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后龙门山造山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液化角砾岩,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古地震,断裂活动
后龙门山造山带论文文献综述
王焕,李海兵,乔秀夫,司家亮,何祥丽[1](2017)在《龙门山造山带早期断裂活动的古地震制约——来自汶川科钻(WFSD)岩心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强地震是断裂活动的表现形式,可以诱发地表沉积层序顶部未固结的软沉积物发生变形,形成新的变形层(即震积岩***)。因此,在连续沉积剖面中赋存的多层震积岩应是断裂活动的直接证据。川西前陆盆地中的软沉积物变形记载了龙门山断裂带的活动信息,对认识龙门山造山带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一号孔(WFSD-1)和叁号孔(WFSD-3)连续岩心剖面的岩性分析和构造研究,识别出11段不同深度的液化角砾岩层,它们是地震触发成因的软沉积物变形岩层。11个液化角砾岩段厚度从~20m至102m不等,分布在晚叁迭世须家河组二-五段。这些液化角砾岩层记录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形成过程中晚叁迭世断裂活动特征及趋势。这些厚度不等的震积岩粗略指示约2~20万年的地震活动长周期(地震幕),以及约4至70万年的间震期(地震幕的间隔时间),反映了龙门山断裂早期脉动式(幕式)活动特征。从不同段液化角砾岩层分布间隔规律来看,地震活跃期间隔(即间震期)越来越短,显示龙门山造山带断裂活动越来越强的趋势。结合前人地表软沉积物变形研究,我们认为龙门山造山带在晚叁迭世经历了多期次的正断-逆冲活动的造山作用(至少经历14个地震活跃期),形成龙门山雏形及前陆盆地。(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郑勇,李海兵,王焕,张蕾,李成龙[2](2017)在《龙门山造山带的早期活动及其对造山作用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映秀-北川同震地表破裂带南段虹口乡八角庙地区发现有假玄武玻璃出露于~240m宽的断裂带内,代表了断裂带以往地震和断裂活动的直接产物。这套假玄武玻璃的高温熔融成因得到了元素地球化学和熔融结构的证实。玻璃基质、蚀变矿物和碎屑斑晶的化学分析显示假玄武玻璃继承了碎裂岩/超碎裂岩围岩的主要化学成分,除石英外,主要由长石和云母两种端员组分选择性熔融形成,并呈现出了化学组分分布的不均一性。假玄武玻璃的锆石U-Pb和玻璃基质~(40)Ar/~(39)Ar定年结果证实映秀-北川断裂的古地震发生于229~216Ma的中-晚叁迭世,并具有11~14km的震源深度,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早期活动始于印支期的造山运动。伴随着印支造山运动的发生,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其初始构造框架,并对之后的构造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岩石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李勇,周荣军,李海兵,颜照坤,闫亮[3](2014)在《龙门山活动造山带的隆升机制与地表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是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的、线性的、非对称的边缘造山带。2008年汶川(M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s7.0)地震相继发生后,国际地学界对龙门山地质研究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使之成为当前国际地学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地区之一。众所周知,自从板块构造理论提出后,板块间的碰撞和构造缩短一直是山脉形成的主要机制,构造驱动的山脉成因说影响了近叁十年来人们对山脉的研究。但是近年来却提出了一些新的山脉形成机制。目前在国际上业已提出了4种龙门山隆升机制,分别为:1地壳缩短(Crustal shortening)机制;2地壳均衡反弹(Crustalisostatic rebound)机制;3挤出(Extrusion)机制;4下地壳通道流(Channel flow)机制。鉴于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造山带与相邻的沉积盆地是在盆-山体制和盆-山-原体制转换过程中形成的孪生体,地表沉积记录与造山带隆升机制具有耦合关系。现今青藏高原东缘在构造地貌上由原(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造山带)‐山(龙门山)‐盆(四川盆地西部)3个一级构造地貌单元和构造单元组成,显示为盆‐山‐原体制。虽然这种新生代以来的盆‐山‐原体制的形成对应于印亚碰撞及其碰撞后作用,受到印亚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的控制。但是盆‐山体制却是印支期‐燕山期构造活动的产物,受到特提斯域基买里大陆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汇聚与碰撞作用的控制。因此,龙门山是青藏高原东缘岩石圈中最为复杂的构造单元,是该区岩石圈过去历史信息的载体。龙门山是印支期以来构造作用形成的山脉,是晚叁迭世以来构造迭加的产物,既保存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的隆升机制及其产物,又迭加了喜山运动的隆升机制及其产物,成为多次、多种构造隆升机制迭合的复杂地质体。"