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关联度对影响化学防治松毛虫危害的主导气候因素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晨辉[1](2021)在《长白山原始林森林结构对落叶松毛虫数量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森林结构密切相关,近年长白山原始林受到落叶松毛虫严重危害。原始林森林结构多样,落叶松毛虫害空间差异明显,是研究森林结构对害虫种群密度影响的理想场所。为明确森林结构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关系,并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落叶松毛虫的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探究森林空间结构参数和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变化的差异性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不同类型森林的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有明显区别,云冷杉针叶林落叶松毛虫发生程度最重,其次为长白落叶松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发生程度最轻。不同空间结构参数与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存在不同相关关系:树种混交度与虫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混交程度越低,树种组成结构越简单,越易发生虫害;大小比数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生长优势度低,抗性差的林木更易受到虫害干扰;角尺度与虫口密度呈正相关关系,寄主树种的空间格局越聚集,受到的虫害威胁越严重;各森林类型竞争指数与虫口密度均有显着相关性,树势与竞争压力密切相关,林木密度大,对空间、光照竞争激烈,自身抵抗力受到影响,易引发虫害。群落结构指标对落叶松毛虫虫口密度影响有明显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越高,林内物种多样性越丰富,群落组成功能更复杂,抵抗虫害干扰能力更强,丰富度Margalef指数与其具有一致的影响;优势度Berger-Parker指数越高,落叶松毛虫寄主优势树种比例越大,易导致虫害加重;均匀度Pielou指数与虫口密度相关性较小,没有显着影响;低郁闭度林分受害虫危害程度大于郁闭度良好的林分,提高林分郁闭度有利于降低虫口密度;幼龄林和过熟林受虫害干扰大于其他龄组林木,林龄适中林木具有更强的抗虫能力。不同森林类型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防治措施应该采取差异性治理。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内胸径大小比数对落叶松毛虫种群密度影响最大,其次为多样性指数、竞争指数、郁闭度和丰富度指数,因此提高林木生长优势度,降低竞争压力,丰富物种多样性,加快林分郁闭对控制林内落叶松毛虫灾害有一定作用;云冷杉针叶林内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为角尺度、林龄、胸径大小比数、混交度和郁闭度,故为防止林内虫害进一步发展,可以采取减少林木聚集分布,营造适宜条件促进幼龄林木生长发育,提高树木生长优势,加强林分混交,降低林木密度等营林措施;混交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竞争指数和郁闭度为影响长白落叶松林内落叶松毛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增强树种混交,丰富生物多样性,降低优势树种长白落叶松的比例,间伐劣势林木缓解竞争压力和提高林分郁闭度的途径来防控林内落叶松毛虫灾害加重。
杨波[2](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胡瑞瑞[3](2019)在《森林病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密度由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共同决定。当森林病原物和害虫受到上述因素严重干扰时,则会出现由于相关调控因子失调,而使病原物和害虫的种群密度、物种结构和空间分布等发生改变的现象,进而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丧失调控力,并最终引发病虫害的暴发和流行。本研究基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病虫基指数(Pest based index,PBI)指标。在特定区域的纯林中,筛选出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建立关键林分因子与病虫情指数的函数关系,选取最优模型作为主曲线;将主曲线等比值拉伸得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在病虫基指数曲线群的基础上,建立病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并将病虫基指数的值域(0~100)平均划分为5个区间。最后,在昆嵛山区赤松纯林生态系统中设立样地,分别开展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对赤松赤枯病和昆嵛山腮扁叶蜂影响关系的研究,并建立相关模型对所提病虫基指数模型和病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将研究结果做以下概括:(1)基于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基本原理,将同一研究区域的纯林发生特定病虫害严重程度的差异归因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综合作用;通过定量评价与某纯林林分因子共同作用后,立地因子对特定病虫害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特提出病虫基指数(Pest based index,PBI),它亦是一个可以评价林地病虫害潜在发生程度的指标。(2)确定病虫基指数的定量方法,建立了病虫基指数主曲线和曲线群,它可以定量评价林分的立地条件对特定病虫害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曲线群中的5个等级自下而上表示为:Ⅰ级-极轻度病虫害发生,Ⅱ级-轻度病虫害发生,Ⅲ级-中度病虫害发生,Ⅳ级-重度病虫害发生,Ⅴ级-特重度病虫害发生。若样本点的病虫情指数落在[0,20)区间内,则表示该林地的立地对病虫害的潜在发生程度的作用等级为Ⅰ级,在此类立地中,病虫害极轻度发生,以此类推。(3)建立病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可以对宜林地是否适合种植特定纯林树种做出预判。将某宜林地的关键立地因子的值代入方程中,便可计算出该宜林地的病虫基指数。若所得病虫基指数的值落在[0,20)区间内,则该宜林地对特定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的作用等级是Ⅰ级,以此类推。病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与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曲线群共同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定量评价不同立地潜在发生病虫害的严重程度的指标体系。(4)在昆嵛山区赤松纯林中设立样地,研究了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对赤松赤枯病和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影响:林分密度和郁闭度与赤松赤枯病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枝下高、树高、冠幅和胸径的值随着病害的加重而极显着减小(P<0.01);赤松赤枯病在高海拔、平坡、坡向为阳坡、坡形为凹坡和腐殖质层厚度小的林地中发生程度低于其他类型的样地,土壤容重、最大持水量、有机质、总氮和全钾的值在感病与健康样地中差异显着(P<0.05),其它土壤理化性质在6类林分之间差异不显着。未被昆嵛山腮扁叶蜂取食的赤松林的密度和草本盖度极显着高于遭受虫害的林地(P<0.01),但树高、冠幅、胸径和枝下高的值在未被取食的赤松林中较低。昆嵛山腮扁叶蜂在位于高海拔和中坡位的赤松林中发生严重,在处于阴坡的赤松林中发生较轻。(5)逐步回归和偏相关分析显示影响赤松赤枯病和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林分因子分别是林分密度和冠幅。依据病虫基指数指标的定量方法,分别建立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和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主曲线和曲线群图。主曲线的表达式分别是:Q=65.61/(1+e-0.0015x+2.32)和Q=75.53/(1+e-0.84x+3.40),决定系数R2分别是0.5198和0.5230。模型场外检验表明,所选拟合方程符合平均预估精度要求(94.65%和89.28%)和赤松赤枯病、昆嵛山腮扁叶蜂分别随林分密度和冠幅发生的实际规律,说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病虫基指数模型合理且可靠。(6)通过查阅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曲线群图和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曲线群图,得出各研究样地相对应的病虫基指数,运用数量化理论Ⅰ筛选出关键立地因子并建立其与病虫基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它们的表达式分别是:y=77.055+9.081x21+6.425x22+1.689x23-15.031x41-14.868x42-14.125x43-0.052x5-1.605x88和y=5.187+27.236x41+29.914x42+7.816x43+0.047x5-0.497x6+2.157x8。两个模型在统计上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决定系数(R2)均在0.6500以上,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且模型的场外检验表明二者的平均预估误差(MPE)分别是8.73%和5.87%,说明预估精度均达到90%以上,且TRE值均较趋近于0。
