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观察双侧重建钢板固定在肱骨远端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肱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愈合时间和失败率,并对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3.14±2.02)周,失败率为0.00%。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5.03±1.58)周,失败率为9.52%,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肘功能评分(优良率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重建钢板固定能够缩短患者愈合时间,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双侧重建钢板固定;肱骨远端骨折;临床价值
肱骨远端骨折在肘关节损伤中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尤其是对于损伤骨关节面的肘关节损伤,治疗尤为困难,这与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关[1]。目前临床对于此类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常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但是不同术式所得到的疗效不尽相同[2]。近年来我院使用双侧重建钢板固定对该类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肱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患者50例纳人研究。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8.26±10.44)岁。其中左上肢骨折15例,右上肢骨折27例;闭合性骨折34例,开放性骨折8例;按骨折类型分A型骨折13例,B型骨折22例,C型骨折7例。按照人院时间排序,序列号为单号患者作为观察组,序列号为双号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性质以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纳入标准[3]:(1)根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或者肘关节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的患者。(2)年龄在18-70岁的患者。(3)在受伤后Md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术前肘关节功能及形态均正常的患者。(5)术前未经过其他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6)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的患者。排除标准:(1)来诊时病程已经超过Md的患者。(2)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异常,或者患有癌症、血液疾病等全身系统疾病的患者。(3)病例资料不完整,或者随访过程中失访的患者。(4)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研究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内固定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全身麻醉,俯卧位,患肢外展90°,患侧肩下使用沙袋垫高,肘关节屈曲,前臂下垂至手术台外,上臂根部上止血带,充气压力为40kpa。对于开放性损伤患者术前彻底清创,清除骨折部位的碎骨片、血肿后使用点状复位钳进行骨折复位,复位完全后使用2.0cm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后使用2块3.5cm重建钢板进行塑形,以90°进行固定。观察组行双侧重建钢板固定。术前准备与麻醉方法同对照组。术中取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骨后正中取15cm左右的正中纵行切口,依次分离皮肤、皮下组织、筋膜,操作过程中注意对尺神经保护,充分暴露尺骨鹰嘴截骨、肱骨远端,清除骨折碎骨以及血肿,修整骨块,复位,使用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使用C臂X线机观察骨折复位,确认复位完全后使用松质骨螺钉固定,在尺侧内伤髁脊、远端桡骨被侧分别安装1块重建钢板,两处钢板呈90°使用螺钉固定,逐层缝合。所有患者术后抬高患肢,使用支具或者石膏托对肘关节进行固定。术区放置橡皮引流条,48h后若无感染取出,常规使用抗生素3d预防感染。观察组患者术后1-2d可开始关节屈伸锻炼,避免暴力。分析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愈合时间和失败率,并对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临床愈合标准:患肢局部活动正常,无疼痛,无纵向叩击,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骨折部位连续性骨痂生成,患肢向前平举重量为lkg物体持续lmin以上。内固定失败标准:因为内置钢板、螺钉等松动、断裂导致的骨折块移动超过5mm。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根据《骨科疾病诊断分类与功能评价》中相关功能评价标准制定,按照疼痛、功能、稳定性以及活动范围4项进行评分,满分100分,95-100分为优,80-94分为良,60-79分为中,0-59分为差。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处理研究中所有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愈合时间以及失败率比较
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3.14±2.02)周,失败率为0.00%。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5.03±1.58)周,失败率为9.52%。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肘功能评分(优良率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肱骨远端骨折并非临床常见的外科骨折,据报道其发生率在全身骨折中仅占0.5%-2%,但是肘关节周围血管神经丰富且重要,后侧有尺骨鹰嘴覆盖,肱骨小头性状不规则,因此一且发生骨折需要手术复位时往往关节充分暴露困难,固定空间小,血管神经容易损伤,导致疗效欠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院尝试使用双侧重建钢板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将两块钢板以90°夹角进行固定,放置的位置分别为肱骨内髁的内侧和肱骨外髁的后侧,这是以双柱理论的生物力学要求为依据,因此有很好的固定刚度以及抗疲劳作用,有效的解决了固定不牢靠,易发生手术失败的问题。因为固定牢固,因此患者术后可在早期进行复健,同时也缩短了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使患者肘功能有更好的恢复。经过研究发现,使用双侧重建钢板固定的观察组,其愈合时间为(13.14±2.02)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5.03±1.58)周。同时观察组治疗无失败病例,而对照组出现2例固定失败,需要重新手术固定病例,因此观察组固定更加牢固。最后在功能恢复上,观察组优良率为85.71%,对照组为76.19%,可见这种内固定方法对于患者患处功能恢复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综上所述,双侧重建钢板固定能够缩短患者愈合时间,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俊,何爱咏,陶澄.双钢板治疗成人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1):29-32.
[2]王玉安.双钢板固定技术在治疗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70-71.
[3]白煜,刘智.成人肱骨远端骨折治疗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5):45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