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的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刘雅心[1](2021)在《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读者荐购是全民阅读时代我国图书馆普遍开展的新型文化惠民服务,荐购服务能有效解决“图书”与“读者”间的供需矛盾,发挥图书馆引导、促进全民阅读的社会作用与价值。荐购服务的研究,可为荐购服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教训,有利于实现荐购服务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网络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全方位调查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内容、方式、政策规章等,揭示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发展现状,提出荐购服务的支撑理论(图书馆学五定律、社会支持理论、需求理论及成本效益论等),总结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特点和成就,针对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和完善我国读者荐购服务的策略建议,以助力全民阅读,推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李雪[2](2019)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全民阅读越来越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一步,公众阅读水平的提升对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对知识信息和电子资源的需求越来越急迫。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我国首批高新区,具有高新产业云集,人口学历层次高,高校众多、高校图书馆资源丰富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公共图书馆资源缺乏、电子资源获取渠道狭窄,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所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有较强的可行性。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合理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从五个部分分析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释了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相关概念;论述了本文运用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然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而引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阅读需求分析。通过分析东湖高新区特殊的产业和人才情况,进而对高新区社区居民和园区职工的阅读需求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公众对图书馆资源的需求。第三部分是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分析。高新区存在众多高校且高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不足,同时,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有很多问题。所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开放具有可行性。第四部分提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行的模式,主要包括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第五部分是总结与展望,是对全文的整体归纳和总结并说明可能存在的不足。
杨柳,赵媛[3](2013)在《中美高校图书馆网上用户指导服务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网上用户指导服务的重要作用,并根据一定标准选取中美20所名牌高校的图书馆,采用典型调查方法,对所选择图书馆的网上用户指导服务从服务对象、服务模式、服务提供方式、服务可获取性、服务内容和服务层次6个维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从而找出我国高校图书馆与美国高校图书馆相比存在的差距、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那伟栋[4](2011)在《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调查分析》文中指出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和分析网上特色服务的现状,提出促进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开展的建议。
蔚晓慧,黄磊,孙睿阳[5](2010)在《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吉林省本科类高校图书馆开展的网上特色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在对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改进建议,以期提高该省高校图书馆对网上特色服务工作的重视,促进网上特色服务工作的发展。
吴定安[6](2010)在《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信息中心,其任务就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厘清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和信息服务模式概念便于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国内外名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经验,为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提供了合适的参考,从而实现驻邕高校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成绩可佳,形式多样,也存在诸多不足。解决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协作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建立一个整体化、自动化、网络化、协同化、区域化的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资源保障体系,通过联盟为本区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立必须在广西教育厅的领导与财力支持下,依托驻邕六所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实行“小共建、大共享”的策略,真正实现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共享,为南宁市高校园区内各校师生员工提供教育科研的信息和文化休闲服务,为广西经济社会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刘颖[7](2010)在《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文中指出当今图书馆正处在大变革的时代。一方面,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及信息交流渠道的去中心化,使图书馆作为信息交流中心的重要作用正在减弱,图书馆面临着保留和吸引用户的难题。另一方面,随着客户经济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用户“消费者至上”的意识不断增强,要求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服务范式的转移,提供嵌入用户的信息服务。研究“经济行为对社会关系嵌入”的嵌入性理论,以及强调“客户驱动、客户第一”的客户化企业范式等理论,顺应了客户经济时代的客户需求,也为图书馆服务范式的转移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方法。本文围绕当今高校图书馆普遍关注的学科服务问题,将嵌入性理论和客户化企业范式理论引入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中,研究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服务内容、实现方式及支撑机制等问题。