尹鹏[4](2018)在《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及玉米螟优势天敌控害效益评价》文中提出本文针对新疆玉米螟天敌资源组成不清、其优势天敌控害能力尚未明确的现状,通过对南、北疆玉米主产区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越冬幼虫和田间卵块的自然寄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区寄生性天敌对玉米螟的自然控害能力。此外,通过开展玉米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系统研究,探明了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玉米螟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组成,明确了北疆春播玉米种植区主要优势种天敌,并结合其室内捕食功能反应明确了优势种捕食性天敌对玉米螟卵块和1—3龄幼虫的最大日捕食量,系统的摸清了新疆玉米主产区玉米田主要害虫玉米螟的优势天敌及其控害能力,为挖掘与保护利用本地天敌进而控制玉米螟为害、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新疆北部春播玉米节肢动物群落物种丰富,经过系统调查共获节肢动物11628头,隶属3纲13目42科66属71种,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玉米三点斑叶蝉Zygina salina Mit为该地区害虫优势种,优势种天敌则为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方斑瓢虫Propiylaea quatuordecimpunctata Linnaeus、黄褐新园蛛Neoscone doenitzi(Boes.et Str.)、中华草蛉Chrysopa sinica Tjeder、十三星瓢虫Hippodamia tredecimpunctata Linnaeus。对不同播期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研究表明:播期的推迟对天敌和中性昆虫的发生影响较小,但害虫亚洲玉米螟发生盛期的百株幼虫量及为害率随播期的推迟呈显着递减趋势。在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指数方面,植食性亚群落结构特征指数与总群落相近,优势种害虫亚洲玉米螟和玉米三点斑叶蝉的大量发生致使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指数出现显着变化,是影响群落稳定的主要因素。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该地区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因子是捕食性节肢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和植食性节肢动物物种数。探究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是摸清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亚洲玉米螟捕食性天敌资源的组成的重要手段。2、通过对新疆8个玉米螟地理种群越冬代幼虫调查发现:其寄生性天敌主要有玉米螟厉寄蝇(Lydella grisescens)和姬蜂(ichneumon),病原菌主要有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细菌(bacteria)及病毒类。其中寄生性天敌中,玉米螟厉寄蝇仅在北疆和东疆发生,其中伊犁、博乐、哈密寄生率较高,均可达21.99%以上,而姬蜂仅在北疆伊犁和乌鲁木齐发生,且寄生率低于1%;病原菌方面,细菌及病毒类在各地区均有发生且感染率均高达57.24%以上,其次为白僵菌,各地区感染率较低,但乌鲁木齐可达25.80%;。因此,利用自然病原菌及玉米螟厉寄蝇对于压低玉米螟越冬基数、控制其为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们还于2017年分别对新疆南、北疆3个地州5个县市玉米螟卵的田间自然寄生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发现,上述地区二代玉米螟卵的自然寄生率可高达92.78%以上,其主要寄生性天敌分别是: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和暗黑赤眼蜂(Trichogramma euproclidis)(本地蜂种)。综上可见,寄生性天敌对玉米螟越冬幼虫及田间卵的自然控害能力较强。通过对新疆北部玉米田优势捕食性天敌与优势害虫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灰色系统分析发现,优势种天敌方斑瓢虫、草蛉、黄褐新园蛛种群数量的变化与优势种害虫玉米螟和玉米三点斑叶蝉种群数量的变化关联度最高,这表明,上述优势天敌与主要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具有显着的跟随效。3、在上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优势天敌中华草蛉、方斑瓢虫和黄褐新园蛛的捕食能力及控害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发现:3种优势天敌对各龄期亚洲玉米螟幼虫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型,即天敌的捕食能力和和猎物的密度为负加速曲线。中华草蛉3龄幼虫对亚洲玉米螟的控制能力最强,其对1龄、2龄、3龄亚洲玉米螟幼虫24h最大捕食量分别为353.32头、53.98头、17.42头,并对卵块有捕食作用,24h最大捕食量为251.03粒。因此,保护和利用玉米田田间优势捕食性天敌,对控制亚洲玉米螟发生及为害具有重要意义。
杨玲[5](2014)在《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黄帝陵古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群不仅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而且对改善黄帝陵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景观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由于古柏树龄较大而自身生理机能下降、加上游客量的增加与环境变化导致其生境受损、土壤板结等,使得古柏群日趋衰弱,部分古柏已经濒临死亡。古柏群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保护古柏的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本研究提出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黄帝陵古柏群进行健康评价及保护技术研究,以期为黄帝陵及其周边城市古柏群可持续保护提供基础性资料。重点开展以下研究:(1)古柏历史文化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典籍和访问当地民众的基础上,从侧柏的栽培历史与文化内涵、黄帝陵古柏群形成历史与文化内涵等方面深入挖掘黄帝陵古柏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再树黄帝陵文化形象。(2)林下天然更新调查关于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密度、更新幼苗生长状况和相关环境因子等野外调查结果表明,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密度较小,呈岛屿化分布,且只见当年生幼苗不见幼树。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结果表明林下天然更新影响因子关联度排序为:人为干扰强度>郁闭度>枯落物厚度>坡位>坡度>坡向>枯落物盖度>灌草盖度>海拔。据此提出三条促进古柏群林下更新的经营管理措施。(3)古柏单株健康评价通过对黄帝陵轩辕庙19株古柏进行单株详细调查,结合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从树干、树冠及根系三方面选取树干倾斜度、树皮完整程度、树干损伤程度、树干病虫害等13个评价指标,并用Delphi-AHP法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建立古柏单株健康评价模型。且将黄帝陵古柏健康等级分为4级,旨在无损评估古柏健康状况,及时制定和调整保护与复壮方案。结果表明:19株古柏健康状况可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3级,其中以亚健康状态为主。评分结果表征树势强弱,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并分析得出顶梢枯死、病虫害、树干损伤、立地条件差、人为干扰等是影响古柏健康程度的主要原因。(4)古柏林建康评价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从林分活力、林分结构及林分稳定性三个方面筛选13个能系统反映黄帝陵古柏林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抽取5个主要成分,并求得林分综合健康指数。采用聚类分析法将黄帝陵古柏林健康等级分为4级,为今后古柏林的合理健康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5)古柏保护与复壮在调查黄帝陵千年古柏生存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古柏树势衰弱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弱树,制定和调整保护与复壮方案。归纳整理黄帝陵古柏病虫害类型、危害特征,以及物理、生物及化学等三方面综合防治方法。并且主要从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增施有机肥、设置复壮沟等方面改善黄帝陵古柏立地环境现状,促进了黄帝陵古柏根系及枝叶更新生长,从而恢复树势、延长古柏寿命。同时,为黄帝陵及其周边城市古柏的保护与复壮提供科学的参考技术。
王剑波[6](2013)在《中国林业生物灾害经济分析及其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对林业和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视。林业有害生物不仅使我国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蒙受了重大的损失,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林业生物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以灾害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分析了林业生物灾害与林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不仅从理论上着重分析了林业上生物灾害与各种损失的关系和规律,而且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不同的防治策略以及不同的森林经营模式的灾害经济效果以及灾害费用和损失的发生规律;并从预防费用和灾害损失两个方面考虑了林业生物灾害的相关费用和损失,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本文通过九华山风景区和黄山风景区的案例点运用了指标体系进行了灾害预防和损失费用的分析计算,并比较了不同防治策略的灾害总费用情况,验证了灾害经济结果理论分析,为我国制定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策略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还分析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系的措施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以下10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之所在。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的灾害经济学理论基础部分,回顾了已有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林业生物灾害的概念、灾害经济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念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情况。第四部分为经济学理论研究。从经济学理论上对林业生物灾害与损失进行了深入细致分析,并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措施、不同的防治策略、不同的森林经营模式的林业生物灾害的费用和损失的发生规律,即提出了灾害费用和损失发生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假说。第五部分根据上一部分经济学理论分析的结果,设计了度量林业生物灾害费用和损失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主要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可以全面系统地反应林业生物灾害在预防和治理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和损失,特别突出了林业生物灾害对未来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失的统计和反应。