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文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盛谟,诗文观,真性情,笃古守正
诗文观论文文献综述
杨瑞,徐国华[1](2019)在《清代文学家盛谟诗文观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盛谟为清代康乾时期驰名江西的文学家,与其弟盛镜、盛乐被时人并称为"武宁叁盛"或"豫宁叁盛"。其文集及诗歌体现的诗文观:一是情本论,提倡以"真诗"为美,做到"尽去渣滓,纯任真性";二是笃古论,坚持恪守儒家正统,倡导"古道";叁是尚奇论,力古又能自振,追求"致力于成一家之言"。其诗文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是研究清代中叶江右文风极为丰厚而重要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刘辉[2](2018)在《略论朝鲜诗家金昌协的诗文观及其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金昌协的诗学思想秉承了中国诗学"性情论"的本质观,冲破了李朝中期朝鲜朱子学的桎梏。他以"性情论"为诗学思想底色,品评了唐诗、宋诗、明诗的优劣,为朝鲜诗人学习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并且在"性情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习古而不泥古"的批评方法。(本文来源于《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段志蕊[3](2017)在《从《松阴快谈》看长野丰山的诗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诗话在江户时代达到鼎盛,《松阴快谈》就是其中的一部。作者长野确初虽曾仕于神户本多侯,却一朝谢病辞官,退而家居。性格狷介不能媚世,不得志而殁[1]。《松阴快谈》中对于文章、诗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并且这部书还传入过清国,收于《昭代丛书癸集》。作者针对当时诗坛中好同恶异的现象提出了批评,指出古文辞派之作虽有字句之法,而无篇章之法,而使得其诗文"气脉不贯"。对于六如等学宋诗派,则指出其作多用生字掩拙,因而提出"真才实学、本性求情"的主张。因此,作者在论述自己的诗文观时如此说道,"我不必唐,不必宋,又不必不唐宋",即以"不必"为其写作宗旨。可以说作者的这种观点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在当时党派纷争的情况下,显示出作者不为世俗所动,能够冷静地看待唐宋诗之争。其文不仅有诗论,还包括文论、书画论、历史论等多个方面。在诗论、文论方面,针对当时文坛现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本文从气脉贯通、法悟相兼和真才实学、本性求情叁个方面来分析作者的诗文思想。(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7年11期)
王巨川[4](2016)在《朱熹诗文观与当代诗词创作管窥》一文中研究指出南宋理学家朱熹(1130—1200)在传统诗学观照中有着独特的思考和判断,他曾对自汉代以降的《诗经》研究进行学理批判,与欧阳修、苏辙、王安石等人坚持废除《诗经》中的"大序"和"小序",认为"大小序"是"假托圣人之言,曲解诗经,外读诗章,使《诗经》失去它本原的面貌"。其后殚精竭虑撰写的《诗集传》被称为《诗经》研究历史上的一座不可回避的丰碑。他以其理(本文来源于《推进朱子学与闽学的深入研究——朱子闽学与亚洲文化论坛文集》期刊2016-12-05)
邓妙慈[5](2015)在《“性情说”与“原心说”的并立——论龚鼎孳诗文观的理论张力》一文中研究指出龚鼎孳(1615—1673),字孝升,号芝麓,安徽合肥人。明崇祯七年(1634)进士。明亡出仕清廷,官至礼部尚书。龚鼎孳是明清之交文坛的重要人物,至康熙初年更是执文坛牛耳。由于他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叁大家",故历来其诗歌创作最受瞩目,但其诗文观却鲜为人关注。间有论述者,也只是泛泛论及"性情说",不及深入,亦未能窥见其诗文观中还存在着与"性情说"相反相成的一大理论支柱——(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5年04期)
张晓霞[6](2014)在《从《孟子》的诗文称引看其诗文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作为我国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其涉及社会政治、哲学、教育等方面,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文学,其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阶段性,《孟子》也不例外,在《孟子》之中,存在着多篇称引文,而其诗文观也蕴涵其中。据统计,在《孟子》中,《诗经》被引用和解释多达34次,其中引用《国风》内容较少,而《雅》《颂》较多。除了《诗经》外,《尚书》也被引文18(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4年36期)
李超[7](2013)在《何中其人及其诗文观与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江西人何中,身兼隐士、学者、文人于一身,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他对故宋有很深的情感,对元朝又持接受的态度,所以他的人生显得恬淡超然。他文学上主张文以明道、主张诗歌要发乎性情之真。他的散文多根柢理道,有儒者的关怀,而诗歌冲淡幽雅,多有文士风致。他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作家。(本文来源于《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2期)
张晓霞[8](2013)在《《孟子》诗文观核心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孟子》称引诗文自《诗经》、《尚书》、《礼》、《论语》,均为儒家经典。孟子为宣扬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表现出曲解本意和断章取义的特点。从其具体的称引实践不难看出,实用、尊经、灵活与尊奉原典相结合是其诗文观的核心。(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3年04期)
张远凤,周红[9](2012)在《从柳如是诗文观其性格》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如是(1618—1664),明末女诗人。原姓杨,名爱,后改姓柳,名隐,又改名叫是,字如是,又字蘼芜,改号为河东君,又号美人,影怜,我闻居士等。她一生用过二十多个名字号。[1]学术界对于柳如是的关注,起于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柳如是别传》,该书1953年属草、1963年竣稿,在陈先生目盲体衰的极端困难情况下成稿。(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2年22期)
汪淼[10](2010)在《“志惟深远”、“功在密附”:刘勰的写景诗文观——《文心雕龙·物色篇》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物色篇》进行考辨,分析刘勰对宋齐文学的一贯态度以及宋齐文学的弊病,指出"志惟深远"和"功在密附"是刘勰对写景诗文提出的一致的创作标准,属于刘勰的写景诗文观,而非对宋齐山水文学的评价。(本文来源于《集宁师专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诗文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昌协的诗学思想秉承了中国诗学"性情论"的本质观,冲破了李朝中期朝鲜朱子学的桎梏。他以"性情论"为诗学思想底色,品评了唐诗、宋诗、明诗的优劣,为朝鲜诗人学习诗歌创作指明了方向。并且在"性情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习古而不泥古"的批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文观论文参考文献
[1].杨瑞,徐国华.清代文学家盛谟诗文观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刘辉.略论朝鲜诗家金昌协的诗文观及其实践[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
[3].段志蕊.从《松阴快谈》看长野丰山的诗文观[J].青年文学家.2017
[4].王巨川.朱熹诗文观与当代诗词创作管窥[C].推进朱子学与闽学的深入研究——朱子闽学与亚洲文化论坛文集.2016
[5].邓妙慈.“性情说”与“原心说”的并立——论龚鼎孳诗文观的理论张力[J].文艺评论.2015
[6].张晓霞.从《孟子》的诗文称引看其诗文观[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
[7].李超.何中其人及其诗文观与创作[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8].张晓霞.《孟子》诗文观核心浅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
[9].张远凤,周红.从柳如是诗文观其性格[J].芒种.2012
[10].汪淼.“志惟深远”、“功在密附”:刘勰的写景诗文观——《文心雕龙·物色篇》考辨[J].集宁师专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