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聚落论文-刘敏,麻鸿,周波

羌族聚落论文-刘敏,麻鸿,周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羌族聚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羌族聚落,乡土景观,更新

羌族聚落论文文献综述

刘敏,麻鸿,周波[1](2019)在《川西北羌族聚落乡土景观更新适宜性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高山环境条件下,藏族羌族少数民族聚落的乡土景观具有它独特的保护意义和艺术价值,文章通过探索传统的聚落景观在历史更新中的影响要素,以及应对社会和自然环境变化的方法,总结出具有相当的可行性的藏羌少数民族乡土景观设计策略,为探索该地区聚落景观的适宜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基础,可以为川西北藏羌少数民族乡土景观的改善提供设计依据,这将会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景观资源的保护,同时为文化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传承提供帮助,对少数民族地区村镇环境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9年01期)

高静[2](2018)在《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在现代服饰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羌族是一支伴随历史长河发展生长的民族,羌族从河湟流域迁徙到岷江流域后,形成独树一帜的少数名族聚落形态。川西羌族聚落空间是羌族社会发展与民族审美的融合,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尊崇羌族传统服饰中聚落空间形态的表达方式为研究基础,将传统的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使其在具有时代精神满足现代审美的情况下,丰富服饰文化内涵,达到传承与保护川西羌聚落空间形态的作用。从川西羌族聚落空间的历史起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多次田野调研经历分析川西羌族聚落空间特点,从物质构成、选址特点、布局特点,信仰特点研究并归纳川西羌族聚落空间的艺术形态与特色,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色彩归纳、造型归纳,肌理归纳。从现代服饰设计角度对多种制作工艺、服装材料、图案布局,色彩运用等进行前期尝试,进行一系列将归纳后的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运用于现代时装设计的设计探索,总结出符合川西羌族聚落空间艺术特色的可行性方案,最终制作出有有系列感的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特色的现代服饰。创新点为将隶属人文地理学科的聚落空间与艺术设计的服装设计跨学科结合,在设计实践中立足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归纳其色彩、造型、布局,肌理等艺术特色,并在服饰设计方面探索与之对应的现代服饰色彩、造型、布局,肌理等,为川西羌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标志性元素聚落空间形态提出新的演绎方向,探索传统民俗元素的多元化表达。(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影[3](2017)在《岷江上游羌族聚落区土地利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碳库动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择岷江上游理县2个相邻的羌族聚落——佳山村和九子村,分别位于干旱河谷的阴坡和阳坡,基于3S技术,分析1999~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利用野外采样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玉米、林地、草地、车厘子、李子、苹果、核桃、花椒)的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研究传统作物转变为不同果园地对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为评估岷江上游的生态服务价值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包括:(1)1999~2014年羌族聚落土地利用变化显着。佳山聚落总面积为573.90 hm2,1999~2014年耕地减少188.17 hm2,而果园地增加95.03 hm2,林地增加147.50 hm2;九子聚落总面积267.20 hm2,1999~2014年耕地减少100.27 hm2,果园地增加65.40 hm2,林地增加14.95 hm2。羌族聚落土地利用正处于快速调整阶段,传统耕地(以种植玉米、蔬菜为主)大幅度转变为林地(洋槐)和果园地(种植车厘子、李子、苹果等),这种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林政策、比较利益和聚落人口空心化共同驱动作用的结果。(2)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差异明显,阴坡和阳坡同种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有一定差异,但大小关系不完全相同。佳山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有机碳浓度为:车厘子(19.65 g·kg-1)>林地(16.77 g·kg-1)>苹果(15.77 g·kg-1)>李子(15.42 g·kg-1)>玉米(11.07 g·kg-1)>草地(10.84 g·kg-1);九子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浓度为:车厘子(18.50 g·kg-1)>苹果(16.83 g·kg-1)>核桃(14.87 g·kg-1)>李子(14.3 1 g·kg-1)>林地(12.52 g·kg-1)>玉米(11.57 g·kg-1)>花椒(10.71 g·kg-1)>草地(10.47 g·kg-1)。结果表明果园地土壤有机碳浓度明显高于传统耕地,主要归因于种植车厘子、李子和苹果等需要多施用有机肥,而种植玉米等以施用化肥为主。(3)阳坡不同土地利用土壤剖面(0~60 cm)有机碳累积强于阴坡。佳山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为:车厘子(9.32 kg m-2)>林地(7.91 kg·m-2)>苹果(7.48 kg·m-2)>李子(6.59 kg·m-2)>草地(5.16 kg· m-2)>玉米(4.47 kg· m-2);九子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为:车厘子(10.78 kg · m-2)>核桃(9.81 kg · m-2)>苹果(9.01 kg · m-2)>李子(8.76 kg·m-2)>草地(7.74 kg·m-2)>林地(7.33 kg· m-2)>玉米(5.3 6 kg· m-2)>花椒(4.91 kg · m-2)。这些结果表明种植车厘子、林地(洋槐)、核桃、苹果和李子较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而种植花椒不利于有机碳累积。(4)基于1999~2014年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和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有机碳密度,1999~2014年佳山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7012.56 t,九子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2985.97 t,主要原因在于1999~2014年羌族聚落大力发展生态果业和退耕还林,将耕地、草地转变成车厘子、李子、苹果等果园地和洋槐生态林。可见,种植类型转变明显增大了土壤有机碳储量,有效提升了该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25)

