,实现最低的边带辐射能量损失和最低的峰值边带电平。本工作可以帮助相关研究人员理解时间调制的边带辐射机理以及四维天线阵辐射方向图的高效优化设计。二、提出了四维天线阵传输信号失真情况的计算公式。首次将线性调频信号引入四维天线阵中,在不同控制时序的调制下分析了各个方向辐射的信号波形失真情况,阐明了传输信号带宽、时宽与时间调制频率、控制时序的关系。本工作可以帮助相关研究人员了解四维天线阵的信号传输特性,及四维天线阵在无线电子系统应用中的优势和不足。叁、实验验证了基于四维天线阵的方向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型控制时序优化算法,专门用于物理层保密通信的保信因子图优化,增强了四维天线阵无失真信号发射角度范围的可重构能力,可以在需要通信的角度范围传输无失真信号,在需要保密的角度范围传输畸变信号。这种技术在物理层无线信号安全传输和射频隐身等应用中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综上所述,本文在于整合四维天线阵辐射方向图、辐射信号的理论模型,阐述控制时序如何控制其辐射特性,进而协调四维天线阵的控制时序设计与信号处理方法,最终提升无线电子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8-03-18)

丁文兵[5](2017)在《四维天线阵的低副瓣自适应波束形成和DOA估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信号处理的两个主要研究方面分别是自适应波束形成和波达方向角(DOA)估计。本文主要分析了基于四维天线阵的低副瓣自适应波束形成与DOA估计。本文的工作内容如下:第一,四维天线阵的低副瓣自适应波束形成。首先,利用狼群算法优化时序实现低副瓣的谐波自适应波束。其次,利用狼群算法优化时序和加权矢量实现低副瓣的波束空间自适应波束。最后,在改进的开关结构基础上实现基波自适应波束形成,然后利用狼群算法优化改进开关结构的时序实现低副瓣的基波自适应波束。第二,基于压缩感知的四维天线阵DOA估计。基于协方差矩阵稀疏表示的未知源数四维天线阵DOA估计通过求解四维天线阵协方差向量的稀疏系数来估计角度,该算法在不需要提前知道信号源个数时就能获取精确的DOA估计。基于加权L1范数奇异值分解算法的四维天线阵DOA估计首先构造四维天线阵的稀疏表示模型,然后由SVD分解对接受数据矩阵进行降维处理,接着利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正交性构造的加权矩阵对L1范数约束模型作加权约束获得更好的稀疏解,从而有效抑制伪峰,实现精确的DOA估计。(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倪东,杨仕文,陈益凯,过继新[6](2017)在《基于四维天线阵的雷达测向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四维天线阵的雷达测向技术。研究发现,工作于相位中心运动时序的四维天线阵,其发射/接收的信号载波频率会产生多普勒效应。该多普勒频率与目标的方位角相关,提取多普勒频率即能测定目标之方向。文中给出这种基于四维天线阵的雷达测向系统架构。该测向新技术具备可重构的测向范围和测向精度,通过切换四维阵的工作时序可以应对不同的探测需求。仿真与实验结果皆证实此技术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7-05-08)