本章还提出了指标的数据获取方法和计算方法。第六部分以九华山风景区为案例点,对第五章提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运用,计算了九华山风景区在08年底发现的林业生物灾害前后的预防费用和灾害损失。同时案例点数据资料也验证了本文第四部分提出的林业生物灾害预防投入和灾害损失相关规律的假说,也发现了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中的一些问题;第七部分以黄山风景区的案例材料和九华山的案例材料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第四部分提出的关于林业生物灾害预防投入和灾害损失相关假说,尤其是对不同防治策略与相关的林业生物灾害预防和损失费用方面的假说进行了验证,为完善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系提供了数据和案例基础;第八部分根据前文的案例数据和第三部分的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及其防治情况,分析了我国林业生物在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轻视营林技术防治,森林质量差以及重造林轻管护、重化学手段轻生物等综合防治,灾害重视不够等认识问题,基础研究、防控体系建设、制度建设等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以及气候变化以及国际交流等方面导致我国林业生物灾害形势严峻等及其产生的原因;第九部分基于上一部分对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结合案例点数据资料支撑,提出了完善我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系的策略建议。主要包括转变森林经营观念,提高林业生物灾害的认识水平;加强检疫检测,完善预防体系;合理用药,加强生物防治;加大资金投入,改变资金投向,完善资金管理;以及顺应市场经济,创新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建议。论文的第十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提出了以后研究方向。
张艳荣[7](2012)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病虫害预测模型与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最宝贵的战略资源,正在不断地遭受着各种灾害的侵蚀。在这些重大的森林资源灾害之中,森林病虫害这种频发性的生物灾害,一直都是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然而,我国森林病虫害总的发生又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持续增长而不断地上升。因此,应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来减轻或避免森林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随着对“泛在林业”的要求不断地提高,使现代林业工作更加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本文将粗糙集理论、专家系统、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领域专家的病虫害诊断、预测预报及防治经验和技术成果结合起来,应用在森林病虫害的预测、诊断和防治之中,从而对减少病虫害对森林的危害,对推动森林病虫害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实现信息化跨越式发展,对推进示范地区的森林常见病虫害监测、预警、预防、防治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能够准确地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本文分析了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一些关键性因素,如林分结构、气候变化、生物因素、土壤因素和人为活动等,详细地分析了温度、湿度、降水量、光和风等气息因子及其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并引用了温度和太阳辐射量的模拟模型以及湿度和降水量的模拟模型,利用这些气象模拟模型可得出该季节内逐日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等气象因子的模拟数据,这有利于提高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度。为了能够及时地掌握森林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对森林病虫害未来的发生状况以及增长趋势作出准确、科学的预测预报,以能够及时提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危害造成的损失,本文应用发育进度预测法、有效积温预测法等对示范地区常见的森林害虫的发生期进行预报预报,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预报模型;应用有效基数预测法、数理统计预测法等对示范地区常见的森林害虫的发生量进行预报预测预报,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预报模型:利用马尔柯夫过程分析,对示范地区常见的森林病害的发病程度进行预测预报;利用灰色模型对示范地区常见的森林病害的发病过程的模拟和发病时点的预测;利用非线形模型对示范地区常见的森林病害的发展阶段进行预测预报;利用灰度模型分析,对示范地区常见的森林病害的感病指数进行预测预报。由于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包含的知识量比较大,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从杂乱无章的海量数据中挖掘潜在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并用于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本文将粗糙集理论应用到了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过程之中。通过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数据进行收集、完备化和离散化,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基于此算法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条件属性集进行约简,从而对产生的规则进行提取与约简,得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模型。本文采用三层B/S结构和基于J2EE标准的开发模式建立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这种模式可以使前端的表现与应用逻辑、数据存储相分离,通过组件的开发与部署策略,使整个系统的架构清晰灵活,方便部署和扩展。业务处理用Jsp+Javabean的方式实现并通过JDBC的方式访问数据层的数据资源。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主要实现对示范地区常见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量与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及损失评估,除此之外,该专家系统还包括树种信息、病虫害诊断、病虫害防治及病虫害查询等辅助模块。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粗糙集理论与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应用于林业病虫害领域,取得了良好效果;(2)提出了示范地区常见的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期预测预报与发生量预测预报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与精度分析,得出的模型准确度较高,且预测预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3)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差别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基于此算法对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条件属性集进行约简,从而对产生的规则进行提取与约简,建立了一种新的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在试验示范区得到良好应用。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基层森工企业以及广大的林农用户在森林病虫害的预报与防治的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为“泛在林业”建设提供了完整范例,同时也对农业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等专家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价值。
陈绘画[8](2010)在《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南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林的历史性大害虫,对马尾松毛虫的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的预测预报是可持续控制马尾松毛虫的基础工作之一。本项研究根据本地气象因子及其马尾松毛虫自身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利用地理统计学和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分析1983年4月至2010年7月马尾松毛虫的虫情调查资料,研究仙居县各乡镇(街道)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随气象因子以及时间、空间的动态变化;将地质统计学(空间信息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延伸到时间—空间域,采用时空域克里格方法研究全县各乡镇(街道)的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根据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规律和特点以及森林害虫可持续控制的理论和目标,以马尾松毛虫生态调控为理论基础,维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生物多样性,对仙居县马尾松毛虫的长期可持续控制进行了探索。研究成果为:1分别建立仙居县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时空回归预测模型,所建立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报未参与建模的2009—2010年2代虫口密度、有虫面积和有虫株率,虫口密度模型、有虫面积模型的预报准确率为100%,有虫株率的预报准确率为50%。2首次利用时空域克里格方法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的乘积—和模型,预报未参与建模的2009—2010年5代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预报准确率均为100%。3在开展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的同时,以营林技术、物理措施和仿生农药为主要控制手段,充分利用和保护天敌,改变马尾松林生态环境,增强林分自身的抗虫能力;马尾松林封山区比非封山区的马尾松毛虫蛹期寄生率高10.7%;在马尾松毛虫低虫口状态下持续采用黑光灯诱杀,可以达到长期的控制效果。
