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康复论文-石亚丽

下肢康复论文-石亚丽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肢康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踝肱指数,跛行距离

下肢康复论文文献综述

石亚丽[1](2019)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4月我院就诊的90例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方式能全面改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极具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陈秀玲[2](2019)在《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奇偶性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55例)和研究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55例),比较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感,安全可靠,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牟瑞平,于永明,陈志强,王艳,朱春景[3](2019)在《早期阶段性康复干预对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疼痛及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阶段性康复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疼痛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因膝骨性关节炎需要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指导,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阶段性康复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肌力、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4周、12周,观察组下肢功能得到恢复,疼痛减轻明显,屈髋、伸膝、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WOMAC、疼痛评分、僵硬评分、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阶段性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全关节置换术后的关节功能,并减轻疼痛。(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温金亚[4](2019)在《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某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腘绳肌、股四头肌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腘绳肌、股四头肌评分与FMA、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其下肢肌力,利于恢复平衡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疗养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马善新,许建文,马楠,林伟山,付水生[5](2019)在《超声引导下重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重复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患者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128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配合重复BTX-A注射治疗,治疗前与治疗3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周)后分别统计2组患者佩戴矫形器的情况,采用改良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MAS)、10米步行测试(10MW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佩戴踝足矫形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均P<0.05); 2组患者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和第3周期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MAS评分和10MWT均显着降低(均P<0.05),FMA评分明显提高(P<0.05);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和第3周期后,2组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患者MAS评分和10MW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BTX-A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持续改善患者的下肢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治疗前表现为前倾步态模式并佩戴踝足矫形器行走的患者经BTX-A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后有望丢弃支具独立行走。(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期刊2019年11期)

雷春华,褚晓华,施燕燕,韩薇,凌琳[6](2019)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路径对中青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路径对中青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中青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康复护理路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干预措施。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采用自编中青年下肢骨折患者知信行调查问卷、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法评价两组患者知信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知信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0. 05)。入院时,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出院后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有效改善中青年下肢骨折患者知识、态度、行为,且有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护理实践与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赵兴景,朱杰,罗翔[7](2019)在《自抗扰技术在下肢康复训练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下肢弱肌力人群因缺乏运动而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肌肉萎缩甚至中风等严重后果,设计了一种新型卧式下肢被动康复训练器,当人体下肢无法自主运动时,训练器可以辅助下肢进行运动.因不同的训练目标和不同使用者都会引起负载变化,为适应训练器控制,提出了改进型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策略,并设计了速度自抗扰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LADRC策略具有较好的性能,能够满足训练器被动康复训练的需求.研究表明,采取预先估计系统扰动范围、对内环扰动补偿限幅和对外环使用输出反馈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克服因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估计误差而导致过补偿的不足,并保留了参数设计简单的优点,同时能使观测器补偿因子b_0的稳定范围扩大10倍以上.(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俞惠,董志霞,宋洁,冯维姣,华皎[8](2019)在《体感互动游戏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体感互动游戏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体感互动游戏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9月,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414例患者。与常规康复措施相比,体感互动游戏可提高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WMD=1.75, 95%CI 0.95~2.54, P <0.001),增加步频(SMD=1.21, 95%CI 0.03~2.38, P=0.04),缩短计时起立-行走测试用时(WMD=-4.21, 95%CI-7.36~-0.89, P=0.01),提高下肢运动功能(SMD=0.66,95%CI 0.15~1.17, P=0.01),但不能提高步速(SMD=0.05, 95%CI-0.98~1.09, P=0.92)和10米最大步行速度(WMD=3.54, 95%CI-1.12~8.20, P=0.14)。结论与常规康复措施相比,体感互动游戏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平衡、运动和步行功能改善,但在提高步速方面还需开展更多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卓金,王莎莎,张中伟[9](2019)在《物理联合运动疗法对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物理联合运动疗法对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以下肢骨折术后诊断需行康复治疗的病人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与治疗组(71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康复仅采取运动疗法,治疗组病人采取物理联合运动疗法,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病人术后下肢负重、住院、骨折愈合(放射线下)时间,下肢功能评分、VAS评分、肌力、伸屈度、生活质量及在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病人下肢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总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VAS评分、下肢功能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肌力、伸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治疗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肿胀、疼痛难忍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 05);干预后,治疗组病人的WHOQOL-BREF各项领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术后康复中,采取物理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干预,可有效缩短病人术后下肢负重、住院、骨折愈合时间,改善下肢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病人肌力、伸屈度,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实用老年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王瑞平,陈卓,冯晓东[10](2019)在《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病人下肢痉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发散式体外冲击波(r ESW)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病人下肢痉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老年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包括物理因子疗法和运动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患侧下肢r ESW治疗,每周1次,连续6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简化Fugl-Meyer评定(FMA)、叁维步态分析仪评估病人步行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过6周治疗,2组的MAS、FMA及叁维步态参数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 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MAS、FMA及叁维步态参数(除摆动相及髋屈曲最大角外)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结合r ESW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早期老年脑卒中病人步行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本文来源于《实用老年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下肢康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奇偶性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55例)和研究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55例),比较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后V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研究组伤口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着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降低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疼痛感,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肢康复论文参考文献

[1].石亚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陈秀玲.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3].牟瑞平,于永明,陈志强,王艳,朱春景.早期阶段性康复干预对膝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疼痛及功能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4].温金亚.下肢康复机器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9

[5].马善新,许建文,马楠,林伟山,付水生.超声引导下重复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卒中后下肢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9

[6].雷春华,褚晓华,施燕燕,韩薇,凌琳.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路径对中青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

[7].赵兴景,朱杰,罗翔.自抗扰技术在下肢康复训练器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俞惠,董志霞,宋洁,冯维姣,华皎.体感互动游戏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

[9].卓金,王莎莎,张中伟.物理联合运动疗法对老年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9

[10].王瑞平,陈卓,冯晓东.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病人下肢痉挛及步行功能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9

标签:;  ;  ;  

下肢康复论文-石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