倪东[7](2017)在《空时四维天线阵及强互耦宽带相控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天线是无线电子系统的关键器件,其特性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现代无线电系统的发展日新月异,系统所处的电磁环境也愈形复杂,凡此种种对天线辐射口径与辐射性能提出苛刻要求。而现有天线理论与技术都是通过幅相控制,仅在空间上对辐射能量进行调配,难以解决某些复杂的阵列辐射问题。另一方面,未来作战平台无线电子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实现侦察、干扰、探测、通信一体化。这要求天线也越来越趋于多种功能的高度集成化,研究超宽工作频带覆盖的相控阵天线势在必行。而传统相控阵天线受限于单元间互耦效应,难以进一步拓展阻抗带宽。因此,必须从天线辐射的物理本质出发,寻求阵列辐射控制新机理与波束形成新技术。为因应上述传统阵列天线的挑战与需求,本论文从时域Maxwell方程中的空时四维场源关系与传统被视为天线设计阻碍的互耦效应两个角度出发,开展两种基于新机理的阵列天线技术—四维天线阵与强互耦宽带相控阵—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了四维天线阵的复杂赋形波束高效形成及其在雷达中的应用基础,以及利用阵元间强互耦效应拓展相控阵阻抗带宽等几个方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概述如下:1.四维天线阵的复杂赋形波束高效综合针对大型面阵的高效波束形成应用,提出基于四维天线阵的复杂赋形波束高效综合方法。该方法联合了Woodward-Lawson法与差分进化算法,同时具备解析方法与优化方法的优点。研究了直角坐标系下叁维方向图的几种呈现方式,提出可绘出极坐标叁维图形效果的直角坐标图之方法。利用遗传算法优化馈电相位,改善数字移相器量化馈相引起的副瓣恶化。数值结果显示四维天线阵在极低的动态范围比情况下,可以综合出具有低副瓣低波纹抖动度的复杂形状方向图。2.四维天线阵在MIMO雷达中的应用基础探讨四维天线阵在MIMO系统中的适用条件,推导出调制时序之限定形式。提出一种基于子阵化四维天线阵的MIMO雷达—STM-MIMO雷达。将雷达的发射天线划分为若干重迭的子阵,每个子阵受高速射频开关调控并发射相互正交的波形,接收端使用常规均匀线阵接收目标回波信号。然后分析STM-MIMO雷达的非自适应波束形成与自适应波束形成,并与MIMO雷达和相控阵雷达进行比较研究。与波束形成密切相关的参数如时序,干扰源数目,噪声,子阵数目等均被考虑并分析其影响。数值算例的结果显示,STM-MIMO雷达在波束形成、输出信干噪比等方面具有出色的性能。3.基于四维天线阵的雷达测向新技术基于一种单向相位中心运动时序,发现工作于此种时序的四维天线阵在进行发射/接收时,通过提取信号载波产生的多普勒频率即可测定目标之方位角。提出了基于四维天线阵的新型雷达测向系统架构,并详述其工作原理,给出初步仿真模拟结果。最后加工八单元印刷偶极子四维天线阵,搭建实验平台,展开四维天线阵测向技术的实验研究。测试结果证实了这种测向新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对比,展示该方法相对于传统测向技术具有若干优势。4.基于强互耦效应的超宽带共孔径相控阵天线根据单元间互耦效应与阻抗带宽之间的关系,设计出一款宽带相控阵印刷偶极子单元。进一步,提出一种高低频段天线共孔径方案,在E面组成等间距线阵(低频天线八单元,高频天线二十四单元),在一副口径上实现了更宽频带的超宽带阻抗带宽范围与宽扫描角范围。针对共孔径天线扫描时高频段出现的栅瓣现象,从天线辐射机理探究其成因,然后在高低频天线之间引入电磁带隙结构,显着抑制了栅瓣电平。(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27)