黄冬霞[9](2010)在《伊春市带岭区主要虫害(落叶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伊春市带岭区主要虫害,落叶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在东北地区,落叶松毛虫主要危害落叶松和红松,是我国东北及内蒙古林区松林的主要害虫。由于幼虫连续二年取食针叶,使树木生长衰弱,引起蛀干害虫发生,进而导致落叶松林木大片死亡,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落叶松毛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落叶松毛虫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落叶松毛虫在伊春市带岭区为二年发生一代,实际跨三个年度,幼虫有9龄,落叶松毛虫的卵多产的松针或松小枝上,孵化时幼虫将卵壳咬破而后爬出,孵化孔多为不整齐,且幼虫爬出后有继续取食卵壳的习性,落叶松毛虫主要在4~8时孵化,正常受精的卵孵化率一般在90%左右。落叶松毛虫成虫寿命平均为6d左右,雌虫的寿命略大于雄虫。(2)伊春市带岭区的落叶松毛虫性比为♀:♂=1.06:1。性比(♀:♂)基本接近于1:1,且雌虫略多于雄虫,这反映了环境较优越,也表现出该虫种在该区域发育正常,尚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落叶松毛虫各龄级存活的个体数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分析出2009年落叶松毛虫将大发生。通过幼虫各龄级个体分布情况分析,可提前预知下一年度落叶松毛虫能否大发生,为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落叶松毛虫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其空间分布格局显着不同。卵期为随机分布,而幼虫期和蛹期为聚集分布。(3)落叶松毛虫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温暖干旱的气候有利于落叶松毛虫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温暖干旱的气候可以使针叶生物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增加对幼虫的营养,提高害虫存活率。落叶松毛虫雌虫产卵量随食料不同而有差别。(4)落叶松毛虫发生严重程度是受林分环境制约的,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把有利于落叶松毛虫大发生的林地,作为重点检查对象。同时也找出那些具有不利于落叶松毛虫大发生的林分,可不把它放在监测的重点上,这样我们就可分清主次,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林业措施上下功夫杜绝或减小有利于落叶松毛虫发生的环境,以达到自然控制的目的。如适当的封山育林,在人为经营活动中适当地保留稍大的郁闭度(如郁闭度不小于0.7)和保留一定数量的阔叶树等。(5)人工采摘卵块和蛹能能有效控制落叶松毛虫发生。黑光灯与频振灯诱蛾效果相比,黑光灯略好于频振灯。仅从防治后效果来看,黑光灯好于频振灯,特别是多灯防治尤为突出。悬挂鸟巢箱对控制落叶松毛虫有比较明显的作用,可有效抑制落叶松毛虫种群的发展。
尚旭东[10](2010)在《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相关产业理论为基础,在系统归纳云南林业产业发展所取得各项成绩及其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采用SWOT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影响实施林业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威胁。通过分析得出了云南林业产业发展拥有气候优越、资源基础总体水平较高;咖啡和橡胶产业独具垄断优势;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鲜切花独具优势;食用菌产业增长迅猛;产业协会推动作用明显;森林旅游产业崛起迅速等优势和机遇。同时也指出了林业产业发展所存在的林业资源生产分散,集约化程度低;林木种苗繁育严重滞后、植物资源综合开发不够;林分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不高;人工林树种单一,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林业生态与产业两大体系的基础建设薄弱;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明显等劣势与威胁。在此基础之上,又全面总结了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及其相应问题。在分析2003~2008年林业三大产业及其内部各亚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之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系统动态分析了2003~2007年各时间段云南林业三大产业及其内部各子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各时间段内云南林业产业产出与第一产业关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弱。林业第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其所占比重及与总产出的关联度均较小,产业结构仍然不具备合理化和高度化的端倪。第一产业10大亚产业内,第一产业产出与木材采运业关联度最大,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业,林产品采集业,林业服务业,茶、桑、果业,竹材采运业,中药材业,花卉业,畜牧业,林业农业类其它依次弱之。第二产业内部,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林产化学制品制造业,木、竹浆造纸及纸制品业这3个亚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出的关联度最大;其次是其它制造业,木质、竹藤家具制造业,其他(电力、煤气、水的生产供应和建筑业),木、竹、藤工艺品制造业;非木质林产品加工制造业与第二产业产出的关联度最低。第三产业内部,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一直居于主导地位,林业专业技术服务、林业公共管理服务、森林公园管理服务、自然保护管理服务和林业系统非林产业与第三产业产出的关联依次弱之。针对上述分析,在第六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云南省三次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准、目标及相应体系。对于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结构内部,一方面应着眼于经营模式结构的调整,因此应大力发展人工林战略、分类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战略;另一方面应加强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为此应注重林龄结构、树种结构和林种结构的调整。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注意林产加工企业的规模结构,为此应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并注重市场调节;另一方面又不能忽视林产加工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为此应在产品多元化、绿色食品的生产和药材的开发等方面入手。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应把握建立健全木材及林产品流通业,建立健全林业服务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这三个方面,具体的调整措施包括:优化林产品的相关物流和林产品市场建设、总体设计林产品流通与市场宏观调控系统、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林业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机制、强化森林特色旅游、注重景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协调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树立“大旅游、大市场”的发展原则,提高景区旅游产品竞争力和旅游文化在景区发展中的地位等。针对上述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体系,结合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在第七章系统地提出了发展云南林业产业的10项对策与建议。文章的最后,采用“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对云南省2010~2014年林业产业总产值及三次产业产值的实现情况进行了相应的预测并进行了相关的检验。
二、应用关联度对影响化学防治松毛虫危害的主导气候因素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关联度对影响化学防治松毛虫危害的主导气候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长白山原始林森林结构对落叶松毛虫数量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白山森林结构研究进展 |
1.2.2 森林害虫与森林空间结构关系研究进展 |
1.2.3 森林害虫与森林群落结构关系研究进展 |
1.2.4 落叶松毛虫害发生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土壤特征 |
2.1.3 植被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 |
2.2.2 数据调查 |
2.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始林不同森林类型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3.1.1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空间配置状况 |
3.1.2 不同森林类型林木生长优势程度 |
3.1.3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水平分布格局 |
3.1.4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竞争情况 |
3.2 原始林不同森林类型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
3.2.1 不同森林类型生物多样性特征 |
3.2.2 不同森林类型林分因子特征 |
3.3 不同森林类型空间结构对落叶松毛虫种群的影响 |
3.3.1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的空间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3.3.2 云冷杉针叶林的空间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3.3.3 长白落叶松林的空间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3.3.4 讨论 |
3.4 不同森林类型群落结构对落叶松毛虫种群的影响 |
