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产业结构软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业结构变迁,经济波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软化论文文献综述
姚婷婷,黄赜琳,郭亚辉[1](2019)在《“产业结构软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省会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结构日趋软化的形势下,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有何影响?基于1985-2014年中国省会城市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方面分时段、分区域探讨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有助于抑制经济波动,产业高级化的作用更大,但这种平滑效应因阶段、区域和城市级别而异。(2)在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存在递减的熨平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加剧经济波动。(3)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东部和中部城市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但产业结构高级化在中部地区影响最大。(4)城市级别越高,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越大,产业结构高级化对二线城市的作用更强。(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19年06期)
郭露露,王红利[2](2016)在《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软化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而同时产业结构中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投入也随之增加,第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即产业结构出现了软化的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软化问题。在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现状基础上,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软化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6年04期)
王然[3](2015)在《中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软化的度量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中部五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软化情况进行了度量,并与全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湖南、河南两省之外,其他叁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软化度均明显高于全国整体水平;但是如果只考虑制造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中部五省中只有湖北省与全国水平较为接近,其他四省则全都远低于全国整体水平。因此,中部地区应该重点提高以信息传输、金融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制造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中的比重,通过信息化促进本地区工业的现代化。(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邓于君,李美云[4](2014)在《中国消费需求软化促动产业结构软化的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立足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两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软化升级与消费需求软化,分析消费需求软化对产业结构软化的促动作用,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中国服务业比重增长,已由投资主导促动型转变为服务消费主导促动型。即现阶段,消费需求软化成为促动中国产业结构软化的首要因素。中国消费需求软化程度存在很大上升空间,中国消费需求软化对产业结构软化升级促动作用具有很大的潜能。居民可支配收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均是影响居民消费需求软化的关键因素,其中,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3期)
郭靖[5](2014)在《金融生态对产业结构软化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既是保持国民经济发展活力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助推国民经济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化,进而出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经济服务化等现象,因此产业结构软化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之一。当然,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于产业结构的存量结构和增量结构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生态是金融发展的动态系统,与金融及产业结构调整联系密切。本文以金融生态理论和产业结构软化理论为基础,并参照相关经济金融理论,着力探究金融生态与产业结构软化的内涵,并提出金融生态对产业结构软化的作用机理,统筹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两大主题。同时,本文以四大直辖市为切入点,尝试推动理论模型实证化。为定量分析金融生态对四大直辖市产业结构软化的影响,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四大直辖市1997-2012年金融生态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软投入理论测算四大直辖市地区和叁次产业结构软化水平,进而从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及金融生态调节叁个方面实证分析金融生态对产业结构软化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本文初步形成以下结论:第一,金融生态作用于产业结构软化的核心机理是优化资源配置,且主要从平台建设、市场效率及政策传递叁个方面影响地区产业结构软化;第二,我国四大直辖市地区产业结构软化水平相对较低,软性要素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受到制约,因此,四大直辖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式依然严峻。从叁次产业角度看,软性要素对上海第一产业影响最大,对北京和重庆两市的第二产业影响最大,对天津第叁产业影响最大;第叁,自金融生态理论提出以来,我国四大直辖市金融生态水平先后出现“转正”现象,各直辖市金融生态逐步优化。整体而言,从四区角度看,上海金融生态水平相对较高,重庆金融生态优化速度较快。同时,从内部构成角度看,四大直辖市金融生态水平主要受金融生态环境影响;第四,现阶段,就地区产业结构软化而言,四大直辖市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调节对地区产业结构软化主要呈正向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对地区产业结构软化则呈负向影响,且重庆金融生态对地区产业结构软化的作用最突出。就叁次产业结构软化而言,金融生态主体对第一产业结构软化存在正向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为负,对第叁产业的影响为正;金融生态调节对第一产业的影响为正,对第叁产业的影响则为负;上海金融生态对第一产业结构软化的作用最为突出,北京金融生态对第二产业结构软化的影响最为明显,天津金融生态对第叁产业结构软化的影响最为显着,金融生态对叁次产业软化水平的影响与叁次产业软化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工商大学》期刊2014-05-26)
郭艺丹,王燕[6](2014)在《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济大改革的时期里,研究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向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经济全球化,利用我国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发展扩大企业规模。笔者以相关基本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二者间的联系和动力机制等,主要分析基于产业结构软化的企业管理变革趋向。(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4年08期)
杨丹[7](2013)在《浙江省产业结构软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结构软化是经济软化的主要表征,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本论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重点探讨浙江省产业结构软化的表现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致富向导》期刊2013年33期)
王然[8](2013)在《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软化的度量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利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计算了中部五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软化情况,并与全国的整体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部五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软化度差异较大,有的高于全国整体水平,有的则低于这一水平;但是如果只考虑现代服务业的投入,中部五省则全都远低于全国整体水平,其中尤以河南省为甚。因此,中部地区应该重点提高现代服务业在农业生产投入结构中的比重,并以此推动本地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3年01期)
叶盾轲[9](2012)在《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关联性及关联性的本源和基础条件。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具有必然性和因果关联性;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更高需求是关联性的本源,科学技术进步是关联性的强大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关联性的基础条件。(本文来源于《企业研究》期刊2012年18期)
叶盾轲[10](2012)在《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趋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产业结构软化和管理变革趋向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大调整、大变革的时期里,企业管理者要管好企业,首先,要用经济全球化的理念,根据国际产业结构日益软化的趋向,确实做好企业技术、知识积累,提高员工素质,预测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并利用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倾斜政策,发展壮大企业规模;其次,要用知识资本运作方式,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适时地实施与产业软化相适应的企业管理变革,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本论文正是基于此目的而编写的。本论文以科学技术进步为主线,把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理论、管理理论有机结合,研究了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之间的关系;产业结构软化演变趋向及其动力机制;美国产业结构软化模式;青岛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软化模式;企业管理变革动因、变革趋向和实施方案。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向,它们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关联关系;产业结构软化演变具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内外动力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美国产业结构软化例证分析,印证了产业结构软化的演变规律,并表明发展高新技术是改造传统产业最有效方法;青岛产业结构软化的模式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改造提升制造业;产业结构软化将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由此引发的企业管理变革,趋向于以知识为核心的战略管理变革、组织创新变革和人力资本管理变革。(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6-08)
产业结构软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信息产业高速发展,而同时产业结构中信息、知识等软要素的投入也随之增加,第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即产业结构出现了软化的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软化问题。在分析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现状基础上,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软化的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业结构软化论文参考文献
[1].姚婷婷,黄赜琳,郭亚辉.“产业结构软化”背景下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省会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
[2].郭露露,王红利.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软化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
[3].王然.中部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软化的度量与比较[J].商业经济研究.2015
[4].邓于君,李美云.中国消费需求软化促动产业结构软化的实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郭靖.金融生态对产业结构软化的影响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4
[6].郭艺丹,王燕.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趋向[J].中外企业家.2014
[7].杨丹.浙江省产业结构软化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
[8].王然.中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软化的度量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
[9].叶盾轲.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的关联性研究[J].企业研究.2012
[10].叶盾轲.产业结构软化与企业管理变革趋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