中生代龙门山"与"新生代龙门山"具有不同的构造体制(盆‐山体制或盆‐山‐原体制)和不同的隆升机制。显然龙门山隆升过程所具有历史性和迭加性,体现了多期、多种隆升机制的迭加。因此,如何从地表过程和地质历史演化的角度甄别不同时期的隆升机制是目前研究的难点之一。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沉积盆地记录的的地表过程和沉降机制去识别龙门山的隆升机制及其转换过程,通过对地表沉积盆地记录(盆地类型、充填序列、充填样式、沉降机制、物源体系、不整合面、砾岩和沉积通量等)的对比和动力学模拟,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地表过程与造山带隆升机制的地质耦合模型,包括晚叁迭世大型楔状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锦屏山构造缩短、负载机制、侏罗纪-早白垩世大型板状前陆盆地与龙门山地壳均衡反弹机制、晚白垩世以来前缘小型楔状前陆盆地、后缘断陷盆地与龙门山下地壳流(挤出)机制的地质耦合模型,探索了龙门山隆升机制的转换过程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4:造山带深部地质过程论文集》期刊2014-10-20)
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4](2014)在《龙门山造山带及邻区重力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造山带重力场研究表明它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为此,构建了横贯松潘甘孜块体、龙门山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的二维剖面的数值模型,采用黏弹性模型对重力场响应对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重力均衡调整导致了深部物质的垂向复杂动力学响应.在印度板块碰撞挤压效应与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势能差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高原东缘深部物质在龙门山深处向东运移时潜入地幔,构成了青藏高原物质向东运移的另一种补偿方式;(2)流变结构及应变能的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上、中地壳层能量集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与汶川大震的孕震及发震方式基本一致,龙门山两侧介质属性、构造格局和流变属性的差异对汶川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3)进一步开展由包含地表剥蚀的重力均衡调整效应与挤压缩短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为合理地解释龙门山及周缘地带动力学响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期刊2014-01-13)
皇健,王绪本,张刚,郭紫明,徐玉聪[5](2013)在《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前山及中央断裂带电性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造山带是中国大陆地壳中的主要造山带之一,其内部组成与构造十分复杂,独具特征。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为了研究龙门山造山带主要断裂带的电性结构,项目组于2009年对位于北川-映秀断裂带(中央断裂带)的WFSD-1、2井(地理位置位于都江堰市虹口乡八角庙)分别实施了AMT和MT观测,野外观测使用加拿大凤凰公司生产的V8多功能电法仪,使用不极化电极罐采集电场信号,(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期刊2013-10-13)
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6](2013)在《龙门山造山带及邻区重力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造山带重力场研究表明它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为此,构建了横贯松潘—甘孜块体、龙门山造山带和四川盆地的二维剖面的数值模型,采用黏弹性模型对重力场响应对研究区构造演化过程及动力学效应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重力均衡调整导致了深部物质的垂向复杂动力学响应.在印度板块碰撞挤压效应与青藏高原东缘重力势能差的共同作用下,使得高原东缘深部物质在龙门山深处向东运移时潜入地幔,构成了青藏高原物质向东运移的另一种补偿方式;(2)流变结构及应变能的计算结果表明,龙门山上、中地壳层能量集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与汶川大震的孕震及发震方式基本一致,龙门山两侧介质属性、构造格局和流变属性的差异对汶川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3)进一步开展由包含地表剥蚀的重力均衡调整效应与挤压缩短共同作用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为合理地解释龙门山及周缘地带动力学响应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周康,王强,乔永亮[7](2011)在《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地球化学、野外剖面和钻测井等资料,运用岩石学和地层对比、盆地模拟等方法,剖析了龙门山造山带和川西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了这种盆山耦合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最后给出了勘探建议及有利区带预测。