3.4.1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3.4.2 云冷杉针叶林的群落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3.4.3 长白落叶松林的群落结构对松毛虫虫口密度的影响 |
3.4.4 讨论 |
3.5 不同森林类型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5.2 云冷杉针叶林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5.3 长白落叶松林落叶松毛虫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5.4 讨论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
3.1 引言 |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
4.1 引言 |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
4.2.1 数据质量 |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
4.2.2 数据清洗 |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
4.2.3 可视数据清洗 |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
4.6.3.2 交互设计 |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
5.1 引言 |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
5.2.1 树图简介 |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
5.2.3.1 算法描述 |
5.2.3.2 示例说明 |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
5.2.4.1 评价指标 |
5.2.4.2 实验说明 |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
5.5 案例研究 |
5.6 用户反馈 |
5.6.1 可视化设计 |
5.6.2 可用性评价 |
5.6.3 相关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
6.1 引言 |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
6.3.2.3 配色方案 |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
6.3.3.5.1 Choropleth地图 |
6.3.3.5.2 邮票地图 |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
6.4 案例研究 |
6.4.1 数据来源 |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
6.5 用户反馈 |
6.5.1 可视化设计 |
6.5.2 可用性评价 |
6.5.3 相关建议 |
6.6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
7.1 引言 |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
7.3.2.2 总体概览 |
7.3.2.3 配色方案 |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
7.3.4.2 交互设计 |
7.4 案例研究 |
7.4.1 研究区概况 |
7.4.2 数据来源 |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
7.5 用户反馈 |
7.5.1 可视化设计 |
7.5.2 可用性评价 |
7.5.3 相关建议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
8.1 引言 |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
8.3.2.2 数据流模型 |
8.3.2.3 总体概览 |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
8.3.3.2.4 预测分析 |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
8.4 案例分析 |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
8.5 用户反馈 |
8.5.1 可视化设计 |
8.5.2 可用性评价 |
8.5.3 相关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9.1 引言 |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
9.3.1 架构设计原则 |
9.3.2 系统架构设计 |
9.3.3 系统设计模式 |
9.3.4 功能结构设计 |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
9.4.2 实现技术 |
9.4.3 数据获取 |
9.4.4 数据库构建 |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工作总结 |
10.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森林病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森林病虫害的特点及危害 |
1.2.2 环境因子对森林病虫害流行的影响 |
1.2.3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
1.2.4 森林病虫害的预测模型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病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 |
2.1 有林地病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 |
2.1.1 病虫基指数理念提出的背景 |
2.1.2 病虫基指数的概念 |
2.1.3 病虫基指数指标的定量 |
2.2 病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 |
2.2.1 标准地的选择 |
2.2.2 病虫基指数的获得 |
2.2.3 因子项目和类目的选择 |
2.2.4 自变量的筛选 |
2.2.5 模型建立 |
2.2.6 模型评价 |
2.2.7 模型应用的依据 |
2.3 小结 |
第三章 昆嵛山区域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模型 |
3.1 引言 |
3.1.1 昆嵛山概况 |
3.1.2 赤松赤枯病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 |
3.2.2 调查方法 |
3.3 数据分析 |
3.4 试验结果 |
3.4.1 林分因子对赤松赤枯病的影响 |
3.4.2 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模型的建立 |
3.4.3 立地因子对赤松赤枯病的影响 |
3.4.4 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的建立 |
3.5 试验分析 |
3.5.1 林分因子对赤松赤枯病的影响 |
3.5.2 病基指数模型的验证 |
3.5.3 立地因子对赤松赤枯病的影响 |
3.5.4 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的验证 |
3.6 小结 |
3.6.1 赤松赤枯病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
3.6.2 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模型 |
3.6.3 关于赤松赤枯病与立地因子的关系 |
3.6.4 赤松赤枯病病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 |
第四章 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模型 |
4.1 引言 |
4.1.1 昆嵛山概况 |
4.1.2 昆嵛山腮扁叶蜂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样地设置 |
4.2.2 调查方法 |
4.3 数据分析 |
4.4 试验结果 |
4.4.1 林分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影响 |
4.4.2 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 |
4.4.3 立地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影响 |
4.4.4 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的验证 |
4.5 试验分析 |
4.5.1 林分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影响 |
4.5.2 虫基指数模型的验证 |
4.5.3 立地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影响 |
4.5.4 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方程模型 |
4.6 小结 |
4.6.1 林分因子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 |
4.6.2 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模型 |
4.6.3 立地因子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 |
4.6.4 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病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5.1.2 病虫基指数——立地因子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5.1.3 林分因子与病虫发生的关系 |
5.1.4 立地因子与病虫发生的关系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讨论与展望 |
5.3.1 病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 |
5.3.2 病虫基指数模型的验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4)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及玉米螟优势天敌控害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螟的分布及危害 |
1.1.1 亚洲玉米螟的分布 |
1.1.2 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及特点 |
1.1.3 亚洲玉米螟的主要防治措施 |
1.1.4 新疆玉米主产区亚洲玉米螟发生及防治现状 |
1.2 害虫生物防治研究概况 |
1.2.1 害虫生物防治的概念 |
1.2.2 农业害虫生物防治的起源与发展 |
1.2.3 天敌生物防治农业害虫的应用 |
1.2.4 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1.2 调查方法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 |
2.2.2 播期对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优势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
2.2.3 不同播期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分析 |