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借鉴嵌入性理论及客户化企业范式理论的研究成果,将嵌入式学科服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范式看待,重点放在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现方式和工作机制上,研究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问题。文中附有图24幅,表7个。全文近17万余字,共分为6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1部分对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定位进行了分析。首先引入了嵌入性理论和客户化企业范式理论,为学科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新视角。同经济行为一样,学科服务也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其服务成效同样受到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嵌入性理论所提出的关系嵌入、结构嵌入等理论能够用于对学科服务人员与用户间社会关系的解读,对于学科服务建立与用户的良好关系、提高用户忠诚度,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和方法。客户化企业范式顺应了客户经济时代的要求,对学科服务通过范式转移,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从而留住用户、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嵌入式学科服务是高校图书馆应对复杂信息环境挑战的需要,符合变化的信息需求的要求以及学科服务深化的需要。面对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环境,以及用户专业化、现场化等信息需求,嵌入式学科服务应以改善用户的个人信息环境,为用户提供信息获取、利用的最佳方案为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支持用户的学习、教学和科研为终极目标;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服务、建立与用户的良好合作关系、改善图书馆员形象、提升图书馆的地位则是满足用户需求的副产品。嵌入式学科服务在服务的出发点、目标、实现方式和所包含内容等方面都具有与图书馆传统服务所不同的特点。第2部分从用户需求的角度,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具体服务内容。高校图书馆主要面向学习与教学,以及科学研究两大类需求提供服务。本章围绕这两类用户需求展开研究。其中嵌入学习与教学的学科服务可分为两类。第一,从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角度,可提供嵌入学科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学科馆员应该主动与学科任课教师联系,加强相关部门的合作,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学生的专业课程和专业培养体系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信息获取、利用和交流的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独立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第二,从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角度,可提供嵌入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科服务。学科馆员可与用户合作加强教学和学习资源建设,在网络学习系统中加入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相关链接以及课程级资料;进而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增加学科资源和服务的可见度和利用率,满足用户对学科资源和服务的便捷获取的需求。当今科学研究正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一方面,e-Science、e-Research等理念出现,嵌入式学科服务需要面向e-Research的新环境,充当资源管理、科研前导和科研助理等新角色,开展科学数据管理服务、知识服务等新型服务。另一方面,在短期内e-Science还不可能普及所有的科研机构和研究人员。图书馆仍然需要面向传统的科研过程,嵌入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学术交流全过程开展深入的学科服务。第3部分从嵌入手段的角度,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现方式。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嵌入式学科服务可以通过嵌入用户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方式实现。通过图书馆与学校其它部门在空间上的相互嵌入,吸引用户到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中来,或将学科服务推送到用户身边去。从而使学科服务更好地融入用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物理空间中。数字空间的嵌入则通过嵌入桌面应用、嵌入网页浏览器、嵌入常用网站、嵌入其它应用系统和嵌入移动设备等,使用户无须登录图书馆网站,无须离开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即可方便地获得所需要的学科资源和服务。这两种方式强调“用户在哪里,学科服务就在哪里”,嵌入用户日常空间中开展服务,进而提高学科服务的可见度、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嵌入式学科服务可以通过嵌入用户社会关系和组织结构的方式实现。这两种方式借鉴了嵌入性相关理论,强调建立和强化学科服务与用户个人和团体之间的联结。通过关系营销、打造学科社区等方式,建立与用户的良好关系和良性互动;通过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上的双向嵌入,保证学科服务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进而提高用户忠诚度,促进学科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第4部分从实施管理的角度,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支撑机制。这部分主要涉及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建立,嵌入用户的组织结构的构建,用户信任的学科服务团队的培养,以及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四个方面。在服务理念建立方面,文章提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系,即视用户为最重要资源的价值观,一切为了用户、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服务目标,热情服务、无私奉献、认真负责的服务精神,主动式、交互式、一站式、个性化的服务宗旨,树立学科服务支持学习、教学和科研的服务品牌。在组织结构构建方面,摈弃传统的科层制图书馆组织结构的弊端,按照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灵活性与弹性原则、用户嵌入等原则设计了面向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在服务团队培养方面,提出了学科服务团队的矩阵式组织模式、学习型组织的运作机制以及多元化激励机制。在服务平台方面,构建了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模型。在使用方式上,该平台既提供了一站式信息平台又提供了嵌入用户环境的多种服务手段和小工具;在系统功能上,该平台既为学科用户提供了学科信息门户和个性化信息空间,又为学科服务人员提供了集成工作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第5部分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业务推进,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云计算和普适计算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科服务的手段得到提升和完善,信息存储、信息共享、智能信息服务能力增强,服务的接入终端和获取渠道得以扩大,学科用户的服务体验得到改善;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科服务适应技术的发展,学科服务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等都将发生变化,同时也将面临图书馆的数据安全、保密及知识产权等更为复杂的问题。在案例分析部分,本章选取了嵌入用户虚拟空间、嵌入用户移动设备和嵌入用户组织结构三种类型,对国内外八个较具代表性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案例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服务的特色与不足。结合实践应用中的不足,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对策,包括建立支持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全面机制,建设用户需要的学科资源体系,完善学科服务功能,多方嵌入用户以建立深入、稳定的用户联系,加强学科服务营销并扩大学科服务的影响力等。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进行了展望。