刘虹敏[4](2016)在《川西北传统羌族聚落景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为群居动物,通过聚居实现生存和发展,而聚居的基本空间背景即为聚落。聚落涵盖了聚居生活、聚落文化的方方面面,它包含民居组团以及与组团息息相关的生活、生产的环境背景。同时,人们在聚居地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通过与自然融合,形成了一种朴素的自然生态观以及特有的文化景观。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羌族以其特殊的人文背景在多民族共存的背景下占有重要地位。羌族聚落由建筑与聚落环境共同构成,学术界对羌族原生态建筑比羌族聚落景观的研究更为关注,而羌族聚落景观是羌族社会的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呈现出的一种和谐的生态人居状态,这种状态折射出羌族人民独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研究羌族聚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旅游业的日渐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对羌族聚落的冲击,导致羌族聚落社会环境的开放和传统经济结构的改变。羌族聚落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其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在逐步消逝。与此同时,羌族聚落景观也面临着跨越式的更新与发展,如何适应这种发展,保持羌族聚落地域性景观结构不被破坏,生态良性发展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本论文依据季富政教授对川西北羌族聚落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在聚落选址上,择取河谷类选址、半山腰类选址和高半山类选址的叁种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在内部景观格局上,择取以碉楼为中心、以水渠为中心、以道路和过街楼为中心的叁种典型个案,将选址与内部景观格局综合共择取4例案例进行探究。探究在大量文献的分析基础上,采取实地调研结合田野考察的方式,对川西北羌族的四个民族聚落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对其聚落景观进行逐级解析,最终提出相应的规划保护措施。研究从物质层面对四个典型羌族聚落进行研究,从聚落选址研究其景观生态背景;从聚落内部格局分析其景观结构,最终细化到聚落节点景观、庭院景观等。首先,从川西北区域尺度入手,研究影响羌族聚落选址的外部环境因素,如土地面积、海拔高度、水资源等限制因素。其次从聚落尺度入手,研究聚落内部景观构建形式,并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分别对聚落景观进行分类。最后,从聚落街巷尺度对景观节点及民居院落空间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羌族聚落生态景观规划策略,以期实现经济与环境、现实与历史、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和谐共进。论文研究以六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概述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确立论文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研究方法。同时对论文的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为接下来的研究打好理论基础。论文的第二章是对羌族聚落生态背景以及选址的综述。通过探讨羌族聚落所处的生态景观背景,研究其自然、人文环境带来的不同选址类型。其中生态背景即为聚落的栖居背景,主要由满足人类基本生存的要素组成,如环境、资源、生态等。论文的第叁章是对羌族聚落景观的概述,分别从景观尺度、景观用途对羌族聚落景观进行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布局形式对聚落布局进行类别研究,研究各类景观在聚落中所处格局形式,以及如何满足军事、生产和生活功能。论文的第四章是对选取的典型川西北羌族聚落(理县木卡村、理县桃坪羌寨、汶川布瓦村、茂县纳普村)进行个案研究。梳理其村落选址与外部景观关系以及聚落内部景观布局形式,最后细化到其节点景观及院落景观研究。论文的第五章是对第四章典型个案研究的总结分析。从聚落选址与外部景观分析,到聚落空间布局与景观结构分析,最后对节点景观、水网景观、道路景观进行整体梳理。在不同的案例中找出其特有的民族性特点;同时研究不同选址聚落带来的不同的景观特征。论文的第六章主要概述怎样保护羌族聚落的特有文化,并针对其特点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恢复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地域特色,同时满足聚落的生长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李万洪,舒悦[5](2015)在《羌族聚落中“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祭山会"的现状和评介、旅游文化景观格局的构建和旅游文化景观空间的设计思考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建议在羌族特色聚落中重点建设羌族"祭山会"景观空间,以期待发展羌族地区文化旅游经济的同时推动羌族文化更广领域的发展。(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5年17期)