朱全江[8](2014)在《空时四维天线阵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阵列天线广泛应用于现代通信和雷达等无线系统中,对这些无线系统的整体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引领这些无线系统的发展。阵列天线可以实现低/超低副瓣、快速波束扫描、波束赋形、多波束形成、自适应零深形成等功能,但是传统天线阵需要精确的幅度和相位控制才能实现上述功能。在实际工程中传统天线阵面临着馈电网络复杂、实现精确幅相控制难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增加了传统天线阵设计和加工的难度,导致了较高的天线成本。传统天线阵可以被看作是分布于叁维空间的辐射源。四维天线阵是将时间变量作为第四维参数引入到传统天线阵中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阵列天线。它可以将传统天线阵中的阵元幅度和相位加权通过时间加权的方式实现,从而大大地简化了馈电网络的设计。相对于传统天线阵,四维天线阵具有很多的设计优点,例如在阵列单元等幅同相激励下可以实现低副瓣方向图、无移相器波束扫描、多波束形成、宽角范围测向、发射信号的方向调制等。在硬件结构上,四维天线阵是在传统天线阵中增加一组高速射频开关而构成的,通过开关的控制可以快速准确地调节四维天线阵的辐射特性,具有极大的设计灵活性。作为天线领域的前沿研究技术之一,四维天线阵在过去十多年中受到学术界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四维天线阵的基础理论和基础应用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四维天线阵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信噪比性能估计、时间调制方法、方向图综合方法、基于四维天线阵的方向调制技术等,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1.首次在时域和频域对四维天线阵的辐射特性展开了全面的分析。具体分析了四维天线阵的辐射方向图、辐射信号、方向性系数、以及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之间的关系。结合时间调制后的信号频谱,分析了四维天线阵传输信号的带宽。研制了一种带寄生单元的双层宽带印刷偶极子天线,采用印刷偶极子单元、功分器、移相器、高速射频开关、控制开关的电路板等搭建了一套四维天线阵系统,给出了四维天线阵的测试方法,并对上述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2.提出了四维天线阵方向性系数计算的时域表达式,并首次分析了四维天线阵接收后的信号信噪比性能。针对单刀单掷开关四维天线阵馈电网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单刀双掷开关四维天线阵。所提出的信噪比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四维天线阵接收的BPSK信号误码率得到验证。结合四维天线阵接收信号的后处理过程,分析了时间调制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通过比较单元接收信号的频谱和阵列接收信号的频谱,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信噪比计算方法。3.提出了分段优化时间步这一灵活的时间调制方法,并将所提出的时间调制方法应用于四维天线阵中一个线阵和两个面阵的方向图综合,在阵元等幅同相激励条件下实现了低副瓣和低边带方向图综合。相对于前人提出的任意时间调制方法,本文提出的时间调制方法都具有更大的设计灵活性。在综合相同低副瓣方向图条件下,分段优化时间步调制方法可以使得边带信号抑制得更低。给出了一个16单元四维天线阵的低副瓣低边带方向图测试结果,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4.提出了两种新颖的四维天线阵方向图综合方法。这两种方法结合商业电磁全波仿真软件和优化算法,采用实际阵列天线模型完成了低副瓣方向图综合。第一种方法利用优化算法优化时序,基于频域分析将优化后的时序转变为幅度和相位激励,通过仿真软件接口程序将幅度和相位激励输入到仿真软件中。这种方法通过线阵和共形阵的算例得到验证。第二种方法先快速获取每个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数据,将每个单元的有源单元方向图乘以它们的幅度和相位激励,然后矢量迭加起来。第二种方法通过面阵的综合及其全波仿真结果得到验证。5.提出了基于四维天线阵的方向调制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使得四维天线阵在期望方向发射正确信号,在非期望方向发射失真信号。该技术通过仿真四维天线阵发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波形和频谱得到验证,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对四维天线阵发射的模拟信号波形和频谱进行了测试验证。为了进一步增强方向调制技术的效果,提出了随机时间调制方法。最后对四维天线阵方向调制的角度范围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9-30)