唐细英[8](2009)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个性化服务是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吸引用户参与数字图书馆的关键所在。面临现代信息环境的挑战,图书情报机构必须发展专业化、课题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机制,打造知识含量,并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知识产品,直接服务于用户的知识获取和知识创新,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和对用户的贡献力度。论文综合运用文献调查、网站查阅、问卷调查分析、演绎归纳等方法对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介绍了有关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内涵、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实质是“以用户为中心”培养个性、引导信息需求。然后通过对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说明被调查的读者喜欢去图书馆,但接受的多为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大多数馆员具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潜力;图书馆缺乏个性化的主动服务,此调查对现代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创新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提出适合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关键是:服务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业务流程创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水平的对策,根据服务对象的各自不同信息需求,所提供的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也各有侧重点。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保证相关技术的实施,注重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保证个性化服务安全运行。
李艳玲[9](2009)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特别是在数字图书馆时代里,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现在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专业化、多样化、个性化,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成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个性化信息服务应运而生,高校图书馆不仅需要根据用户明确提出的个性化要求提供信息服务,而且需要通过认真分析用户个人特征和使用信息的习惯等来发现其潜在需求并主动地向他们提供需要的服务。本论文以图书馆学、信息学和管理学的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归纳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内涵、特点及服务方式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进行分析,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用户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与其它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对比,找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提升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水平的相关建议和对策,期望对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宋琳琳[10](2009)在《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素质教育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国内20所高校图书馆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素质教育实现方式集中、与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结合紧密等五大特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数字化程度、完善交流反馈机制、加强资源共建共享等建议。
二、论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的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的组织(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网络调查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概述 |
第一节 读者荐购服务的含义 |
第二节 读者荐购服务的目的与原则 |
一、读者荐购服务的目的 |
二、读者荐购服务的原则 |
第三节 读者荐购服务方式 |
一、传统荐购方式 |
二、网络荐购方式 |
第四节 读者荐购服务的现实背景和时代意义 |
一、读者荐购服务的现实背景 |
二、读者荐购服务的时代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支撑理论 |
第一节 图书馆学五定律 |
一、图书馆学五定律概述 |
二、图书馆学五定律与读者荐购服务的关系 |
第二节 社会支持理论 |
一、社会支持理论概述 |
二、社会支持理论对读者荐购服务的指导作用 |
第三节 需求理论 |
一、需求理论概述 |
二、需求理论在读者荐购服务的应用 |
第四节 成本效益论 |
一、成本效益论概述 |
二、成本效益论在读者荐购服务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发展历程和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读者荐购服务发展进程 |
一、读者荐购服务的产生 |
二、读者荐购服务的演进 |
第二节 读者荐购服务现状调查 |
一、读者荐购服务开展情况 |
二、读者荐购服务方式 |
三、读者荐购服务规章制度建设 |
四、读者荐购服务系统平台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特点与成就 |
第一节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特点 |
一、荐购服务以读者需求为基本原则 |
二、荐购服务方式呈现多样性发展 |
三、荐购服务覆盖于多数图书馆 |
第二节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的成就 |
一、荐购服务效果日渐凸显 |
二、一些图书馆荐购服务成为品牌服务 |
三、荐购服务推动落实国家文化战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荐购服务尚未全面实现常态化 |
二、荐购服务主页设置不合理 |
三、荐购服务宣传不到位 |
四、荐购服务政策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
第二节 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优化策略 |
一、规范荐购服务栏目设置标准 |
二、加大宣传力度 |
三、完善荐购政策和规则 |
四、灵活采用多种荐购服务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 |
1.2.2 图书馆资源 |
1.2.3 模式 |