2.2.4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时序动态 |
2.2.5 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主成分分析 |
2.3 结论 |
2.4 讨论 |
第三章 玉米螟优势天敌资源组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和卵块 |
3.1.2 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米螟越冬幼虫优势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寄生率 |
3.2.2 玉米螟卵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寄生率 |
3.2.3 玉米螟及其优势捕食性天敌数量之间的关联度分析 |
3.3 结论 |
3.4 讨论 |
第四章 亚洲玉米螟优势捕食性天敌控害效益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方斑瓢虫成虫对亚洲玉米螟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2 黄褐新园蛛对亚洲玉米螟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3 草蛉3龄幼虫对亚洲玉米螟的捕食功能反应 |
4.2.4 不同优势天敌间的控害效益比较 |
4.3 结论 |
4.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5)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下天然更新研究进展 |
1.2.2 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古柏保护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法 |
1.5.3 定量定性分析法 |
1.5.4 对比分析法 |
第二章 黄帝陵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概况 |
2.4 土壤概况 |
2.5 水文 |
2.6 历史文化价值 |
2.6.1 黄帝陵历史文化价值 |
2.6.2 黄帝陵古柏历史文化价值 |
第三章 黄帝陵古柏群林下天然更新研究 |
3.1 种子发芽率测定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林下天然更新调查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第四章 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古柏单株健康评价 |
4.2.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4.2.2 权重的确定 |
4.2.3 结果与分析 |
4.2.4 小结 |
4.3 古柏群林分健康评价 |
4.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2 样本的主成分分析 |
4.3.3 聚类分析 |
4.3.4 小结 |
第五章 黄帝陵古柏保护与复壮技术研究 |
5.1 古柏生存现状与衰弱原因 |
5.2 病虫害防治 |
5.2.1 侧柏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特征 |
5.2.2 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 |
5.2.3 黄帝陵古柏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5.3 根系复壮技术研究 |
5.3.1 复壮方法 |
5.3.2 复壮效果与分析 |
5.4 继代扩繁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中国林业生物灾害经济分析及其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灾害经济研究 |
1.3.2 环境损失评估方面的研究 |
1.3.3 林业生物灾害及其防治方面的研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 |
2.1 林业生物灾害的概念 |
2.1.1 生物灾害 |
2.1.2 林业生物灾害 |
2.2 灾害经济学基本理论 |
2.2.1 灾害经济学 |
2.2.2 灾害经济学基本规律 |
2.2.3 灾害经济分析的原则与方法 |
2.3 林业生物灾害与林业发展 |
2.3.1 破坏已有的林业建设成果 |
2.3.2 影响未来的林业发展 |
2.4 林业生物灾害与社会发展 |
2.4.1 林业生物灾害消耗资源,降低社会福利 |
2.4.2 林业生物灾害破坏环境,影响社会发展 |
2.5 森林经营行为与林业生物灾害 |
2.5.1 森林经营行为影响森林结构 |
2.5.2 森林结构影响林业生物灾害 |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物灾害及其防治情况分析 |
3.1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简要回顾 |
3.1.1 我国古代生物灾害防治思想与实践 |
3.1.2 我国近现代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理论与实践 |
3.2 我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
3.2.1 国家级重点治理对象 |
3.2.2 区域级重点治理对象 |
3.3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形势 |
3.3.1 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加剧、扩散迅猛 |
3.3.2 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居高不下 |
3.3.3 天然次生林、灌木林和荒漠植被生物灾害问题凸显 |
3.3.4 鼠(兔)危害进一步加剧 |
3.3.5 经济林生物灾害日益严重 |
3.4 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紧迫性 |
3.4.1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需要 |
3.4.2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 |
3.4.3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保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
3.4.4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促进对外贸易、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 |
3.4.5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维护林农利益的需要 |
第四章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费用和损失的经济分析 |
4.1 林业生物灾害与损失分析 |
4.1.1 现有森林损失 |
4.1.2 未来森林损失 |
4.1.3 生态环境损失 |
4.1.4 财产物资损失 |
4.2 不同防治措施的效果分析 |
4.2.1 物理、化学防治的效果分析 |
4.2.2 生物防治的效果分析 |
4.3 不同防治策略的经济分析 |
4.3.1 基本概念界定 |
4.3.2 预防费用与林业生物灾害规律分析 |
4.3.3 灾害损失与林业生物灾害规律分析 |
4.3.4 预防费用与灾害损失规律分析 |
4.4 不同森林经营模式的林业生物灾害经济分析 |
4.4.1 不同经营模式的投入产出分析 |
4.4.2 不同经营模式的灾害损失分析 |
第五章 林业生物灾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1 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5.1.1 指导思想 |
5.1.2 基本原则 |
5.1.3 总体框架 |
5.2 指标体系 |
5.2.1 预防费用A1 |
5.2.2 灾害损失A2 |
5.3 计算方法 |
5.3.1 灾害损失的时间价值计算 |
5.3.2 林业生物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度量和计算 |
5.3.3 森林生长的经济度量方法 |
5.3.4 生态损失的经济度量方法 |
5.4 森林经营投入与产出经济分析指标与方法 |
5.4.1 森林经营投入经济分析指标与方法 |
5.4.2 森林经营产出经济分析指标与方法 |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物灾害损失经济评价的案例研究 |
6.1 案例点1介绍 |
6.1.1 案例点选择依据 |
6.1.2 案例点 1——九华山风景区介绍 |
6.2 数据计算与处理 |
6.2.1 预防费用 |
6.2.2 灾害损失 |
6.3 结果分析 |
6.3.1 重治轻防 |
6.3.2 灾害损失大于预防投入 |
第七章 中国林业生物灾害不同防治策略的案例研究 |
7.1 案例点 2——黄山风景区介绍 |
7.1.1 自然概况 |
7.1.2 社会经济条件 |
7.1.3 森林资源状况 |
7.1.4 林业生物灾害及其防治情况 |
7.2 数据统计与计算 |
7.2.1 固定资产占用(B1) |
7.2.2 流动资产占用(B2) |
7.2.3 人员投入(B3) |
7.3 结果分析 |
7.3.1 黄山预防投入相对较大,且波动较小 |
7.3.2 预防费用和灾害损失此消彼长的规律存在 |
7.3.3 适度预防投入可降低总的林业生物灾害损失和费用 |
第八章 中国林业生物灾害及其防治存在的问题分析 |
8.1 思想认识不足 |
8.1.1 轻视营林技术防治,森林质量差 |
8.1.2 重造林轻管护、重治理轻预防 |
8.1.3 重化学手段、轻生物手段 |
8.1.4 灾害重视不够,经费不足 |
8.2 基础工作不扎实 |
8.2.1 基础研究和防控工作开展不力 |
8.2.2 预防基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
8.2.3 制度不够完善、各部门不够协调 |
8.2.4 林权改革带来的新问题 |
8.3 国内国际气候与经济影响 |
8.3.1 国内国际的气候变化 |
8.3.2 国内国际经济交往增加 |
第九章 完善中国林业生物灾害防治体系的策略建议 |
9.1 转变森林经营观念,提高林业生物灾害认识水平 |
9.1.1 转变森林经营和灾害经济的观念 |
9.1.2 转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管理理念 |
9.1.3 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 |
9.2 加强检疫监测,完善预防体系 |
9.2.1 加强测报体系建设 |
9.2.2 加强检疫体系建设 |
9.2.3 加强减灾体系建设 |
9.3 合理用药,加强生物防治 |
9.3.1 合理用药,保护环境 |
9.3.2 加强生物防治 |
9.4 加大预防资金投入,完善资金管理 |
9.4.1 扩大资金来源,创新融资制度 |
9.4.2 改变资金投向,加强资金管理 |
9.5 顺应市场经济,创新机制 |
9.5.1 加强风险管理,推进林业保险发展 |
9.5.2 建立合作组织,促进社会参与 |
9.5.3 进行市场化改革,推进林业生物灾害防治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病虫害预测模型与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English Catalog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前沿内容 |
1.2.1 粗糙集理论的现状、发展及其应用概况 |
1.2.2 专家系统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2 实现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域概况 |
1.4.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
1.4.2 研究区域森林概况 |