文晓斐,洪英,陈琛[6](2013)在《基于灾后精神家园重建的羌族聚落调查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已完成,在物质家园的重建基本实现之后,应急机制将转换为长效机制,重心逐渐由物质基础的完备转向精神家园的建立。以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羌民族为研究对象,选取阿坝州羌族聚居区的若干典型重建聚落为调查对象,立足于精神家园建设,对重建聚落景观的适宜性做出思考,解析精神家园重建与聚落物质环境建设的关系,在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下,尝试为羌族聚落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寻找科学正确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期刊2013-11-16)

俞卓[7](2009)在《羌族聚落景观符号在现代景观中的意象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羌族传统聚落作为‘种文化景观反映了羌人民俗文化对居住环境的适应。而且羌族传统聚落具有完整的聚落形态体系与建筑体系,并与所处环境有机共生,有着自成体系的景观符号,这种符号是村民长期文化认同的载体,是环境归宿感、认同感重要条件。能否在家园重建中使其民族文化得到重生和延续,是灾后重建中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景观符号学为理论依据对羌族传统聚落景观符号以及聚落形态进行分析,挖掘羌族传统聚落文化的深层内涵,并通过北川新城旅游休闲区景观方案的设计实践,意象表达羌族传统聚落文化。重塑人们记忆中的场所,以满足现代城市及人们的新需求,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9-11-12)

季富政[8](2008)在《创造世界最大的羌族聚落群城市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汶川大地震损毁了羌寨碉楼以及羌族的非物质文化,本文从震后羌族地区的重建:选址规划,民居建筑技术,挖掘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中国汶川"作为旅游资源,创建世界最大的羌族聚落群城市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08年09期)

季富政[9](2008)在《创建中国汶川世界最大的羌族聚落城市形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羌族:中华原始民族唯一全部居住在四川岷江上游的族群,现约30万人,分布在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地。四川是此次大地震的核心地区,灾后如何把羌族文化推向全世界,重新规划灾区发展的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皆值得思考。(本文来源于《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期刊2008-06-01)

霍慧霞,李小霖[10](2008)在《羌族聚落营建的场所观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建筑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元,而是集合成聚落而存在。一个聚落可视为一个有机体,它是复杂而具有情感的。通过对川西多个羌族聚落的调研,试图解读聚落营建者的构思以及聚落物质空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探索聚落营建的普遍规律:对外展现个性,对内求得共性。(本文来源于《南方建筑》期刊2008年02期)

羌族聚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羌族是一支伴随历史长河发展生长的民族,羌族从河湟流域迁徙到岷江流域后,形成独树一帜的少数名族聚落形态。川西羌族聚落空间是羌族社会发展与民族审美的融合,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尊崇羌族传统服饰中聚落空间形态的表达方式为研究基础,将传统的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中,使其在具有时代精神满足现代审美的情况下,丰富服饰文化内涵,达到传承与保护川西羌聚落空间形态的作用。从川西羌族聚落空间的历史起源、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多次田野调研经历分析川西羌族聚落空间特点,从物质构成、选址特点、布局特点,信仰特点研究并归纳川西羌族聚落空间的艺术形态与特色,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进行色彩归纳、造型归纳,肌理归纳。从现代服饰设计角度对多种制作工艺、服装材料、图案布局,色彩运用等进行前期尝试,进行一系列将归纳后的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运用于现代时装设计的设计探索,总结出符合川西羌族聚落空间艺术特色的可行性方案,最终制作出有有系列感的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特色的现代服饰。创新点为将隶属人文地理学科的聚落空间与艺术设计的服装设计跨学科结合,在设计实践中立足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归纳其色彩、造型、布局,肌理等艺术特色,并在服饰设计方面探索与之对应的现代服饰色彩、造型、布局,肌理等,为川西羌族传统民俗文化的标志性元素聚落空间形态提出新的演绎方向,探索传统民俗元素的多元化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羌族聚落论文参考文献

[1].刘敏,麻鸿,周波.川西北羌族聚落乡土景观更新适宜性模式探索[J].四川建筑.2019

[2].高静.川西羌族聚落空间形态在现代服饰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刘影.岷江上游羌族聚落区土地利用对土壤碳库的影响[D].西南科技大学.2017

[4].刘虹敏.川西北传统羌族聚落景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5].李万洪,舒悦.羌族聚落中“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研究[J].芒种.2015

[6].文晓斐,洪英,陈琛.基于灾后精神家园重建的羌族聚落调查与思考[C].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2013

[7].俞卓.羌族聚落景观符号在现代景观中的意象表达[D].福建师范大学.2009

[8].季富政.创造世界最大的羌族聚落群城市形态[J].中外建筑.2008

[9].季富政.创建中国汶川世界最大的羌族聚落城市形态[C].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专家建言录.2008

[10].霍慧霞,李小霖.羌族聚落营建的场所观初探[J].南方建筑.2008

标签:;  ;  ;  

羌族聚落论文-刘敏,麻鸿,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