1.3 理论基础 |
1.3.1 公共产品理论 |
1.3.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1.3.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 |
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阅读需求分析 |
2.1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概况 |
2.1.1 高新技术产业密集 |
2.1.2 产业人才众多 |
2.1.3 公共图书馆资源供给严重不足 |
2.2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 |
2.2.1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
2.2.2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情况 |
2.2.3 社区居民阅读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2.3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 |
2.3.1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
2.3.2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情况 |
2.3.3 园区职工阅读需求调查结果分析 |
3.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分析 |
3.1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资源分析 |
3.2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利用率分析 |
3.3 武汉市东湖高新区高校图书馆自主开放问题 |
3.3.1 自主开放效果不佳 |
3.3.2 自主开放经费不足 |
3.3.3 校内外资源与管理不匹配 |
3.3.4 需求反馈机制与监督机制缺失 |
4.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 |
4.1 多方合作的运营模式 |
4.2 面向不同需求的管理模式 |
4.2.1 发放借阅证、有限开放 |
4.2.2 结对社区图书室、定点开放 |
4.2.3 建立园区服务站、针对性开放 |
4.3 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保障模式 |
4.3.1 发挥区政府的主导作用 |
4.3.2 制定相关制度保障 |
4.3.3 规划物理空间、提供个性服务 |
4.3.4 加强宣传推广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中美高校图书馆网上用户指导服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 论 |
2 中美高校图书馆网上用户指导服务调查 |
3 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
3.1 关于服务对象 |
3.2 关于服务模式 |
3.3 关于服务的提供方式 |
3.4 关于服务的可获取性 |
3.5 关于服务内容 |
3.6 关于服务层次 |
4 讨 论 |
5 结 语 |
(5)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现状调查 |
1.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1.2 网上特色服务现状 |
2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现状分析 |
2.1 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
2.1.1 特色数字资源的数量分布 |
2.1.2 特色数字资源的主题分类 |
2.2 网络参考咨询服务 |
2.3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 |
2.4 网络导航服务 |
2.5 网上电子馆刊 |
3完善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的若干建议 |
3.1 提高意识, 丰富特色资源类型 |
3.2 打破封闭, 加强资源共建共享 |
3.3 加强合作, 发展联合参考咨询服务 |
3.4 深化服务, 加强学科导航库和电子馆刊的建设 |
3.5 创新服务, 改革网上特色服务的内容和模式 |
(6)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一、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
二、高校图书馆必须打好服务根基 |
三、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方案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
二、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
(一) 服务宗旨 |
(二) 服务项目 |
三、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 |
(一) 美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 |
(二) 国内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 |
(三) 广西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步骤,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研究思路 |
二、基本步骤 |
三、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论文的难点、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概念、作用与原则 |
第一节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概念 |
第二节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概念 |
第三节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作用 |
一、信息服务促进科研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二、信息服务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社会效益 |
第四节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原则 |
一、服务创新原则 |
二、读者第一原则 |
三、服务针对性原则 |
四、服务优质化原则 |
五、方便性原则 |
第三章 中美名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一瞥 |
第一节 国内名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
一、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环境有较大改善 |
二、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不断优化 |
三、文献资源共享程度高 |
四、开通数字图书馆门户 |
五、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 |
六、网上服务方式多样化 |
第二节 美国名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
一、图书馆服务环境优越 |
二、文献资源建设突出特色和利用 |
三、信息源实现全面共享 |
四、方便友好的数字图书馆门户 |
五、完善的学科馆员服务 |
六、便捷的网上服务 |
第三节 中美名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
一、牢固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 |
二、合作意识亟待加强 |
三、整体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
第四章 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现状 |
第一节 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成绩 |
一、服务理念新 |
二、馆藏文献丰富多样 |
三、网络设施比较完善 |
四、馆员素质不断提高 |
五、个性化服务多样 |
六、资源共知、共建、共享有一定基础 |
第二节 驻邕高校图书馆现行主要网络服务项目 |
一、联机公共查询目录服务 |
二、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服务 |
三、学科导航服务 |
四、网络参考咨询服务 |
五、网络数据库服务 |
六、统一平台跨数据库文献检索服务 |
第三节 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资源分布不均衡影响整体服务功能的发挥 |
