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方言论文-李薇薇

辽西方言论文-李薇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辽西方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辽西方言,特征词,特征词释义

辽西方言论文文献综述

李薇薇[1](2016)在《辽西方言特征词说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告了用249条辽西方言词组成的词表进行辽西方言特征词调查的过程,对所提取出的32条辽西方言特征词进行了释义,并探讨了辽西方言小片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方言》期刊2016年01期)

王丽坤,王雪超[2](2015)在《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以辽西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系统庞大,大部分"非遗"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是以方言为载体,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曲艺、民歌等方面。以辽西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5项,对这些项目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现状揭示目前保护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有利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王丽坤[3](2014)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阈下方言民俗的保护与传承——以辽西方言民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言不仅是一个地域内人与人沟通交流的一种媒介,而且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极为宝贵的非物质性历史文化,保护方言对于保护语言文化的多样性、丰富地域文化的内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随着推普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高度开放的生活方式,方言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随即也导致了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危或"变味"。抢救日渐式微的方言民俗,提高人们对方言的保护意识、增强方言民俗理论研究力量、抢救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助媒体的力量加大宣传将会是可资借鉴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文史博览(理论)》期刊2014年12期)

王丽坤[4](2014)在《辽西方言民俗的地域特点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言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是反映文化差别和变迁的重要标志。辽西方言属于东北方言的一种次方言,是辽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辽西地域文化包括人类发凡文化、中华文明发祥文化、区域民族文化、战争文化、移民文化和农耕文化,在此文化基础上形成的辽西方言民俗具有鲜明的文化融合性、典型的农耕性和厚重的文化性叁方面特点,通过揭示方言民俗的地域特点,旨在进一步展现辽西乡风土俗的奇光异彩,同时也为加强保护辽西方言这种非物质文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4年05期)

王丽坤,董丽娟[5](2014)在《地域方言词语蕴含的民俗文化——以辽西朝阳地区方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方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词汇作为方言中最具稳定性特征的元素,能够忠实地记录民俗文化的发展轨迹和演变过程。通过研究方言词汇来进一步解读其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有助于开发语言资源,丰富和充实民俗语言的语料库,为社会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提供借鉴,同时也能够描绘出一幅生动逼真的地域人文生活画卷。(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陈晓姣,朱红[6](2013)在《辽西方言语音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辽西方言是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分别是辽西方言语音与其他方言语音的比较研究、辽西个别方言点的语音描写研究以及基于语言教学的辽西方言语音研究等。从方言归属、语音概貌、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不但能够对辽西方言的研究现状有整体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便对东北方言做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何冬梅[7](2012)在《谈辽西方言声调缺陷及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声调是汉语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话声调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普通话水平。普通话声调教学是教师口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针对辽西方言在声调上存在的缺陷,从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和训练教学的科学性两个方面论及了教师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本文来源于《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王晓领[8](2009)在《辽西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辽西方言是东北方言的一个小分支,方言词语是地方文化特点的象征。程度副词在汉语表达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辽西方言中亦如此。本文通过对辽西方言中程度副词进行逐一的描写,考察了其分布特点、句法功能和语用功能,从而总结归纳出辽西方言程度副词系统。本文主要依据叁个平面理论,在共时的平面上对所有辽西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进行共时的描写与比较。依据表示程度量级的不同,把这类词划分为两小类:表示程度低的副词和表示程度高的副词。依据使用范围的宽窄又将后一小类划分为两个子类:一类是做状语的、一类是做补语的。接下来文中对这些程度副词从语义上进行分析、从分布上进行考察,从语用上进行探讨;最后,归纳出了辽西方言程度副词系统表,概括了辽西方言程度副词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辽西方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系统庞大,大部分"非遗"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传承是以方言为载体,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民间戏剧、曲艺、民歌等方面。以辽西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5项,对这些项目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通过现状揭示目前保护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一些有利于"非遗"传承和保护的合理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辽西方言论文参考文献

[1].李薇薇.辽西方言特征词说略[J].方言.2016

[2].王丽坤,王雪超.以方言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分析——以辽西地区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王丽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阈下方言民俗的保护与传承——以辽西方言民俗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14

[4].王丽坤.辽西方言民俗的地域特点探析[J].文化学刊.2014

[5].王丽坤,董丽娟.地域方言词语蕴含的民俗文化——以辽西朝阳地区方言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6].陈晓姣,朱红.辽西方言语音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何冬梅.谈辽西方言声调缺陷及在教师口语教学中的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王晓领.辽西方言中的程度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09

标签:;  ;  ;  

辽西方言论文-李薇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