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论文-刘小波,黄婷

儿童社会论文-刘小波,黄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社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乒乓球项目,社会福利院,残疾人运动会,儿童福利机构,流程表,社工,困境儿童,随班就读,康复师,生活自理能力

儿童社会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波,黄婷[1](2019)在《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的一个冬日,笔者走进湖南省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孩子们纷纷热情地上前来打招呼,他们的笑脸令人动容。教室里展示着精美的手工和绘画作品,很难想象这些都是出自一群脑瘫的孩子之手。株洲市儿童社会福利院现址于2012年5月启用,院内设施完备、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报》期刊2019-12-24)

刘阳,滕春玉,王晨[2](2019)在《以信息技术推动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技术服务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为例,从课程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成效创新等多方面分析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期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领域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未来与发展》期刊2019年11期)

栾华珙,李玉影,景时,王朝霞[3](2019)在《美术治疗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社会技能的缺失,自闭症儿童在适应环境和学业学习上存在诸多困难。可开展美术治疗,通过鼓励、引导自闭症儿童经由绘画、雕塑等创作过程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加与他人互动的频率,尝试负面情绪的管理,提高自我认知,从而提升社会技能。将美术治疗应用于特殊教育学校中时,要以与康复课程融合为主、与美术课程融合为辅,注重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的营造,构建一个多方位、完善的美术治疗环境。(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钱超云[4](2019)在《融合体育活动对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智障儿童在中国的数量十分庞大,帮助智障儿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个人、社会、国家来说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智障儿童的智力问题虽然无法经过后天的努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却可以通过后天的合理锻炼得到发展。因为,融合体育活动是让智障儿童与其融合伙伴一起进行体育活动,能让他们与更多人接触,提高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所以,融合体育活动对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阐释。(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11期)

