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备课;重点;效率;能力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苦苦思索的问题,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曾经笔者学习过“五步教学法”,也实践过“洋思模式”,也探讨过“高效课堂”,也了解过“翻转课堂”,但万法不离其宗。总而言之,这些教学方法模式都是想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效果显著。在这里笔者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认识,与广大语文教师交流交流。
一、立足教材,精心备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明确教学目标,掌握课文的重点内容。只有知道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否则,闭着眼睛捉麻雀,大抵是无效劳动而已。教学目标决定课堂教学的方向。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可以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如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一文,先从电教媒体课件呈现西湖美丽的几个画面,其中一幅画面上清清的湖水,绿绿的水草(水葫芦)与蓝天交相辉映。问“:同学们西湖美不美?水草漂亮吗?想不想看看水草给西湖带来变化的过程?”笔者从电教媒体播放有关西湖水葫芦蔓延,阻塞航道,破坏水质,鱼儿死亡的画面,并根据画面直观、生动的情境讲述生物入侵。这样一来,使学生从枯燥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中解脱出来,走向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共同解疑,这无疑也是一种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方式。学生通过画面内容认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这时,笔者再让学生看看“原来的西湖”的画面和“水葫芦蔓延时情景”并将两者进行比较,问:“你们说该怎样去修复西湖呢?”学生热烈地讨论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打捞、有的说用药杀、有的说培养水葫芦天敌等等,大家通过认真思考懂得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语文教学要主则详,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教师必须做到,“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饮。”即紧抓住课文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克隆》一文,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画面:孙悟空在危机关头,拔下几根毫毛,马上变出几只猴子……这就是克隆。接着教师播放克隆羊“多莉”的有关视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
三、巧设问题,提高效率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笔者在教这《老王》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老王和王老”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从老王这个称呼看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再让学生去课文中找依据,“作者一家与老王关系如何?为什么愧怍呢?”等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围绕目的,提升能力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彻底变革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以教师讲析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代之以能力训练为中心的基本教学体系和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主动学习和练习为主的基本教学形式。要坚持以训练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字词句章等知识。如《雷电颂》一课,伴随着惊雷,弧形的闪电,王卫国老师的激情诵读,屏幕上的一个白衣,披发,戴着刑具的屈原,在雨中踉踉跄跄行走。学生一下子被引入那个国破家亡的特有境界里。在沉思,在聆听,在悲伤,在愤怒……此时,笔者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悲伤愤怒激情朗读课文。通过不断的朗读训练,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而且朗读水平大大提高。
作为语文教学的引导者,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是主体。要不断思索:学生学什么?学生怎么学?学生学得怎么样?如何让学生学得容易、透彻?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立足教材,精心备课;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巧设问题,提高效率;围绕目的,提高能力。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肯攀登,在语文教学的长河中,一定会柳暗花明。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实验中学441200)