结果表明:龙门山造山带和川西前陆盆地在沉积和构造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盆山耦合关系,具体表现在沉降与隆升的对应、物源与沉积的对应以及构造多幕性和沉积旋回性的对应等特征上;沉积耦合关系控制着烃源岩的沉积厚度及热演化程度,并影响着储层的垂向和横向分布,而构造耦合关系则对造山带和前陆盆地的断层发育以及油气运移和成藏所需圈闭具有决定性作用;盆山耦合呈多期性,具有沉积、沉降中心以及沉积相展布不断迁移和多期迭加的特征;形成了川西前陆盆地深、中、浅层的叁维立体幕式演化成藏模式。有利区带预测表明:梓潼坳陷南端是深盆气的有利聚集区;浅层气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发育的盆地中、南段;深层气则多分布于盆地北部及中部地层尖灭带。(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陈洪德,徐胜林,林良彪,侯明才,陈安清[8](2011)在《龙门山造山带晚叁迭世构造隆升的分段性及层序充填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类前陆盆地与龙门山造山带为一个典型的盆—山系统。从川西地区的层序充填特征出发,分析了龙门山造山带晚叁迭世隆升作用与川西类前陆盆地充填过程的耦合关系。认为盆内充填的由砂砾岩组成的类磨拉石建造和叁个结构明显的构造层序,反映了龙门山晚叁迭世隆升强度的幕次变化;同时盆地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层序结构的差异性揭示了龙门山造山带隆升分段性:受印支运动的影响,北段于小塘子期(TS1BW)开始隆升,向盆地供源,形成以中细粒沉积物为特征的叁角洲沉积,区别于盆地中部和南部地区来自东部川中古隆起的碎屑沉积物;须叁期(TS2BW),南部地区以发育来自西部造山带的低成熟度砂岩为特征,标志着龙门山南段亦开始隆升;由于须叁(TS2BW)与须四(TS3BE)间的安县运动,中段的海湾消失,龙门山全面隆升,前陆盆地最终成型,形成山前带状展布的河流—叁角洲体系。(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刘树根,李智武,曹俊兴,刘顺,邓宾[9](2009)在《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的四维结构构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扬子陆块和松潘陆块过渡带上的龙门山造山带,是在印支期中国大陆主体拼合和秦岭造山带形成过程中开始发育、燕山期陆内构造活动中继承发展、喜马拉雅期印—亚碰撞和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遭受改造并定型的。现今构造面貌是扬子陆块向北漂移过程中产生的北西向推挤力、源自秦岭造山带的南北向推挤力和源自青藏高原的东西向推挤力叁者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是一个典型的陆内复合造山带。其陆内复合结构构造特征具有下列特点。1)倾向上,龙门山造山带由茂县—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安县—灌县断裂和广元—大邑(隐伏)断裂4条主干断裂分隔显示出明显的分带变形特征,由北四向南东具有层次渐浅、强度递减、卷入层位变新的趋势,总体上呈前展式扩展。2)走向上,龙门山造山带呈现北、中、南段叁分格局,它们在基底性质及展布、地层发育及演化历史、变彤特征、沉降与降升特征、活动构造等多个方面具有差异。3)垂向上,龙门山造山带发育多层次滑脱构造,最重要的滑脱界面是15~20 km深处的低速层和中下叁迭统富膏盐岩层,由此控制了深浅构造不一致的变形幅度和变形样式。4)时间演化上,龙门山造山带表现出倾向上的前展式扩展和走向上的分段式递进性或序次性演化的趋势:印支期,龙门山中北段活动较强,由北东向南西逐渐扩展,主要为挤压逆冲和左旋走滑作用;燕山期,构造活动总体上趋于相对平静,具有南北分段、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特征;喜马拉雅山期,龙门山中南段活动较强,由南西向北东逐渐扩展和递进,主要为挤压逆冲、隆升和右旋走滑作用。(本文来源于《地质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李佐臣[10](2009)在《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造山带(北段)物质组成、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位于扬子地块西北缘,是一个北东向展布的陆内造山带,夹持于碧口地块、南秦岭造山带、松潘-甘孜造山带、川西前陆盆地和汉南-米仓山构造带之间,也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是诸多地块和不同类型造山带以不同方式、不同方向汇聚交接地区,具有复杂的构造图象和拼合历史。