二、自主开发的网络数据库偏少 |
三、网络参考咨询服务内容有待扩展 |
四、个别服务不够完善 |
五、图书馆门户网站建设需要改进 |
六、图书馆专业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
第五章 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方案 |
第一节 构建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设想 |
一、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共筑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 |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保障联盟健康发展 |
三、采取“小共建、大共享”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
四、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义务分担 |
第二节 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必要性 |
(一) 构建图书馆联盟是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必然选择 |
(二) 特色文献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前提基础 |
(三)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所在 |
(四) 图书馆联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
(五) 图书馆联盟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
二、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可行性 |
(一)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联盟建设的基础 |
(二) 驻邕高校图书馆汇集的人才是构建联盟的有力保证 |
(三) 完善的网络设施为图书馆联盟创造了有利条件 |
第三节 提升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水平的原则 |
一、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
(一) 树立高校图书馆科学发展观 |
(二)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联盟科学发展的关键 |
二、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 |
(一) 印刷型馆藏与数字化馆藏协调发展原则 |
(二) “拥有”和“存取”共存互补原则 |
(三) 共知、共建、共享原则 |
三、拓展信息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原则 |
(一) 灵活性原则 |
(二) 开放性原则 |
(三) 网络化原则 |
(四) 人文关怀原则 |
第四节 提升驻邕高校图书馆联盟信息服务水平的策略 |
一、统筹联盟建设的投入与效益 |
二、提高联盟各成员馆馆员素质和能力 |
(一) 高校图书馆员的素质、能力要求 |
(二) 提高联盟各成员馆馆员素质、能力的举措 |
三、构建融合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高校图书馆联盟服务 |
(一)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服务联盟,实现知识共享 |
(二) 在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中构筑人文关怀图书馆 |
(三) 在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中强化个性化服务 |
四、建设虚实结合的信息服务平台 |
(一) 完善各成员馆实体信息服务平台 |
(二) 建立联盟虚拟信息服务平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0.1.1 客户经济要求以用户为中心 |
0.1.2 新信息环境促进嵌入式信息服务需求增长 |
0.1.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的进展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0.2.1 国内外关于学科服务的研究评述 |
0.2.2 国内外对嵌入性理论的研究综述 |
0.2.3 国内外关于嵌入性理论与学科服务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3.3 本文的创新 |
1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定位 |
1.1 嵌入性相关理论及其对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启示 |
1.1.1 嵌入性理论及其启示 |
1.1.2 客户化企业范式理论及其启示 |
1.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提出 |
1.2.1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含义 |
1.2.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实施的必要性 |
1.2.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实施的可行性 |
1.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环境分析 |
1.3.1 当代信息环境的特点 |
1.3.2 用户信息环境与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关系 |
1.4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用户分析 |
1.4.1 用户特征分析 |
1.4.2 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
1.4.3 用户信息行为分析 |
1.4.4 用户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要求 |
1.5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定位 |
1.5.1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目标 |
1.5.2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特点 |
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服务内容 |
2.1 嵌入学习与教学的学科服务 |
2.1.1 网络学习新环境与学科服务创新 |
2.1.2 嵌入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科服务 |
2.1.3 嵌入学科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 |
2.2 嵌入科学研究的学科服务 |
2.2.1 当代科学研究环境对学科服务的影响 |
2.2.2 嵌入传统研究过程的学科服务 |
2.2.3 面向e-Research环境的学科服务 |
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现方式 |
3.1 物理空间的嵌入 |
3.1.1 馆内空间及服务的再造 |
3.1.2 馆外空间及服务的拓展 |
3.2 数字空间的嵌入 |
3.2.1 嵌入桌面应用 |
3.2.2 嵌入网页浏览器 |
3.2.3 嵌入常用网站 |
3.2.4 嵌入其它应用系统 |
3.2.5 嵌入移动设备 |
3.3 社会关系的嵌入 |
3.3.1 学科服务嵌入的用户关系分析 |
3.3.2 通过关系营销建立良好的用户关系 |
3.3.3 基于社交网络打造学科社区 |
3.4 组织结构的嵌入 |
3.4.1 外部化——主动嵌入用户组织结构 |
3.4.2 内部化——邀请用户嵌入学科服务 |
3.5 四种嵌入方式的关系 |
4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支撑机制 |
4.1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
4.1.1 创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体系 |
4.1.2 建立视用户为最重要资源的价值观 |
4.1.3 建立一切为了用户的服务目标 |
4.2 构建嵌入用户的组织结构 |
4.2.1 图书馆现有组织结构模式分析 |
4.2.2 嵌入式学科服务对图书馆组织结构的要求 |
4.2.3 嵌入用户的组织结构构建 |
4.3 培养用户信任的学科服务团队 |
4.3.1 采用矩阵式组织模式 |
4.3.2 打造学习型创新团队 |
4.3.3 建立高素质服务队伍 |
4.4 建设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 |
4.4.1 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定位 |