赵梦贤[5](2019)在《TEACCH模式下体育活动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自闭症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已经成为较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我国自闭症儿童人数也逐年增多,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及治疗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特效药物可以治愈自闭症,通过早期干预和训练,并以药物辅助的方式可以达到改善自闭症儿童的一些症状,使他们在成年之后可以更正常的生活。国内外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与训练的方法很多,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应用TEACCH模式通过体育活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干预却不多。作为自闭症儿童最大的障碍之一社会交往问题对自闭症儿童中的影响十分巨大,对自闭症儿童来讲,社会交往以及语言方面的障碍是影响他们成长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会使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及无法独立生存。本研究旨在TEACCH模式下通过结构化的体育活动,制定一系列相应的体育活动计划,经过为期四个月的干预实验来探究体育活动对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实验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育活动干预,随机选取某自闭症康复中心符合条件的50名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25名,对照组25名。采用TEACCH模式下体育活动干预计划,对实验组进行为期4个月的干预研究,使用Assessment of Basic Language and Learning Skills-Revised(ABLLS-R)和Social Skills Improvement System Rating Scales(SSIS-RS)作为测量工具,对研究对象的实验前、中、后进行叁次测试,继而探究实验干预效果;另外,采用参与性观察法,对研究对象在特殊康复中心的社会交往行为进行观察,并针对相关量表做详细记录。实验前后分别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交往行为,比如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社会交往礼仪及交往时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及积极主动与同伴或他人交往、交往时目光接触与否等作为主要观察目标,随时记录下干预过程中的情况,并结合访谈法探讨TEACCH模式下体育活动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经过为期十六周的体育活动干预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自闭症儿童在社会交往随着时间变化显示总体上有显着变化,Wilk’s Lambda=.156,F(2,38)=102.461,P=.000(P<.05);干预时间(干预前中后)与组别(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相互影响也显示有显着变化,Wilk's Lambda=.342,F(2,38)=36.52,P=.000(P<.05);跟踪双向重复性方差测量结果显示,经过实验干预,体育活动对实验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产生了影响,Mauchly’s W=.817,Chi Square=7.699,Sig.=.021(P<.05),对照组没有显着性差异变化;在社会交往量表SSIS-RS中的7大类46个项目中,经过十六周的体育活动干预,实验组在语言交流、合作及自我控制叁个方面有显着性变化(P<. 005);另外结合实地观察及访谈中发现,经过实验干预,实验组自闭症儿童在眼神交流、主动性接受、接收指令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这与量化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论:经过实验发现,在TEACCH模式下,经过为期十六周的体育活动干预活动,实验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提高,尤其是在语言交流、合作及自我控制叁个方面。体育活动作为天然的社会交往干预与教育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将TEACCH模式下结构化的体育活动,结合有目的性的活动设计以及利用多种辅助性教具应用于特殊儿童的日常体育活动中,用以来改善与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唐东辉,李旭龙,谭凤丽[6](2019)在《COMT基因多态性对足球运动提升儿童社会适应相关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适应反映了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学习或修正各种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其发展受到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既是衡量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又是体质健康的综合表现。同时,社会适应还与个体的自尊水平以及情绪调节能力密切相关。然而受到学业压力、父母教养方式、同伴群体和网络文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儿童在压力调节、自我认同、人际关系、情绪控制、挫折应对等方面都暴露出许多不足,制约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足球运动能够通过对儿童记忆功能、执行功能、情绪调节的改善,以及自尊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效提高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就像其他运动方式一样,足球运动在促进儿童社会适应发展上的作用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很可能与影响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有关。在众多可能影响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SNP中,儿茶酚胺转移酶(COMT)是受到关注较多的基因之一,其活性与多巴胺功能的发挥有着密切关系,而Met等位基因会使COMT活性降低3-4倍。因此,COMT Met等位基因被认为可能与情绪调节障碍有关,能够影响个体社会适应的发展。因此,为了通过足球运动更好的促进儿童社会适应发展,并对其发展特征与规律做出科学解释,不仅要关注足球运动对儿童社会适应的促进效果,还要从基因多态性的角度分析这一促进作用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研究目的:在分析足球运动促进儿童社会适应发展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COMT基因多态性的角度揭示足球运动过程中儿童社会适应变化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为丰富体育运动促进儿童社会适应发展的遗传学基础,以及儿童社会适应运动促进方案的科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招募小学3-4年级足球实验班学生106人(男生61人,女生45人,年龄9.98±0.72岁)作为实验组,按照设计好的足球运动环境建设方案进行一学年的干预。招募同年级只参加一般性学校体育活动的学生59人(男生30人,女生29人,年龄9.62±0.54岁)作为对照组。使用《二维自尊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社会适应量表》在一学年时间内分叁次进行测量。同时,采用Sanger法进行儿茶酚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检测。在SPSS23.0中,进行组别×时间的方差分析,检验足球运动对研究对象社会适应的促进效果。使用以各观测指标初始水平为协变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基因型×组别的双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检验不同性别中候选基因多态性对社会适应变化的影响,以及基因多态性与足球运动环境的交互效应对社会适应变化的影响。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M±SE)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研究结果:1)在各社会适应相关品质上,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显着,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在前测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自我悦纳、自我胜任、整体自尊、认知重评、学习适应、家庭适应、人际适应、整体社会适应等指标上均无显着差异,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线社会适应水平同质。在中测时,除了学习适应外,其余指标得分实验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在后测时,所有指标得分实验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在实验组中,各指标叁次测量之间均有显着差异,而在对照组中,认知重评、人际适应叁次测量之间无显着差异,其余指标第叁次测量时才同前测相比出现显着差异。2)男生在认知重评(0.65±0.09 vs 0.37±0.09,P<0.05)、学习适应(0.54±0.07 vs 0.20±0.07,P<0.01)和社会适应的变化上(0.50±0.06 vs 0.27±0.05,P<0.01),女生在自我胜任(0.63±0.08vs 0.31±0.10,P<0.05)、学习适应(0.63±0.08 vs 0.25±0.09,P<0.01)、家庭适应(0.68±0.05 vs 0.34±0.07,P<0.01)和社会适应(0.56±0.06 vs 0.26±0.07,P<0.01)的变化上,基因型组间差异均显着,Val/Val基因型儿童的变化均显着高于Met等位基因携带者。3)在自我胜任、整体自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整体社会适应上,COMT基因多态性与足球运动环境的交互作用均显着(P<0.05),表现为足球运动环境能够显着促进小学生自我胜任、整体自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整体社会适应的提升,并且这一促进作用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小学生中更为明显。研究结论:COMT基因多态性在足球运动提升儿童社会适应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对于Met等位基因携带者,足球运动环境对自我胜任、整体自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整体社会适应的提升更为显着。提示我们,在制定运动方案时考虑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会对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宋文娟,夏涛[7](2019)在《增能理论视角下困境儿童社会融入的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下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与变迁,困境儿童群体的规模正在日益扩大,由此延伸出对该群体的合法权益保护问题已经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选取一个个案,从增能理论和优势视角出发,深度探析该个案的基本概况和融入困境。遵循"类型化"和"个别化"的干预原则,构建困境儿童的社会融入路径,为提升儿童能力和促进困境儿童保护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1期)

