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立足课本“举三反一”

古诗文教学中立足课本“举三反一”

(广西柳州市第一中学,广西柳州545000)

摘要:古诗文阅读一直以来都是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难点,而当下语文教学又越来越重视古诗文,教材中古诗文的比重大大增加,高考中古诗文的难度也有所提升。在数理化等众多科目的“封堵”之下,高中生课外语文学习(特别是课外古诗文阅读)却几乎丧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立足课本,提高课内效率,为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是对课本中的古诗文素材“举三反一”突破古诗文教学中难点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举三反一”

这里所谓“举三反一”中的“三”,指的是尽可能多的古诗文素材的积累、厚实的古诗文敏感力的培养,只有在这样大量的“积淀”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把握古诗文的规律,形成能力。

无需大量的研究,就是我们的常识就能告诉我们:一切学习都是“举三反一”反复的结果。就拿婴儿学习来说,说话也好,行走也好,每一点一滴都是模仿得来的。模仿什么?成年人反复发出的动作、声音。正是因为婴儿们大量接触这种“重复”的信息,他们才有了进步。当他们有了语言的积累才能用已有的语言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思。人类语言的学习,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来”,成年累月无限量地加大后,才“奔涌而出”。因此,数量的巨大,例子的极大丰富,才是形成语言(言语)能力的最首要的条件。

古诗文学习也必须经过这样的过程:通过接触大量的古诗文例子(课内外的),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的规律,了解古诗表达特点,形成语感,然后才能准确的翻译,正确的理解、鉴赏。

(一)立足课文“举三反一”,攻克文言难关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到哪里去苦苦寻找“例子”,首先我们课本上的“例子”就要用好了。现在教科书在编排的时候大大增加了文言文的比重,再加上选修课本和配套的阅读教材,可以说例子不可谓不丰富。但是另一个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文言知识点散落其中。其实这本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我们的学生也许是对课文语言细节的不重视,也许是功课的沉重不能形成连贯的记忆,这些知识点在他们脑子里永远是“点”,没能形成“线”,也就不能可能有“举三反一”的效果。那这就要我们老师做引导了。

比如说“胜”(shēng)在古汉语中有“尽”这个意思,如:“谷不可胜食”(《寡人之于国也》),“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陈情表》)。这些都是高中课文(包括选修)中的例子,因为跨越了三个年级所学的课文,所以要想让学生能够“举三反一”,老师的强调和总结是不可少的。甚至我们还可以从保留古义的成语中再举几个例子:“不胜枚举”“美不胜收”“数不胜数”……这样学生在遇上这个字就不会对它这个意思陌生了。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部分,尽管选文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考点还是基于课本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高考复习时就应该从课本出发,“以‘本’为本”。

(二)立足课文“举三反一”,突破古诗瓶颈

不光是文言知识点的掌握学会“举三反一”,古诗的鉴赏也需要。虽然每首古诗都有自己的特点,风格各不相同,但它们的表达的内容和方法还是有些规律的。比如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分析到“秋来处处割愁肠”运用的艺术手法时,不少学生会从修辞手法和抒情方式的角度去思考,但是这句的妙处是化抽象的情感“愁”为具体可感的“割肠之痛”,是诗歌中“化抽象为具象”这种艺术手法的典范。对于这种艺术手法的教授,我们也可以“举三反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昱《虞美人》)愁有多少?就像水流不尽。化抽象为具象。“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长亭送别》)恨有多重?把“三峰五岳”都压矮了。化抽象为具象。“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有多重?恐怕连者大船小舟都载不动。化抽象为具象!就这样“举三反一”,就不怕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当然“举三反一”的“三”并不仅仅是限于课本的例子,我们的语文是无处不在的,我们也应该鼓励学生更多的课外阅读。然而实际上,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在数理化等众多科目的“封堵”之下,高中生课外语文学习(特别是课外古诗文阅读)却几乎丧失。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立足课本,提高课内效率,为培养学生们的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智智.小学古诗文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8.7

[2]王娇.浅谈统编教材背景下的古诗文教学[J].《赢未来》2017.10

标签:;  ;  ;  

古诗文教学中立足课本“举三反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