4.4.2 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建设原则 |
4.4.3 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架构 |
4.4.4 嵌入式学科服务平台基本功能与特征 |
5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业务推进与案例分析 |
5.1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业务推进 |
5.1.1 云计算环境下的嵌入式学科服务 |
5.1.2 普适计算环境下的嵌入式学科服务 |
5.2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案例分析 |
5.2.1 嵌入用户虚拟空间的学科服务案例分析 |
5.2.2 嵌入用户移动设备的学科服务案例分析 |
5.2.3 嵌入用户组织结构的学科服务案例分析 |
5.3 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特色与不足分析 |
5.3.1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特色分析 |
5.3.2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不足分析 |
5.3.3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改进对策 |
6 结束语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后记 |
(8)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结构 |
第2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2.1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
2.2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现状 |
2.2.1 读者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认识 |
2.2.2 工作人员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认识 |
2.2.3 图书馆因素对个性化服务的影响 |
2.3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
2.3.1 读者服务方面 |
2.3.2 资源建设方面 |
2.3.3 高校图书馆方面 |
2.3.4 技术方面 |
2.4 高校图书馆已有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 |
2.4.1 网上图书预约、续借服务 |
2.4.2 讲座培训 |
2.4.3 参考咨询服务 |
2.4.4 科技查新服务 |
2.4.5 文献传递服务 |
第3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管理模式创新 |
3.1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 |
3.1.1 被动型服务 |
3.1.2 单纯型服务 |
3.1.3 封闭型服务 |
3.1.4 浅层次文献型服务 |
3.1.5 多体化分散服务 |
3.2 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
3.2.1 个性化服务是人本思想的回归 |
3.2.2 个性化服务是网络环境的发展的结果 |
3.2.3 个性化服务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
3.3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管理模式创新 |
3.3.1 服务观念创新 |
3.3.2 制度创新 |
3.3.3 业务流程创新 |
3.3.4 服务方式创新 |
3.3.5 服务内容创新 |
第4章 提高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水平的对策 |
4.1 营造高校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环境 |
4.1.1 营造个性化的阅读环境 |
4.1.2 营造个性化的网络平台 |
4.1.3 营造个性化的馆员队伍 |
4.2 构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保障体系 |
4.2.1 树立个性化知识服务观念 |
4.2.2 构建个性化的资源系统 |
4.2.3 满足不同读者对个性化的需求 |
4.2.4 打造个性化服务的馆员 |
4.3 完善个性化的服务内容 |
4.3.1 个性化定制服务 |
4.3.2 个性化检索服务 |
4.3.3 个性化推送服务 |
4.3.4 垂直信息服务 |
4.3.5 科技查新服务 |
4.4 构建个性化服务互动机制 |
4.4.1 主动开展个性化服务综合评价 |
4.4.2 保护读者隐私 |
4.4.3 欢迎师生反馈意见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对未来的展望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述 |
2.1 个性化服务概述 |
2.1.1 个性化服务的概念 |
2.1.2 个性化服务的内容 |
2.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现状 |
2.2.1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涵 |
2.2.2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特点 |
2.2.3 国外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
2.2.4 国内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
2.3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情况 |
2.3.1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信息服务介绍 |
2.3.2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现状 |
2.4 与其它大学图书馆对比分析 |
2.4.1 北京大学的用户服务 |
2.4.2 清华大学的用户服务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
3.3 问卷设计过程 |
3.4 调查结果统计和分析 |
3.4.1 总体情况 |
3.4.2 具体情况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
4.1 服务观念问题 |
4.2 信息资源问题 |
4.3 技术问题 |
4.4 人员服务问题 |
4.5 用户问题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提升个性化服务的策略与措施 |
5.1 管理的措施(人、财、物的投入) |
5.2 信息资源建设措施 |
5.3 技术的措施 |
5.4 提升人员素质的措施 |
5.5 引导用户的对策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论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的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研究[D]. 刘雅心.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模式研究[D]. 李雪.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中美高校图书馆网上用户指导服务比较研究[J]. 杨柳,赵媛. 图书情报工作, 2013(11)
- [4]黑龙江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调查分析[J]. 那伟栋. 黑龙江史志, 2011(10)
- [5]吉林省高校图书馆网上特色服务现状调查研究[J]. 蔚晓慧,黄磊,孙睿阳.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0(12)
- [6]驻邕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 吴定安. 广西民族大学, 2010(02)
- [7]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D]. 刘颖. 武汉大学, 2010(05)
- [8]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D]. 唐细英. 南昌大学, 2009(S1)
- [9]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为例[D]. 李艳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
- [10]高校图书馆网上信息素质教育调查与分析[J]. 宋琳琳. 图书馆杂志,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