刘传[9](2014)在《四维天线阵的高效优化及空间谱估计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线电子系统的快速发展,阵列天线对于无线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磁环境中的阵列天线往往要求其具有低副瓣、多波束、波束扫描以及波束赋形等特性,这些性能要求极大的增加了阵列天线的设计难度和馈电网络的复杂程度,并且要求器件具有较高精度。引入时间设计自由度的四维天线阵能够有效地降低天线阵列设计的难度和对馈电幅度、相位等的依赖。此外,其优越于常规阵列天线的辐射特性也越来越多地得以发掘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四维天线阵的频域特性,对四维天线阵的高效设计和系统应用基础两方面展开深入研究。针对这两方面的研究主要涵盖了以下内容:在四维天线阵的高效设计方面,针对四维天线阵开关时序优化设计中的效率问题,提出了逐位进化遗传算法。考虑周期性时间调制的特点,将开关时序的数学表达与物理含义进行有机结合。算法将染色体中的每一个基因作为独立进化单元,并引入基因保留概率的概念,通过保留优质基因,反转劣质基因的方法实现了利用种群中的所有个体共同推进基因进化。通过与物理含义的结合,算法显着提高了迭代的方向性,且针对含有大量参数的大阵列设计,较现有算法具有更好的优化能力。大量的仿真实验表明,将逐位进化遗传算法用于四维天线阵的优化设计,不仅能获得更好辐射性能,而且能显着提高设计效率。在四维天线阵的系统应用基础方面,充分利用四维天线阵具有边带辐射的特性,将中心频率和多个边带频率信号应用于空间谱估计中。首先,考虑四维天线阵列形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改进MUSIC算法以利用边带信号而不是各单元接收的信号构成信号空间。其次,将DE/BEGA算法与MUSIC算法相结合,在多种时间调制方式下提高可分辨概率、降低均方根误差并抑制伪峰,实现了对空间谱估计性能的优化,较常规阵列具有显着优势。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四维天线阵的空间谱估计实验平台,完成了在实际环境中对信号的发射、接收以及离散信号处理,通过原理性实验验证了四维天线阵在空间谱估计应用领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姚瑞林[10](2013)在《四维天线阵的空间调制与单脉冲测向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通信、雷达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无线电子系统促使其天线朝着高性能、多功能、低成本、小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天线对于系统性能的提升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高性能天线面临着馈电结构复杂、器件精度要求高、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难以解决的缺点。自四维天线阵的概念提出以来,通过近十年来的研究,四维天线阵在提高天线性能、简化馈电结构、降低造价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时间变量的引入,四维天线阵的辐射和接收信号具有一些特有的性质,深入研究这些性质并加以利用,不但能弥补传统天线设计的不足,还能挖掘出适宜四维天线阵的新应用。本文将深入研究四维天线阵的辐射和接收特性,在四维天线阵的应用基础方面展开探讨,具体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四维天线阵的时域分析方法展开研究。采用基于等效基带理论的时域分析方法,不仅可以直观研究四维天线阵的辐射信号,而且采样点数少,存储空间小,数据处理速度快。将四维天线阵的辐射信号表示为时域形式,便于分析四维天线阵在噪声、干扰、系统级联等情况下的响应,为四维天线阵的系统级分析提供了有效手段。二、将方向调制技术与四维天线阵技术相结合,构成基于四维天线阵的保密通信系统。该方法利用四维天线阵方向图时变的性质,天线阵列不但作为信号辐射装置,还作为信号调制装置。采用该方法的QPSK调制系统和M扩频序列调制系统,不但发射机结构得以简化,而且只在特定角度形成有用信息,实现了信息的空域加密。叁、将四维天线阵与单脉冲测向技术相结合,构成基于四维天线阵的单脉冲测向系统。首先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优化四维天线阵的时间序列,产生多个波束,其次将四维天线阵产生的多波束相加减,在多个角度形成多个和差波束,以扩展测角范围。该方法提高了单脉冲雷达的测向速度和应对大空域内多目标群的能力。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4-01)

四维天线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常规天线阵虽具有叁维空间自由度,但由于受阵列口径尺寸限制以及互耦、平台等实际情况复杂因素影响,其性能往往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无线电子系统的苛刻要求。通过在具有叁维空间自由度的常规天线阵中引入"时间"自由度,可以形成"四维天线阵",天线阵列设计因此可以在四维自由度的设计空间进行,具有更多的设计灵活性,从而为高性能低成本天线阵设计开辟了新途径。本文简要回顾了四维天线阵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以及最新研究动态。重点介绍了四维天线阵的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动态,包括边带抑制、DOA估计、异构阵列综合、保密通信、轨道角动量通信、方向回溯阵等应用基础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新成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维天线阵论文参考文献

[1].孙超.空时四维天线阵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

[2].杨仕文.四维天线阵综述[C].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8

[3].杨仕文.四维天线阵综述[C].2018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2018

[4].过继新.空时四维天线阵辐射控制机理与信号处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5].丁文兵.四维天线阵的低副瓣自适应波束形成和DOA估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6].倪东,杨仕文,陈益凯,过继新.基于四维天线阵的雷达测向技术[C].201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2017

[7].倪东.空时四维天线阵及强互耦宽带相控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

[8].朱全江.空时四维天线阵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9].刘传.四维天线阵的高效优化及空间谱估计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10].姚瑞林.四维天线阵的空间调制与单脉冲测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标签:;  ;  ;  ;  

四维天线阵论文-孙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