本文通过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及地球物理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形成时代、形成环境、变形特征和变形序列进行了综合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新进展和初步认识:1、后龙门山造山带物质组成研究新元古代早中-期的基底形成阶段主要以火山喷发和随后的岩浆侵入为特征,其中通木梁群岛弧型火山岩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的产物,而刘家坪群裂谷型火山岩、轿子顶花岗岩和大滩花岗岩是Rodinia超大陆初始裂解阶段产物;南华纪-早古生代伸展裂陷-晚古生代-中叁迭世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主要以海相沉积环境为主,其沉积环境可划分南华纪-震旦纪阶段的裂解-稳定沉积体系、寒武纪-志留纪阶段的伸展裂陷沉积体系、泥盆纪-中叁迭世阶段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包含少量的早奥陶世毛塔子陆内裂谷火山岩系;晚叁迭世-新生代陆内造山演化阶段在其北侧碧口地块中形成了具有后碰撞特征的花岗岩,在其南侧前龙门山构造带以及碧口地块南缘局部则以陆相沉积岩系为主。因此,后龙门山造山带是在陆内俯冲造山基础上,后期经历了伸展滑脱、逆冲推覆以及走滑剪切形成的造山带。2、后龙门山造山带构造特征研究后龙门山造山带自晚印支期以来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的构造变形和构造迭加,通过详细的构造解析,认为可以将其构造变形分为晚叁迭世挤压-收缩体制下陆内俯冲变形,早中侏罗世伸展构造体制下滑脱变形和顺层韧性剪切变形,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挤压-收缩体制下逆冲推覆变形,晚白垩世-早中新生代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变形,以及中-晚新生代右行走滑剪切变形五期变形。其中,伸展滑脱变形在后龙门山造山带轿子顶穹窿和碧口地块南缘蜈蚣口一带较为明显,向东逐渐减弱。对伸展滑脱构造带中变形岩石的年代学研究表明,该期伸展滑脱形成于193-165Ma,是在陆内俯冲造山后地壳均衡作用影响之下的伸展背景下形成的。3、后龙门山造山带形成演化研究后龙门山造山带自新元古代以来主要经历了新元古代早中期基底形成,南华纪-早古生代伸展裂陷-晚古生代-中叁迭世被动大陆边缘演化,晚叁迭世-新生代陆内造山演化叁个大的阶段。其中晚叁迭世-新生代陆内造山过程可划分为晚叁迭世陆内俯冲造山、早-中侏罗世伸展滑脱、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逆冲推覆、晚白垩世-早中新生代左行走滑、中-晚新生代右行走滑五个阶段。可以看出认为龙门山造山带是一个陆内复合造山带,与其南北两侧的构造单元的构造演化息息相关,主要受控于秦岭造山带、扬子地块和松潘-甘孜造山带的共同作用,构造运动复杂。(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09-10-05)
后龙门山造山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8年汶川地震后,在映秀-北川同震地表破裂带南段虹口乡八角庙地区发现有假玄武玻璃出露于~240m宽的断裂带内,代表了断裂带以往地震和断裂活动的直接产物。这套假玄武玻璃的高温熔融成因得到了元素地球化学和熔融结构的证实。玻璃基质、蚀变矿物和碎屑斑晶的化学分析显示假玄武玻璃继承了碎裂岩/超碎裂岩围岩的主要化学成分,除石英外,主要由长石和云母两种端员组分选择性熔融形成,并呈现出了化学组分分布的不均一性。假玄武玻璃的锆石U-Pb和玻璃基质~(40)Ar/~(39)Ar定年结果证实映秀-北川断裂的古地震发生于229~216Ma的中-晚叁迭世,并具有11~14km的震源深度,表明映秀-北川断裂的早期活动始于印支期的造山运动。伴随着印支造山运动的发生,龙门山断裂带形成了其初始构造框架,并对之后的构造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后龙门山造山带论文参考文献
[1].王焕,李海兵,乔秀夫,司家亮,何祥丽.龙门山造山带早期断裂活动的古地震制约——来自汶川科钻(WFSD)岩心的证据[J].岩石学报.2017
[2].郑勇,李海兵,王焕,张蕾,李成龙.龙门山造山带的早期活动及其对造山作用的启示[J].岩石学报.2017
[3].李勇,周荣军,李海兵,颜照坤,闫亮.龙门山活动造山带的隆升机制与地表过程[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44:造山带深部地质过程论文集.2014
[4].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龙门山造山带及邻区重力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C].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特提斯研究中心.2014
[5].皇健,王绪本,张刚,郭紫明,徐玉聪.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前山及中央断裂带电性结构特征[C].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六专题论文集.2013
[6].杨辉,滕吉文,王谦身,皮娇龙.龙门山造山带及邻区重力场特征与动力学响应数值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13
[7].周康,王强,乔永亮.龙门山造山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盆山耦合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
[8].陈洪德,徐胜林,林良彪,侯明才,陈安清.龙门山造山带晚叁迭世构造隆升的分段性及层序充填响应[J].沉积学报.2011
[9].刘树根,李智武,曹俊兴,刘顺,邓宾.龙门山陆内复合造山带的四维结构构造特征[J].地质科学.2009
[10].李佐臣.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造山带(北段)物质组成、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D].长安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