1.4.3 研究区域主要森林病虫害 |
1.5 论文组织 |
2 粗糙集理论研究及问题分析 |
2.1 知识与分类 |
2.2 粗糙集的基本概念 |
2.2.1 粗糙集的下近似集和上近似集 |
2.2.2 近似与成员关系 |
2.2.3 知识约简 |
2.2.4 知识表达系统 |
2.2.5 决策表 |
2.2.6 区分矩阵与区分函数 |
2.3 粗糙集理论的特点 |
2.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病虫害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
3.1 影响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因素 |
3.2 气象条件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3.2.1 温度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3.2.2 湿度和降水量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3.2.3 光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3.2.4 风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3.3 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影响因子模拟模型 |
3.3.1 温度和太阳辐射量的模拟模型 |
3.3.2 湿度和降水量的模拟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模型 |
4.1 森林虫害预测预报 |
4.1.1 森林害虫发生期预测 |
4.1.2 森林害虫发生量预测 |
4.2 森林病害预测预报 |
4.2.1 森林病害发生期预测预报 |
4.2.2 森林病害发生量预测预报 |
4.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
4.3.1 病虫害数据预处理 |
4.3.2 条件属性集的约简 |
4.3.3 规则的提取与约简 |
4.4 病虫害预测预报模型验证及精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森林病虫害危害程度预测及损失评估 |
5.1 森林病虫害损失评估的理论基础 |
5.1.1 森林病虫害损失评估的基本概念 |
5.1.2 森林病虫害经济损失评估的主要理论依据 |
5.1.3 森林病虫害经济损失的指标体系 |
5.1.4 森林病虫害的评估原则 |
5.2 森林病虫害危害程度预测及直接经济损失评估 |
5.2.1 森林虫害危害程度预测及损失评估 |
5.2.2 森林病害危害程度预测及损失评估 |
5.3 森林病虫害危害程度预测及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森林病虫害预报预报专家系统 |
6.1 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总体结构 |
6.1.1 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
6.1.2 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的模块功能分析 |
6.1.3 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流程设计 |
6.2 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知识库的设计 |
6.2.1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知识获取 |
6.2.2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的知识表示 |
6.2.3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知识库的设计 |
6.2.4 森林病虫危害程度预测及损失评估知识库的设计 |
6.3 病虫害预测预报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
6.3.1 专家系统推理机控制策略 |
6.3.2 专家系统推理机的设计 |
6.4 专家系统功能的实现 |
6.4.1 专家系统重要模块及其功能实现 |
6.4.2 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旳学术论文 |
致谢 |
(8)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松毛虫的种类、发生以及危害状况 |
1.1.2 松毛虫灾害的严重性 |
1.1.3 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的原因 |
1.1.3.1 马尾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3.2 气候 |
1.1.3.3 食料 |
1.1.3.4 天敌 |
1.1.3.5 林分结构 |
1.1.3.6 其他原因 |
1.1.4 马尾松毛虫暴发机制 |
1.1.5 马尾松毛虫的种群动态 |
1.1.6 马尾松毛虫灾害预测预报的基本含义 |
1.2 松毛虫灾害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松毛虫灾害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
1.2.2 我国马尾松毛虫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
1.2.2.1 发生期预报的研究进展 |
1.2.2.1.1 黑光灯诱集法 |
1.2.2.1.2 性信息素诱集法 |
1.2.2.1.3 物候法 |
1.2.2.1.4 期距法 |
1.2.2.2 发生量预报研究进展 |
1.2.2.2.1 空间格局的研究 |
1.2.2.2.1.1 传统的空间格局研究 |
1.2.2.2.1.2 生物地理统计学 |
1.2.2.2.2 抽样技术的研究 |
1.2.2.2.3 生命表的研究 |
1.2.2.2.4 种群数量监测的研究 |
1.2.2.2.4.1 有效基数模型 |
1.2.2.2.4.2 多元回归模型 |
1.2.2.2.4.3 逐步回归模型 |
1.2.2.2.4.4 主成分回归模型 |
1.2.2.2.4.5 模糊数学模型 |
1.2.2.2.4.6 马尔可夫模型 |
1.2.2.2.4.7 灰色系统模型 |
1.2.2.2.4.8 时间序列模型 |
1.2.2.2.4.9 判别分析及逐步判别分析模型 |
1.2.2.2.4.10 BP模型和LOGIT模型 |
1.2.2.2.4.11 系统分析法 |
1.2.2.2.4.12 时空分析模型 |
1.2.2.3 发生区预报研究进展 |
1.2.2.3.1 雷达监测法 |
1.2.2.3.2 应用卫星遥感图像监测法 |
1.2.2.3.3 航空录像和全球定位技术监测法 |
1.2.2.3.4 应用气象卫星图像监测法 |
1.2.2.3.5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监测法 |
1.2.2.4 危害程度预报研究进展 |
1.2.2.4.1 马尾松毛虫的食叶量 |
1.2.2.4.2 马尾松失叶量与立木材积生长的研究 |
1.2.2.4.3 马尾松毛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
1.2.2.5 马尾松毛虫灾害预报技术研究发展趋势 |
1.2.2.5.1 重视新的理论和方法在马尾松毛虫预报技术中的应用 |
1.2.2.5.2 加强地面、空中监测手段的研究,达到地面、空中的有机结合 |
1.2.2.5.3 加强可视化技术、决策支持系统、"3S"技术在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地区概况 |
1.4.1 水热条件 |
1.4.2 森林植被 |
1.4.3 松林现状 |
2 基于时空回归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量的预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来源及调查方法 |
2.1.2 预报因子的选择 |
2.1.2.1 气象因子的选择 |
2.1.2.2 主成分分析 |
2.1.2.3 半方差函数模型 |
2.1.2.4 时空回归模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自变量的确定 |
2.2.1.1 气象因子 |
2.2.1.2 时间相关因子 |
2.2.1.3 空间相关因子 |
2.2.2 时空回归模型参数的拟合 |
2.2.3 预报结果的检验 |
2.3 小结与讨论 |
3 基于时空克立格的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来源 |
3.1.2 时空域克立格方法 |
3.1.2.1 时空变异函数 |
3.1.2.2 乘积—和模型 |
3.1.2.3 平稳线性最优估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时空变异函数模型的建立 |
3.2.1.1 原始数据的预处理 |
3.2.1.2 时间变异函数模型 |
3.2.1.3 空间变异函数模型 |
3.2.1.4 时空变异函数的乘积—和模型 |
3.2.1.5 时空变异函数模型的交差验证 |
3.2.2 时空克立格法预测结果的检验 |
3.3 小结与讨论 |
4 马尾松毛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 |
4.1 自然条件概况 |
4.1.1 水热条件 |
4.1.2 森林植被 |
4.1.3 松林现状 |
4.2 综合协调各种措施调控马尾松毛虫种群密度 |
4.2.1 加强虫情监测 |
4.2.2 科学划分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 |
4.2.3 营林技术措施 |
4.2.4 灯光诱杀和化学防治 |
4.2.5 益鸟招引 |
4.3 结果分析 |
4.3.1 马尾松毛虫虫情测报技术 |
4.3.2 马尾松毛虫发生类型的划分 |
4.3.2.1 安全区 |
4.3.2.2 偶发区 |
4.3.2.3 常灾区 |
4.3.3 营林技术措施对马尾松毛虫的影响 |
4.3.4 马尾松毛虫的天敌种类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伊春市带岭区主要虫害(落叶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落叶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2 落叶松毛虫的发生规律 |
1.1.3 落叶松毛虫的天敌 |
1.1.4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现状 |
1.2 落叶松毛虫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第2章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和研究方法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 |
2.1.2 自然资源 |
2.1.3 土壤 |
2.2 研究方法 |
2.2.1 野外调查 |
2.2.2 实验室饲养 |
第3章 落叶松毛虫生物学特性 |
3.1 生活史 |
3.2 生活习性 |
3.2.1 卵 |
3.2.2 幼虫 |
3.2.3 蛹 |
3.2.4 成虫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落叶松毛虫种群特征 |
4.1 种群结构分析 |
4.1.1 性比分析 |
4.1.2 年龄的组配 |
4.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
4.2.1 落叶松毛虫蛹的概率分布检验 |
4.2.2 落叶松毛虫卵的概率分布检验 |
4.2.3 落叶松毛虫幼虫的概率分布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落叶松毛虫种群发生与防治 |
5.1 气候条件 |
5.2 食物 |
5.2.1 食物对落叶松毛虫产卵行为的作用 |
5.2.2 食物质和量对产卵量的影响 |
5.3 天敌 |
5.3.1 寄生性天敌的种类 |
5.3.2 寄生性天敌的作用 |
5.4 林分因子、立地因子及人为经营的综合作用 |
5.4.1 试验方法 |
5.4.2 数据处理 |
5.4.3 排序结果分析 |