钱崇兰[8](2019)在《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成因和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当今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集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从政策、教育、关怀等方面,建立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作为幼儿园的一名普通教师,我能做的就是设身处地地为留守幼儿着想,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爱的环境及交往的平台。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给留守幼儿创造交往机会1.创设"爱"的心理环境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温芳芳,张业丹,佐斌[9](2019)在《5至6岁儿童社会分类表征的结构性思维》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分类表征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世界,促进对群体和个人的预测和解释。在以往研究中,心理本质论在解释儿童如何表征社会分类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心理本质论有助于对自然分类的概括,但也可以导致刻板印象、偏见等消极结果。然而,不同于心理本质主义强调类别与属性的内在关联,结构观认为是来自于外界的稳定结构约束导致了类别与属性之间的关系。因而,本研究采用结构理论的研究范式,选通过两个实验对5至6岁儿童是否能够用结构性思维理解类别-属性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进而揭示儿童如何表征社会分类。其中,实验一共87名被试参与,其中44名5岁儿童,43名6岁儿童;实验二共85名被试参与,其中5岁儿童44名,6岁儿童41名。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针对儿童能否用结构思维表征性别和贫富进行了研究实验,均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组间变量为年龄,组内变量是推理条件(内在观条件VS外在观条件),因变量为易变性评价得分、部分定义评价得分和正式解释评价得分。总体实验结果表明:5至6岁儿童均已能用结构性思维来解释类别与属性的关系,能认识到类别与其表现出的属性间的关系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制约。本研究结果支持了社会分类表征的结构观解释。(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艾丽菲拉·阿克帕尔[10](2019)在《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新疆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服务”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乌鲁木齐经济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陌生城市的社区生活,他们的子女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在新环境的融入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X社区115名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法,调研发现该社区流动儿童存在学习、心理及社区融入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立足于流动儿童所处的微观、宏观系统,综合采取个案辅导、小组社会工作、社区干预等方法,建立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促进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并且根据对项目成效的分析,提出在生态系统视角下,介入流动儿童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以此提升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策略。(本文来源于《青少年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4期)

儿童社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技术服务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对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为例,从课程的教学分析、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成效创新等多方面分析了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期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社会领域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社会论文参考文献

[1].刘小波,黄婷.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N].中国社会报.2019

[2].刘阳,滕春玉,王晨.以信息技术推动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9

[3].栾华珙,李玉影,景时,王朝霞.美术治疗提升自闭症儿童社会技能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9

[4].钱超云.融合体育活动对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体育风尚.2019

[5].赵梦贤.TEACCH模式下体育活动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6].唐东辉,李旭龙,谭凤丽.COMT基因多态性对足球运动提升儿童社会适应相关品质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7].宋文娟,夏涛.增能理论视角下困境儿童社会融入的质性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

[8].钱崇兰.探究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交往障碍的成因和应对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9

[9].温芳芳,张业丹,佐斌.5至6岁儿童社会分类表征的结构性思维[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艾丽菲拉·阿克帕尔.生态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以“新疆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服务”项目为例[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

标签:;  ;  ;  ;  ;  ;  ;  ;  ;  ;  

儿童社会论文-刘小波,黄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