5.4.4 发生原因分析 |
5.5 落叶松毛虫防治技术研究 |
5.5.1 人工防治研究 |
5.5.2 灯光诱杀研究 |
5.5.3 天敌防治研究 |
5.5.4 生物农药防治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一般产业理论 |
1.2.2 林业产业经营理论 |
1.2.3 林业产业化研究及实践 |
1.2.4 国内各省对于林业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2 基础理论研究 |
2.1 产业结构理论 |
2.1.1 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 |
2.1.2 产业的高度化和合理化理论 |
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1 生产布局理论 |
2.2.2 聚集理论 |
2.3 产业成长理论 |
2.4 林业产业基础理论研究 |
2.4.1 林业产业的内涵 |
2.4.2 林业产业的外延 |
2.4.3 现行林业产业的概念和范围 |
2.4.4 林业产业的特征 |
3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分析 |
3.1 林业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
3.2 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一定调整 |
3.3 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山区综合开发顺利推进 |
3.4 林业产业市场体制逐步完善 |
3.5 林业产业的资本投入力度加大 |
3.6 新兴种植产业崛起迅速,成为林业第一产业发展的亮点 |
3.7 林业第二、三产业由恢复增长步入快速增长阶段 |
3.8 八大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
3.9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区域特色日益明显 |
3.10 林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及出口能力不断提高 |
3.11 林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增强 |
4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4.1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Ⅰ)—优势分析 |
4.1.1 优越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
4.1.2 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基础总体水平较高 |
4.1.3 咖啡产业独具垄断优势 |
4.1.4 橡胶的种植与加工初具垄断优势,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增加 |
4.1.5 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鲜切花产品独具特色,优势明显 |
4.1.6 食用菌种植、栽培、加工及生产的发展势头迅猛 |
4.1.7 云南省林业产业协会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
4.2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内部条件分析(Ⅱ)—劣势分析 |
4.2.1 林业资源生产分散,集约化程度低 |
4.2.2 林木种苗繁育严重滞后 |
4.2.3 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但综合开发不够 |
4.2.4 林分结构不合理,综合效益不高 |
4.3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外部条件分析—机遇与威胁分析 |
4.3.1 森林旅游正在崛起 |
4.3.2 人工林树种单一,病虫害防治形势严峻 |
4.3.3 林业生态与产业两大体系的基础建设薄弱 |
4.3.4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问题明显 |
4.4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概述 |
4.4.1 资源优势与产业弱势矛盾继续存在 |
4.4.2 林业产权不明晰 |
4.4.3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主导产业和产品发展不快 |
4.4.4 资源培育业与加工利用业联系不够紧密 |
4.4.5 林业产业的整体规模较小,以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初级低档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 |
4.4.6 省内各地、州林业产业发展不平衡 |
4.4.7 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 |
4.4.8 林业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
4.4.9 宏观调控和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急要完善 |
4.4.10 林业生态补偿经费严重不足 |
4.4.11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
5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分析 |
5.1 林业产业结构的理论基础 |
5.1.1 关联系数 |
5.1.2 关联度 |
5.2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
5.2.1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变动及其效益分析 |
5.2.2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态势分析 |
5.3 林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分析 |
5.3.1 云南省林业产业结构灰色动态关联矩阵的计算 |
5.3.2 云南省林业产业总产出与三次产业的动态关联分析 |
5.3.3 云南省林业第一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
5.3.4 云南省林业第二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
5.3.5 云南省林业第三产业内部动态关联分析 |
5.3.6 结论与讨论 |
6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
6.1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准 |
6.2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6.3 云南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案体系 |
6.3.1 林业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 |
6.3.2 林业第二产业的结构调整 |
6.3.3 林业第三产业的结构调整 |
7 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处理好资源与产业的关系,构建云南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
7.1.1 充分挖掘林地生产潜力,加快发展以用材林资源培育为主的林业第一产业 |
7.1.2 充分依靠现代科技和装备,全面提升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 |
7.1.3 充分开发林业景观资源,发展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第三产业 |
7.2 建立市场培育体系 |
7.2.1 发展和培育特色产业 |
7.2.2 实施林业产业带和产业集群建设战略 |
7.3 建立科技支撑体系和人才储备体系 |
7.4 完善宏观调控扶持体系 |
7.5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
7.5.1 明确界定林业产权的内涵 |
7.5.2 强化集体林地承包权的用益物权性质 |
7.5.3 保护私有林主和林农利益,扶持私有林发展 |
7.5.4 清理、规范和管理合同 |
7.5.5 规范林权证和林地使用证的核发工作 |
7.6 加快林业产业组织框架建设 |
7.7 加快林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7.8 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力度 |
7.9 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7.10 多渠道筹集补偿经费 |
8 2010~2014 年云南林业产业发展预测 |
8.1 等维灰数递补模型 |
8.2 2010~2014 年云南林业第一产业产值的发展预测 |
8.3 2010~2014 年云南林业第二产业产值的发展预测 |
8.4 2010~2014 年云南林业第三产业产值的发展预测 |
8.5 2010~2014 年云南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发展预测 |
8.6 对预测的林业三次产业产值及总产值的检验 |
8.7 展望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建议 |
9.3.1 本研究的局限性 |
9.3.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文各章所列图表及参考文献的统计情况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交流活动 |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教学实践 |
致谢 |
四、应用关联度对影响化学防治松毛虫危害的主导气候因素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长白山原始林森林结构对落叶松毛虫数量影响研究[D]. 孙晨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森林病虫基指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D]. 胡瑞瑞.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4]新疆北部春播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研究及玉米螟优势天敌控害效益评价[D]. 尹鹏. 石河子大学, 2018(01)
- [5]黄帝陵古柏健康评价与保护技术研究[D]. 杨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中国林业生物灾害经济分析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 王剑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3)
- [7]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病虫害预测模型与算法的研究[D]. 张艳荣. 东北林业大学, 2012(11)
- [8]仙居县马尾松毛虫发生量预测的研究[D]. 陈绘画. 浙江农林大学, 2010(05)
- [9]伊春市带岭区主要虫害(落叶松毛虫)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D]. 黄冬霞.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10]云南林业产业发展研究[D]. 尚旭东. 西南林业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